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098|回复: 193

欧阳竟无与印光大师和法尊法师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印光大师与欧阳竟无

如果稍微读点书,了解前因后果,就知道印光大师在《复李觐丹居士书》中批评欧阳竟无的主要原因,是梁启超说《大乘起信论》为中国人所造,而梁是师承于欧阳竟无,所以认为欧阳竟无是“魔头”。(印光大师:《起信论》之伪,非倡于梁任公。乃任公承欧阳竟无之魔说)

但实际上《起信论》为中国人所作这个观点,在欧阳竟无之前就有日本人论证过(论证的其实很详细,因为相关考证的重要文献都有存于日本),所以这不是欧阳竟无的发明。

另外梁启超是在读了日本人的书以后,认为是陈、梁间中国人的著作,所以非常高兴,他觉得中国也有人能够写出这么了不起的论,是应该值得去说明的,所以翻译出了日本著作的一部分,然后刊印了《大乘起信论考证》。印光大师有知道这个事情,就认为这是在否定《大乘起信论》,同时连带着认为是欧阳竟无的教授,其实完全是一个误会。

说《大乘起信论》为中国人所造,并不是在否定这部论,更不是在表达大乘非佛说,这只是对一部论的作者加以考证而已,如果看了梁启超的《大乘起信论考证》,或者后来吕澄的《大乘起信论考证》,就会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

我们先不论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我想问的是:凡是对某篇经论的出处有质疑,就是魔头吗?

我们知道多数小乘弟子一直否定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是不承认的,而龙树、无著菩萨等都有反驳,玄奘大师亦有《制恶见论》,批驳持此观点的小乘论师,但是龙树、无著和玄奘大师有将声闻弟子视为“魔头”或者“魔子魔孙”吗?

既然是格鲁派,那么请问自宗大师以下,有谁敢说不承认大乘经典的声闻弟子是“魔头”的呢?如果那些完全否定大乘是佛说的声闻弟子,都不能将其视为“魔头”,而欧阳竟无以及梁启超、吕澄他们秉承大乘唯识一系,只是质疑了几部经论的出处,就是“魔头”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欧阳竟无在民国时期获得当代知识份子的高度赞誉,章太炎对其极度推崇,梁漱溟称其为“佛学第一人”,梁启超、熊十力、汤用彤等国学大师对其执弟子礼,民国时期佛教振兴,僧团中,当推太虚大师主持之武昌佛学院,居士中,则凭欧阳竟无创办的支那内学院,这是不争的事实。

民国四大高僧,除了印光大师之外,还有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和弘一大师,很多人只看见印光大师对欧阳竟无有所批判,是否知道虚云老和尚和太虚大师对欧阳竟无的评价呢?

《虚云和尚年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已岁暮矣,适欧阳竟无与吕秋逸居士到滇,为‘支那法学苑’筹经费,同住圆通寺,请伊讲《摄大乘论》,在昆明度岁。”我请问虚云老和尚会请一个否定大乘的“魔头”,来讲《摄大乘论》么?这也太可笑了吧。

太虚大师虽然和欧阳竟无在佛法中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欧阳竟无去世后,太虚大师在其挽联中是这样写的:

胜军论后有斯文,公已追踪先觉;
石埭门中空上座,我尤孤掌增哀。

第一句中的胜军大家都知道吧,玄奘大师在印度最重要的两个老师之一,另外一个是戒贤论师,太虚大师将欧阳竟无比作胜军居士,可见对其佛法水平之推崇。另外,别再说白衣不能说法了,玄奘法师也是听闻白衣说法的。

“石埭门中”说的是欧阳竟无的师父,被称为“近代佛学复兴之父”的杨仁山居士,因其是安徽石埭县人,门人弟子即称“石埭门中”。由于太虚大师早年也曾就学于杨仁山居士门下,与欧阳竟无有同门之谊,所以太虚大师在挽联中说:“石埭门中”的上座大弟子没有了,剩下我孤掌难鸣,徒增哀叹!这体现了太虚大师对于欧阳竟无的无比尊敬与杨赞。顺便说一句,太虚大师也是法尊法师的师父,算来欧阳竟无是法尊法师的师伯,其中渊源,恐少有人知。

以上是史实,可以自己去查。我们不能因为印光大师对欧阳竟无的批评,就抹杀了欧阳竟无对佛法做出的所有贡献。民国四大高僧中,太虚大师和虚云老和尚相对于印光大师来说,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他们对欧阳竟无的态度,难道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么?

