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3|回复: 4

讨论一下闻思与修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一段聊天记录 有兴趣的 来讨论讨论:)</FONT></P><P><FONT size=4>r 23:26:13<BR>或者忙于做事情,或者急于实修&nbsp; </FONT></P><P><FONT size=4>d 23:18:44<BR>这是大部分(包括汉、藏)学佛的人的通病 <BR>d 23:18:55<BR>不重视闻思是大部分(包括汉、藏)学佛的人的通病&nbsp; <BR>r 23:28:19<BR>我自己就是这样&nbsp; <BR>r 23:28:59<BR>所谓没时间 其实还是懒 <BR>d 23:22:09<BR>嗯。另一方面我的理解是:<BR>也要认识到我们确实还是凡夫,要我们一直很精进也做不到。因此在对懒惰、懈怠进行一定的约束、对治的基础上,要尽量给闻思寄出时间 <BR>r 23:31:43<BR>恩&nbsp; 确实如此&nbsp;<BR> <BR>d 23:23:23<BR>个人看法:<BR>我们现在不要向那些已经经过了主要以闻思阶段为主的上师们看齐。他们闻思阶段已经比较圆满了,更多地是处于修的阶段。而我们勉强算是处于闻思的阶段。处于闻思阶段和处于修的阶段,每天时间安排的重点会非常不同的。&nbsp; <BR>r 23:32:52<BR>恩 有道理&nbsp; <BR>d 23:23:53<BR>处于闻思阶段的人,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闻思上,不会也不可能有很多时间用在修各种仪轨上。而处在修阶段的人,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修各种仪轨上。因此处于这两个阶段的人时间安排的重点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我们自己所处的阶段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安排好自己闻思修和日常功课。尽量多挤出一些时间闻思。 <BR>r 23:12:00<BR>恩 其实我真没打算听毗婆舍那&nbsp;&nbsp; <BR>r 23:12:38<BR>因为估计自己难听懂 但别人好意 不好意思不要 </FONT></P><P><FONT size=4>不过另一方面讲,毗钵舍那是一定要学的。深观、广行二派如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而且真正学了深观会让我们对广行的理解更加深刻的。 </FONT></P><P><FONT size=4>d 23:34:44<BR>赫赫。<BR>反正不管藏人怎么说,深观我是一定 要学的。当然按照格西的标准,我这一辈子也没有机缘能够学得象他们那样深入。不过学佛是多生累劫的事情,我这一世虽然无法真的学得很好,但是我现在努力种这个因,没准下一辈子我就能够有很好的机缘学到深观的完整教法,而且比较容易地通达。 </FONT></P><P>&nbsp;</P><p>[此帖子已被 俗人 在 2006-5-29 23:44:26 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2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一下闻思与修的关系

<P><FONT size=4>引:</FONT></P><P><FONT size=4>一段聊天记录 有兴趣的 来讨论讨论:)</FONT></P><P><FONT size=4></FONT>&nbsp;</P><P><FONT size=4></FONT>&nbsp;</P><P><FONT size=4>没有。。。</FONT></P>
发表于 2006-5-3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一下闻思与修的关系

<P>上师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不想那么多,哈哈!</P><P>俺自己的小算盘打的全是妄想,还是交给上师比较安全!</P>
发表于 2006-5-3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一下闻思与修的关系

<P>闻思也是一种修,是一种内心模拟的建立,修的时候无非亦是对于闻思深层的体会或者说体验。</P><P>因此,闻思以后马上修(禅座思维)是很关键的,否则极有可能把理论挂在嘴边而实际上没有什么体会。</P><P>通常来说师父是可以依靠的,但是像我这样暂时还没有师父的,或者师父离得很远不能亲自指导的人,就应该更多地更主动地去实践,因为唯有实践才能成长才能有所发现。否则,纸上谈兵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另外,我个人认为弟子们应该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信心,这样佛教才有希望,否则一代不如一代,那可就很危险了。呵呵~~</P><P>深观,一定要进行,哪怕是错的至少也可以知道错在哪里,若不做则永远不会知道。</P>
发表于 2006-5-31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讨论一下闻思与修的关系

觉得闻思与修的关系,在道次第中已数数说明。毋宁说是引生的另外一个问题需要选择,就是在家居士要不要那么多闻思?学法的精力和时间都端赖于各人的发心与决心以及愿力,或者当时的需要,是须多修法培福还是多闻思经论。另外,不觉得闻思多少是在家人与出家人的主要区别,这和各人因缘有关。居士也应该要建立正确的见解,同时见解和经验无非来自于两种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多修法培福还是多闻思经论,这些都取决于各人的因缘和选择,不一定有孰胜孰劣的区分。<p>[此帖子已被 云卷云舒 在 2006-5-31 11:12:31 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14:53 , Processed in 0.03951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