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扎西达吉

汇集本、会集本和订补本(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宗 发表于 2016-7-3 09:43
他认为“三经实本一经”,也就是说他认为七佛经和本愿经是同一经,但根据现在的发现,七佛经和本愿经的梵 ...

佛两次说法,地点、听众一样,但内容广略、深浅有别。
发表于 2016-7-3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扎西达吉 发表于 2016-7-3 09:41
其实很简单:我本身也不大赞成增补佛经的做法。所以说该贴是一家之言做个参考。没说是权威的解释。

我以为,写成“XX人以为云何、云何”,如何?
引文为据,有时不见得是引理,而是以人压理。这是“大师”说的,不服不行。我们最容易迷信的就是“大师”,继而迷信“大师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7-3 09:49
我以为,写成“XX人以为云何、云何”,如何?
引文为据,有时不见得是引理,而是以人压理。这是“大师” ...

就是做个参考。我可没迷信印光大师。他的一些说法,我并不认可。
发表于 2016-7-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的增补,必须有原文底本,在底本基础上,对原有译本的增删才有合法性——增删是否合理,端看增删者传承学养,《添品妙法莲华经》可以做例子
会集,就是没有原文底本,几个译本互相凑凑,好点的例子就是增加一些内容有小改动如《药师经》流通本,恶劣的例子就是随自己心意删改经文如夏莲居《会集本》
发表于 2016-7-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宗 发表于 2016-7-3 09:55
我以为的增补,必须有原文底本,在底本基础上,对原有译本的增删才有合法性——增删是否合理,端看增删者传 ...

深刻,到位。
发表于 2016-7-3 1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7-3 09:46
佛两次说法,地点、听众一样,但内容广略、深浅有别。

是一次说法,弟子听到各异。这样更符合大乘的说法。同学们之间也没有互相比对。各自信受奉行了。
发表于 2017-4-28 2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宗 发表于 2016-7-3 09:55
我以为的增补,必须有原文底本,在底本基础上,对原有译本的增删才有合法性——增删是否合理,端看增删者传 ...

说是增删,其实只敢增不敢删。而且从各种同本异译的情况来看,不管是经文本身,还是里面的咒文,都有随着时间逐渐增广的趋势。有的密教经典还有时间越晚,要求越低的趋势。如果是版本合并,那必然最终的结果是合并到最晚的那个本子上去。
发表于 2017-4-2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但凡有确凿的(独立)梵本的,不管有多少个版本,皆应独立、完整的翻译成独立的版本。(即:两个独立版本之间,不管看起来接合在一起有多么合理,从原则上,也不应支持接合,而应同时保持多个版本陈列式的并存。)
在此种独立版本基础之上所进行的历次讹误勘修,皆应依顺序及勘误者等信息,在原文外作补,而不应直接揉入原文之中。
后人为了便宜诵读时追求全面,而将多个版本的经文,依某些原则或意图拼合、糅合在一起。不管看起来有多么合理,在原则上,不应支持其流通,更不应该以“经”命名。或者可以寻求一种命名方式,以严格的与“经”区别。
最后想说的是,为了方便“行者”念诵所追求的“全面”,而汇集甚至会集经文的举动,是有小利而藏大弊的。而此小利,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努力补全。而就长远来看,所成之大弊则愈难修治,终成难以挽救之恶果。
发表于 2017-5-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佛對機說法,廣略淺深,互相出入,沒有什麼奇怪啊.
別說佛說法了,生活中,就像同一段相聲,同一段評書,不同場次都還是會有出入的.

翻譯在沒有原件的情況下,都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就像雕塑,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後人沒法再去代庖了.一定要代庖,就最好只加注釋,不改舊文.

发表于 2017-5-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以一音圓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大家生活在不同的頻道里,這也是沒法調諧綜合將其還原成一音的.除非本身是佛.
发表于 2017-5-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某大师 也可能是邪师 其文抄错讹之处几多 充满邪知邪见
发表于 2017-5-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世为僧者,率以参禅为无上乘,念佛为愚夫愚妇之修持。今谓古之参而大悟已证者,则其神通道力,固非凡情所能测度。其大悟而未证,如五祖戒等,能如此二人之景象乎。一则专仗自力,一则兼仗佛力,故致上智不及下愚,弄巧翻成大拙也。故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由是元明以来,凡宗家知识,多皆提倡念佛,如中峰本,楚石琦等。莲池悟后,主张净土。彻悟悟后,废参念佛。以观时之机,不得不然。如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不可死守一法。相宜而行,则有大利而无少弊矣。又净土一法,普利群机,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古德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可谓最善形容,妙无以加者矣。而况莲宗四祖,法照大师,亲见文殊,示以念佛。可不仰遵圣意,专主念佛。尚欲仗自力而弃佛力,只图撑大门庭,不计得益与否,慕虚名而轻实益,其丧心病狂,何至如此之极乎。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傅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此系法照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二大圣所开示者。清凉旧志,被无知禅僧,将所开示,改作禅语,殊可痛恨。近修之志,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录。不标清凉志者,恐不知者,以旧志阅之,则反为疑谤。瞎正法眼,断人善根,罪莫大焉。此段前后俱略,其开示处,一字不遗。唯于照字,为顺口气作师字,特为标明。五台,乃文殊应化之道场。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致广慧和尚书(民国二十九年正月)


可是末学查询了电子大藏经,却并未在《大方等大集经》中发现“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这句话。
也未在大藏经的其他佛经中发现这句话。引用佛经当是十分慎重的一件事,末学觉得对此需要有所澄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3:28 , Processed in 0.04715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