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51|回复: 2

[注意]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BR><BR></STRONG>  ——2004年6月15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P></P><P>  《道次第》的主要思想为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亦称三主要道,其中又以菩提心为统摄。本论名《菩提道次第论》,即已标明全论主旨。<BR>  《道次第》建构的修学体系,重点为上士道。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皆可视为上士道的前行。根据这一点,我对全论内容作了梳理,发现几乎所有法门的修学都贯穿着菩提心。所以,学习《道次第》,须围绕菩提心展开。</P><P>  一、菩提心与三士道的关系</P><P>  《道次第》的基本结构为三士道。下、中、上三士道的划分,相当于汉传佛教所说的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BR>  在我们以往的修学中,声闻乘便是声闻乘,菩萨道便是菩萨道,彼此关系似乎并不密切。依声闻乘修行的人,未必会走上菩萨道;依菩萨道修行的人,则有可能贬低声闻乘。而《道次第》的殊胜在于,以菩提心统摄三士道的修学。如果我们以菩提心修习人天乘和解脱道,它们也将成为菩萨道的组成部分。如是,既明确了修行次第,又不至相互抵触。<BR>  在三士道的建构中,彼此关系如何?修习菩萨道之前,为何必须修习下士道、中士道的意乐?为何要念恶道之苦、念死亡无常?原因在于,若是认识不到轮回之苦,便会贪著于现世安乐,得快乐时且快乐。所以,行者必须穿透这些使人沉迷的假相,直面轮回本质。只有对恶道痛苦和死亡无常确信无疑,才能生起迫切的出离心,进而引发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可见,下士道、中士道的意乐,是引发菩提心不可或缺的方便。<BR>  具备下士道、中士道的基础后,便可直入上士道并正修菩提心。菩提心既是成佛的不共因,也是大乘的不共教法。关于菩提心的发起和成就,《道次第》从辩明发心为入大乘之门、此心如何发起、发心已学行之法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其中,关于菩提心的生起,又从依何因始能生起、此心发起之量、以规则受法分别说明。不仅为修学者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指导,更指明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道路。<BR>  作为三主要道之一,空性见也是上士道修学的重点。那么,空性见和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呢?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空性见正是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的关键。成就胜义菩提心之后,仍须依空性见不断消融二执、二障,进而圆成无上佛果。<BR>  在《道次第》中,宗大师围绕菩提心建构了从学佛到成佛的修学体系。其中,以下士道、中士道为引发菩提心之前行;以上士道为正修菩提心之重点;以空性见为圆满菩提心的增上缘。从而使三乘教法有机结合于一起,成为互相融摄的整体。</P><P><STRONG>二、菩提心与修法<BR><BR></STRONG>  《道次第》略释修法的部分,建构了清晰的修行次第,包括加行、正行、结行及未修中间。这一修行套路可适用于任何法门,极为善巧。<BR>  在正修之前,首先以加行营造庄严的氛围并调整心行。《道次第》中,宗大师总结为六加行法,包括洒扫住房、陈设佛像,寻求供品、端严陈设等。其中,重点又在于发心,须从殊胜善心中修皈依发心、四无量心。<BR>  如果将修行比作远行,那么发心便是方向。我们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最终便会抵达怎样的目标。事实上,不仅修行如此,平日的任何一种行为,也都蕴涵着相应的心行基础。通常,我们为凡夫心左右,所思所想,无非是贪、嗔、痴烦恼。久而久之,使凡夫心愈加坚固,成为禁锢我们的堡垒。所以,正确的发心,是一切修行的方向和根本保障。否则,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最终与佛道了不相干。<BR>  对于学佛者而言,何为正确的心态?那就是菩提心。无论修习什么法门,都应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学。事实上,培养并坚定这种发心,甚至比修习具体的法门更重要。