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47|回复: 23

站在佛教理论的珠穆朗玛峰上[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我要祝福有缘读到多识仁波切“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人们有福了!仁波切在代书系总序中说的十分真切:“现代海内外的许多人,因学统传承断代,重新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在原始经典上进行盲人摸象式的摸索研究时,有缘能够遇到藏传佛教这样高的起点,以把握佛法精髓,免走几千年弯路,实在是一种非凡的福分。”更有一层深意,在藏传佛教的喜玛拉雅山前,得遇仁波切的“爱心”指点,引领学人站在佛教理论的珠穆朗玛峰上,高屋建瓴地一览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架,也是非常稀有难得的机会。
    书系的《编者后记》这样写到:“20世纪末起,藏传佛教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信仰及研究者空前增多。但由于语言和文字的障碍,能得到纯正、清新的藏传佛教甘露法雨的机会和途径少之又少,社会上大量流传着传假佛法、假藏密的许多‘佛学家’及其书籍,而真正具备教法真传,有修证、体悟和传法资格的人及其著作却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仁波切悲心高悬,应时而出,为破除邪见、拨开笼罩在汉地佛教界及佛学研究者中间对藏传佛教的诸多迷雾,以《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开始了不断的著述、讲解和译介佛经的工作。仁波切的著作依其对佛教义理及经典解说的纯正、精炼、清澈以及贴近华语世界的通俗的方式,为人们所称道。他对经典的翻译,语言精确优美、诗意盎然且具有现代性,在佛教界独树一帜,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和进入佛教世界的全新大门。”这样,仁波切的著作被誉为“目前有关佛教哲学、佛经解读及藏传佛教知识最权威、最经典、最畅销的读本”,“华语世界研读、学修藏传佛教的必备之书”,就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的了。如此说来,我怎么能不为有缘拜读仁波切著作的人们祝福呢?!

    拜读仁波切的“爱心”书系,先读《佛教理论框架》不失为明智而正确地抉择。《框架》高瞻远瞩、层次井然、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全书10万字,共三章。第一章为目标体系,简明介绍了人天善果、二乘罗汉果、无上佛果的情景。第二章为修道体系,在强调理论的先导作用,指明了与目标相应的道路的前提下,分节阐述了下士道修行重点、中士道修行重点、上士道修法重点的显宗部分和成佛捷径金刚乘要义。第三章为基本理论体系,扼要阐释了二谛论、佛心论、无我论三大佛学理论的深刻内涵。认真拜读,深刻领会,就会在学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起佛教理论框架的“金字塔”,成为今后继续学修的灯塔。正像该书封面设计象征的那样,茫茫大海上,漂浮着一只航船,航船前一个佛法的金轮闪闪发光,图画上方的一行字点明了这本书的主旨:“超脱生死苦海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连日来,我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把《框架》读了三遍。消化、吸收之后,感到有如下四点收获:

    一是站稳一块基石。这块基石就是业报因果理念。这是全部佛教理论赖以建立、所有佛教学人得以理信的根本立足点。诚如多识仁波切所论:“用宇宙万物的因果自然规律解释人类的善恶道德行为和苦乐遭遇,是佛教的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这一特殊因果规律的认识和因果理念的建立,对于佛教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仁波切还说:“作为佛教圣殿基石的业报因果理念,如果在理论上不能成立,思想上得不到确信不疑,对佛教的一切信仰都等于失去了根本立足点。因此,对佛教的认识和立信要从认识业报因缘开始。”有鉴于此,仁波切在书中对于业报因果规律做了令我辈学人十分信服的解说。

    二是抓住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就是慈悲智慧。仁波切在书系总序里说:“大乘佛法有总揽全局的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大悲心为根本的方便法门,一条是以性空见为主题的智慧法门。这两个互为前提、相依不离的主要法宝合称‘悲智双运’。佛门中的慈悲和智慧的关系是‘水分’和植物‘种子’的关系,没有慈悲的‘水分’,超世间智慧就像干枯的‘种子’一样不会发芽;同样,若没有智慧的翅膀,慈悲的天鹅也只能匍匐在地上,不能飞向万里晴空。没有智慧不能解脱,没有慈悲爱心也不能成佛。因此,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最大特点是慈悲和智慧的高度统一。”而“爱心”书系正是“悲智双运”的结晶。

