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25|回复: 0

推荐一本好书,《阿含要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4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snd.com/jcedu/cshu/ahan.exe <P>阿含要略·图片版 杨郁文 29mb <P>釋尊說法大部分結集在《阿含》中,阿含聖典是大小乘諸宗的根本,是一切佛法的源頭。本書是由諸方紛紛爭聘的阿含學老師楊郁方執筆,舉凡各種佛法的義理,無所不包羅,盡含原始的基礎佛法,是一部可以系統性認識阿含,或作為自我進修、研讀的極佳工具書。<BR>作者在本書自序中說明此書是「以教理法義為瑋,行果次第為經,探討原始佛教之佛法」。作者認為,阿含即是一完整的學佛修道、乃至成佛的道次第,包括增上善學、增上信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正解脫學、實證解脫等七個次第,本要略,便是依照這樣的次第匯集編著而成的。 <P><BR>自序 <BR>〈阿含要略〉自序 <P>  十分慶幸宿世善根滋長,而立歲後 尚得淺植佛法大地;適逢 印順法師宴處嘉義妙雲蘭若,法雨潤澤雲、嘉、南,深受感化,請求證明,允許歸依三寶,進授賢聖戒,成為優婆塞。依 印老一系列著作,啟迪研讀北傳四部《阿含》、南傳日譯五部《尼柯耶》;為 如實了解早期「佛法」,發覺直接研究第一手資料— 巴利語經文 —既必要又為充分之條件。由 慈惠法師協助,購得 水野先生之〈巴利語佛教訂本〉〈巴利語辭典〉〈巴利語文法〉三書,從 達和法師處請得巴利語四部《尼柯耶》;熱心求法之情意推動下,刻苦自修巴利語。同修之間法談,時常以早期佛法傳布,乃至訛傳「專研阿含」,從此身陷教職;甚至,盛情難卻下,接受 中華佛研所專職。自知有所不足 尚須充實,貿然答應聖嚴法師指導學子,至今乃具 恐有誤人子弟之慮;但冀 教學相長,同霑法益。 <P>  為方便教學,十年前於 淨行法師 靈山佛研所「阿含經研究」科目講課時,編著〈阿含經講義〉為底本,年年改編,於去年充實引用經文,編成〈阿含要略〉,應學生及同修之要求,今修訂後, 聖嚴法師 慨允由 東初出版社出版發行。 <P>  釋尊說法大部分結集在《阿含》《尼柯耶》裡,一切教、理、行、果之原型包羅無遺;集合聖教故曰 尼柯耶,傳來聖教故名 阿含。雖有南、北二傳,並無歧義;間有佛弟子所說,為佛印可,同佛所說。經由部派傳承,少許出入、增損,皆屬方便權說;大部究竟實說,部派之間非有二致,可證南、北同出一原。 <P>  「若過去享有實,(聞者)可樂〔ㄧㄠˋ〕、有所利益,如來盡知然後記之;未來、現在(事),亦復如是。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是)應時語、實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無有虛也。」(→大正〈一〉75c,上述經文宣示如來說法之原則,在於應機而說,所說有義、有利,所說不離真理、不違實相。一代時教,由眾弟子以「九事相應」結集《相應阿含》,依「四悉檀」整理《雜、中、長、增一阿含》;釋尊隨機散說,佛法脈絡猶然可循。今為教、學之方便,編著講義: <P>  以「教」、「理」法義為『緯』,「行」、「果」次第為『經』,探討「原始佛教」之佛法。