普贤十大愿王中,以“礼敬诸佛”为首,足见礼佛意义之重大。但是,若只为寻求佛菩萨护佑,乃至将其作为健身方式,从礼佛中又能得到多少受用呢?所以说,离开菩提心,无论是诵经、念咒,还是礼佛、禅修,意义并不是很大。<BR>  大乘佛教各宗派的修行,皆离不开菩提心的统摄。正如《华严经》所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一点,也是宗大师在《道次第》中再再强调的根本要旨:“是故须将菩提心之教授,执为中心而修焉。”</P><P><STRONG>三、菩提心与暇满人生的重大意义<BR><BR></STRONG>  修学佛法,首先要意识到暇满人生的重大意义。<BR>  《道次第》云:“然修大乘道者,必须得一如上所说暇满之身,如与弟子书云:‘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 藏地很多大德在开示中,也都是以思维人身难得作为说法前的基础开示。<BR>  《道次第》将暇满人生的意义概括为三点,即暇满、义大、难得。所谓暇满,即具足八有暇、十圆满之身。不少人日日为生计奔忙,以至将人身视为负担。也有人终其一生不闻佛法,虽勤勉有加,却只成就暂时的世间利益。<BR>  即使有幸拥有暇满人生,也极少有人能有效利用。对于多数人而言,或许从未想到,这一暇满人身,已是今生最大的福报。流转六道,生而为人便已机会渺茫,拥有堪能修学佛法的暇满人身,更是万般不易。正是因为拥有这一身份,我们才能走上学佛之路,乃至最终成就佛道,其意义不可估量。所以说,成佛有多大价值,暇满人生便有多大价值。<BR>  若为个人解脱而发出离心,只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部分。若为人天小果而持戒修善,所实现的人生价值亦微不足道。若为追名逐利而造作罪业,更是得不偿失的愚痴行为。<BR>  每个人身上,都蕴涵着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高贵品质。而菩提心,正是开发这一无价珍宝的最佳利器。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引领无量有情圆成生命最高价值,才无愧于我们所获得的暇满人身。否则,“既得此具有大义之身,而不昼夜于彼现未二世善因努力者,则如既至宝洲空手而返,岂不哀哉。”</P><P><STRONG>四、菩提心与皈依三宝<BR><BR></STRONG>  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皈依不仅意味着佛教徒身份的获得,本身亦是重要修行方式。为何选择三宝为皈依对象?也与菩提心有关,因为它正是三宝的核心体现。<BR>  我们皈依佛陀,在于他具有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若佛陀仅仅圆满了自身功德,却对众生缺乏平等悲心,再或者,虽具悲心而无调伏众生的能力,显然不能作为一切有情的依怙。而佛陀不仅证得无上菩提,更将一切众生视为己出,平等关爱。这一品质,也是来源于菩提心的圆满成就。<BR>  《道次第》中,皈依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这是《道次第》的修学特色所在。通常,我们依声闻律仪而皈依:“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所谓尽形寿,即尽此一生,以一期生命作为皈依期限,有特定的时间性。而《道次第》则依大乘菩萨道建立皈依,尽未来际永不间断,其发心偈为:“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BR>  可见,依菩提心建立的皈依,较之依出离心建立的皈依,有着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在我们所熟悉的四弘誓愿中,也体现了这样一种恢弘广大的愿力:“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由皈依三宝而直入菩提大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P><P><STRONG>五、菩提心与人天善行<BR><BR></STRONG>  人天善行,即人天乘的行为标准。<BR>  通常,我们是根据所学经教来判断学佛者的归属。若按五戒十善修行,便是人天乘;若按阿含经教的戒定慧修行,便是声闻乘;若按大乘经教修行,便是菩萨道。事实上,这一区分并不确切。<BR>  决定某个法门属于何乘,关键取决于修行者的发心。任何法门的修习,皆有相应的心行基础。同样是布施,带着希求人天利益的心去修,布施就是人天善行;带着出离心去修,布施就是解脱道的修行;带着菩提心去修,布施就是菩萨道的资粮。如果我们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那么五戒十善就能升华为菩萨道的修行,而不仅是人天小果、有漏善行。