哪怕不提这二位,仅仅是杨仁山居士托付金陵刻经处于欧阳竟无,就足以说明了对其的信任,而杨仁山居士是清末中国佛教复兴的关键人物,也是唯识宗复兴的传播者,其弟子除了上面谈到的太虚大师,还有谭嗣同、章太炎、梅光羲、李翊灼等,这些人哪一位不是公认的大师和大家?这些人都与“魔头”是同门,而且这个“魔头”还继承了先师的传承,且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批判?这可能吗?

再看一下欧阳竟无门下弟子:吕澄、王恩洋、黄忏华、熊十力、巨赞法师、梁漱溟、汤用彤、梁启超。这些人随便一个出来,后面都可以加上一个大师的称号,难道他们都跟了一个“魔头”在学习么?

学习佛法最关键是理性,“依法不依人”这是佛说,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更不能偏听偏信,一叶障目,动辄就拿出个某某大师说,自己却全不知道所以然,这种执一非余,只能是障碍了自己的进步和深入的机缘,而相应的宣讲则还会误了别人的慧命,乃至落下个谤法陷人的恶业而不自知。

再说法尊法师与欧阳竟无

法尊法师与欧阳竟无的辩论是一段公案,起因是支那内院出版的《法相大辞典》前面有欧阳竟无的一篇叙,这篇叙中批评了法尊法师由藏译汉的《辩法法性论》,其中观点与玄奘译的《辩中边论》有出入。欧阳竟无崇唯识,对于《辩中边论》非常重视,但是由法尊法师译且同是弥勒菩萨造的《辩法法性论》,其观点在他看来与玄奘译的《辩中边论》相左,出于护法心切,所以言辞过激,其实法尊法师回复的【驳欧阳渐《 法相大辞典.序》】中的很多过激的话,也都是欧阳竟无在那篇序中写给法尊法师的。

我们看一下,欧阳竟无是怎么批法尊法师的:
“新贵少年(法尊)译弥勒《辨法法性论》,以实无而现为虚妄,以无义唯计为分别,此可谓弥勒学乎?弥勒《辨中边论》明明说虚妄分别有,明明说非实有全无,其言无者无二也,其言有者妄中有空空中有妄也;而彼但以二取名言之现实无唯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两译并存,是为以一嗣尊,二三其德,去奘留今,则一切奘译俱不必存,而何瑜伽法相辞典之作。呜呼!向唯稗贾于名场,今则猖狂于法苑,侮圣言,凌先哲,淹众明,是可忍也,彼何人哉。”
──内院杂刊《法相辞典·叙》──

我想请问,当事人的那个时候,欧阳竟无已经名满天下了,而法尊法师才是一个刚出道的“新贵少年”,如果那个时候所有人都相信欧阳竟无的话,那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法尊法师及其著作吗?反过来也是一样,我们会因为法尊法师对欧阳竟无的驳斥,就能够否定欧阳竟无先生所做的一切么?

