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64|回复: 6

大藏寺祈竹活佛新书【孝分无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孝道乃亞洲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份,亦為佛教教法之基礎。出於此原因,大藏寺法台祈竹仁寶哲曾多次應求,開示佛教中之孝道教法及能利益父母之法門。【孝份無量】乃依據法師於二零零五年在佛教顯密研修院香港分院所作之兩座開示,經翻譯及編輯,另增補法師於座下之額外補充內容集成書。<BR>本書內容並不涉及艱深之佛學概念與名相,故極為適合初入佛門之弟子。此外,本書收錄了藏傳佛教之基礎修行 —— 禮三十五佛懺之導修開示,十分利於初接觸藏傳佛教的讀者學習。<BR><!-- end --></P><P>&nbsp;</P><P>目录</P><P>佛法與孝道 <BR>孝順父母之合理性 <BR>孝順父母之利益 </P><P>報父母恩之方法 <BR>如何利益仍在生的父母<BR>如何利益已往生的父母 <P>禮三十五佛懺法門開示 <P>附錄<BR>【菩薩墮懺.禮三十五佛懺文】<BR>【蒙傳大藏經】版本三十五佛圖<BR></P><P>衲今晚並不準備講述甚麼密法法門,而想略談孝順父母的各方面。<BR>世界上有許多不同宗教信仰。有些人自稱不信神明、不信輪迴及不信因果,並自以為並無宗教信仰,但其實這也正是世上的其中一種信仰。在這些許多不同信仰體系之間,如果要說其分別的話,就必須從其見與其行這兩方面手判斷。合乎佛教的見,必須是中觀等空性見;合乎佛教的行,必須是與出離心或菩提心相合的修持。這些便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所不同之處。由於在座各位皆為初學者,衲今天就暫不談及佛教之見的方面,而單單說佛教的行持方面。<BR>在行為方面,佛法雖對出家人及在家人在行為上的要求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不論出家或在家,也有許多共通及必須遵守的教法,譬如說我們都必須敬信三寶、不傷害其他生命、孝順父母及尊敬長輩等。在佛化的國家,不但修行人必須奉持比丘戒、比丘尼戒及居士戒等戒律,甚至在製訂國法時亦會包括十善業等,以令國家法律與佛法教義相符合。古代的印度及西藏,乃至許多其他亞洲國家,都是這樣的。在這些國家中,人們凡經過佛像時,必定下馬、除帽而頂禮,對三寶極為恭敬。對長者及父母等,他們十分孝順及尊重。在寺中,長老會被請居上座。在路上,年青人會讓位予老年人。不幸地,佛教在現今年代已經衰微,上述這樣的佛化國家所餘無幾。在現今全世界,恐怕只有泰國尚可說是有點兒合乎佛化國家之定義,其他國家有的有佛法弘傳,另一些則沒有佛法,但它們全都說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佛化國家。在現今年代,即使在佛法盛行的國家,許多人不要說孝順父母或尊重長輩了,他們甚至連三寶也不敬重。在去佛寺朝禮時,許多人抽煙、到處看,甚至坐下時以腳朝佛像。在某些國家,衲甚至還見過有人在露天佛像石雕前撒尿,甚至騎在佛像的頭上拍照。<BR>佛教十分重孝道,在經中有很多開示此方面的教法。可是,現今的人把這些自古以來便有的優良傳統置諸不理,這是極為可悲的現象。在西方文化中,以前並無佛法,佛陀也未曾在西方示現說法,所以大部份西方人不信因果及業力規律,以致其行為及心態與我們不同,這是可以理解的。東方人卻不一樣,我們自古以來便有佛法及各文化中的傳統孝道思想,也多多少少知道因果規律,但現今的年青一代卻不孝順父母,這是極為悲哀的。</P><P>孝順父母之合理性 </P><P>從因果的角度來說,不孝順父母之果報尤為深重,殺害父母更與出佛身血及殺阿羅漢等同列為最重的五無間罪業,其果報是苦報中最重的一種。<BR>對出家人而言,其師父是功德田,若略有冒犯便會種下極大的惡因。毀謗、背叛或傷害自己的師父者,不論怎樣努力修行亦難以成就。對在家人而言,父母即其功德田,若在侍奉父母時略有不是之處,其業障已十分深重,何況冒犯、傷害、不敬及不孝呢!我們若只以不屑或發怒之目光望一望父母,其果報已不堪忍受了。這些果報並不像其他苦報般在未來世才成熟,而會在今生起馬上開始遇到報應,而延至未來許多生中,這是因為此一類業力至為深重的緣故。反過來說,若孝敬父母,便能極為迅速地積集無量功德及福樂之善因種子,而且在今生中已經會開始遇到善報,而延至未來生中。總之,在一切聖眾及凡眾中,今生之父母及師長是尤其特別的功德田,凡對其所作之善業或惡業之業力均極為深重。<BR>為甚麼不孝的果報會特別深重呢?這是因為父母對我們恩重的緣故。【佛說入胎經】對母親懷孕期間的感覺有頗為細緻的描述,這些感覺全是痛苦的。在把小孩生出的時刻,即使是在現今醫學發達的年代,母親仍然可說是冒了極大生命危險而把我們生下來的。在我們出生後,母親片刻不離,從此她便沒有了自我、沒有社交生活及任何私人時間,而把我們視為世上最重要的中心。在出生至成年之間,全賴父母的照顧,我們才得以存活。父母為我們的利益,甚麼都願意做,甚至在維護子女利益時生瞋,或是為了讓子女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教育及物質生活,而不惜造作極大之惡業。在父母死時,他們把最好的、畢生辛勞而累積下來的財產全留予我們,所帶走的不外乎是為我們而作的種種惡業。如果我們細細思維以上這幾點,便會發覺父母之恩重如山,根本無法量度或形容。知道了這一點,我們便會明白盡孝道的合理性。