    三是明确三级目标。这三级目标就是下、中、上三种人各自的修学内容、标准和要求。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在他总结提炼的PMA黄金定律17条里,把“明确的目标”作为很重要的一条列入第二,第一条是“积极的心态”。世界上任何学问、事业、技能、境界的达成,都得确定明确的目标。修学佛法,亦应根据个人的根基、志向、环境等,选择相应的目标,然后勤奋学习,勇猛精进,生生世世,为之努力。

    四是坚持四项原则。这四项原则就是佛教的“四法印”。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是区别佛教与外道的四项基本原则。佛教修学者必须始终坚持,毫不动摇。而要提高坚持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应下工夫从理论上钻深弄懂。

摘自白西民的博客:http://lzxm999.tibetcul.com/56076.html
发表于 2009-1-3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09-2-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09-2-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心顶礼多识仁波切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悲智慧释群疑

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中,有一本《藏传佛教疑问解答集萃》。打开书本,几行竖排的关于本书的简介文字映入眼帘:“这是一本关于藏传佛教基础知识的通俗问答集。多识仁波切针对藏传佛教研究者及信徒最常遇到的疑难困惑,集多年来求教者所提的一百多个问题,一一做了深入浅出、简洁明了的解答。本书通俗易懂,涉及到围绕藏族文化及藏传佛教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堪称了解、认识藏传佛教的入门宝典。”通读全书之后我深以为然,“入门宝典”,真实不虚。
通读全书之前,我首先认真检索了目录,把所有问题一一排序,排了121。这个数字挺有意思,就像我们要列队出发,起步走,一二一似的。是的,我们要步入藏传佛教的修持大道,当然要扫除了这121个疑团,才能清醒地、理智地向前迈进。

这121个问题,分为八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是藏传佛教ABC,如什么叫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学习藏传佛教应从何处入手?等等;第二单元进了一步,深了一层,说的是佛教是什么不是什么,如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迷信?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人说“佛教是向往来世,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这话是否有道理?等等;第三单元主要是学佛与日常生活问题,如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佛教徒可以经商吗?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第四单元深入密藏,如修密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先决条件?修密法需要受持那些戒?密法“悉地”是什么意思?等等;第五单元主要回答传法上师的资格问题,如讲经传法的上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密法可以函授吗?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等等;第六单元主要答辩的是藏传佛教红教与黄教的共性与差异等问题,如有人说“红教重修持,黄教重教理研究”这话对吗?藏传佛教有“中阴成佛”之说,但有人说“那是胡说”,你对此有何看法?生命转世之说,如何证明?等等;第七单元主要是修持佛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见性成佛”这句话对吗?“命由心造”这句话符合佛教的观点吗?有人说“烦恼是菩提”、“烦恼是佛法”,此话有道理吗?等等;第八单元主要是解答学佛与读经、解义及因明学的问题,等等。

我一页一页地细读,一遍一遍地思考。在字里行间无不深切地感受到仁波切慈悲智慧的爱心在搏动。他对各类学人的态度是那样的深情悲悯,他解疑释惑的智慧是那样的犀利新锐。不是吗?请听:

在解答“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时,仁波切如是说:“学习 佛法能解决人生的大问题。这大问题包括自己获利和一切众生世界获利,即自利、利他两种。从利益的性质分,又可以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种。”又说:“佛法教人正确认识人生和世事,正确对待自己和众生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即美德和慈悲心,开发明察事物本质的真智和正确处世为人的方便智慧,达到利己和利众的目的。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和作用。”其中,大慈悲心、大智慧见不是朗然可见吗?