其实那个时候的人言语过激是可以谅解的。试想你身处民国时代,国难当头,佛教危急存亡,个人悲愤之中又看到后辈新学翻译的论著与自己所学有所出入。情急之下,伤人之语脱口而出,也是常情。反过来,法尊法师的回复也很犀利,刀刀见血,太虚门下无弱子。

不过别忘了,欧阳竟无是太虚大师的师兄,而太虚大师是法尊法师的老师,法尊法师翻译的《辩法法性论》还由太虚大师润正文义,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辩论实际上是自家人在吵架。正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后面的学人站在自宗立场,往往会认为自己这边的前辈大师说的才是正确的,而对方都是坏人,全然不知史实上还有这些经过,这是自己的无知,旁人往往看得清,而自己如果不去学习了解,是永远也不知道的,这就算是可悲了。

深入法义且对民国佛教史熟悉的人,其实不但看得清这些表面的争论,更能够知悉双方辩论的教理差异,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他们。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我无法从教理上展开研讨双方的论述,但我可以告诉大家:

法尊法师回欧阳竟无的这篇【驳欧阳渐《 法相大辞典.序》】,曾寄当时佛教刊物《海潮音》刊发,而欧阳竟无后来又出了一篇《辨虚妄分别》,还是谈这两部译著之间的差别,同时说法尊法师缺乏阅读中国典籍,而翻译藏文,是有问题的。
再后来法尊法师又写了一篇【驳欧阳渐辩虚妄分别-即再驳《法相词典.叙》】,用因明范式予以破斥,同时随文而破欧阳竟无在《辨虚妄分别》中的观点。
最后,欧阳竟无以及其弟子也应看了法尊法师的再回复,但他们没有再回复了,我想应该是理解了双方的不同观点,或者还有坚持但没有必要再辩了。

以上,也许并非是历史全貌,但所传递的信息,已经比盲人摸象要好多了吧,希望有识之士能够从中获益,不盲从不偏听,去自己了解探索真实的过去和未来。
最后,用欧阳竟无先生的一首诗作为结尾,以凭吊那个时代以及时代先驱们:

飒飒西风撼破棂
潇潇寒雨湿空庭
更深寂寞欧阳子
穷老苍茫一卷经
发表于 2020-8-8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登俄热 发表于 2020-8-6 12:58
既然是格鲁派,那么请问自宗大师以下,有谁敢说不承认大乘经典的声闻弟子是“魔头”的呢?如果那些完全否定 ...

业果不怕人多,例如造作谤法之业,果报确实在地狱,不要担心地狱的接待能力。
学修大小显密各宗都好,但学修一宗诽谤他宗,业果的运行规律在前方等着的,不会因人多人少而改变业果的运行规律。但即生有忏悔回头的机会。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怪气说了这许多,我见尤怜,好不容易把真话挤出来了。一言蔽之,就是汉传佛教不是佛教主流,汉传佛教不是印度佛教嫡系。这种诽谤他宗的帖子,版主封了吧。干脆把这这个人也封了,省得他继续制造宗派争议。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的话题。
法意的辨析、历史考证等均不能视为“诽谤他宗”,这种上纲上线的做法实在危险。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宗 发表于 2019-8-21 18:13
印光法师其实是对的,论证起信论为国人造,也就动摇了它作为圣言量的权威,动摇了起信论也就动摇了汉传佛教 ...

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圣言量?

我们所说的圣言,一般是指“佛言”,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圣言的定义是从理上来说的,即是契经之言,与佛所说的道理一样的话,这也可以叫做圣言。

关于量,通常我们所说有两种,即现量和比量,但也有认为是四种的,即还有声量和喻量,声量就是所谓的圣言量,主要源自古印度的吠陀传统,因崇拜权威而自树,但当时的佛陀及后来的佛教僧团都是反传统的,所以否定吠陀之权威,故不许圣言声量,至于喻量是出于类比,不能成为量,或者是在论证的时候包括在比量范围之内。

所以无论是佛说的圣言,还是其他人有与佛所说的一样的圣言,都还是需要通过现量与比量而证成,其本身并不能称其为量,但是可量。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圣言量,其定义是指:可以通过现量和比量而证成的佛所说的真理。

以上是关于圣言和声量的解释,那么既然说佛所说法是可以通过现量和比量而证成的真理,又说有人可以动摇圣言量的权威,这是不成立的,因为真理不可动摇,佛说的圣言亦不可动摇,否则就不能叫做圣言了。

换句话说,佛所说法是不可能通过怀疑或者审视,就能够动摇分毫的,如果没有这个自信,那动摇的也不是佛所说的法,而是我们内心的迷信罢了!