由於父母的恩德極重,我們與父母間的業力關係非同尋常,所以只消略為不孝,一彈指間便已會積下極重的惡業。衲知道有些人會在心中想:「我的父母並非如此仁慈,他們只是因為情慾才意外地懷孕了,他們對我從不疼愛或照顧,所以談不上有甚麼恩德!」這樣想是很膚淺的想法。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已經在六道苦海中輪轉了無限次,但至今仍未出離,甚至還常常處於三惡道中受苦,這全因不懂佛法、因果與業力的緣故。現在大家有緣坐在這聽聞佛法而學習脫離三惡道苦、出離輪迴甚至成就無上佛境的方法,又有這個可用於修行的人身以達上述目的,這全拜父母所賜。就算父母並非有心懷孕,即使他們曾有過墮胎的念頭,而且他們後來也未曾照顧過我們,甚至對我們從少拳打腳踢,但我們畢竟還是出生及成人了,而且更遇上了這百劫難遇之成佛的機會,就算這並非父母刻意為我們所作的安排,但若沒有他們賦予的人身,我們便斷不可能有此機遇。單從這一點來衡量,父母之恩已經極深了。 <P>&nbsp;</P><P>孝順父母之利益 </P><P>作為大乘佛教徒,我們都發願成佛。若欲成就無上佛境,我們必須具備菩提心。若要成就菩提心,又必須先成就慈心及悲心。要生出慈悲,依賴對眾生感恩欲報的心作為先條件。欲對眾生報恩之心,又必須先感到眾生對自己有恩。要覺知眾生之恩重,必須先知今世父母之恩深。所以,我們的成佛與否,取於有否念及父母之恩德。我們可以說,不念父母恩德,就不可能成就佛果。從這角度來講,孝心是成佛的必需條件。<BR>即使撇開成佛的目標不談,而只說今世中的世俗層面,念父母恩仍然十分重要。為甚麼這樣說呢?我們分析一下,許多人都希求和平,他們整天集體跑到街頭上,手拿反戰標語牌,歇斯底里地喊要求和平的口號,可是這樣做有用嗎?他們要求和平,但其手段其實已經表現出一種瞋心。用憤怒及野蠻的方法來爭取和平,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他們靜坐或哭求,或許還能感動某些人。在國家層面上,不少國家以維持和平為藉口,而不斷擴大軍備、發展高科技武器,這也同樣不合邏輯。以殺人的武器來爭取和平,怎麼可能合理呢?懷傲慢或瞋恨心而要求和平,又怎麼可能成功呢?總之,以與和平相反的手段、心態或工具謀求和平,都是可笑的,而且絕不可能實現。唯一能導致和平的法門,是降伏自己內心的敵人 —— 貪、瞋、痴等煩惱。唯一有效的方法,正是佛法。這個世界,就像一片長滿荊棘的大地。在這片大地上赤腳行走,自然會被刺傷,這就好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碰到不如意的人和事一樣。父母輕輕一句,我們就不高興了。我們走在馬路上,本來心情好好的,但陌生人隨便來一個不友善的目光,我們便馬上會生氣。我們當然想永遠避免不如意的人和事,但這是絕不可能達成的,就好比我們無法把長滿荊棘的大地鋪滿軟墊以令自己不受傷的道理。可是,如果我們能消除敵意,便好比穿上了一雙鞋,不論我們走到哪也不怕荊蕀了。這樣的話,不論客觀上世界和平與否,我們自己肯定會享受和平的心境。祖師曾說過:「我們無法改變所有眾生,但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心,便等同改變了所有眾生!」這是很有道理的嘉言慧語。如果所有人都能這樣,也就達致世界和平了。但為甚麼我們管不住自己的心、無法消除敵意呢?這是因為我們有與生俱來的我執、自我中心的思想。我們視自己為世界的中心點,一切都必須圍繞我們及順自己的意願而存在及運作,所以我們不理別人死活,而只懂照顧自己及自己的家人、財產、國家或團體的利益,我們的一切行為亦與此相應,乃至對父母不尊重或對朋友不友善等等。我們當然欲得快樂,但我們的心及因其牽引而表現出的談吐及行為,卻無一不是導致痛苦及杜絕快樂的因,所以我們根本沒法得到快樂。若想得到快樂,就必須培養善心、慈心及悲心。一天還有這種「我!我!我!」的心,善心、慈心及悲心便永不能生出,以致我們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若想生起善心、慈心及悲心,必須念眾生之恩德。眾生對我們有何恩德呢?答案是,因為他們在過去生中必定曾當過我們的父母,所以他們的恩與我們今世之父母的深恩相等。可是,若我們連今世父母之恩也不念,又如何能念及眾生恩呢?所以,現在我們得到結論:要得到快樂,最終必須先對今世的父母念恩。換句話說,念父母恩是令自己快樂的方法,也是達致個人與世界和平的方法,更是成佛的方法。<BR>作為居士,我們應當好好孝順及侍奉父母,對他們善加照顧,這是因為他們對我們恩重如山,而且還因為這是對我們自己今世及未來世皆有深遠利益的行為與心態。<BR></P><P>報父母恩之方法</P><P>不論父母是否依然健在,我們都應盡力報其恩德。如果父母健在,我們不盡孝道,卻待他們身後才撫棺痛哭,把屍體供在最昂貴的棺木中,把花、及食品供在靈前,這樣做毫無意義可言,而且死去的父母也受用不了這些供品。花是對眼根與視覺而供的,香乃對鼻根與嗅覺而供,食物則對舌根與味覺而供。死了的人不再有視覺、嗅覺或味覺,再供這些東西又有何意思呢?我們應該趁父母仍在生時,多加關心及常常侍奉。在他們過身後,我們亦宜以真正能利益他們的方法來盡孝。今天衲對這些方面欲作一點講解,以免大家墮入民間習俗的誤區。</P><P>&nbsp;</P><P>如何利益仍在生的父母 </P><P>如果父母仍然在生,我們除了在生活上盡力侍奉外,亦可以特別為他們的長壽而供一尊或多尊無量壽佛像(Amitayus)。供養這尊佛或白度母等其他延壽本尊之聖像或圖片在佛壇上,配合每天虔心祈求,便有令父母長壽之緣起。