在解答“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问题时,仁波切如是说:“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美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昧,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又说:“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美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醒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众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如来的出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还说:“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法为准则。”其中,大慈悲心、大智慧见不是朗然可见吗?

在解答“生命转世之说如何证明”的问题时,仁波切如是说:

对生命转世的问题,要从逻辑推理和现实证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并介绍了《因明逻辑》论证生命转世的方法。(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质因。作为人的有形的物质肉体,其同质的物质因,来自父母的精血,与肉体相连而性质完全不同的意识,不会没有同质先前因。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后一刹那意识,还会有什么呢?(二)续流先前因。意识续流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总体意识续流的一个时段,现时生命,从生到死,这一时段也是生命自身总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时段,并非全过程。(三)习性规则。本能习性是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幼儿和初生动物身上显现出的本能习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实践活动,初生生命的先前实践活动如不在前世,又怎么可能在今世呢?(四)前世回忆。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回忆起前世的儿童,有许多根据回忆认定前世住址、家庭、亲人的国内外事例,古今中外的传说记载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认定中回忆,也无法断然否定许多儿童凭回忆认定前世的实例。通过逻辑推理和现实事例,完全可以证明生命转世理论,能证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样可以证明,生命定有后世。这其中,大慈悲心、大智慧见,不也朗然可见吗?

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仁波切站在佛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珠穆朗玛峰上,才显现出如此博大高深的慈悲与智慧。以上仅是本人初读大著的极其初浅的体会,可谓仅得浩瀚大海之一滴水甚或一丝水气,充其量只能起到一点“准导游”的作用,若要领略全书的整体风貌与精奥神髓,读者就得亲自认真拜读才行。

文章来源:白西民博客
发表于 2009-2-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09-2-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多识仁波切!仁波切的书使我终身受益。
发表于 2009-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生世世顶礼至尊文殊大宝恩师!!!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精到说三宝

《佛教三宝原理奥义解》是我研读多识仁波切“爱心书系”开卷的第三本。编辑在书前的提要是这样写的:“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最基本的概念,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三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何才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皈依?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却隐含着高深的知识和佛教深奥精辟的智慧与修为。多识仁波切精讲细解,纠正了以往对这两个概念认识的种种谬讹,释惑正听,解除许多人对佛教基本知识的无知和执见。”足见这本书对于我辈学人的价值与作用。不过,封面上那行“稀世珍宝的通俗解说”我觉得略嫌不足,“稀世珍宝通俗而精到的解说”是否更圆满一些,因为仁波切的解说不但通俗易懂,尤其是精确到位。
    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什么是皈依?这还用问吗?佛不就是释迦牟尼吗,法不就是佛祖留下的经典吗,僧不就是和尚吗,皈依不就是遁入佛门吗,说实话,未读“爱心书系”之前,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读了之后顿觉汗颜,方知我对“三宝原理”奥义的了解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那究竟什么是佛呢?请听多识仁波切的解说:“佛”这个名称的含义是醒悟者,即从虚妄颠倒意识的梦中觉醒,完全彻底地悟出一切事物的终极真理者。但这只是“佛”这个名称的含义。作为佛的定义还需要补充这样一句话:“无我、无私,以无比慈爱的怜悯心和大智慧利乐众生为己任者为佛。”“醒悟”是自身的解脱,以慈悲和智慧度脱众生是“度众功德”。“自度度众”才是佛的完整含义。而关于佛宝的解说,多识仁波切用了占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阐发其奥义,真如醍醐灌顶,使人茅塞顿开,对佛与佛宝的理解大开眼界,心领神会。
    那什么又是佛法呢?多识仁波切如是解说:“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佛陀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经典学说之类的文字性佛法是施教佛法,化度众生的主要工具。佛法的内容,总的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特殊戒学、特殊定学、特殊慧学。“戒学”是佛门戒恶行善的行为准则和法规,包括大、小、密三乘戒学;“定学”也称心学、禅学,是控制意念、定动止散、澄清浑浊、显现真境的修持法,包括世间禅和超世禅;“慧学”是开发智力,明察事理,去惑见真,完成自度度众智慧功能的培养锻炼,包括世间智、超世智、为众服务智三种。戒、定、慧三学的中心是慧学。智慧为解脱之门,定学是调服心性、激发真智的必要手段,戒学抑制烦恼、防止堕落、培养善德,为入定生慧奠定基础。三学互为因果,缺一不可。阐述三学的佛经称为三藏,即经、论、律三藏。概括、解释、论证三学的理论为五论,即因明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密学分四续部。佛法具有知识性、理辩性、情感性、实践性等主要特征。
    那僧又作何解释呢?该书第四节,多识仁波切解释了僧伽的名称和概念,僧人的分类和层次,僧宝的定义和概念,同体三宝和异体三宝的含义。原来,僧人分圣僧和凡僧两类,三宝中的僧宝指的就是圣僧,不包括凡僧。而皈依的标志不是归依证,僧人的标志也不是光头和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质和戒行行为。这里,关于求师、拜师、尊师、依师,给我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仁波切谆谆教诲:“佛经中说佛涅盘之后,以师为佛,以师为三宝,恩师无论具备不具备前面所说的三宝功德条件,但作为弟子应该将师傅视为同体三宝。这是因为,师向自己传授佛法如佛,师的思想品德、修证境界是法, 师如亲密的朋友,在同一途中相助是僧——这是从显宗的角度说的。从密宗的角度上讲,应把给自己施教、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看作是诸佛引渡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传递给自己的众佛的代表。眼能看到身密,耳能听到言密,心能体会到意密,这比抽象的无形的佛更具体实在,而在直接得到言传身教这点上,师的恩情比佛更大,尊师的功德受益与尊佛相同。”
    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才开窍。看似简单的佛教三宝原理竟蕴涵着如此博大精深的奥义,我得继续深钻细研才是。

