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6|回复: 11

四家注业果部分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8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学阅读四家合注有一些不解之处,请大德指点:

1、由事故重者:

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弟、尊长、委信、有学菩萨、罗汉、独觉。及知如来不能杀害,而以恶心出其身血。
此语显示“生起以恶心出佛身血的无间罪的恶心,于义虽不能弑,然必须心中有杀想”之说不合理。

(于义虽不能弑,然必须心中有杀想,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2、由所依门故力大:

敦巴仁波卿云:“较依正法所起罪恶,十种不善,是极少恶。”现见实尔。
所谓依于正法所起的罪恶,并非指谤法之类,而是指出家所作罪恶之类,较之在家所作的任何十恶,出家者仅未受水为重。

(未受水是什么意思?)

3、四力忏悔:

破坏力能截断罪恶增长之余;对治现行力能衰损罪恶;遮止罪恶力能拨出罪恶的根子;而依止力能从罪恶的苦果中救度。

(这里对依止力的解释说“能从罪恶的苦果中救度”;略论释说,依止力可以防护罪性应感之异熟。是否说,依止力与其他三力的差别在于它能够转变异熟果?这应该是四力综合的功能吧?)

谢谢!

发表于 2015-11-1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义虽不能弑,然必须心中有杀想”。

本人拙见,用白话说就是:(佛)在道理上虽然不能(像父母、阿罗汉一样)被杀害,但(行凶之人)心中有杀害的想。
发表于 2015-11-1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机和目的是杀,造成的结果是出血但杀不成
发表于 2015-11-1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如来超越生死,杀不死,无效,但是以嗔恨心故,还是去杀,杀出血来。如是。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梵 发表于 2015-11-19 15:01
知道如来超越生死,杀不死,无效,但是以嗔恨心故,还是去杀,杀出血来。如是。

谢谢各位,但是注是说哪个说法不合理呢?
发表于 2015-11-2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条问题出自书本好多页???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11-21 10:16
各条问题出自书本好多页???

您好,三个问题分别出自上册:
1.237页 (说的是什么事“不合理”?)
2.245页(未受水是什么意思?)
3.266页(依止力“能从罪恶的苦果中救度”,就是说皈依三宝能直接转变异熟果?)
谢谢!
发表于 2015-11-2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5-11-21 18:15 编辑

1、答:此巴索法师例举一异说也。其说乃曰:起如是恶心,必须心中有杀想。法师答曰:不应理。因恶心不遍是杀心。
譬如某补特伽罗决定已知“如来善逝不可能被弑”,亦作法之。此补特伽罗非有弑杀之心,然有恼害之心。
(白话:弄不死你,也要你痛苦不堪!)

2、答:藏文直译为“受水”,查阅类似文句,乃有沾水作净之意。具体律典中无暇查阅,或指律中一小小戒:如厕之后,随便利处洗净,方可登堂入座,否则,玷污坐蓐等。

3、答:但有忏悔更改之心生起,则弃恶向善,心善则造作善,业果之成熟则有改变,故佛经有恶趣有情,向佛忏悔,得佛加持,弃恶向善,听法生心,或当下业转,或贫者得富,醜人转美,饿鬼畜生,来生天神。或有余生小苦余殃,来生善趣。譬如我曾引律藏明文之目连救母一公案。其母之後生得佛加持闻法生信,更生善趣。


发表于 2015-11-2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读书,没有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11-21 18:11
1、答:此巴索法师例举一异说也。其说乃曰:起如是恶心,必须心中有杀想。法师答曰:不应理。因恶心不遍是杀 ...

感恩法师!
1、联系上下文来看,成就杀生业道一般都是需要有”乐杀害“的等起,而对于佛来说,情况比较特殊:并不需要有杀心,也不可能究竟,只要有恼害的恶心而出其身血,就能成就极重的杀生业道?
2、那就是说出家人如果违犯了这样的一条小小戒,也比在家人的十恶罪重了。
3、看这一条很有感触,佛在世时,弟子皈依忏悔,异熟果或可当下转变,几千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很少见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11-21 18:11
1、答:此巴索法师例举一异说也。其说乃曰:起如是恶心,必须心中有杀想。法师答曰:不应理。因恶心不遍是杀 ...

3、依止力应与皈依三宝一科参照,

    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其业亦如《入行论》云:「如黑暗依阴云中,剎那电闪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唯赢劣,恒作重罪极强猛。」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发生求依之心。犹如陈那菩萨云:「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归依谁?」总为二事,由恶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归依亦同于彼;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归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


……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者,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三、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口窝与寂静论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是由归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此中应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归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

    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若有归依,非唯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内外障缘不能违害,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如《集法句》云:「能断有箭道,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故正归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最下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是为修法。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11-21 18:11
1、答:此巴索法师例举一异说也。其说乃曰:起如是恶心,必须心中有杀想。法师答曰:不应理。因恶心不遍是杀 ...

关于3异熟果,还有一个问题,广论说胜解的根本是“恒修异熟果”,而不提其他二果。但与等流增上果相比,异熟的前因后果应该更隐蔽吧?末学怎么觉得还是等流增上果更容易修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19:34 , Processed in 0.14591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