不論是金屬佛像或圖片,必須先請有德大師開光,佛像更需如法裝臟。至於佛壇上其他供養對象及供品要求等,衲早已說過多次了,今天不再重複(註:見於法師之【福慧明燈】等著作中)。<BR>我們亦可以代父母供僧、供燈、布施或作任何如法之修行,這樣亦可利益父母。在各種修行中,尤以主要用身體進行的修持法門最能利益父母及先祖,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源自父精及母血,所以它其實正是父母乃至歷代先祖之身體的延伸品,以這個來自他們身體的肉身作善業,由於這種特別密切的關聯,便能為他們帶來最大利益。可是,哪些才算是「用身體進行的修持法門」呢?我們供曼達(註:見法師著作【心生歡喜】)、守持大乘八關齋戒(註:見法師著作【福份無量】)、代他們朝聖及繞佛、作三十五佛懺等禮佛修持,這些全屬主要以身體進行的修持法門。如果我們捐血救人,這亦算是利用此身體所作之善業類別,所以也必定會為他們帶來很大的利益。</P><P>&nbsp;</P><P>如何利益已往生的父母 </P><P>如果父母剛剛過世,我們宜以恰當的方式處理其遺體。葬法主要分天葬、水葬、土葬及火葬這幾種。天葬是最好的葬法,因為這類似大乘中的身布施,其功德十分大。佛陀在其前生中,便曾多次對有需要的眾生布施頭、身、手及血等。人的屍體如果葬在土中,其實最終亦會腐壞,倒不如用來作布施善行。可是,天葬在西藏以外的地區恐怕無法實行。<BR>水葬是次等的葬法,其正確做法是把屍身綁上大石,沉於無龍族居住的水域,否則會沾污了龍族之居處,反對後人不利。當然,這只是略為介紹水葬方法而已,這葬法在香港及西方國家無法實行。<BR>土葬是第三等葬法。漢人習慣替先人挑選墳地,篤信風水,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墳地風水佳,對先人雖並無好處,但對後人卻的確有某些利益。<BR>除卻高僧及福報極大者之例外情況外,火葬是最下等的葬法。曾作很多惡業者,在火葬時的煙會令地區的世間神靈不高興,所以這對任何人都沒好處。若我們實在必須採用火葬,便應謹慎地處理骨灰。現在漢地流行把骨灰供奉在寺院中,但這並非佛教的傳統,而且十分不好。把骨灰放在家中天天對其上香,同樣亦違背佛教傳統,而且這樣做其實對先人不但不會帶來利益,反而可能會對他們不利。如果能力所及,我們應把骨灰混以泥土,造成若干尊不動佛(Akshobya)的泥像,並請大德誦經開光,然後把佛像投放於海洋中。如果這樣做,對先人的利益極大。如果我們無條件造佛像,便應請大德為骨灰誦經,然後把骨灰帶往聖地朝禮,最後把它撒在乾淨的山上或海中。<BR>在父母或親人死後四十九天中陰期中,我們應盡力多作供僧及延請僧眾誦經,自己亦應不斷祈願他們能再次轉生為人及遇上佛法,並早日脫離輪迴。<BR>許多人把先人骨灰或照片供在家中,天天對它們供燈、上香及供奉飲食,這樣做對先人並無好處,反而有可能帶來傷害。先人的心識早已輪迴在六道中的其中一道去了,所以根本無法受用我們的供奉。依佛教傳統說,若受供養的人生前曾作許多惡業,現在投生地獄中,我們對他們前生的照片或遺灰上香及叩頭,反而會令他們的痛苦增加。如果大家欲以照片紀念先人,在家中放一張小小的照片即可,不必對其上香或供奉。衲知道漢人向有追思祖先的傳統,所以在此提一個折衷的建議:我們可把先人的照片放在佛像的下方,在供桌上放上供品或上香,為先人祈願脫離輪迴。在這樣做時,我們其實是在為先人而供佛,而不是對先人上供。如果能這樣做,便既紀念先人,又不違反佛法,且更為先人帶來實際利益。不論先人現今投生在六道中的哪一道,如果我們這樣地代他們供佛,他們都能得到利益。此外,如果我們代先人作薰煙供養(註: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I】),亦可為他們帶來大利益。 <P>最終來說,如果我們多多行善、戒作惡業,這樣便是報父母及祖先恩德及利益他們的最有效方法。</P><P>&nbsp;</P><P>&nbsp;</P><!-- end -->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P>禮三十五佛懺法門開示 </P><P>懺罪的方法有許多種,譬如說我們可以依諸菩提道次第論著系統所授之資糧田、【兜率百尊】資糧田(註:見法師著作【心生歡喜】)或【上師會供】資糧田而淨化罪障,也可以依靠金剛薩埵等法門(註: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I】)而懺罪,但三十五佛是一個特別有淨化力量的法門。過去、現在及未來諸佛,加起來有無數之多,但若把祂們收攝起來,便是千佛之數。在這些許多的佛陀當中,祂們任何一位皆可協助我們淨化罪障,所以祂們其中的任何一位皆為依止之對象,但佛經中卻特別把三十五位佛和藥師七佛抽了出來提及,視祂們為特別的懺罪本尊。由於這個原因,依止三十五佛和藥師七佛法門(註: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I】),特別利於淨化我們的罪障,亦因為這個原因,三十五佛懺被列入基礎加行修持當中。另者,由於禮佛主要乃以身體進行之修持,而又因此肉身乃拜父母及歷代祖先所賜、本來即歷代祖先及父母之身體的延伸物,故此,利用此源自父母的身體禮佛是最能直接利益他們的善業。若兒女常作禮三十五佛懺,便能為在世或已故的父母及祖輩帶來實際利益,這樣做比在先人的墳前上香、痛哭有意義得多了!<BR>【禮三十五佛懺文】的正名是【菩薩墮懺】,這篇懺文出自【三聚經】。「三聚」的意思是懺罪、隨喜及回向此三者。