文章来源:http://lzxm999.tibetcul.com/56176.html
发表于 2009-2-5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生世世顶礼至尊文殊大宝恩师!!!
        关于求师、拜师、尊师、依师,给我打下了极深的烙印。至尊仁波切谆谆教诲:“佛经中说佛涅盘之后,以师为佛,以师为三宝,恩师无论具备不具备前面所说的三宝功德条件,但作为弟子应该将师傅视为同体三宝。这是因为,师向自己传授佛法如佛,师的思想品德、修证境界是法, 师如亲密的朋友,在同一途中相助是僧——这是从显宗的角度说的。从密宗的角度上讲,应把给自己施教、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看作是诸佛引渡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传递给自己的众佛的代表。眼能看到身密,耳能听到言密,心能体会到意密,这比抽象的无形的佛更具体实在,而在直接得到言传身教这点上,师的恩情比佛更大,尊师的功德受益与尊佛相同。”

         “从虚妄颠倒意识的梦中觉醒,完全彻底地悟出一切事物的终极真理者,无我、无私,以无比慈爱的怜悯心和大智慧利乐众生为己任者为 佛”
        “佛法 是 十方三世一切佛陀 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阐述三学的佛经称为三藏,即经、论、律三藏。概括、解释、论证三学的理论为五论,即因明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密学分四续部。”
        “僧人分圣僧和凡僧两类,三宝中的僧宝指的就是圣僧,不包括凡僧。而皈依的标志不是归依证,僧人的标志也不是光头和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质和戒行行为。”
以此因缘,祝愿自他一切有情 增长福慧资粮、吉祥如意。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提倡正信反对迷信

有人问多识仁波切:“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迷信?”仁波切十分明确地回答:“佛教是一种以实证经验为基础的思想信仰体系,它要求人们培养美德,开发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抉择是非,认识对错,反对盲目迷信。……迷信是经不起研究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许人们怀疑,要求绝对地信从;不让人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徒越愚越好。因为迷信说不出合乎逻辑、合乎客观规律的教理,因此,就要借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手法博得一些头脑简单的群众的信仰。佛经中的有些说法,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已得到了证实,如原子论、相对论、事物缘起论、无常论等等。有些原理虽然用以感性为基础的实验方法解决不了,但却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得出合理的即合乎逻辑的证明。”(《藏传佛教疑问解答集萃》甘肃民族出版社)