佛法的安立,是基于具量圣教和清净正理,而想要得到具相如理的解行相应,则必须依循“四依、四不依”的正理之道,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所谓依法不依人,是指在学习佛法时,应先观察对方所说的法合不合理,而不是把说法的那个人当成是我们学法的焦点,而依圣言量,则往往有这样的弊端,因为你很难判断你所听闻的,是不是圣言?如果我们将佛言定义为圣言,那是不是需要严格考证呢?如果我们将佛法定义为可以通过现量和比量而证成的真理,那是不是需要通过怀疑和审视来进行严密的论证呢?

所以说,怀疑和审视的论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因论证而让一些人失去了自信,才是问题,然而这恰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可以回避的问题。

再说动摇了起信论也就动摇了汉传佛教么?那汉传佛教就只有如来藏一系吗?或者说我们读了起信论,却认为其包括了所有汉传各宗的教法?否则怎么叫做动摇了汉传佛教呢?

起信论的如来藏思想,与汉传的哪些宗有哪些联系?这个很容易通过文献资料查到。而这些宗派在欧阳竟无那个时候又有哪些领袖人物,他们又有哪些反应?这个也很容易查得到。

关键的关键在于,大多学人都很“懒”,根本就不想做任何调查和研究,找几句大师说的话,百度些所谓大德的只言片语,然后就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就是真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印祖只是说那个说法”魔说“。非没有说欧阳先生是魔头。针对的是学说而论,并没有对个人扣帽子。所以楼主也是自个扣帽子挑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觉 发表于 2019-9-15 12:58
N年后。时代又不同了。

有人也会发贴,为卢胜彦等之流叫屈。。。。。藏传或格鲁哪 位大德诽谤他们。。。 ...

一个理性的人,他通过阅读多闻,让自己内心所了解的历史,贴近真实的历史;
而,一个傻x的人,他通过胡思乱想,认为他自己所了解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19-8-23 18:28
跟你说了印光大师忙于回答网友的提问。

没时间反驳,倒有时间写信给别人说欧阳先生是魔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19-8-23 12:37
印光大师阅藏和用文钞回复各地网友,很忙。
海公上师、圆瑛大师、定公上师等历代祖师大德采用讲解《楞严 ...

愍生法师的书我看过,也基本上是以谩骂为主,里面所谓的“反驳”么,比宣化的强一点吧。他的那些文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把楞严里写的优波离尊者自述的那句“我曾随佛,踰城出家”解释为“我曾跟随踰城出家的佛”。看完我就直接被震惊了,真是牛人啊!看来我十几年的中文是白学了。所以看完他的东西,我更加支持吕先生了。

至于海公、定公,在我心目中他们是近代汉传格鲁的祖师,至于他们在汉传学的东西么,我不想多说什么,而且,他们怎么解释楞严,和楞严是真是假没有关系、

欧阳先生斥责时轮的文章我没看过,你一说我倒感兴趣了,要不你找来给我看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1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chang81 发表于 2019-8-22 11:03
阴阳怪气说了这许多,我见尤怜,好不容易把真话挤出来了。一言蔽之,就是汉传佛教不是佛教主流,汉传佛教不 ...

我见犹怜的意思是: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比喻女子让人望而生喜爱之情。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yuexiaoren 发表于 2019-8-23 10:30
印光大师对《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是中国人造的观点毫不客气,直斥为魔说,因为这可能引起以为汉译佛典 ...