依「阿含道(修、證)次第」敘述由「生得慧(良知)」分別善、惡,引發「向上心、菩提心、出離心(良心)」,尋覓(人、天、)涅槃道跡;順「四預流支」,成就「四不壞淨」得「見道」成為入流者;從此踏上「聖、出世間八正道」,修 增上戒、定、慧(三無漏)學;解脫 世間貪、瞋、癡之 纏縛;(成就五分法身)證涅槃得阿羅漢,乃至 究竟 成佛。 <P>  細分此「一乘道(ekayana magga唯一趣向((成佛之))道)」為「阿含學(聞、思)階梯」,有六:(1)增上善學,(2)增上信學,(3)增上戒學,(4)增上心學,(5)增上慧學,(6)正解脫學 循序學習,合乎緣起,道果必成。 <P>  阿含「佛學」乃 人類「活學(生活之學問)」,透過 阿含「道性」之認識,有助於「人性」之充實;「人性」不外乎「知(理智)」、「情(感情)」、「意(意志)」。 「增上善學」在於培植善根:分別善、惡之道德觀念— 理智 —,發揮慚愧心— 情感 —,不放逸於實踐道德— 意志。「增上信學」在於培植信根:成就信忍─ 理智 ─,信樂─ 情感 ─,信求─ 意志 ─。「增上戒學」在於加強信力:波羅提木叉戒— 情感 —,活命遍淨戒— 意志 —,資具依止戒— 理智 —。「增上心學」在於培養定根、定力:擇法覺支— 理智 —,精進、定覺支— 意志 —,喜、輕安、捨覺支— 情感 —。「增上慧學」在於培養慧根、慧力: 發揮菩提— 無漏的理智 —,開發慈悲— 無漏的情感 —,堅定弘願— 無漏的意志 —。「正解脫學」在於證實:究竟解脫之聖人,具足完美的 知、情、意,是人格完滿者。 <P>  本講義對種種佛法之關鍵語,依阿含法、義作「重點的」敘述;每章節之間,有「連線的」看法;許多 表解 幫助「全面的」觀察;至於「整體的」體會佛法,惟有歷經 聞、思、修、證,解、行雙運,正確地 應用佛法於日常生活、宗教生活當中。「目錄」及「索引」提供「研究佛學」、「學佛修行」之資訊檢索。 <P>  阿含法海浩瀚,無量寶藏,難以一一道盡;阿含義海甚深不可測,難以層層潛入。亦如參天道樹,菩提果實纍纍,然矮身短手如余,惟能躡足伸手擷近(要)者,略剝其皮毛,以供養有緣而已;是故,名此 阿含講義曰〈阿含要略〉。 <P>  感謝 聖嚴法師賜序並出版本書; 道謝 楊劉淑蓉女士 電腦輸入經文 并製作索引。 <P>民國八十二年 正月初七 楊郁文 序於 阿含學園 <P><BR>出版感言 <BR>《阿含要略》 出版感言 <P>  待望已久的《阿含要略》終於出版了,真是一大快事。 <P>  筆者於七三年在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聆聽楊郁文老師所開「阿含學」的課程時,所用的是楊老師手寫的「阿含經講義」本。一年聽下來,該講義以及二本「阿含部」(大正藏)都填滿了密密麻麻的上課筆記,這是我在佛學研究所時代所得到的寶貝之一。它亦是我到東京大學留學時,行囊中的「秘密武器」,因為我的「阿含」底子常令日本的師生感到不可思議,此也是我能順利地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碩士與博士學位的助緣之一。如今,這位「恩人」將要「粉墨登場」出版,公諸同好,豈非一大快事?藉此因緣,略談我國對「阿含」的傳統態度,以及近代歐美、日本的研究成果,從而來看《阿含要略》出版的意義。 <P>  完整的《阿含經》類在五世紀初就已完成漢譯了,可是並沒有受到中國佛教的重視。其原因或許是當印度佛教傳入我國的初期,印度本土正是初期大乘佛教的發展高潮,最重要的佛典傳譯者,如竺法護、鳩摩羅什等大師也是以弘揚大乘為主。因此,對本來是代表「根本佛法」,卻常被誤解為是「小乘」經典的《阿含經》類,其專家學者亦寥寥無幾。 <P>  可是,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由於歐洲殖民主義的擴張,對東方世界有統治、傳教等等的須要,掀起了研究東方宗教的風潮。特別以同是印歐語系之梵語、巴利語佛教文獻為主,在與漢譯《阿含經》類相當的巴利語佛典方面,他們的工作成果是:(1)巴利語文法書、辭典之出版,巴利語之語言研究。(2)巴利語佛典之校訂出版及翻譯。(3)巴利語佛教教理、教史之研究。(4)巴利語佛典成立史之研究。因此,奠定了巴利語佛典之國際性研究的基礎,也確定了它在佛教史上的重要性:是佛陀思想與言行的最早記錄。 <P>  在日本方面,自十九世紀末葉起,派遣留學生到歐洲學習梵語、巴利語佛教文獻研究。他們將這種新的研究方法與知識帶回日本,並且配合自中國傳入的漢譯佛典之傳統素養,於是在梵語,巴利語佛典與漢譯佛典的比較研究方面,當然有可以優於歐美學者的條件,因為對使用與漢語不同語系的歐美人,漢譯佛典的研究是有些困難的。並且,在日本,設有佛教研究的公私大學中,大部分都有作與漢譯《阿含經》類相當的巴利語佛典之教學與研究。因此,除了有類似歐美的研究成果之外,從一九三五年開始,動員了全國有關學者,僅以六年的時間,將所有重要的巴利語佛典的日譯本——稱為《南傳大藏經》(六五卷七○冊),刊行圓滿。 <P>  印順法師在他的自傳中提到,於民國二六年,讀到日本學者的作品,如《原始佛教思想論》等,因而啟發「從現實世間的一定時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與流變」的研究方法。三三年秋,在漢藏教理院講「阿含講要」,連載於《海潮音》雜誌。之後(三八年),刪補改題成《佛法概論》一書。這可說是中國佛教界對《阿含經》的價值重新認識的濫觴。 <P>  二十餘年後,楊郁文老師繼續此研究方向。於民國七○年,將他多年的學習心得,並且運用歐美、日本的研究成果,融合成自己適用的風格,開始講授「阿含」。至今十餘年間,除了年年改編講義之外,尚有多篇論文發表於《中華佛學學報》等。此外,也協助《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七二年出版)之編輯及撰寫四部《阿含經》的「題解」,日本的水野弘元先生(巴利語佛教研究當今最高權威)撰文對該「題解」稱讚,並且肯定其自成一家的研究風格,這事引起日本學界想一睹為快的購買興趣,當時(一九八八)我正是東京大學碩士班二年級學生,多次被日本師生們問及楊老師事,我也曾應某書商請求,幫忙讀寫訂購「阿含藏」的中文信。真是難得使日本學者也想買MADE IN TAIWAN的研究產品。所以,日前出版的《阿含要略》應該可以再次打進日本,乃至國際市場,為國人爭光。 <P>  所以,國際上尚無如《阿含要略》之編著方針的書籍。我個人使用的角度是:(1)狹義上,作為研讀浩瀚如海「阿含藏」的指南。因為這是編者近二十年之研究與實踐心得(見其書如見其人),後人可「按圖索驥」直探精華,無有「歧路亡羊」之慮。此外,因為隨處付有引文,無查尋「阿含藏」之勞,但仍須養成勤查原文的習慣,以免有「斷章取義」之失。(2)廣義上,當成一部有系統、有次第、可以從頭讀到尾的「重要佛學名相辭典」。因為它有使用方便的號碼目錄、索引與表解,並且各條目間有點、線、面、體的互相關連性,無有「支離破碎」之弊。(3)作為聞、思、修、證的學佛「生活手冊」,隨時隨地以「經」印心,以「經」檢言,以「經」導行。 <P>  最後,贅言一句:若以此因緣,使中國佛教界普遍地對《阿含經》的價值有重新認識的機會,固然是件好事。