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就讲过一则故事:一户贫苦的人家,一家三口,唯一的儿子受到病魔的侵害,躺在床上痛苦挣扎。这对夫妻看到孩子痛苦的模样,就安慰他,即使痛苦不堪,也不必寻死,因为死亡的苦痛远甚于疾病。孩子问:“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死里逃生呢?”“听说拜天神就可以好了,现在我们就去找懂得祈祷的人吧!”祈祷者问明他们的来意后,说:“你们的孩子是由于病魔作祟才变成这样的,只要你们杀羊和奴隶来祭拜,我就可以驱除密魔。”这家人本来就一贫如洗,哪有钱买羊和奴隶呢?于是,就向别人借了一些钱买了羊和奴隶,然后带到祈祷者那里。祈祷者告诉他们:“放心!你的孩子得救了。”夫妇俩听了高兴不已,但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孩子却早已经断了气,夫妇两人痛不欲生,也双双投河自尽。佛陀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劝喻世人不可愚昧、迷信。不仅如此,佛陀还谆谆告诫自己的弟子说:“众比丘,善知识,你们要像煅、切、磨、试黄金以鉴别真假那样,对我的教言进行鉴别,不能因为尊重我而盲目信从。”(《佛经珍言》花城出版社)为了把佛教正信与理信的宗旨贯彻到底,佛陀还特别提出了“四依四不依”原则——依意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今天看来,这是多么彻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啊!

具有“第二佛陀”美称的藏传佛教改革大师宗喀巴也十分重视和强调对佛教的理信与正信。他教导弟子们说:“我们对佛和佛法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不能用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证来证明,认为只能盲目地信仰的话,那是对佛和佛法的严重歪曲。”宗喀巴大师在《密集四疏合璧》中还说:“我们和外道的辩论中,不能用佛的语录作理由自立和反驳别人,因为他们不会承认佛的教言。我们只能用公认的事实为理由,以理服人,所以理比教言更重要。”

《华严经》里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多识仁波切在《佛教三宝原理奥义解》的导论中解说了佛教正信三个必备条件:第一是纯洁性,就是说正信是纯洁的心灵中产生的崇敬的感情。第二是不疑性,就是在确认其正确可靠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不怀疑、不动摇的坚定信仰。第三是向往性,就是在确认其信仰对象崇高向上价值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羡慕、向往和追求的心理。并进而指出,从这正信的三个特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佛法提倡的信仰,是自始至终离不开智慧理性的信仰。

    把佛教正信之道阐述得最为鲜明和完整的当为《八正道》。它是佛陀毕生传道救世的法音,是佛陀自我修炼的真切体会,也是传授给众弟子、众生切实可行的一套修炼法宝。凡夫子主编的《心经与智慧》一书,将《八正道》、《八功德》、《菩提咒》三者对应排序如下:1、正思维——智慧功德——悟以性为本;2、正语——不疲倦功德——道以根为本;3、正定——禅定功德——修以心为本;4、正命——知足功德——人以善为本;5、正业——无求功德——畜以献为本;6、正见——远离功德——自然以宇宙为本;7、正精进——毕竟功德——生活以勤劳为本;8、正念——不妄念功德——万物以正为本。多识仁波切在《佛教三宝原理奥义解》中也写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八正道包括戒行和定慧功德。其中“正思维”是指正确思考经典阐述的义理;口不说妄言(撒谎)、粗恶语等为“正语”;不杀生、不盗、不淫等为“正业”;身不做恶事,口不言恶语,戒行无虚伪、假相等为“正命”。此八正道是“见道”的思想境界,故也称八圣道。由此可见,纯正的佛教是名副其实的“人间正道”,绝不是迷信。所以,面对所谓“宗教迷信”的无知妄说,正信、理信的佛教信仰者和实事求是的研究者,理当据理力争、以理服人,以正视听。
文章来源:白西民博客
发表于 2009-2-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09-2-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通达说生死

