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18|回复: 4

马胜比丘问大梵天王“四大种何位灭尽”公案中的“识有光”(阿含、俱舍及巴利文相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4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16-2-24 11:32 编辑

在论藏中引用的马胜(阿说示)比丘问大梵天王“四大种于何位无余灭尽”的公案很有名,这个公案据查考,应是出自(北传)长阿含第24经/(南传)长部D.11坚固经。

经中,世尊在马胜比丘问大梵天王“四大种于何位无余灭尽”不得,而返求世尊后,以偈颂回答了他的问题。先看论典对此问题的回答:

(大毗婆沙论)“诸四大种及所造色依何定灭。答依四定或依未至灭定。”

(俱舍论颂疏)“依未至、中间、四禅。此六地中。起无漏道。断第四禅染。及依空处近分。起有漏道。断第四禅染。是四大种。无余灭位故。”

答案是很清晰的。不过,如何与经中的偈颂原文相联系,似乎有点费解。列举该偈颂的多个译本如下:

一、《长阿含经》译本

何由无四大 地水火风灭
何由无粗细 及长短好丑
何由无名色 永灭无有余
应答识无形 无量自有光
此灭四大灭 粗细好丑灭
于此名色灭 识灭馀亦灭


二、《大毗婆沙论》译本

四大与短长 细粗净不净
于何处永弃 名色灭无余 
此问随顺应如是答
识不见无边 周遍广大性
更无余广大 能映夺此者
四大与短长 细粗净不净
于是处永弃 名色灭无余


三、《亲近释迦牟尼佛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译本

「地、水、火、风于何处不坚住?
长、短、大、小、净、染于何处不坚住?
名与色于何处灭尽无余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
「意识不示现,并非有限无量,
声称一切之外无存在:
则于如是之处所,地、水、火、风不坚住,
长、短、大、小、净、染亦复如是;
名与色于此处灭尽无余。」


(原书注释:在此所强调的全是「存在」的概念(「存在或不存在」),这些语句及其解读取自缅甸版,此版在诸版中应较为可靠,其中有nàpahosiü而非nàhosi。从「地」那一段开始,到「一切」那一段结尾,其文应读为:sabbaü kho ahaü brahme sabbato  abhi¤¤àya yàvatà sabbassa sabbattena ananubh?taü ,tad abhi¤¤àya sabbaü nàpahosiü,sabbasmiü nàpahosiü,sabbato nàpahosiü,sabbam meti nàpahosiü,sabbaü nàbhivadiü(「已证知一切为一切……」)。在这部经与《长部》第11经中的句子,亦即Vi¤¤à?am anidassanam anantaü sabbatopabhaü(「意识不示现……」)是佛陀亲口所说,这句一直让很多人大惑不解。《中部》注释书比《长部》注释书采取的手法更为灵活,将字根bh?(存在)延伸为pabhaü(或pahaü)。根据这一线索,虽然这一点与注释书所显示的并不一致,我们仍可将sabbatopabhaü一词解为sabbato与pahoti(=pabhavati)的现在分词的缩形所成,意即pahaü(=pabhaü)。这便能与前文的sabbato abhi¤¤àya...... sabbaü nàpah-osiü结合;但是,此解需要一个否定形,亦即   sabbatopahaü=sabbato apahaü(「不言一切之外有众生」)。字母h与bh在僧伽罗语(Sinhalese)中,很容易混淆。在《长部》第11经中,有同样的文字出现,佛陀很可能引用自己在此经的开示。在此我们有了一个研究有趣的本体论的核心材料。)

四、台湾元亨寺译本《南传大藏经》:

水、地、火、风于何处不坚住?
长、短、细、粗、净、不浮于何处不坚住?
名与色于何处灭尽无余耶?
有此解答:
不可见无量之识,于一切处舍弃2。
则于如是之处所,水、地、火、风不坚住。


(原注2:日译版paham谓不明其义,从觉音注而译为“偏通”。这样和前文连起来“偏通”甚难解其意义。依据水野博士之巴利辞典,paham就是Pajahati的PPr,pajahati是舍离或舍弃之义,而译为一切处舍去较妥当。)

按:长部D.11中的这一偈颂,类似地也见于中部M.49,其中M.49是把“识不见”翻译为“眼识不示现”。M.49译文:

眼识不示现无边际、具3照耀一切处……


(原注3: “照耀一切处”原文有sabbatopabham且,佛音之注sabaso pabhasampannam译为“具光耀一切处,长部第十一经最后偈之始,有与此同义句。但在此有sabbato paham学者间有异论,如板本幸男译注所示,其意义同为“光辉”或“偏通”之谓。)


按:


总结下来,经中的偈颂提到几个要点:1、识不见/无形;2、识无量无边;3、识有光/“照耀”。

——在这样的地方,四大乃至名色都灭尽无余。问题是,这如何与说一切有部的回答联系起来,特别是“识有光”这件事怎么理解?

大毗婆沙论第一百二十九中有记载了当年尊者们的简短解释:

有說:「此中佛說聖道,世尊於此說識聲故。」
有說:「此中佛說涅槃,以說無邊識不見故。」

根据一些南传尊者的解释,似乎也倾向于理解成涅槃之“光”。如果作“圣道”解,参考大毗婆沙论,俱舍一系的思路就容易理解了。不过,北传阿含经是否有更详尽的注解,不知各位多闻前辈是否有所了解?

