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18|回复: 12

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6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nbsp;&nbsp;&nbsp; 佛子。譬如明镜世界月智如来。常有无量诸世界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化现其身。而来听法。广为演说本生之事。未曾一念。而有间断。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节选)</P><P>&nbsp;&nbsp;&nbsp; 这一段经文,是以譬喻,来说明上面善根的深广性。「佛子」,也是如来招呼语,「譬如明镜世界月智如来」,这明镜是一个佛世界的名称,其佛名,号称为月智如来。他的座下,常有无量世界的四众弟子,化现其身前来听法,「广为演说本生之事」,月智如来应时广为许多四众弟子,演说本生的故事。本生,是诸佛说他过去因中,修行的过程,叫做本生;假若是诸菩萨,说他过去修行的故事,则叫本事。两种境界不同。「未曾一念而有间断」:月智如来积极、认真的为四众弟子说法,一时一念,皆不中断。「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如果有一有缘众生,听到月智如来的名号,就能承佛愿力,往生到月智如来的明镜世界中去。这个譬喻,是说明菩萨见盖所感得的轮王善根的不思议功德,他因具有月智如来这种方便,成就利益众生的广大自在法门。(成一法师的《华严经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讲记》节选)</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南无明镜世界月智如来!………</STRONG></FONT></P>
发表于 2006-5-16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P>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P><P>&nbsp;</P><P>没错呀,只不过是种下一个种子,阳光、雨水、肥料、时间.....都很重要。</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教!

<P>&nbsp;</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STRONG>南无明镜世界月智如来!………</STRONG></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P>&nbsp;&nbsp;&nbsp; 只是有些困惑,其它佛净土如:“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和“兜率陀天弥勒净土”,佛经都给出相对应的往生条件,而且每个佛净土的往生条件都有些区别,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成功往生。但往生月智如来的明镜世界,在佛经里并没给出往生此佛净土的条件。</P><P>&nbsp;&nbsp;&nbsp;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一部佷权威的佛经,每个佛弟子都应该对佛经所记载的内容深信不疑。很多高僧大德都教导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一切都要以佛经为依据。</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 size=4><STRONG>南无明镜世界月智如来!………</STRONG></FONT><BR></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 size=4><STRONG>南无十方常住佛法僧!………</STRONG></FONT></P>
发表于 2006-5-1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P><FONT size=2>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 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FONT></P><P>往生有五个共同的条件,可参看祈竹仁波切的讲述。</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教!