人活一世什么问题最大?生死问题最大。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人都不能不直面这个严酷而惨淡的头等大事。而我阅读“爱心书系”打开的第四本书——《宗喀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对这个问题做了最为智慧通达的解说。这本书的定位就是——“解读大师思想奥义,讲析人生哲学真谛”。
    说实话,我的知识面不算十分狭窄,接受过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也不算少,可在我的记忆里,能把人的生死问题解说得如此明白透彻、智慧通达,除了宗喀巴大师的学说,除了多识仁波切的著作,我还没有见过别的。而且解说得令人闻之惊心动魄、汗毛倒竖、铭心刻骨、心服口服。这样的文字就在该书的《佛法三根本要义》通俗解说里。下面,请允许我详尽的加以引述:
    在这出世心观修的第一阶段,重点要观两个问题:一是观想具足良缘的人身难得,二是观想自己生存的时间不多,死将来临。
    关于第一个问题,要从人身难得的原因和实际情况两方面细细思考。从原因方面要想到,事事有因,因果不误,获得人身是前世积善的结果。不信佛法的人,信不信这个因果规律倒无所谓,但信佛的人首先要对此坚信不疑,否则就没有起信的思想基础。
    获得人身最起码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守十善戒,不犯十恶戒;二、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济贫救苦等善行;三、获得人身的良好愿望,即强烈的投生定向愿望——“爱”,特别是临死前的愿望,对投生灵魂的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投生定向愿望,在十二因缘中属于爱取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思想对梦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作用,人死后的中阴身恰似梦中身。投生的爱取意识所起的作用也和白天的思想对梦境的影响大致相同。
    获得人身要具备那样的善缘,再回过头想想,世人的所作所为,下世能获得人身的能有几个?再想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来世能不能获得人身?再想想世界上的人和其他动物、蛆虫蚂蚁、海洋生物比较哪个多?现在世界上的总人数,恐怕比不过蚁穴中的蚂蚁数,老鼠的繁殖比人不知要快多少倍。
    人和其他生命相比数量极少,所以佛说:“其他生命多如大地之尘,人类如指甲皮上的尘。”
    人类是在众生中惟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智慧生灵,比其他生命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就是人的可贵之处。
    但在人类中,能认识生命规律,打破生死常规,与充分提高生命智慧,品质,能力的佛法结缘的具足良缘的人又能有多少?所以佛才说:“普通的人多如大地之尘,获得佛法真理的人少如指甲皮上的尘。”
    想到此具缘人身的难得和可贵,就要不误时机地创造人生的最高价值。
    人的生命处在六道轮回中上升和下降的中间站,升降的机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何去何从完全在于自己,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二要观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时间不多,死亡必将来临的生死无常的道理.
    生死无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想:一必死无疑;二死无定期;三死时除佛法外别无依靠。
    (一)必死无疑又要从三个方面想:
    1、无任何办法改变死亡的命运。
    在轮回世界上没有一处逃脱死神的安全地,没有一个生而不死的生命,过去从来没有过,今后科学再发达也绝不会有。
    佛陀、声闻、缘觉也要和肉体分离,玉皇大帝也避免不了一死,自古以来圣人神仙和皇帝都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但谁都没有找到。
    所谓的“长寿法”也最多只能做到拖延死期,但改变不了生命的规律,因此我们不能有不死的侥幸心理。
    2、寿命有减无增。
    任何一种生命都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
    如《投胎经》中所说:人的生命如果保养好,可以活到百岁,或者超过百岁。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活到百岁,也是非常短促的。
