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84|回复: 36

三主要道颂 中的出离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各位,颂文中说的要昼夜唯求解脱心,但是似乎看各部讲记都没有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如颂文所说次第来发起真正无造作的出离心?因为这样就会先进入声闻资粮道了,而这肯定是大师所不推荐的迂回之路!
发表于 2022-7-2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中士道,不是说只发出离心即可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7-2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22-7-26 22:12
共中士道,不是说只发出离心即可的。。。

一般容易忽略,按照颂文次第……
发表于 2022-10-1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出离心,其实也发不了菩提心;发菩提心,需要以出离心为基础。
自学道次第是不会成功的,因为道次第的第一个修学项目,即是皈依上师三宝,然后才有共下士,共中士,上士道,这样的修学次第。
因此,就修学次第来说,没有拜师自学的,应该生不起出离心。
发表于 2022-10-1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gar 发表于 2022-10-15 22:28
没有出离心,其实也发不了菩提心;发菩提心,需要以出离心为基础。
自学道次第是不会成功的,因为道次第的 ...

“独觉”有没有出离心?

若没有,那其不能成就独觉之果;
若有,那其为何没有上师?

发表于 2022-10-1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22-10-15 23:14
“独觉”有没有出离心?

若没有,那其不能成就独觉之果;

独觉也是拜师学艺的。瑜伽论第34卷中独觉地中,有介绍独觉的修行,摘录如下:
云何獨覺道?謂由三相,應正了知。

謂有一類,安住獨覺種性,經於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成熟相續,專心求證獨覺菩提。於蘊善巧、於處善巧、於界善巧、於緣起善巧、於處非處善巧、於諦善巧勤修學故,於當來世,速能證得獨覺菩提。如是名為初獨覺道。

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於先所未起順決擇分善根,引發令起,謂煖、頂、忍;而無力能即於此生證法現觀,得沙門果。復修蘊善巧、修處善巧、修界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諦善巧故,於當來世能證法現觀,得沙門果。是名第二獨覺道。

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果;而無力能於一切種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復修蘊善巧、修處善巧、修界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諦善巧故,依出世道,於當來世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是名第三獨覺道。

云何獨覺習

謂有一類,依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集資糧。過百劫已,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法現觀,得獨覺菩提果,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

復有一類,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獨覺道,由彼因緣,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證法現觀,乃至得阿羅漢果,或得沙門果,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證得最上阿羅漢果。

當知此中,由初習故成獨覺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習故成獨勝者,名部行喻。


发表于 2022-10-1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10-18 10:47 编辑
liangar 发表于 2022-10-18 09:28
独觉也是拜师学艺的。瑜伽论第34卷中独觉地中,有介绍独觉的修行,摘录如下:

你转的这个说法很诡异,不是么?

那么,请问:

若一切成就者皆有师,相续清净,传承可知,那最初的第一个师,他有没有师呢?
若有,则非第一师;
若无,其无师自通。
发表于 2022-10-1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22-10-18 10:41
你转的这个说法很诡异,不是么?

那么,请问:

剛學習到這裡,分享之:

“就以名稱的解釋上來講,「佛語生」是指聲聞阿羅漢。為什麼獨覺不能夠稱之為佛語所生呢?由於佛都會對聲聞和獨覺顯示、說明甚深緣起法的道理。所以,聲聞和獨覺都會依著佛所說的修持而獲得果位。如此一來,為什麼不稱獨覺為佛語生,而聲聞阿羅漢能夠稱之為佛語生,理由是因為聲聞阿羅漢在能夠現證阿羅漢果位的最後那一生,還是依著聽聞佛語,思惟、修持,而獲得聲聞阿羅漢果,所以,我們說聲聞阿羅漢可以稱之為佛語生(聽聞佛語所出生);獨覺阿羅漢來說,他在最後現證獨覺菩提的最後一生,他是投生在沒有佛及菩薩住世的地方,並且沒有阿闍黎的指導,由自己的修行之力而獲得獨覺的菩提,所以,稱之為獨覺,也就是獨自獲得覺悟,所以,稱之為獨覺。由於都是由最後獲得果位的那一生來判斷,因此,聲聞稱之為佛語生,獨覺則不能夠之稱為佛語生。