佛教很講究傳承,但此法門屬於普傳的法門,所以無口傳者亦可修誦,然而若能求得口傳傳承,修誦之利益會略為大些。未有口傳傳承的人,大可先開始修,待日後有緣時方依止明師而求受口傳。<BR>禮三十五佛懺的場地,可以是在聖地、佛寺中或自己家中的佛壇前,甚至沒有佛壇也一樣可以進行。<BR>在禮佛前,我們應預先打掃禮佛的地方及在佛壇或前方放好一些素供品,然後坐下來調心。有關這些前行的細節,大家若欲深入研學,可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註:亦可參考法師著作【甘露法洋】等)。<BR>接下來,我們必須觀想此法門的資糧田現於自己前方的虛空中。首先我們觀想面前虛空中有一座由寶石砌成、八頭獅子承托之寶座,上置一蓮花,蓮心中有月座,上面正坐釋迦牟尼佛。在釋迦佛的四周圍,有三十四尊佛,各亦坐月座、蓮花及獅座之上。各獅座的八獅面向四面八方,代表「無畏」。在此共三十五佛的外圍,是一切三世上師、祖師、其他諸佛、菩薩、羅漢及護法等,祂們全都現前,重重環繞中央以釋迦牟尼為首的三十五佛。有關三十五佛的形相,衲在講述祂們各別的功德時才講述,現在暫且跳過不說。<BR>以上所說乃面前虛空中的觀想。初修的行者,必定無法把三十五佛及其他聖眾觀清,甚至可能連祂們的樣子也不知道,這是無問題的。三十五佛各各手印、身色皆不同,一時之間並不易觀得正確,但這並不會妨我們得到修此法的功效及利益,大家可以放心。我們盡力觀想而同時心存堅定的信念:「祂們現在就在我的面前!」,這便十分足夠了。事實上,我們若單觀一尊釋迦佛在前,而在對其他三十四尊佛逐一禮拜時,心中對面前之釋迦佛想:「您即是祂!」,這亦是可以的。總之,大家千萬勿因觀想力低而放棄這個殊勝法門。諸佛本來就遍佈一切微塵之中,所以不論我們邀請與否、觀想與否,祂們都存在於我們面前,但我們為了易於生出信心,所以才特別觀想祂們在前方。<BR>現在,我們觀想自己的父親坐在自己右手邊,母親坐在左邊,與我們過不去的人在我們前方,親友們在自己的後方。在此之外圍,六道眾生團團環繞,但他們全以人之身相顯現,譬如說畜牲道眾生各各現為人相,但其身心卻仍受畜牲道之痛苦等等。在禮佛時,我們想自己猶如六道眾生之領誦者,帶領眾生同聲恭誦佛號及虔誠地懺罪與頂禮。同時,我們應觀自己分身無數,在面前資糧田中的每一尊佛及其他聖眾跟前,都有我們自己的一個化身在其前頂禮,這樣觀想能積更多及更大的功德。<BR>簡單地說,我們應努力觀想面前資糧田聖眾無數、六道眾生無數及自己化身無數。<BR>現在衲講述懺罪的竅門。欲淨化罪障,必須配合四種力,一為依止力,二為對治力,三為追悔力,最後為誓願力。若不配合這四力,縱管我們天天拜佛,也不一定能有效地淨化自己。西藏古代有一位密勒日巴大師(Jetsun Milarepa,1052-1136),他曾用邪術殺害過許多人,但他最後卻即身成佛,這正是我們學習懺罪修行的典範。有些人會懷疑地問:「從無始以往這麼多生積累下來的無數惡業,怎可能在此一生中淨化呢?」衲舉一個例子:從前有一個陶匠,他一生造過不少陶瓷品,有無數花瓶、瓷碗、杯及碟等等,他把這些作品全放在家中展示。有一天,陶匠不知道發甚麼脾氣,他拿了一根木棒,走到大廳,只花了幾分鐘,便把畢生心血全部打破了。依同道理,從很久以前累積下來之無數惡業,一樣可以在彈指間淨化,這並非不可能的事!若具足此四懺罪力,縱管你有很深的業障,一樣也可以把它們在頃刻間淨化得乾乾淨淨。<BR>我們先講依止力。依止力是指依賴某對象而懺罪。在金剛薩埵法門中,我們依止之對象是金剛薩埵。在三十五佛懺中,我們依止之對象自然便是以三十五佛為主之三寶聖眾。其實除了聖眾以外,六道眾生也可以是懺罪之對象。這並非指我們要去皈依眾生,而是指我們亦可以依賴他們而懺罪。為甚麼這樣說呢?我們想想,我們之作惡業,不外乎對聖眾或凡眾而作,譬如說我們對三寶不敬便屬前者,而對別人惡口或殺害畜牲等業便屬後者。西藏人有一句話說:「在哪摔倒了,便要在哪重新爬起來!」由於惡業不外乎對聖眾或對凡眾此二組對象所作,我們便應依賴同樣的對象懺罪。<BR>第二是對治力。對治力包括許多種修行,譬如造佛像、誦佛號、誦咒、禪修空性、造塔、供僧、禮佛及誦經等,總之凡是以懺罪為動機之任何如法善業皆可作為對治力。在今天所教的法門中,我們主要乃以禮佛及恭誦佛陀之名號為對治罪障的方法。<BR>第三乃追悔力。在懺罪時,我們必須對曾作之惡業生後悔的心,否則這懺罪修持便沒有力量。如果我們不承認或不後悔曾作惡業,也不認為這些惡業是不好的,懺罪便變得毫無意義了。<BR>最後是誓願力。誓願力是指我們發願不再作惡。如果我們對過往曾作之惡業追悔、對治,但卻同時放縱地繼續重複作同樣的惡業,這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故此,發願不再作惡業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BR>現在我們開始講及禮三十五懺文的本體了。首先我們唸誦儀軌中的皈依文部份: </P><P>我名(某某)者 恆常皈依上師 皈依佛陀 皈依法 皈依僧 <P>佛寶是開示佛法者。勝義佛寶乃指真正的佛,世俗佛寶乃指佛像及佛畫等代表佛陀的聖物。<BR>法寶乃主皈依對象,亦為真正度我們者。勝義法寶指教法與證法,世俗法寶則指經、論乃至咒字等。<BR>僧寶乃同修之道侶,這亦分勝義及世俗兩種。勝義僧寶指任何見道或以上之聖者,世俗僧寶則指四位或以上比丘組成之僧團。<BR>以上這段是皈依文。它是四懺罪力中的依止力之體現。在這,所依止之對象乃以三十五佛為首之佛寶、法寶及僧寶。誦文的意思是說:「由現在直至成佛為止,我都一心依止三寶!」<BR>我們應誦皈依文多次,至心有所感動及真正有皈依的心及信心,然後我們從座上站立起來進行禮佛。