若能進而去體會它與大乘經典的呼應性,也能再次重新肯定大乘經典的價值的話,豈非更美? <P>民國八十二年七月二十日釋惠敏序於台北北投區中華佛學研究所 <BR><P>本書目錄 <BR>目錄 <P>○&#8231;【阿含簡介】 <P>§1-0-1 阿含之音、義 <P>§1-0-2 阿含=一切事相應教=事契經≠小乘經 <P>§1-0-3 聖傳 <P>§1-0-4 四阿含及Panca nikaya=現存原始佛教的 聖典 <P>§2-0-1 由佛教 聖典集成之過程看 阿含經在佛法中的地位 <P>§2-0-2 印度佛教中《四部阿含》代表佛法 <P>§2-0-3 相應阿含:佛法母體 的殊勝 <P>§2-0-4 佛法適應世間、化導世間的四大宗趣 <P>§2-0-5 印度佛教 表解 <P>§3-0-0 研究阿含 <P>§3-0-1 資源書 <P>§3-0-2 工具書 <P>§3-0-3 研習阿含 <P>2佛陀的 教化 <P>3聲聞(弟子)的學習 <P>§3-0-4 阿含學 <P>§3-0-5 阿含道 <P>6道性 <P>7阿含道次第 表 <P>一&#8231;【增上善學】 <P>§1-0-0 建立 道德的觀念 —有善、惡;因緣、果報 <P>§1-0-1 由生得慧建立 道德觀念 <P>§1-0-2 分別 善、惡 <P>§1-0-3 善人 <P>§1-0-4 因果應報 <P>§1-0-5 斷宿業 <P>§1-0-6 善惡趣 <P>§1-0-7 念戒、念施、念天 <P>§2-0-0 由慚愧心(良心)發起 實踐道德的意向 <P>§2-0-1 慚、愧之 定義 <P>§2-0-2 慚愧之 足處 <P>§2-0-3 慚愧心的作用 <P>§3-0-0 不放逸於 道德的實行 <P>§3-0-1 釋尊遺囑——不放逸 <P>§3-0-3 不放逸 最勝 <P>§3-0-4 不放逸 字義 <P>§3-0-5 修行不放逸 <P>二&#8231;【增上信學】 <P>§0-0-0 清淨聖慧眼→淨信道德 <P>§0-0-1 增上信學 表解 <P>§1-0-0 涅槃道上之 導師及道伴 <P>§1-0-1 為什麼要 親近善士 <P>§1-0-2 親近之 字義 <P>§1-0-3 善士 <P>§1-0-4如何親近善士 <P>§1-0-5恭敬禮拜如來 <P>§1-0-6供養如來 <P>§1-0-7恭敬 順語(虛心受教) <P>§2-0-0見出世之 聖眾 <P>§2-0-1樂見賢聖 <P>§2-0-2出世(lokuttara) <P>§2-0-3賢聖 <P>§2-0-4佛陀 <P>3如來十號 <P>6諸佛 皆出人間 <P>§2-0-5菩薩 <P>2阿含經中 菩薩名相之開展 <P>3菩薩行 <P>4阿含經中 具名菩薩 <P>§2-0-6 辟支佛 <P>§2-0-7 聖聲聞 <P>§2-0-8 念僧 <P>§3-0-0 轉法輪 聞正法 <P>§3-0-1 佛陀 自轉法輪 ~ 梵天王 請轉法輪 <P>§3-0-2 示現教化 <P>§3-0-3 佛語 <P>§3-0-4 眾弟子說 <P>§3-0-5 聞正法 <P>7多聞 <P>9-(4)求解如來 <P>§3-0-6 法隨念 <P>§4-0-0 內正思惟 <P>§4-0-1 當思惟觀察法義 <P>§4-0-2 觀義 <P>§4-0-3 經典中 種種「觀」字 <P>§4-0-4 正思惟(yoniso manasikara如理作意) <P>§5-0-0 受持法 <P>§5-0-1 由何 受持 <P>§5-0-2 有何 受持 <P>§5-0-3 集法 <P>§5-0-4 為何 受持 <P>§5-0-5 云何 受持 <P>§6-0-0 翫誦法 <P>§6-0-1 不同之 誦法 <P>§6-0-2 佛世之誦經狀況 <P>§6-0-3 誦經功德 <P>§6-0-4 佛陀對誦經之 教誡 <P>§6-0-5 離欲相應者 無所誦習 <P>§7-0-0 觀法忍 <P>§7-0-1 由何 觀法忍 <P>§7-0-2 法忍 <P>§7-0-3 審諦堪忍 <P>§7-0-4 隨順忍 <P>§8-0-0 具信 入(法)流 <P>§8-0-1 信 <P>2信之 心態 <P>§8-0-2 入信 <P>§8-0-3 信德(得) <P>§8-0-4 信喻 <P>§8-0-5 信 ~ 慧 <P>§8-0-6 信 ~ 見 ~ 得 <P>§8-0-7 信 ~ 智 <P>§8-0-8 自信 自度 <P>§8-0-9 信者 <P>§9-0-0 正思惟 被稱為 諸法之最上 <P>§9-0-1 正思惟(samma sankappa 正志) <P>§9-0-2 各階段之正思惟 <P>§9-0-3 依正思惟、正精勤 自作證無上解脫 <P>§9-0-4 云何正思惟 <P>§9-0-5 當思惟 ※※※ <P>§9-0-6 勿思惟 ※※※ <P>§9-0-7 四種善男子 依正思惟 <P>§9-0-8 正志(samma-sankappa)正思惟 <P>§9-0-9 正志(三善思)之 等流 <P>§9-0-10 正志之 因果 <P>§10-0-0 精進 <P>§10-1-1 精進的發起 <P>§10-2-1 合乎緣起之精進有義 <P>§10-3-1 精進之原則 <P>§10-3-2 精進之目標 <P>§10-3-3 精進之心態 <P>§10-4-1 何時堪精進 <P>§10-5-1 精進之程度 <P>§10-5-2 釋尊之精進 <P>§10-5-3 種種精進 <P>§10-6-1 精進是 種種「法數」之一 <P>§11-0-0 正念正知 <P>§11-0-1 正念正智(具念 正知) <P>§11-0-2 → 正念正知 <P>§11-0-3 正念正知→ <P>§11-0-4 隨時任所適 立正念正智 <P>§11-0-5 專心正念(正知)如護油37474; <P>§11-0-6 四念處 法門 <P>§12-0-0 於正法律中 學道 <P>§13-0-0 中道=正道佛道 <P>§13-0-1 中道(行) <P>§13-0-2 正 中 ←→ 邊= 邪 <P>§13-0-3 正 <P>§13-0-4 二邊 <P>§13-0-5 ~ 諸邊 <P>§13-0-6 修道上 二邊行 <P>§13-0-7 佛宗本苦行 亦為人說苦行之法 <P>§13-0-8 修行 有苦、有樂 V 可修、不修 <P>§13-0-9 勤苦 ~ 不勤苦 <P>三&#8231;【增上戒學】 <P>§1-0-1 戒是什麼? <P>§1-0-2 戒義 <P>§1-0-3 戒從心生 <P>§1-0-4 世尊為何制戒? <P>§1-0-5 戒德 <P>§2-0-1 戒之 分類 <P>§2-0-2 波羅提木叉律儀戒 <P>§2-0-3 根律儀戒 <P>§2-0-4 活命遍淨戒 <P>§2-0-5 資具依止戒 <P>§3-0-1 戒之淨化 <P>§3-0-2 由 二行相 成就戒淨化 <P>§4-0-1 戒之雜染 <P>§5-0-1 具足戒 <P>§6-0-1 頭陀行 <P>四&#8231;【增上意學】 <P>§1-0-1 云何為定? <P>§2-0-1 依何義為定? <P>§3-0-1 禪 解脫 三昧 正受 <P>§3-0-2 禪、解脫、三昧、正受〔表解〕 <P>§4-0-1 定之分類 <P>§5-0-1 定之 雜染與淨化 <P>§6-0-0 修習定之前行 <P>§6-0-1 斷破 十障礙 <P>§6-0-2 親近能授業處 善士 <P>§6-0-3 分別 性行 <P>§6-0-4 選取 業處 / 四十業處內容 表解 <P>§6-0-5 住於適合修習定之 場所 <P>§6-0-6 斷破 小障礙 <P>§6-0-7 學習 修習定之規定 <P>§7-0-0 正修習定 <P>§7-0-1 十遍 <P>§7-0-2 十不淨 <P>§7-0-3 十隨念 <P>2六(隨)念 <P>3念死….