&nbsp;&nbsp;&nbsp; <FONT size=6>请黑牦牛师兄把祈竹仁波切的往生有五个共同条件的讲述发上来,好吗?<FONT color=#0000ff><STRONG>很期待!</STRONG></FONT></FONT>
发表于 2006-5-1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指教!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如意666</B> 发表于 <I>2006-5-16 19:53:52</I> :<BR>&nbsp;&nbsp;&nbsp; <FONT size=6>请黑牦牛师兄把祈竹仁波切的往生有五个共同条件的讲述发上来,好吗?<FONT color=#0000ff><STRONG>很期待!</STRONG></FONT></FONT> <HR></BLOCKQUOTE><STRONG><FONT face=宋体>祁竹仁波切开示:往生净土之共通条件</FONT></STRONG> <P><FONT face="隶书,宋体,verdana, arial, helvetica">往生净土之共通条件 <BR>想要往生净土的人,必须依大乘五力之修持。五力是白法种子力、发愿力、对治力、串习力及祈祷依止力。为什么称它们为“力”呢?这是因为它们是把我们推上净土的力量。不论我们发愿往生于哪一个佛陀的净土,都必须具备这五种共通的条件,否则断不可能成功! <BR><BR>白法种子力 ―― <BR>此即包括了任何能令我们生于净土之因缘种子,譬如布施、供灯、供香、供花、持戒、放生、造佛像、忆念佛陀和诵念佛名及咒等,而以这些善因全回向予往生净土之目标。 <BR>以上所说之善行,便是“白法种子”,但如果不善作回向或发心不正确,它们顶多只是生于天界或人间之因。故此,我们即使在供养一根短短的香时,也要回向予往生净土此目的,这便能积下一个小小的往生之因。 <BR>正如一个富有的人,随时便可以买张机票便出国旅游,但一个穷人则需努力上班,一点一滴地把钱存起来,到钱够了才可以旅游;同样的道理,一些大修行人要去净土是易如反掌的,但凡夫则必须努力积集一个又一个的小小的善因,把它们一一回向,才能有一天到达净土。我们都是凡夫,大的修行我们是办不到的,只好努力积集这些小小的因,积集得越多越好!在知道自己快将寿终时,我们更应广作布施及供养三宝,多积白法种子。 <BR><BR>发愿力 ―― <BR>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心愿要去净土的话,又怎会有动力修持往生之因呢?所以,我们必须在心中努力培养这往生之大愿心,经常至心猛力发愿要往生于净土。这种强烈的心愿,是策发我们修持的一股动力。 <BR><BR>对治力 ―― <BR>  在开示与净土有关之五力时,对治力主要乃指见六道苦而愿出离之心。 <BR>如果我们有许多白法种子资粮,又有很大的愿要往生净土,甚至连修持也很不错,但同时却对六道执恋不舍,是很难指望成功往生的。一边想要生于净土,一边又对六道不愿放手,就像两根绳索,一条由上而扯,一条在下面缚著,人没可能跑得去哪里! <BR>出离心并非限于指不想留在六道之中的心,而是一种靠参想六道苦、明白苦之本质、怕苦、厌苦的这种实在的觉受。要生起这种觉受,必须依《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典著中所教,重复禅参地狱之苦、饿鬼之苦、畜牲之苦乃至三善道之苦等等,而且不是单单想像一下或读一遍这些众生之苦,犹如事不关己似的,而是要观想身历其境,至生起觉受为止。这出离心十分十分重要,因为它对治我们执恋六道的心。我们不能止于对出离心有少许认识便满意,必须致力于培养出真正的、猛厉的出离心,否则便如缚脚之鸟,徒有羽翼却飞不起来。 <BR>在临终时,我们更必须放下对亲友、财产的依恋,否则即使净土法门修得再好,仍如脚缠铅球的小鸟,虽本有能力飞,却始终飞不了多远! <BR><BR>串习力 ―― <BR>串习力是指对净土及其法门之熟习。这是往生净土的极大助缘,有了它便能不费力地轻易往生。 <BR>衲举些例子来说明:如果你十分喜欢某个人,你会在梦中也梦到他,或者清早乍醒,毋需经由任何人提醒,脑海中第一刹那便会想到他的形像;又或者你几十年来都在工厂里做同一个岗位,每天一上班你便能自然地工作,不需思索便能完美地做到该做的事,这便是熟习的功用了。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我们持续地思及净土及所修持的净土法等,便能在意念中熟习,在死时便能不费力地,因为长期习惯而自然能运用上平时的修持了。 <BR>我们今天讲的三个弥陀法门,如果好好修的话,便能令我们屡屡串习。睡修法更能令我们即使在睡眠中也在想着弥陀,这也是串习力。在平时,我们常常想着弥陀及他的净土,即使在坐车上班时,也在心中持他的名号或名咒,这也是串习力。 <BR><BR>祈祷依止力 ―― <BR>这是指对净土的信心及对上师、佛陀等之依止心。以弥陀法门为例,此力则主要指对弥陀之悲心及力量有信心、对他一心依止、祈请他带引我们去极乐净土。这一力在平时必须培习,在临终时尤为重要。 <BR><BR>不论是哪一个净土法门,都必须依赖此五力而往生。这并非弥陀法门的独特开示,亦非藏传佛教独有的理论。汉地也盛行弥陀净土信仰,主要依诵念佛号的修持为具体方法,但始终来说汉地弥陀净土信仰也离不开依赖这五力。西藏的宗派中,有称为“迁识”的一种修持方法,很多汉人迷信它是往生净土的保证和捷径,其实修行哪会有捷径可走呢?如缺乏五力,尽管你天天在大叫“吽”、“呸”(注:上师指西藏迁识法之修持),也绝不可能往生净土。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具足五力,以此作为往生的资粮盘川,便断不可能不往生净土。故此,我们当知道,此五力乃一切净土法门之最根本要诀。 <BR>五力为自力。在一个人成功地往生净土时,其实还有其他的力量因素在内,包括了佛之悲心、佛之摄召力、佛之加持力等等,这些是他力之因素 <BR><BR>摘自祁竹仁波切著作《生死自在》 <BR></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激!