<BR>頂禮分為大禮拜及五體投地式兩種,但恭敬地低頭合掌亦算作禮拜的一種方式。在禮佛時,我們應心存懺悔及對聖眾生敬信之心,口上稱誦佛號、讚偈或咒語,同時以身體進行頂禮,這才是身、語、意合一的頂禮。如果我們能完美地頂禮,即使一禮亦已包含了全部六度在內;身以合乎標準的方法作禮,令他人看到,這是法布施;依照佛經所授要求作禮,乃持戒;不怕辛累地作禮,是安忍;努力、歡喜地作禮,是精進;一心不亂、不受外境分心地作禮,是禪定;以三輪體空的心作禮,是般若。所以,正確的一頂禮已集六度在內,其功德不可思議。反過來說,若只是身體在作禮,心中卻不恭敬,或者只是為了累積數目,這只能算是一種運動,並不能得禮佛之全部功德或利益。衲去年往佛陀成道聖地菩提伽耶(Bodhgaya)朝禮時,看到許多外國人在當地禮佛,但其中有不少人只是在急速地進行,彷彿禮拜的目的只是在於累積數目而已,這完全失去了禮佛的意義。<BR>禮佛固然可迅速消除業障,但若做不如法,它亦可能積集不善緣起,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正確頂禮方法。首先我們如同軍人步操姿勢般立正,然後合掌於胸。正確的佛教合掌,應把姆指屈入掌心,而並非掌心貼掌心的那種合掌方式。我們以合上的雙掌觸碰頭頂、眉心、口或喉部及心部,以積集佛陀之無見頂、眉間白毫、六十妙音及遍知意等相好及莊嚴之緣起,然後我們如樹倒般下拜,俯伏於地,再把上半身及雙臂向前舒展令全身貼地,合掌置於腦後,然後縮回雙臂,以雙手支撐體重再次站起,這便完成了一次頂禮。在雙掌貼地時,應五指合攏,掌心貼地。在伏地時,不應稍作停留,而必須一碰地即時起立,因為這表義迅速帶領眾生脫離輪迴。<BR>現在我們開始對三十五佛逐一頂禮,同時口誦祂們的聖號。在佛經中有述,誦此三十五佛洪名或在心中憶記這三十五佛之名號,便能淨化重罪,所以這個法門的利益極大。在恭誦每一尊佛的名號時,我們同時作大禮拜,這便是四懺罪力中之對治力的體現。我們既可以從第一尊拜至第三十五尊,然後又重複由第一尊拜起,也可以對每一尊連續誦號及頂禮若干次,然後才移至下一尊。如果我們沒有時間,單單誦禮懺文而不作身體上的頂禮,只在誦至每一尊之佛號時恭敬合掌,這雖然不能算入十萬拜加行閉關數目中,但亦有大利益。<BR>衲會把三十五佛之形相逐一講述,同時亦會說及頂禮及誦唸祂們各別之名號的功德。在藏傳佛教中,對三十五佛之身相、手印、法器及功德等有好幾種版本之描述,這只講其中一種版本。今天衲採用之版本只有數尊手上有法器,其他大部份並不持法器。有時我們會見到另一種版本(註:參考附錄所載版本),其中的每一尊都手持法器,這些法器與祂們各自於成佛前作為初發心菩薩時的本生有關。此外,在某些教授中,描述三十五佛皆坐於象座上,也有些版本描述三十五佛坐在與五佛部相應的孔雀座、馬座及象座等等之上。這些略有異處的各種版本,全都有所依據,但我們只學懂其中一種便足夠了。在今天所授版本中,三十五佛全坐在獅座、蓮花及月輪上,作雙跏跌,現僧相而身穿袈裟,具足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各別之間只在身色及手印上有所不同而已。 <P>禮敬薄伽梵應正等覺吉祥勝者釋迦牟尼如來 <P>本師釋迦牟尼佛身金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並持一砵。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萬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金剛藏要能摧如來 <P>金剛藏要能摧如來身黃色,雙手作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萬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寶光耀如來 <P>寶光耀如來身紅色,雙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萬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龍尊王如來 <P>龍尊王如來頭部白色,身藍色,其頭光有龍族圍繞,雙手作勝菩提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並得免於龍族加害。 <P>禮敬勇猛軍如來 <P>勇猛軍如來身黃色,右手作施護印,左手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吉祥喜如來 <P>吉祥喜如來身黃色,雙手作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二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寶焰如來 <P>寶焰如來身紅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二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寶月光如來 <P>寶月光如來身白色,右手掌心向外置右膝上,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八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不空見如來 <P>不空見如來身綠色,右手施護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寶月如來 <P>寶月如來身白色,雙手作勝菩提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五無間罪業。 <P>禮敬無垢如來 <P>無垢如來身藍色,雙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五近無間罪業。 <P>禮敬吉祥施如來 <P>吉祥施如來身黃色,雙手作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瞋心之罪業。 <P>禮敬清淨如來 <P>清淨如來身黃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貪心之罪業。 <P>禮敬清淨施如來 <P>清淨施如來身橙色,雙手作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萬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水天如來 <P>水天如來身白色,雙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一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水天王如來 <P>水天王如來身白色,雙手作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五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吉祥賢如來 <P>吉祥賢如來身黃色,右手作施護印,左手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五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旃檀吉祥如來 <P>旃檀吉祥如來身黃色,右手作觸地印,左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無邊威德如來 <P>無邊威德如來身紅色,右手作說法印,左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七劫中所積集之罪業。 <P>禮敬光吉祥如來 <P>光吉祥如來身藍色,雙手作勝菩提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無數罪業。 <P>禮敬無憂吉祥如來 <P>無憂吉祥如來身淺紅色,雙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無明罪業。 <P>禮敬無愛子如來 <P>無愛子如來身黃色,雙手作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不善業之習氣。 <P>禮敬華吉祥如來 <P>華吉祥如來身黃色,右手施護印,左手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由身所作之罪業。 <P>禮敬清淨光遊戲神通如來 <P>清淨光遊戲神通如來身黃色,右手作觸地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由語所作之罪業。 <P>禮敬蓮華光遊戲神通如來 <P>蓮華光遊戲神通如來身紅色,右手作觸地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由意所作之罪業。 <P>禮敬財吉祥如來 <P>財吉祥如來身藍色,雙手作上下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妄取僧物之罪業。 <P>禮敬念吉祥如來 <P>念吉祥如來身黃色,雙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謗僧之罪業。 <P>禮敬名稱普聞吉祥如來 <P>名稱普聞吉祥如來身白色,右手說法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妒心之罪業。 <P>禮敬帝幢幡王如來 <P>帝幢幡王如來身藍色,右手持一寶幡置於左肩上,左手作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慢心之罪業。 <P>禮敬善能鎮伏吉祥如來 <P>善能鎮伏吉祥如來身藍色,右手持劍當胸,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兩舌之罪業。 <P>禮敬鬥戰勝如來 <P>鬥戰勝如來身藍色,雙手持盔甲置於胸前。頂禮及誦持鬥戰勝如來名號者,能滅除諸煩惱。由於供養此佛有和平之緣起,古代曾有不少此佛造像。 <P>禮敬善能鎮伏逝吉祥如來 <P>善能鎮伏逝吉祥如來身藍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教他人作不善業之罪業。 <P>禮敬普照莊嚴吉祥如來 <P>普照莊嚴吉祥如來身橙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隨喜他人作不善業之罪業。 <P>禮敬寶蓮華善能鎮伏如來 <P>寶蓮華善能鎮伏如來身橙色,右手作施護印,左手作說法印。