<BR>  离开发心,很难根据行为本身来判断其属性。对于禅者而言,搬柴运水,无不是道。我们也会搬柴运水,却无法从中悟道。禅者的奥秘何在?无非在于心行的不同。所以,同样的行为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做每件事,最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去做。如果我们能发起菩提心,一切善行皆是菩萨行的组成部分。</P><P><STRONG>六、菩提心与念轮回苦、求出离解脱<BR><BR></STRONG>  作为一个学佛者,相信六道轮回,是必须具备的基本信念。唯有认识恶道之苦,才能策励修行动力。如何才能离苦得乐?不同层面的修行,采取了不同的对治法门。<BR>  人天乘的修行,以人天善果作为修行目标。因而持戒修善,以期来世继续得生为人乃至升天享乐。同时,不种堕落恶道之因,以此避免恶道痛苦。<BR>  但人天之乐终非究竟,因而,声闻乘行者还必须认识轮回本质为苦。三恶道固然是苦,人天福报亦属有漏。若不能透视轮回本质,便会贪著人天小果,继续轮转六道、无有了期,堕落也在所难免。所以,在解脱道的修行中,应“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由此生起迫切而猛利的出离心。这种急迫是刻不容缓的,正如《道次第》引《亲友书》云:“纵使烈火然头上,遍身衣服焰皆通,此苦虽急犹可置,求证无生较此要。”<BR>  声闻人虽已发起如是离苦之心,却未由己及人,体会一切众生之苦。在求解脱的过程中,但求速速自了,无暇旁顾。同样是观轮回苦,菩萨不仅念及自身痛苦,更对一切众生之苦感同身受。在无尽轮回中,一切众生皆曾是我们的骨肉至亲,当我们希求解脱时,如何忍心将他们置于苦海而不顾?所以,菩萨念轮回苦,是念一切众生之痛苦;菩萨追求出离,是救度一切众生出离。正如《金刚经》所言:“所有众生,或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菩萨道的修行,处处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境,没有丝毫自他分别,这才是大乘行者究竟的发心。<BR>  同样是念苦,但发心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最后抵达的目标也不同。唯有发起菩提心,念轮回苦、求出离解脱,才能成就最大的价值。好比将只容一人乘坐的小舟,改造为可容纳所有众生的解脱巨轮,共同抵达生死彼岸。</P><P><STRONG>七、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BR><BR></STRONG>  《道次第》中,将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作为大乘佛法的三大要领。其中,又以菩提心为根本。关于菩提心的重要性,《道次第》归纳为以下几点:<BR>  1、为大乘人。《道次第》云:“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可见,菩提心乃判断声闻行者和菩萨行者的标准。发起菩提心,便是大乘人;反之,则是小乘人。不少人以为,汉传佛教为大乘,参禅、念佛是大乘修法,便俨然以大乘行者自居。却不曾自省:自己所发是什么心?又是为了什么而参禅、念佛?事实上,法并不是抉择大小乘的标准,论曰:“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则犹不足,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即使念佛、参禅有所受用,若不是发菩提心而修,亦不属大乘之列。关于这一点,宗大师也明确指出:“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从有能达空性等功德,亦是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BR>  2、为真佛子。发起菩提心,才称得上真正的佛子。声闻人虽也算佛子,但与菩萨的内涵却有所不同。正如太子和王子,虽同是王室血脉,但王位却非太子莫属。真正能够继承如来家业的,也非发菩提心的菩萨莫属。《道次第》中引《入行论》曰:“此心生起,无间即成佛子也。”在发心的当下,就是如来真正的儿子,有能力荷担如来家业。<BR>  3、发心之后,功德超过二乘。在一切心行中,菩提心是至高无上的。《道次第》中将其喻为金刚宝:“善男子,所谓金刚宝者,虽已破碎,胜出金等庄严,映蔽一切,亦不失金刚宝之名,一切贫乏亦能遮止。”即使破碎,仍比任何宝物更具价值。关于菩提心的功德,弥勒菩萨在《华严经》中有着极为详尽的阐述。每次读诵这篇赞文,我都感觉力量铺天盖地而来,充满身心、充满宇宙。所以说,菩提心一旦发动起来,绝对胜过一切心行,胜过声闻的无漏智慧。<BR>  4、成佛的不共因。《庄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之种子。”