-. <P>4念身…….-. <P>5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 <P>6念休息(寂止隨念) <P>§7-0-4 四無量(心) <P>§7-0-5 惡食想(於食厭惡想) <P>§7-0-6 四界差別 <P>§7-0-7 四無色 <P>§8-0-0 七覺分 ←→ 五蓋 <P>§8-0-1 五蓋 <P>§8-0-2 四念處 <P>§8-0-3 七覺支 <P>§9-0-0 四禪 <P>§9-0-1 初禪 <P>§9-0-2 第二禪 <P>§9-0-3 第三禪 <P>§9-0-4 第四禪 <P>§9-0-5 十種 捨 <P>§10-0-1 四無色 <P>§11-0-1 修習定之 功德 <P>五&#8231;【增上慧學】 <P>§0-0-0 當修習 增上慧學 <P>§0-0-1 云何為 慧? <P>§0-0-2 依何義為 慧? <P>§0-0-3 何等為 慧之 相、味、現起、足處 <P>§0-0-4 慧有何等 種類? <P>§0-0-5 慧應當如何修習? <P>§0-0-6 何等為慧修習之 功德 <P>§1-0-0 (五陰)陰法門 <P>§1-0-1 有情(眾生) <P>§1-0-2 聞、思、修、證五陰法門 <P>§1-1-2 一一陰之 定義 <P>§1-1-3 佛陀為何開示 五陰法門 <P>§1-1-4 色、受、想、行、識之 順序 <P>§1-2-1 於五陰所起 種種我見 <P>§1-2-2 繫著五受陰 起種種邪見及苦 <P>O邪見相應之 分析 <P>§1-3-1 五陰、五受陰之 譬喻 <P>§1-4-1 如實觀察五陰 V 如實知五陰 <P>§1-4-2 如實觀察五陰、如實知五陰→ <P>§1-4-3 知、斷、盡、吐、止、捨、滅、沒五受陰 <P>§1-4-4 成就1 貪1……映醫11貪l……苦67,不堪任1/堪任2 於色<BR>5知1……不堪任1/堪任2 於色5 滅盡作證7 <P>§2-0-0 (六內、外)處法門 <P>§2-l-1 處/ 入處 <P>§2-1-2 有情之 生理作用 <P>【五陰 ~ 六內外處】表解 <P>§2-2-1 六六處 是世間、一切 <P>§2-3-1 修根 <P>(6)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P>§2-4-1 於六六處 思惟、修、證無常、苦、無我、空 <P>§3-0-0 界法門 <P>§3-0-1 界 <P>§3-1-1 無量界相應 <P>§3-1-2 種種界之 緣起 <P>§3-2-1 緣界 生說、見、想、思、願、士夫、所作、施設、建立、部分、顯示,緣界 受生 <P>§3-2-2 方便界、造作界 <P>§3-2-3 眾生活動之 境界 <P>§3-3-1 六界眾生 <P>§3-4-1 修心正受 七界 <P>§3-5-1 多界 <P>§4-0-0 根法門 <P>§4-0-1 根 <P>§4-1-1 根(增上力用)之 五大分類 <P>§5-0-0 (四聖)諦法門 <P>§5-0-1 聖諦 <P>§5-1-1 