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謗法之罪業。 <P>禮敬應正等覺寶蓮華善住須彌山王如來 <P>寶蓮華善住須彌山王如來身黃色,雙手作定印而托須彌山。頂禮及誦持祂的名號者,能滅除違犯師徒間之誓願及謗師等罪業。 <P>我們按以上次序遍禮三十五佛一遍、兩遍或更多遍,保持觀想三十五佛資糧田及懺罪之心態,同時口誦三十五佛洪名。<BR>剛才說過,我們若想拜三遍,可以從本師釋迦牟尼開始,對三十五佛逐一各拜一次,至拜到第三十五位佛時,便又回頭從釋迦牟尼開始拜,如此重複三遍,即共一百零五拜;我們也可以對釋迦牟尼頂禮三拜,然後對第二位佛頂禮三拜,一直拜至第三十五位,這亦完成了同樣的數目,即一百零五拜。<BR>在拜完三十五佛後,很多人會選擇加上唸誦及頂禮藥師七佛之修持。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文殊大士曾問佛陀:「在未來的五濁惡世中,甚麼法門最能救度眾生呢?」,佛陀便對其開示了藥師七佛之法門。由此可知,藥師七佛乃對我們這些五濁惡世中的苦難劣根眾生最有利益之法門。藥師七佛雖並不列入三十五佛之內,但由於其殊勝功德,大家不妨加插頂禮這七佛及恭誦其名號之功課。 <P>禮敬祥印榮名如來 <P>祥印榮名如來身金色,右手施護印,左手定印。這尊如來為了利益我們,曾發八大弘願。 <P>禮敬妙音王如來 <P>妙音王如來身金色,右手布施印,左手定印。這尊如來為了利益我們,亦曾發八大弘願。 <P>禮敬無染善金如來 <P>無染善金如來身金色,雙手作說法印。這尊如來為了利益我們,曾發四大弘願。 <P>禮敬無染善金如來 <P>無染善金如來身淺紅色,雙手作定印。這尊如來為了利益我們,亦曾發四大弘願。 <P>禮敬妙音法洋如來 <P>妙音法洋如來身淺紅色,雙手作說法印。這尊如來為了利益我們,也曾發四大弘願。 <P>禮敬淨知王如來 <P>淨知王如來身紅色,右手布施印,左手定印。這尊如來為了利益我們,亦發四大弘願。 <P>禮敬药师琉璃光王如來 <P>药师如來身藍色,右手作布施印而拈訶子葉,左手作定印並持甘露砵。這尊如來為了利益我們,曾發十二大願。<BR>在拜佛完畢後,我們便可重新坐下來了。我們唸誦儀軌接的下一段: <P>所有十方一切世界如來應正等覺諸佛世尊 常住受用  願彼諸佛世尊憶念於我 <P>以上這段是呼喚一切諸佛,尤其指三十五佛,在祂們面前坦誠地懺罪,並求祂們作我們的見證者。<BR>接下來的一段是懺罪文,其文字內容為: <P>若我此生 若我前生 無始生死以來於一切輪迴中所受生處 造作不善罪業 自作 教他作 或隨喜他作 若塔物 若僧物 若十方僧物 自盜 教他盜 或隨喜他盜 五無間罪 自作 教他作 或隨喜他作 十不善道 自正受入  教他入 或隨喜他入 由是業障之所覆蔽 我有情或墮地獄 或為旁生 或為餓鬼 或生邊地 或為蔑戾車 或生於長壽諸天 設得人身諸根不具 或執邪見 或厭諸佛出興於世 所有業障 今對一切諸佛世尊 智慧者 眼目者 證明者 正量者 正智照見者 彼諸尊前發露懺悔 不敢覆藏 <P>這一段是四懺罪力中之追悔力的體現。自己作不善業固然不好,但若自己沒殺生,卻請他人代殺,這種業會更重及重大。若自己沒作,也沒命別人作,但眼見他人作惡時自己心中歡喜,這也是一種不善,所以也需要懺淨。不論今生或過去生中,亦不論我們記得與否,凡我們曾作、教令別人作惡或隨喜他人作惡之不善業,現在我們都一一坦誠懺罪。<BR>文中說的「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自盜教他盜或隨喜他盜」,是指售賣別人供佛的東西以糊口及妄取僧團的財產等等惡業。凡四位或以上的凡夫僧人組成之僧團的共用財產,我們不問自取,這便構成不善業。這包括了食物、衣服、藥物或金錢等。如果僧團有共識,把東西贈予我們,這才不構成罪業。大家勿以為只有在家人才會犯此類不善業。一位出家人若未問過整個團體而自取了共同擁用的物品,這亦同樣構成妄取僧物之惡業。<BR>「五無間罪」是指殺父、殺母等最重罪業。即使在今生我們未必曾作此類大惡,但在過去生中,我們可能曾作此等不善,故此現今我們懺罪。<BR>「十不善業」乃指殺生等身的三種、妄語等語的四種及貪等意的三種不善業(註:有關十不善業及其果報,見法師著作【福份無量】)。不論在今生或過去生中,我們每天都在積集許多這類惡業因,所以必須好好懺淨。<BR>以上乃追悔力之體現。接下來的句子是: <P>從此制止 永不再犯 <P>這一句是發願不再作惡業的意思。這是四懺罪力中的誓願力之體現。 <P>願彼諸佛世尊憶念於我 若我此生 若我前生 無始生死以來於一切輪迴中所受諸餘生處  若我布施乃至施予畜牲一摶之食所有善根 若我護戒所有善根 若我淨行所有善根 若我成熟有情所有善根 若我修無上菩提心所有善根 若我修無上智所有善根 悉皆匯集攝聚合積 於無上 最勝 上中上 勝中勝 普作迴向 悉皆迴向於無上正等正覺 猶如過去諸佛世尊所作迴向 猶如未來諸佛世尊所作迴向 猶如現在諸佛世尊所作迴向 我亦如是普皆迴向<BR>一一懺悔一切罪 所有福德盡隨喜 我今勸請一切佛 願證最勝無上智<BR>過去現在未來佛 於眾生中最勝尊 讚嘆無邊功德海 我今合掌皈敬禮 <P>前面已對惡業一一細數及懺淨。現在此段所說的,是把善業一一細數而回向。凡以好動機所作之業,例如持了一天大乘八關齋戒,或發了一次願要利益眾生,乃至少至餵了一顆砂糖予一蟻,這些都算是善業,所以我們利用它們來作回向。我們回向甚麼呢?答案是要回向以令一切眾生發大心及最終證得佛境。<BR>文中的「無上最勝」乃指佛之三身中的法身,「上中上勝中勝」乃指其報身,「無上正等正覺」乃指佛之應化身。<BR>總之,我們學習過去、現在及未來諸佛之回向方法而發願回向。