所谓不共,即独特的、决定性的因素。成佛,究竟成就什么?正是慈悲和智慧两种品质。这一成就所依靠的,则是菩提心和空性见。其中,空性见乃三乘圣者共同证得的:“诸独觉声闻亦依于慧,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是大小二乘子之母。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在绝对真理上,在诸法实相上,佛陀和声闻所证是没有区别的。若有所不同的话,便是究竟与不究竟的差异。《法华经》有三兽过河之喻,兔、马、象一同过河,但兔子是浮于水面,马能没入河流,象则直接踏至河底,截断众流。为什么“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原因也在于菩提心。因为空性见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则是不共因。<BR><STRONG>八、菩提心的发起因缘<BR><BR></STRONG>  省庵大师云:“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BR>  佛法的基本理论是缘起法。唯识学告诉我们,每种识的生起皆由因缘所致。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同样的道理,心行亦是仗缘而生。<BR>  那么,菩提心这样一种特殊的心行,又是如何生起的呢?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阐述了十种因缘,即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长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BR>  《道次第》中,宗大师则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思路。一是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从知母、念恩、报恩、修慈、悲、增上意乐、发菩提心。其理论依据在于:“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彼心从增上意乐生,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报恩心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所以,首先是知母,观一切众生为生身之母,由此生起慈悲怜悯之心。<BR>  这种观修并非虚构。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世间追求不同。世人追求外在成就,而修行之要在于心行的转化,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别。转化心行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观修,一是日常的行住坐卧。我们以什么心来做事,最后便会成就什么。学佛,关键在于善于用心,《华严经·净行品》中为我们开示了很多具体的用心方法。做每件事,都应如法观想:“当愿众生……”以此成就外在事业,并转化自身心行。<BR>  观想,就是用心的方便善巧。同样做一件事,采用的方式不同,完成的效率也截然不同。在农业时代,一个农民能种多少田?一个村庄能种多少田?可在机械化时代,一个人就可耕种千百亩田地,这正是有无方便的区别。修行也是同样,若具有善巧方便,结果截然不同。<BR>  很多修行都必须通过观想完成。如《普贤行愿品》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若不借助观想,即使尽未来际地努力,也很难圆满成佛资粮。我们拜佛时,只拜眼前这尊佛;供养时,只是供养手中这件东西。如此,何时才能成就佛菩萨的无量功德呢?而普贤七支供的殊胜,正是在于以观想辅助修行:每一次礼拜,皆同时礼拜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虚空有无量佛陀,每尊佛前皆有我在礼拜,每个我又在拜着无量佛陀。不再是一个我,也不再是一尊佛。<BR>  二是自他相换,这也是帮助我们发起菩提心的重要观修。自他相换出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自他相换的前提,是意识利己的过患和利他的功德。众生所有的痛苦,皆因利己而起,“谓我受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而佛菩萨所以解脱自在,则因“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这是自他相换法的基本认知。<BR>  若没有这种认知,便不可能修利他行。