南传经藏保留了详细的巴利文注疏(长部注疏 Sumangalavilasini 吉祥悦意,中部注疏Papancasudani 破除疑障),只是未见英译本、汉译本。可否能请通达巴利文的大德提供一点方便,看看南传的注疏是如何解释这个偈颂的“识有光”?感恩合十!



发表于 2016-3-3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好久,没人回帖,抛砖引玉。我只能从字面上理解,对于南传一窍不通,更不用提巴利文了。

总结下来,经中的偈颂提到几个要点:1、识不见/无形;2、识无量无边;3、识有光/“照耀”。
——在这样的地方,四大乃至名色都灭尽无余。问题是,这如何与说一切有部的回答联系起来,特别是“识有光”这件事怎么理解?

1、在这样的地方,四大乃至名色都灭尽无余。
这句话是理解错了,应该是:因为识在无漏禅定中,或者近空边,才能四大乃至名色都灭尽无余。

2、重点解释几个颂文。
何由无四大 地水火风灭
何由无粗细 及长短好丑
何由无名色 永灭无有余
应答识无形 无量自有光
此灭四大灭 粗细好丑灭
于此名色灭 识灭馀亦灭

识是无形的,因为心只能以无分刹那来分,是无形的。识是没有边际的,不然有识不能了别的东西。自有光,因为识能够了别,认知一切,犹如光能够照明一切,识亦如是,能够反映出一切,映夺一切,也就是说只要任何东西在识面前,都可以和识发生作用,识都能认知,像光一样,只要是外境,都能够映到识里面。

其次:此灭四大灭,声称一切之外无存在,于一切处舍弃

即是:空性定或者近空定,能够使识在定中,观空性或者一切都不存在,那么识亦不存在,四大亦灭。

粗浅的理解了一下,请拍砖。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16-3-4 17:01 编辑

回蓝海师兄,
谢谢指点,您的理解很好,只是不知是依何派阐述?末学感觉关于“心意识”之“光”的理解,牵涉到部派宗义,看来是个贯穿大小乘的大话题。


不知熟悉印顺法师的龙吟师兄有没有更多线索?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 此文给出了一种解读:
http://www.baohuasi.org/qikan/fayin/dharma/2k0209/g2k0209f02.htm

《阿含经》的心性本净说
  心性一语,始见于《增一阿含》。汉译《增一阿含经》卷二二《须摩提女经》有“心性极清净”一语,原系赞颂佛陀之辞,意谓佛永断烦恼,心极为清净,“意念不错乱,以无尘垢碍”。南传上座部《增支部·一法品》第6经云:

  此心极光净,而客尘烦恼杂染,离客尘烦恼而得解脱。(一译:此心清净,它是由客尘烦恼而被染污;……它是由客尘烦恼而得解脱。)

  肯定心本来清净,“极光净” (巴 pabhasvara)一译“明净”、“清净”,吕澂译为“光明不着”。日本巴利语学者水野弘元根据《增支部》的注释,认为“极光净”或清净的原意,是“白净”、“遍净”,就像白纸、清水没有污染。汉译《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七引用了《增一阿含》中的这段话:

  心性本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如实知,亦无修心。
  心性本净,离客尘垢。圣人闻知,如实知见,亦有修心。

  汉译《杂阿含经》卷十佛言:“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谓心可由去除烦恼而得清净,暗示众生心有清净的可能性。巴利语《中尼柯耶·服喻经》说烦恼起于人心犹如垢腻附着于衣服,暗示心如衣服,本来干净,污染是后加的。《阿含经》中常说十六种心,染净参半,其中净心有离贪、离瞋、离痴、摄、广大、有上、定、解脱八种,说明人心中有清净的成分或可以离染心而得清净。汉译《长阿含·坚固经》佛答比丘“此身四大何由得灭”之偈有云:

  应答识无形,无量自有光。(今译“心识无形,光明无量”)

  光或光明,喻本有的、无碍的觉知之性,与“极光净”、“清净”同义。


发表于 2016-3-5 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不知是依何派阐述?末学感觉关于“心意识”之“光”的理解,牵涉到部派宗义,看来是个贯穿大小乘的大话题。

还是依小乘所说,不是说识就是唯识宗,要没有外境,唯有内识才是唯识宗。在小乘也谈到识的体性,但是外境是有的,比如十八界中的六识。

我认为上面的识灭名色也灭,是根据十二缘起来讲的,因此有识灭名色灭的表诉。
 楼主| 发表于 2016-3-3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涉及的巴利文注释如下,请大德过目:

DN.11 Kevaṭṭasuttavaṇṇanā 注释:
http://tipitaka.org/romn/cscd/s0101a.att11.xml
http://tipitaka.org/romn/cscd/s0101t.tik11.xml

MN.49 Brahmanimantanikasuttavaṇṇanā 注释:

http://tipitaka.org/romn/cscd/s0201a.att5.xml
http://tipitaka.org/romn/cscd/s0201t.tik5.x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7:06 , Processed in 0.0319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