三轉法輪 <P>§5-2-1 分別 四聖諦 <P>§5-3-1 諦相應 要略 <P>§5-4-1 苦法門 <P>§6-0-0 緣起法門 <P>§6-1-1 緣起甚深 <P>§6-1-2 眾生 難以信解、受持、修習緣起法 <P>§6-2-1 學佛、學法、學僧→ 聞、思、修、證緣起法 <P>§6-2-2 緣起法 為見道、修道、證道之 樞紐 <P>§6-3-1 正聞緣起法 <P>1因緣法 ~ 緣生法 <P>2緣起法之 法說、義說 <P>3賢聖、出世、空相應 緣起隨順法 <P>4此緣生法即是諸佛根本法,為諸佛眼,是即諸佛所歸趣處。 <P>5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P>6緣起法 ~ 俗數法 ~ 第一義空法 <P>7緣生法 <P>8緣起支 <P>9其他 種種緣起 <P>(1)【惡性循環緣】(2)【穢心緣】(3)【廣分別 緣愛故則有受】 <P>(4)【入胎因緣](5)【界相應— 種種差別事緣】 <P>(6)【受相應— 無量受 之因緣】(7)【食相應— 有情安住事緣】 <P>(8)【無始相應— 眾生無始生死緣】(9)【修習相應— 涅槃緣】 <P>(10)【出家學道 思想修習緣】(11)【世界、人類、社會之 緣起】 <P>§6-3-2 思惟緣起法 <P>1思惟緣起之 前導 <P>2緣起 字義 <P>3緣起 同義字 <P>4緣起 法則 5經句 舉例 <P>6緣起法常住,法住、法界……法住、法定、法如、法爾、法不離<BR>如、法不異如。 <P>7緣生法 <P>8非四作之 緣生法 <P>9十不緣起 <P>(1)【不有不無 之緣起】(2)【不生不滅 之緣起】 <P>(3)【不常不斷 之緣起】(4)【不一不異 之緣起】 <P>(5)【不來不去 之緣起】 <P>10賢聖、出世、空相應 緣起隨順法 <P>11俗數法 <P>12緣起→/←/=三法印 <P>13緣起 ~ 有為 ~ 無為 <P>14緣起 ~ 世間 ~ 出世間 <P>15非時分緣起 <P>16時分緣起 <P>17系列的 緣起觀察 <P>18法門的 觀察 <P>19緣起 四十四種智 <P>(23)緣起 七十七種智 <P>§6-3-3 修習緣起法 <P>§6-3-4 證知緣起法 <P>§7-0-0 慧體 <P>§7-0-1 見清淨 <P>§7-0-2 度疑清淨 <P>§7-0-3 道 非道智見清淨 <P>§7-0-4 行道智見清淨 <P>§7-0-5 智見清淨 <P>§8-0-0 無常法門 <P>§8-1-1 當觀無常 <P>§8-1-2 如何觀察 無常 <P>1現觀無常 <P>2三世觀 無常 <P>3因緣觀 無常 <P>4由 緣起系列 觀無常、不斷 <P>5無常 ~ 三解脫門 <P>§8-2-1 修習 無常觀 <P>§8-3-1 驗證 無常 <P>§8-4-1 阿含有關 無常、常之種種開示 <P>§9-0-0 苦法門 <P>§9-1-1 苦 <P>1八苦—【苦相】 <P>3三苦—【苦性】 <P>§9-2-1 苦觀 <P>§9-2-2 無常 ~ 苦 —【苦理】 <P>§9-2-3 一切行 苦、一切 苦 <P>§9-2-4 (無明的)有=苦 —【世俗 不離苦】 <P>§9-3-1 欲→苦 —【世俗 苦源】 <P>§9-4-1 由苦 生怖畏 —【宗教心】 <P>§9-4-2 正見 出要界→ 出要志 —【由 菩提心→ 發 出離心】 <P>§9-5-1 苦→ 無我→ 解脫 <P>§9-6-1 知 苦、苦因、苦報、苦勝如、苦滅盡、苦滅道 <P>§10-0-0 無我法門 <P>§10-1-1 無我引起的困擾 <P>§10-2-1 世尊為何開示 無我法門 <P>§10-2-2 世尊開示無我法門的 時代背景 <P>§10-3-1 我 <P>§10-3-2 於何、從何、因何見 我、我所 <P>§10-3-3 種種 我 之同義語 <P>§10-3-4 計 我 之形式 <P>§10-3-5 計 我 表解 <P>§10-4-1 觀察 無我 <P>1(1)離陰、(2)即陰 觀察 <P>2就 有情身、心 —(1)五陰、(2)六內入處、(3)六界 觀察無我 <P>3於陰、處、界之(1)和合中、(2)一一中 觀察 <P>4由(1)時間、(2)空間、(3)對觸、(4)三界 觀察無我 <P>5由(1)緣起、(2)諸行、(3)一切、(4)生、滅 觀察無我 <P>6由(1)無常、(2)非一 觀察 <P>7由苦 觀察 <P>8由非主(不自在)觀察 <P>9觀無常→ 觀苦→ 觀無我 <P>10無我 ~ 空 <P>§10-4-2 無我之 範圍 <P>§10-4-3 正見 ~ 邪見之無我 <P>1邪見之 無我— (1)【部分 無我】 (2)【惡取 無我】 <P>(3)【斷見之 無我】 (4)【取著 無我】 <P>2正見之 無我— (1)【斷身見之 無我】 <P>(2)【斷五下分結之 無我】 <P>(3)【離慢而非斷滅見之 無我】 <P>(4)【一切諸行(有為法)無我】 <P>(5)【一切法 無我】 <P>(6)【不取著無我】 <P>§10-5-1 佛陀處處說 無我,亦說 有我。 <P>~ 異學處處說 有我,亦說 無我。 <P>2佛陀說 我— (1)【人稱代名詞之 我】 (2)【世俗常識的 我】 <P>(3)【無常之 我】 (4)【順世俗假名 我】 <P>(5)【反身代名詞 人人自己】 <P>5佛教 ~ 異學之 我、無我 <P>§10-5-2 釋尊有時 不記說有我、無我 <P>§10-5-3 無我 而有作業、受報 <P>§10-6-1 無我行 <P>§10-7-1 證 無我 <P>§11-0-1 慧修習之 功德 <P>六&#8231;【正解脫學】 <P>§1-0-0 種種 結縛 <P>§2-0-1 種種結之解脫 <P>§2-0-2 種種解脫 <P>§3-0-1 信解脫 <P>§4-0-1 從解脫/ 別解脫 <P>§5-0-1 定解脫 <P>§6-0-1 心解脫 <P>§6-0-2 心解脫 慧解脫 <P>§6-0-3 慧解脫 <P>§7-0-1 種種解脫之 異同 <P>§8-1-1 種種修習→ 解脫 <P>§8-1-2 種種修習得解脫 表解 <P>§9-1-1 人施設 <P>§9-1-2 七種 人施設 <P>§9-1-2 三(種)人 <P>§10-1-1 〔種種〕福田 表解 <P>§11-0-0 涅槃 <P>§11-1-l 涅槃義 §11-2-1涅槃甚深 <P>§11-2-2 十法趣涅槃 §11-3-1不著 涅槃 <P>§11-3-2 令彼得涅槃 <P>§11-4-1 涅槃 ~ 般涅槃 <P>§11-4-2 無餘涅槃 ~ 有餘涅槃 <P>§11-4-3 無取般涅槃 <P>§11-5-1 妄計現法涅槃 <P>七&#8231;【索引】 <P>§0-0-1 四角號碼索引 <P>§0-0-2 筆畫索引 <P>§1-0-0 內容索引 <P>§2-0-0 巴利文、梵文索引 <BR><P><P><BR><!-- end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1:27 , Processed in 0.32081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