我执有着巨大的难以摆脱的惯性,只有深刻意识到利己的过患,才会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自他相换,便是将利己的这份心用于利益众生,将舍弃众生的这份心用来舍弃我执。如是修行,可迅速成就佛果,正如《道次第》所言:“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则早已成佛,自他义利,一切圆满无疑矣。以不如是故,劳而无益,空过时也。”<BR><STRONG>九、菩提心的受持仪规<BR><BR></STRONG>  不少人虽然也知道发菩提心,但往往停留于口号,并未真正当作一回事。即使当作一回事,也不知如何着手进行。<BR>  在学佛过程中,三归五戒、沙弥戒、比丘戒乃至菩萨戒,都要通过相应的仪规才能获得,受持菩提心也是同样。因而,《道次第》特别建构了菩提心的修法,使我们可以象皈依受戒那样,祈请受过菩萨戒的戒师,通过如法而隆重的仪式受持菩提心:“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当然,通过仪规所获得的,只是世俗菩提心之体,而非胜义菩提心。除非戒子根基极利,戒师修证甚深,也可能在受持的当下契入胜义菩提心。<BR>  受持菩提心后,应时常忆念,以此指导心行指南。《道次第》云:“故大悲心者,非仅发一次,宜加修习,渐令增长。不顾自之苦乐,不厌利他。则速能圆满一切资粮。”于多数人而言,初发菩提心极难一步到位,还应不断加强。我们受持五戒,便会不断提醒自己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发起菩提心后,则应时时以众生利益为上。菩提心能在我们的心行产生多大的力量,取决于对菩提心的信念。若对菩提心的信心越大,受持后形成的力量就会越大,反之亦然。<BR>  获得菩提心的体,以发心为基础,然后通过仪规将其固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受持后还应守护,如受戒后应以持戒守护戒体,菩提心之体亦应不断巩固,时常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及舍弃菩提心的过患。《道次第》建构每个法的修行时,皆有如是特点。众生无时不在得失之中,所以,宗大师就根据众生的特点造论。如念死,首先告诉我们念死的胜利和不念死的过患;阐述六度时也是如此,修布施有何利益,不修有何过患等等,因材施教。<BR>  受持菩提心后,还应时常忆念菩提心的功德。若感觉不到其利益,发心很难持久。反之,若对其利益的认识不断加深,力量便会随之增长,久而久之,不需努力便可安住菩提心中。任何一种心行的培养亦如是,首先通过不断作意来加强,最终任运自如。所以,《道次第》中要求修学者:“修学增长者,如是仅不弃舍犹为不足,须于昼三次夜三次,以大勤勇令其增长。”应每日六次忆念发心偈颂:“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BR>  这不仅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也是做每件事应有的心行基础。即使一时没有能力做到,至少要具足这份心,不断观修,是菩提心成为生命的根本力量。<BR><STRONG>十、菩提心的实践<BR><BR></STRONG>  发起菩提心之后,不仅要以观修来强化,更应付诸实践。菩提心的实践,正是菩萨行。《道次第》引《大日经》云:“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所谓方便,“修施等六度行也”。<BR>  每个层面的修行,皆有相应的发心及行为。如人天乘发增上心,以人天善行成就人天果报;解脱道发出离心,以戒定慧成就出世解脱;菩萨道是发菩提心,以菩萨行成就佛果资粮。<BR>  关于菩萨行的思想,大乘经论中极为丰富,尤其是瑜伽唯识系统的经论。如《瑜伽师地论》三十五卷至五十一卷及《大乘庄严经论》全论,都是为我们阐述菩萨行。《解深密经》及《摄大乘论》中,菩萨行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格鲁派所继承的为深观和广行两大部分,广行部分,便是瑜伽唯识的思想。<BR>  《道次第》中,菩萨行主要围绕六度四摄展开,并从三个方面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进行阐述。如布施,包括其自体是什么,其心行差别及特征是什么,这种行为应如何生起。<BR>  六度的修行,都是在圆满菩提心。如布施是要去除悭贪,若内心不存在丝毫悭贪,布施的心行便圆满了。持戒是要远离对一切有情的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是从摄律仪戒而言。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的特点是不损恼众生,若对众生没有丝毫恼害之心,持戒的心行便圆满了。而忍辱则是远离嗔恨,若在任何境界中都不会起丝毫嗔心,忍辱的心行便圆满了。