印光法师斥与不斥其实毫无意义,他有能力反驳吕先生的《楞严百伪》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历史值得后学研究。就如圆瑛法师和太虚法师,也是相互金刚兄弟,理念不同分道扬镳,但不妨碍各自作用。因此,用分别法读古德间历史,差不多会迷茫。如再万事万物各有其位其用,能明白位和用,就不会打架了。呵呵
发表于 2019-8-21 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法师其实是对的,论证起信论为国人造,也就动摇了它作为圣言量的权威,动摇了起信论也就动摇了汉传佛教,所以根本不是什么考证作者的简单问题!而是由此将会引发对汉传传统教义的怀疑和再审视,而内学院确实对汉传传统进行了审视和批判,所以印光法师骂欧阳为魔头其实没错,只不过你龙吟立场与印光不同罢了,看站队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宗 发表于 2019-8-21 18:13
印光法师其实是对的,论证起信论为国人造,也就动摇了它作为圣言量的权威,动摇了起信论也就动摇了汉传佛教 ...

印光大师的批驳应该没问题。而欧阳先生的佛学贡献也应该没问题。一些东西需要一分为二,对是对错是错吧。只不过太虚法法师一脈承传很有趣,师生之间有些坳逆,各说各的,这个“拉章”特色?
发表于 2019-8-2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虞老周 于 2019-8-21 20:54 编辑

有没有贡献,贡献的获益者是谁?这种贡献是能承载唯识宗义泽被来者吗?这是需要澄清的,名气大也好,地位尊也好,出著作多也好,皆非住持佛法的正因,印老严厉批驳欧阳竞无,也并非热血冲动或出语不慎,有些三观问题,出家人与在家人的眼光就不一样,他把法相与唯识分开而谈,类似性相别立,不知何意?现代人也知道本质与现象不一不异,,,,,
只是唯识话题,历来就是名繁文复,我感觉就是现代的光刻录线路版,若非心澄意静,确实难在重重复杂之下,看得一丝不苟鉴于论坛常有些歪楼风-就是常常离开主题,或把无关主题的用词来讨论,或把一些仅仅作佐证的喻来讨论,渐渐楼歪得一塌糊涂,,,我不参回复与其他道友的问难,这个贴也是发了后有些后悔了,
发表于 2019-8-21 2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柯一梦 发表于 2019-8-21 19:48
印光大师的批驳应该没问题。而欧阳先生的佛学贡献也应该没问题。一些东西需要一分为二,对是对错是错吧。 ...

你忽视了一点,太虚法师一脉自由很多,太虚法师本人对藏传有兴趣,但不是很感冒,他自始自终是汉传本位,法尊法师受过藏传正统训练,师徒所持宗义立场就不一致。最简单的例子,太虚法师认为月称入中论是舌辩游戏,法尊法师会同意吗
发表于 2019-8-2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9-8-21 22:41 编辑

对,那派系确实比较自由,到现在依旧如此,末学曾和相关师兄交流过,看他点评自己祖师,非常有趣的想法。按太虚年谱,一九三四年五月,太虚大师从班禅大师受金刚阿■黎灌顶,执弟子礼。太虚法师也非常有趣。而其几个门人和格鲁有很深因缘。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虞老周 发表于 2019-8-21 20:45
有没有贡献,贡献的获益者是谁?这种贡献是能承载唯识宗义泽被来者吗?这是需要澄清的,名气大也好,地位尊 ...

不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眼光不一样,而是宗派之见与务实知见的不一样。
发表于 2019-8-22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9-8-22 01:19
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圣言量?

我们所说的圣言,一般是指“佛言”,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圣言的定义是 ...