祂們怎樣發願,我們便也發同樣的大弘願。<BR>最後,我們觀最外圍之聖眾全部化光而融入三十五佛,外圍的三十四佛又化光融入中央之釋迦牟尼,最後祂亦變小、化光而融入我們自己的眉心,這便完成了一座完整的修持。<BR>如果我們閉關勤修此法,而在關期中重複夢見自己穿上黑衣、到了恐怖的陌生地方或身有污垢等,這就是罪障尚未淨化之徵兆。若反複夢見毒蟲或膿血等由下身離開、身體發光或正在沐浴等,則為罪障漸已被淨化之徵兆。這些夢兆,必須是在勤修期間重複夢見多次才能作準,單只夢到一兩次吉祥夢兆並不一定作準。此外,如果既有吉祥夢兆,且又自覺煩惱減輕了、善心增長了及多了一分自在的感覺,這才是真正可靠的吉祥徵兆。<BR>依此儀軌修加行閉關的人,應每天分四座,於每座中各拜許多次,如此拜至某天共完成了十萬拜,便算作完成了一個單元。<BR>我派的始祖宗喀巴大師(Jetsun Tsong Khapa,1357-1419),便曾在西藏奧卡地區閉關,依這方法禮佛三百五十萬拜之多。在祖師當年修禮佛加行之聖地,現今仍可見到由他身體在大石上所磨出之人形凹痕。宗喀巴是我派的始祖、西藏佛教的宗師及漢地皇帝禮請的對象。這麼高地位的大師尚且重視禮佛法門至這程度,現今許多凡夫卻妄視禮佛拜懺為低層次之功夫而不屑修之,這是極為可笑的!<BR>現在衲已說完三十五佛懺法。大家好好地依此懺罪法門拜佛,必定能迅速懺罪,同時亦能利益自己在生或已亡的父母及列祖列宗。<BR></P><P><IMG src="file:///F:/Buddha/格鲁法宝/祈竹上师/其他相关/dalibai.jpg"></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薩墮懺.禮三十五佛懺文 <P>我名(某某)者 恆常皈依上師 皈依佛陀 皈依法 皈依僧 <P>禮敬薄伽梵應正等覺吉祥勝者釋迦牟尼如來<BR>禮敬金剛藏要能摧如來<BR>禮敬寶光耀如來<BR>禮敬龍尊王如來<BR>禮敬勇猛軍如來<BR>禮敬吉祥喜如來<BR>禮敬寶焰如來<BR>禮敬寶月光如來<BR>禮敬不空見如來<BR>禮敬寶月如來<BR>禮敬無垢如來<BR>禮敬吉祥施如來<BR>禮敬清淨如來<BR>禮敬清淨施如來<BR>禮敬水天如來<BR>禮敬水天王如來<BR>禮敬吉祥賢如來<BR>禮敬旃檀吉祥如來<BR>禮敬無邊威德如來<BR>禮敬光吉祥如來<BR>禮敬無憂吉祥如來<BR>禮敬無愛子如來<BR>禮敬華吉祥如來<BR>禮敬清淨光遊戲神通如來<BR>禮敬蓮華光遊戲神通如來<BR>禮敬財吉祥如來<BR>禮敬念吉祥如來<BR>禮敬名稱普聞吉祥如來<BR>禮敬帝幢幡王如來<BR>禮敬善能鎮伏吉祥如來<BR>禮敬鬥戰勝如來<BR>禮敬善能鎮伏逝吉祥如來<BR>禮敬普照莊嚴吉祥如來<BR>禮敬寶蓮華善能鎮伏如來<BR>禮敬應正等覺寶蓮華善住須彌山王如來 <P>所有十方一切世界如來應正等覺諸佛世尊 常住受用  願彼諸佛世尊憶念於我 若我此生 若我前生 無始生死以來於一切輪迴中所受生處 造作不善罪業 自作 教他作 或隨喜他作 若塔物 若僧物 若十方僧物 自盜 教他盜 或隨喜他盜 五無間罪 自作 教他作 或隨喜他作 十不善道 自正受入  教他入 或隨喜他入 由是業障之所覆蔽 我有情或墮地獄 或為旁生 或為餓鬼 或生邊地 或為蔑戾車 或生於長壽諸天 設得人身諸根不具 或執邪見 或厭諸佛出興於世 所有業障 今對一切諸佛世尊 智慧者 眼目者 證明者 正量者 正智照見者 彼諸尊前發露懺悔 不敢覆藏 從此制止 永不再犯 願彼諸佛世尊憶念於我 若我此生 若我前生 無始生死以來於一切輪迴中所受諸餘生處  若我布施乃至施予畜牲一摶之食所有善根 若我護戒所有善根 若我淨行所有善根 若我成熟有情所有善根 若我修無上菩提心所有善根 若我修無上智所有善根 悉皆匯集攝聚合積 於無上 最勝 上中上 勝中勝 普作迴向 悉皆迴向於無上正等正覺 猶如過去諸佛世尊所作迴向 猶如未來諸佛世尊所作迴向 猶如現在諸佛世尊所作迴向 我亦如是普皆迴向 <P>一一懺悔一切罪 所有福德盡隨喜 我今勸請一切佛 願證最勝無上智<BR>過去現在未來佛 於眾生中最勝尊 讚嘆無邊功德海 我今合掌皈敬禮<BR><!-- end --></P>
发表于 2005-1-2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P>三十五佛的图呢?快贴上来啊。</P><P>MONGOLIAN版《大藏经》里的,我还没看过呢:)</P>
发表于 2005-1-2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P>请教,我有一幅无量寿佛唐卡,据说是清朝的,请问还用不用开光,收藏唐卡,或是旧货摊上的陶瓷扬枝观音,有什麽要注意的问题没有。</P>
发表于 2005-1-2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P>虔诚顶礼!!!</P><P>正不知该在何处请"礼佛三十五忏文",多谢师兄.</P><P>请问在那里可以请到这本书.</P><P>顶礼上师三宝加持!</P>
发表于 2005-1-2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P>应该是&lt;&lt;礼三十五佛忏文&gt;&gt;!</P><P>赶紧向佛忏罪!!!</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4:30 , Processed in 0.03426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