    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寿命在减少。流逝的岁月,永远不会再有。人人都像被判了死缓的罪人,一天天在接近死期。意识不到这一点正是人的感觉迟钝之处。
    莲花戒说:“平常要怕死,就能做到临死时不怕死。”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佛经中把人的一生比作行云、流水、闪电、晨露。
    3、人活着的时间太短,没有修法的时间。
    人生百年,睡眠就占去近一半。前十多年年幼无知,后十多年衰老多病,修炼已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间几十年,为生存和虚幻的名利地位奋斗竞争,不能认真思考人生的结局和生死大事。
    有个别思想敏感的人,也能认识到生命的危机,也想寻求真理,选择正道,但却无力摆脱生活琐事。人生短促,却又不能正确利用。
    (二)死无定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想:
     1、我们生活在南瞻部洲的人,寿命长短不定,有的能活几十岁,有的活十几岁,有的只活几个月或者几天,谁也没有把握准能活到老。
     2、死因多而生因少。
     人的死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
     从内因看,人的生命长短是前世善恶二业的结果,后天是改变不了的。
    体内的气血阴阳和精神因素本来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变成死因。
    饮食男女能养生也能致病致死。
    世人追求享乐,享乐过度就会损寿。
    人生活在大地上,离不开水火空气,但地震、水火风灾、气候变化又是致病致死的原因。
    现今人类的灾难和死因更多,环境污染、水源短缺、恶性病流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放射性元素的扩散、社会治安的恶化、互相残杀的战争的加剧、高速交通工具的增多等等,无一不是人类生存的威胁。
    3、人的生命脆弱,无力抵挡死的威胁。
    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气,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热也能变成致死的因素,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
   (三)临死时除了佛法别无依靠:
    1、临死时再亲的亲人、再好的朋友也帮不了忙,只能眼望着你死去。平时最爱的妻子女儿,临死时连望一眼的机会都很少有,要在痛苦绝望中抛弃。
    2、钱财买不通死神,赎不了性命。在人世上人们羡慕的百万富翁、趾高气扬的有钱人,在死亡面前和乞丐分不了高低。
    万贯家财不但买不了性命,一生中或辛辛苦苦或丧尽天良积累的财富,连一分钱也带不走,还要带着悔恨和内疚告别人世。
    死后纸糊的童男、童女、金山、银山,你细想想那是对死者的嘲弄,好像对死者说:你一生积累的财富,只有几张纸,而这几张纸你都无力带走,只好让它和你的肉体一起灰飞烟灭。
    如此深刻的哲理,为什么不想一想呢?
    3、权势再大也对死神无能为力。
    历史上无数英雄好汉、帝王将相,活着的时候,为所欲为,不可一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在死神面前,权力和武力起不了任何作用,一切威风都风吹云散。
    像希特勒那样的混世魔王,也未能逃脱死神的追捕,变成了一堆白骨。
    有人说“佛教以死来吓唬人”。
    不敢研究死亡,不敢面对死神,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现。
    佛家的怕死,和一般人的怕死本质上有区别。
    一般人只是贪生怕死,对死是消极地等待,无任何对策。
    佛教使人们充分认识生死规律,清醒地、认真地对待死,做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
    一是充分认识和掌握死亡的规律,并通过入定反复体验死亡过程,到死时控制意识,把死亡融入禅中,安详自在地死去。
    二是认识善恶报应,生前积德行善,不做坏事,死后不怕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心底坦然,无所畏惧。
    三是生时拟制贪欲,看破红尘,临死时没有失去财物、亲人的痛苦和失落感。
    四是生前改恶从善,悔罪洗刷罪业,免去凶杀暴死和受罪的恶症,得到善终。
    除此以外,密法还有控制死亡、灵魂自由离体法,即出舍法等等。
    总之,对死能起作用的只有佛法。
    我之所以大段大段地引用多识仁波切关于生死问题的解说文字,既是向有缘者的详细介绍,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字让这通达智慧的解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底,以便遵照恩师的教导信受奉行。