在提到獨覺超勝於聲聞的功德時,這也是其中一點。也就是聲聞在最後一生,他還必須依靠著聽聞阿闍黎,或者是佛語的指導,才能夠獲得聲聞果位;獨覺在最後一生要獲得獨覺菩提之果時,不需要依靠佛語、也不需要依靠阿闍黎的指導,他能夠獨自獲得獨覺的果位。所以,從這個角度會說「獨覺超勝於聲聞」,這是超勝於聲聞的其中一個功德。”
—— 洛桑群佩格西入中論釋
发表于 2022-10-1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了 发表于 2022-10-18 14:36
剛學習到這裡,分享之:

“就以名稱的解釋上來講,「佛語生」是指聲聞阿羅漢。為什麼獨覺不能夠稱之為 ...

这个其实很清楚,关键是有人用这一套来诡辩就不合适了。

如果我们只说最后一世
那么独觉最后一世没有拜师,也能生起菩提心,也能证果。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如果我们要往前世追溯
那我就问追溯到最前面的第一个师,他有没师?
若有,则非第一师
若无,其无师自通

所以,无论你是站在最后一世的角度,还是站在追溯过去世的角度,都一定会有没有拜师自学的,而且发起了出离心,并证果了的案例。

从逻辑上来说,这有问题吗?




发表于 2022-10-1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回听人说《瑜伽师地论》诡异。
现今学中观的,基本都会学入中论吧。第一句:声闻中佛能王生。中佛,即是独觉。说的是:声闻、独觉都从佛,才能成就。

基本不太考虑第一因的事情。
即使第一位佛,是有的话,之后也不会有第二位无师自通之人,因为我慢高山,法水不入之故。
发表于 2022-10-1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10-19 13:18 编辑
liangar 发表于 2022-10-18 22:13
第一回听人说《瑜伽师地论》诡异。
现今学中观的,基本都会学入中论吧。第一句:声闻中佛能王生。中佛,即 ...

看第4楼,我们讨论的是你提出的“没有拜师自学的,应该生不起出离心”这个观点。

我的意见是独觉可以做到

因为值无佛出世,有独觉能无师自通发出离心,悟空性慧,证阿罗汉。

然而,从前世后世无数世,终归成佛的这个角度来说,认为就连阿罗汉涅槃以后都会被佛点醒,并接受佛的教化,声闻独觉此二乘人终归大乘,所以入中论和瑜伽论说的也没啥毛病。

诡异的是,这样就能否定独觉能无师自通发出离心,悟空性慧,证阿罗汉吗?

我的意见是不能否定

最后,关于前世后世无数世这种事情,如果一定要讨论,那就要回答第一个佛和最后一个佛的问题。若不讨论,那就要面对此生此世,每一个众生这一世的问题。

诡异的是摇摆,我谈这一世,你却要谈前世后世,若我追问第一世和最后一世,你又不太考虑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主題,這個問題可能還是要請教西方大德
发表于 2022-10-1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22-10-19 18:09 编辑

就是我们不能如颂文所说次第来发起真正无造作的出离心?因为这样就会先进入声闻资粮道了

這二者沒有必然關係
1.南傳佛教/小乘 他們都有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但是沒有進入菩薩道,為何?廣論說得很清楚:沒有增上意樂!廣論: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須自至誠,荷此重擔,故當分辨此等差別。《海慧問經》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娛,墮不淨坑。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
此說三界為不淨坑,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慼嘆嗟然不能出。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故依悲愍,當發荷負度眾生擔增上意樂。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發出離心不等於入聲聞道,同理, 修習四無量心不等於入菩薩道

发表于 2022-10-1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22-10-19 13:08
看第4楼,我们讨论的是你提出的“没有拜师自学的,应该生不起出离心”这个观点。

我的意见是独觉可以 ...

是的,你的意见,与瑜伽、入中论都不合。
发表于 2022-10-1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gar 发表于 2022-10-19 22:07
是的,你的意见,与瑜伽、入中论都不合。

准确说

是在独觉能否无师自通发出离心并证阿罗汉这个问题上

若你引用此二论的观点作为依据,我表示不同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2 17:49 , Processed in 0.03623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