    怎么说呢?依法不依人、依止善知识,这都是佛说的。而依法不依人,不是字面那个意思,而是说依止善知识不能以貌取人,而是看其德相,看其是否承载传承了正法。
    佛经,大家都在学,在看,但理解上千差万别。而依止、多方参访请益善知识,就可以得到传承的解读加持保证。
    观察鉴别佛法,历代祖师和我们普通人,时时不离的。给出定论的时候,如果有通达五明、见本尊、见道登地的证量,自力是够用的,造论造仪轨也有资格了。
    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当然也可以观察甚至考证,但当你随理行的时候,历代祖师大德都在迷雾行?例如楞严,历代祖师不少开悟见道的祖师都糊涂地学修、糊涂地传讲,然后糊涂地开悟?到了你欧阳和吕澄这里就清醒了?
    鉴别经法的真伪或者清除传承过程中的失真垢染,实际上宗大师和印光大师等历代祖师班智达,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但如果没有见道登地的证量,对于自力的观察考证结论,还是不要那么自信和狂妄。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力的研究成果,与历史上见道登地的大德祖师的观待相违背的时候,此时的狂妄,很可能就是坠落深渊前的晚餐。
发表于 2019-8-22 0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9-8-22 01:19
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圣言量?

我们所说的圣言,一般是指“佛言”,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圣言的定义是 ...

以历史得眼光来看,我们会发现很有趣的一件事。内学院以继承奘净之学为志,而奘净之学来自那烂陀寺,所以内学院一直自视为那烂陀寺的继承者。而藏传的佛教领袖,一直标榜西藏佛教是那烂陀寺的正统传人。根据两者所持宗义,我们可以认为,内学院是那烂陀寺唯识学的传人,西藏佛教是那烂陀寺中观学的传人。
吊诡而有趣的是,上述两者都与汉地传统宗派产生了争执。内学院秉慈恩之学斥台贤禅净,至今为丛林深恶痛绝,而近年来越演越烈的汉藏之争也反映出汉传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再联想到拉萨僧诤,一方是出自那烂陀寺的莲花戒,一方是汉地本土的摩诃衍,可以说,虽然汉地一直尊崇那烂陀寺是印度佛教的中心,但实际上那烂陀寺不如说是一直掩盖在汉传宗派上的巨大阴影。

说这些历史得流变,是为着正确理解现今的佛教,它是谁,从何而来,只有理解了源流,才能理解很多台面上的说法,晓得它背后隐藏的东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0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19-8-22 07:37
怎么说呢?依法不依人、依止善知识,这都是佛说的。而依法不依人,不是字面那个意思,而是说依止善知 ...

如是如是,比如说,一个智商低的人,他通过比量得出的结果就是不对的,同理,眼睛不行的话,眼识现量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对的。欧阳竟无的内心被对僧人的疯狂仇恨蒙蔽了(其支那内学院挂“僧人不准入内”一牌),因此其论证无不被其欲狂妄推翻历代祖师的狂想所左右。因此他的所谓推理也是一个偏执狂的推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地唯识宗的传承,近现代基本上处于自学成才的局面了,何来那烂陀寺传承?至于汉藏矛盾,只有汉藏佛法都没学懂的人才会存在。
发表于 2019-8-22 0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19-8-22 08:09
汉地唯识宗的传承,近现代基本上处于自学成才的局面了,何来那烂陀寺传承?至于汉藏矛盾,只有汉藏佛法都没 ...

他意思是欧阳的“传承”来自那烂陀。这当然是不正确的说法。欧阳的“传承”得自他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宗 发表于 2019-8-22 07:55
以历史得眼光来看,我们会发现很有趣的一件事。内学院以继承奘净之学为志,而奘净之学来自那烂陀寺,所以 ...

是的,其实这些事前辈大师们都有了解,心知肚明。

譬如太虚大师就曾说说:道安重行系永远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动流。传龙树学系与传世亲学系,只是两种外入流。
《太虚大师全书》第一编,《论中国佛教史》

众所周知,性空论和唯识论的确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主流,但在中国佛教则不属于主流,这里太虚大师说的是中国佛教,是针对中国佛教流传的历史而说的,大师还指出两者“虽大大影响了佛本论主流。但终不能夺其主流而代之。”

问题之所在,一目了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6:00 , Processed in 0.03881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