来源:同上
发表于 2009-2-8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结缘

请问师兄在哪里可以请到多识佛爷的书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入门的精华宝典

一代伟人邓小平在谈到理论学习时说了一句非常精辟而实在的话:“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把这句话的精神用于佛教理论包括藏传佛教理论学习方面,愚以为也是十分恰切的。而多识仁波切的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之《宗喀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正是这样的精华宝典。诚如该书提要所说: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学家,素有“第二佛陀”的美称。他对佛教义理“缘起性空”的解说空前绝后,被誉为“说空百代宗师”。多识仁波切荟萃宗喀巴大师数篇语言精炼优美的诗体佛学著作,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翻译、讲解,为广大藏传佛教研读、学修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读本,是认识理解藏传佛教格鲁派教义及宗喀巴思想的入门宝典。

只要浏览一下这本书的目录,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说她是藏传佛教入门的精华宝典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大其词。本书除了前面的《宗喀巴大师生平简介》及其附录《上师颂》、《宗喀巴大师生平偈颂》,最后的附录《格鲁派大手印祈愿颂》、《格鲁善教昌盛愿辞》,就是《胜道启门颂》略讲、《佛理精华缘起理赞》要义解说、《佛法三根本要义》通俗解说、菩提道精华要义,并都附有宗喀巴大师的作品原著。“上士闻名而知义”。从书中标题上的略讲、要义、根本、精华等字眼,有心的读者就已经能够感知这本书实在是精挑细选到少而精、精而华的不可多得、弥足珍贵的如意宝典!

佛教三藏四续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个人即使白首穷经一辈子,恐怕也难以遍读。单是宗喀巴大师的佛学著作就有十九函、一百七十四种,经论字数相当于十九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而且不是没有汉译本,就是虽有汉译本却译得不好,使人难以读懂读通。再加上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整天两眼一睁忙到拉灯,哪能静得下心来读那麽多的佛学书籍啊?有鉴于此,出于“解读大师思想奥义,讲解人生哲学真谛”的慈心悲愿与智心妙思,多识仁波切以他当代佛学大家的独具慧眼精选精解宗喀巴大师的诗体教言,为当代与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有缘者打造了这个精而又精的精华读本。说真的,书中精选的宗喀巴大师的几篇原著,都是值得我辈学人一读再读、熟读深思、背诵铭心的名篇佳作和神圣宝典。这正是多识仁波切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为善良的现代人架起的通向如来佛地的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啊!敬请十分的珍惜吧,菩提大道上的朋友们!

为什么这个精华读本如此珍贵?因为她直通佛法大海,直通佛教法脉传承汇流的“三江源”。多识仁波切如是写道: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法共有三个传承法统:从佛陀、文殊、龙树传下来的深义般若法统;从佛陀、弥勒、无著传下来的广义般若法统和从佛陀、文殊、阿底峡传下来的修行加持法统。宗喀巴大师是大乘佛法法统“三江”汇合的正统法海,故称第二佛陀。恭敬、真诚地拜读、深思、领悟、践行这个精华读本教授的佛理佛法,必定能够得到以多识仁波切为上师、以宗喀巴大师为宗主、以三大传承法统为源流的广大圆满的佛慈佛慧佛力佛能的开导与加持。

为什么这个精华读本如此管用?因为她高屋建瓴、以简驭繁,牢牢抓住了佛法的根本要义。佛法三根本是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遵照文殊师利的密传教言提出来的。文殊师利说:“法虽多,作为解脱之机缘而必不可少者只有出世心、菩提心、正见三法也。”就是说,正确的出世心、慈悲的菩提心、智慧的中观正见,是佛教辉煌殿堂得以巍然挺立的三根擎天巨柱,是获得彻底解脱圆满成佛缺一不可的三大根本法宝。抓住了正确的出世心、慈悲的菩提心、智慧的中观正见,就抓住了佛法的总纲。以此总纲为指导,认真深入地学修佛法,就方向明、路子正、方法对,就可以纲举目张,永不迷航。所以,宗喀巴大师谆谆告诫修学者:“对佛道三根本要义,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并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虔诚、笃信的有志者啊,不赶紧获得、拜读《宗喀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这个藏传佛教入门的精华宝典,并信、解、行、证,还等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20:39 , Processed in 0.03563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