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34|回复: 11

热译师所依本尊本尊大威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24-9-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真正热罗大师时代的大威德造像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一尊11世纪的印度帕拉风格大威德金刚像,明显看得出从形态学上严格忠实于大威德金刚动物学原型-印度水牛,甚至将该物种特有的高眉弓都还原出来。

下面这尊是是16世纪来乌琼巴风格的大威德造像,面部细节,牛角形态和主楼这尊如出一辙,到底怎么回事,想必也不必我多说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存疑。阎魔法王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yinhua 于 2024-7-24 15:17 编辑
热译师所依本尊大威德金刚像
山南桑耶寺
        此祖事业广大,所集眷属有僧伽二千一百众,咒师二千八百众。且产生了以黄金一两作为供养,只为求其《大威德金刚续》之风。山南桑耶寺曾因跋、热二部之争遭受焚毁,热译师带领五位工匠,历时三年对桑耶寺进行了修缮,由热译师世侄热·曲饶担任庙祝。故桑耶寺至今尚供奉着热译师的本尊像——独尊大威德金刚。热译师生平主修大威德金刚法且得殊胜成就,无异于本尊亲临,故渡化了十三位证得地道之菩提萨埵。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倦向佛心 发表于 2024-7-21 20:42
存疑。阎魔法王吧。
不是阎魔法王,是
牛座大威德 - 独雄踏牛圣像
造像母本依止——复刻桑耶寺中珍藏的热译师所依修的大威德像
此造像的母本藏于雪域佛法之源桑耶寺之宝库内,为热译师修行依止之像。
发表于 2024-8-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热罗多吉扎大师 顶礼文殊大威德金刚
发表于 2024-8-1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很好,不知道是在哪里何时何人所造啊
发表于 2024-8-16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系大威德
发表于 2024-8-2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热译师的本尊是独雄九首大威德金刚吧?
发表于 2024-9-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得罪人的话,有些关于圣物的来历略听就好,不必当真,这尊像的风格很明显是15-16世纪的艺术大师”来乌琼巴“风格(一译作馏琼巴),此风格成立距热罗大师已有400年,早期的大威德造像不是没有,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形态上绝对忠实于大威德金刚动物学上的原型-印度水牛,面部狭长,牛角长且如满月般向内弯曲,而这尊像的本尊和脚下牛面已经出现了西藏本土牦牛化的倾向,从来乌琼巴时代往后的造像都存在这一特点,而这一尊的浅刻覆莲座的做法也不见于热罗大师时代的印度尼泊尔西藏造像,总体风格远到不了热罗大师年代。
      顺便一说某座寺庙的”宗喀巴大师开口自画像“,求学青年时代的宗喀巴大师用三百多年后18世纪中期曼唐派风格给自己母亲画了一幅自己坐在须弥莲花座上后面收的弟子围绕的画像,这事靠不靠谱,那就见仁见智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造像藏于雪域佛法之源桑耶寺之宝库内,为热译师修行依止之像。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威德金刚之密续传承
《大威德金刚续》(Dorje Gyalpo Tantra),也被称为《多杰金刚密续》或《大金刚续》,是藏传佛教密续中关于大威德金刚的一部重要法本。
1.诞生《大威德金刚续》是在金刚手所加持之圣地——乌仗那,由诸空行母所弘传而来。
2.具有神话色彩的兴始故事《大威德金刚续》的结集者金刚手,在乌仗那将关于大威德金刚修持的各种续部法本集结起来,赐予了国王恩扎菩提(也称因陀罗菩提)以及他的眷属,而他们也因修持了这些法本获得了成就,被称为“天成勇士与瑜伽母”。
后来,乌仗那国消失,而那个地方则变成了一个汇集众多群龙的大海。
金刚手将这些续部法本写成经卷,并将它们托付给海中的群龙。这些群龙逐渐化成人形,在海边筑城修行,大部分的群龙修行者都取得了成就,龙公成为了勇士,龙母则成为了空行母。那些没有修行成就的群龙则转赴他乡。
随着这些龙修行者的持续修持,大海开始干涸。一座名为“嘿噜迦天成宫”的宫殿出现在海边,智慧勇士和空行母都居住在这个宫殿中。金刚手将《密集金刚续》等法本都用珍宝汁液写成了典籍,悉数交付给了这些智慧勇士和空行母。
之后,《大威德金刚续》等续部法本逐渐开始传至印度。
3.金刚手给予的第一次灌顶在舍利弗(佛陀的首席弟子之一)的出生地和圆寂地,有一个舍利弗的灵塔(塔庙),基于这个灵塔,后兴建了佛殿,成为大乘佛教初兴之地。
在寺庙的南庵(僧房)旁有一个池塘,池塘中有一条名为那烂陀的龙,那烂陀意为“施无厌”,遂寺庙以此命名。
有一位出生于沃达利比夏,种姓为婆罗门的(后成为了那烂陀寺的班智达)——拉黎度伐折罗(喜金刚)尊者,来到这个寺庙,研习五明直至通达,且广闻密乘,并向上师请授了幻网的灌顶。一天,拉黎度伐折罗正在供花,而花则自然落于文殊菩萨的佛像上,于是他就将文殊菩萨作为自己的本尊。
拉黎度伐折罗向寺内许多班智达请教《文殊真实名经》中的内容,特别是有关“怖畏金刚”的部分,然而,却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最终是金刚手亲自教授开示,并赐予了他大威德金刚的灌顶。
4.多支传规包括:觉·沃炯译师所传、尚·觉珠喜饶喇嘛所传、麦觉·洛珠扎所传、沑·云丹扎所传、巴利师所传、琼波南觉所传、米扎佐格成就者所传、热译师所传等。
关于大威德金刚的一些零散的成就法早已有之,相传公元七世纪,法王松赞甘布开创了一脉成就法,其中最有名者即胎生法力最高者努钦桑杰益西。
到了藏传佛教后弘期,尚·觉珠喜饶喇嘛撰写了相关的成就法及供酬仪轨,后逾15—20年,纳措·楚臣杰瓦译师(1011-1094)与琼波南觉、绒松曲桑、吉觉·达瓦沃瑟译师也各创修法。此后20余年后,热·多杰扎译师、麦觉·洛珠扎译师、贝·曲吉桑波译师、恰·曲杰贝译师(1197-1264)洛沃·喜饶仁钦译师等众多智者和大译师相继翻译、撰写了大威德金刚的不同成就法、仪轨以及相关法类。
5.最为精妙的传承,源自热译师虽说法脉众多,然而正如觉囊·多罗那他尊者(1575-1634)所言:“在雪域藏地,以热译师所传为主。”
热·多杰扎译师(热为其姓氏),十四岁时按所得授记前赴尼泊尔,依止尼泊尔大悲上师巴罗为师,广闻大威德金刚与黑阎摩敌、文殊六面阎摩诸法类以及《文殊真实名经》之教诫,而此类法门皆属智者之学,故翟·喜饶跋有云:“在诸多藏译佛法中,无有较善知识热译师所译更为精妙者,其深得诸智者之精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5 01:08 , Processed in 0.03763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