每种心行的圆满,都是战胜凡夫心的过程,是战胜悭贪、损恼、嗔恨的过程。彻底舍离凡夫心,方能圆满菩提心。<BR>  受菩萨戒,是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仪规。菩提心的实践,必须通过六度四摄来完成。而菩提心又是菩萨戒的灵魂,发起菩提心,才能受菩萨戒并取得菩萨资格。进而,还须进一步严持菩萨戒,实践菩萨行,如此才能成为合格的菩萨。<BR>  菩萨戒有“梵网菩萨戒”和“瑜伽菩萨戒”之分。其中,“瑜伽菩萨戒”的开遮十分善巧。菩萨戒根据六度四摄而建构,是协助我们行菩萨行、圆成菩提心的有力保障。若没有菩萨戒作为依怙,在修学过程中,可能会向凡夫心妥协。所以,必须有戒律进行约束。<BR><STRONG>十一、菩提心与空性见<BR><BR></STRONG>  菩提心和性空见是大乘佛法的两大内涵。同时也是成佛之因,以空性见为共因,菩提心为不共因。对于作物生长来说,水和肥料为共因,种子则为不共因。因为水和肥料可作用于任何种子,而种子则是决定作物属性的根本。有怎样的种子,就会结出怎样的果实。<BR>  有空性见而无菩提心,将落入二乘,无法成就无上佛果。但只有种子而无阳光、水份等助缘,种子也无法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没有空性见的指导,菩提心永远无法圆满成就。佛果的大慈大悲必须通过菩提心完成,而发心过程中,从世俗菩提心到胜义菩提心的升华,则离不开空性见的推动。<BR>  世俗菩提心的心行基础是妄心,是有漏、有限、有我的。如果滞留于世俗菩提心,即使想要利益一切众生,也无法愿行一致。因为妄心是有我执的,无法平等一如。当我们想到利益众生时,我执便会百般阻挠我们,将我们发起的一念菩提心打上折扣。妄心是有限的,建立在妄心基础上的世俗菩提心也是有限的。而佛陀证得的空性是无限的,所成就的大慈大悲也是无限的。<BR>  如何从有限进入无限?唯有通过空性见。我相是空的、人相是空的、众生相是空的、寿者相也是空的。一切皆如梦如幻,了不可得。若我们不断地作如是观修,凡夫心便会随之削弱,胜义菩提心方能生起。<BR>  同时,菩提心的圆满成就也离不开空性见。发起胜义菩提心之后,我执和烦恼障的力量还未完全消除。所以,地上菩萨还要不断修真如观、空性观,将烦恼习气消融于空性中。所以,菩提心的圆满成就也离不开空性见。 </P><P></P><P>  整部《道次第》,以菩提心贯穿始终,使三乘佛法次第井然,层层递进。<BR>  其中又包括两大内容。首先是人天乘、解脱道与菩提心的关系。经由菩提心的统摄,使下士道、中士道成为菩萨乘的心行基础,并将人天善行和声闻乘修行转化为佛果的资粮。这一思想,正契合佛陀在《法华经》中所说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汇三归一的思想,是佛陀应世布教的深意所在,所谓“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以菩提心融会三乘教法,与《法华》思想是相应的。同时还建构了切实可行的修行理路,堪称解行并重的修学纲要。<BR>  在上士道中,宗大师进一步对菩提心的发起因缘、受持仪规、修行实践及菩提心与空性见的相互关系作了正面阐述。为我们全面了解菩提心在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完整的认识和实践方法,引领我们走向究竟的觉悟之路。</P><P>&nbsp;</P>
发表于 2009-4-12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济群法师有才啊,呵呵
发表于 2009-4-1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道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方面的传承

以前看过济群法师的一些东西,西园寺是律宗的大寺,寺院的弘法活动在国内也是比较频繁的,比如组织每月定时的八关斋戒,举办放生小组、青年学佛小组、义工小组等等。能在西园寺的网站上看出来,济群法师是比较关注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的教授的,关于菩提道次第还专门设置了专栏。甚至在他编辑的皈依手册里,涉及了大量的藏传佛教习惯上的念诵方式。西园寺还曾组织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在寺院说法讲课,比如举办因明学的研讨会,邀请多识活佛在那里授课等等,这些利益众生的行为,末学都是大大的发自内心的随喜。
    只是有一个问题,我到目前还不知道济群法师关于菩提道次第这方面的内容的传承情况,有知道的师兄请告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2:55 , Processed in 0.03291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