<P><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28.gif"></P><P>&nbsp;&nbsp;&nbsp; 非常精彩的论述!<BR>&nbsp;&nbsp;&nbsp; 谢谢师兄的法布施!</P><P><FONT color=#ff0000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顶礼祈竹仁波切!………<BR>&nbsp;&nbsp;&nbsp; 南无明镜世界月智如来!………<BR>&nbsp;&nbsp;&nbsp; 南无十方常住佛法僧!………</STRONG></FONT></P>
发表于 2006-5-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br>多宝讲寺敏公上师回复:<font color="Red">法华经内若入塔庙,一合掌,一低头,皆共成佛道,与此相同。<br>别时意趣也。</font><br><br><br><a href="http://www.duobaosi.com/bbs/showthread.php?t=2289" target="_blank">http://www.duobaosi.com/bbs/showthread.php?t=2289</a><br><br><br>讲寺学僧提供的补充资料:<br><br><!--                @page { margin: 2cm }                P { margin-bottom: 0.21cm }        --> <p style="margin-bottom: 0cm;"><br></p><p style="margin-bottom: 0cm;"><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strong>法华经经文节选</strong></font></font></p><hr size="1"><p style="margin-bottom: 0cm;"><!-- / icon and title --><!-- message -->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是诸如来等,亦方便说法。<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   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p><p style="margin-bottom: 0cm;"><br></p><p style="margin-bottom: 0cm;"><br></p><p style="margin-bottom: 0cm;"><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四意趣】 (名数)佛之说法,有四意四秘,可以解决一切之所说。说别有言外之意趣者,名四意趣。依此四意趣,可决一切之</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佛意云。玄奘译摄论释五谓复有四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如说我昔曾于彼时名毗婆尸佛,非昔时毗婆尸佛即今释迦佛,但诸佛</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所证法平等,故说我即彼,彼即我,是名平等意趣。<font color="#ff0000">二别时意趣,如说称多宝如来名,便可决定等正觉,称阿弥陀名,便可往生极乐,是为劝懈意者,就别时利益说之,非言今直得之。犹如依一钱而说得百钱。是就别时说,故名别时意趣。</font>三</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别义意趣,言说与意义不同。如说奉事几许恒河沙之佛而解了大乘法,解了大乘法之义理,原非难事,凡夫能思惟,即能之,不须遭恒沙之佛。惟证得大乘之实理,</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非容易事,地上之菩萨,始能之,今言事恒沙诸佛解了大乘法者,其言相虽似只解大乘之教义,然其意思在证得大乘之实理。如是言说与意义各别,名为别义意趣。</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四补特伽罗</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Pudgala</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意乐意趣,补特伽罗,译言众生或有情。随众生之乐意,而种种说法也。先对一众生赞叹布施,见其人已乐欲布施,更毁訾布施。持戒等</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亦如是。是于一法毁赞相违者,初为除其人悭吝之心,故赞布施,后为更劝无漏之胜法,故毁之也。是皆随众生之意乐而说,故名众生意乐意趣。佛陀扇多译摄大乘</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论上曰:‘四种意趣:一者法同意趣,二者时节意趣,三者义中间意趣,四者顺众生心意趣。’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六曰:‘复以有四意:一平等意,二别时意,三别</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义意,四众生乐欲意。’</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br>——</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丁福保佛学大词典</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br><br><br></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font></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br>——</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第十二</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br><br></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3">二别时意。释曰。若有众生由懒惰障。不乐勤修行。如来以方便说。由此道理。于如来正</font></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3">法中能勤修行。方便说者。论曰。譬如有说。若人诵持多宝佛名。决定于无上菩提。不更退堕。释曰。是懒惰善根。以诵持多宝佛名为进上品功德。佛意为显上品功</font></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3">德。于浅行中欲令舍懒惰勤修道。不由唯诵佛名即不退堕决定得无上菩提。譬如由一金钱营觅得千金钱。非一日得千。由别时得千。如来意亦尔。此一金钱为千金钱</font></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3">因。诵持佛名亦尔。为不退堕菩提因。论曰。复次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佛土得往彼受生。释曰。如前应知。是名别时意。</font></font></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br>——</font></font><font face="华文楷体"><font size="4">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font></font></p><hr><!-- / icon and title --><!-- message -->南无明镜世界月智如来!<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font>上师的回复,此是别时意趣。别时意趣的意思,上面也贴了一些资料。里面也有比喻,如开始只有很少的本钱,可能是一钱,后来通过很好的经营,成了巨富,一钱成了千钱。“由一金钱营觅得千金钱”,可以说这千钱是从最初的一钱得来的,没有开始的一钱,就没有后面的千钱。但是这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一个经营的过程,逐渐积累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这一钱它不会自己变成千钱。<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br></font>那么如明镜世界月智如来,“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闻到月智如来的名号,即在众生心中种下种子,以后依此不断增上对三宝的信心,努力精进学修,忏除业障,积累福智资粮,则必定能往生彼佛国土。<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br></font>上面文中其他“别时意趣”的例子,如“称多宝如来名,便可决定等正觉,称阿弥陀名,便可往生极乐”,“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也可以加深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br></font>再重复一下,如我们今生因不同的原因对佛法产生信仰,如可能是看了某本书,那么而后再去归依三宝,再每日做功课等等,那么依靠此生的学修可能会得到增上生或是决定胜,那么依别时意趣,也可以说,这个增上生或是决定胜的果就是从最初自己对佛法产生信仰的那个事件而来的,没有最初的信心,就不会有后面的学修,不会有那么多时间精力的投入,也不会有增上生或是决定胜的果。<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br></font>学佛还是不要贪便宜,要依止善知识,精进学修,努力发出离心、菩提心,严持净戒,积资净障,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否则抱着一句话<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font>必得往生……”,则可能耽误暇满人身。<font face="Bitstream Vera Serif, serif"><br><br></font>如果仅是闻到月智如来的名号,不需要其他努力,而可以即生往生净土,那么以前的祖师大德也一定早就广宣这个捷径了。<p>[此帖子已被 川源 在 2006-5-23 22:57:25 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2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受教!
发表于 2011-4-17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发表于 2011-4-17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从五力的分类,是能“翻译”成为信愿行的分类方法的,基本上就是一回事。这里尝试一下:


《信》

祈祷依止力 ――
这是指对净土的信心及对上师、佛陀等之依止心。以弥陀法门为例,此力则主要指对弥陀之悲心及力量有信心、对他一心依止、祈请他带引我们去极乐净土。这一力在平时必须培习,在临终时尤为重要。


《愿》

发愿力 ――
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心愿要去净土的话,又怎会有动力修持往生之因呢?所以,我们必须在心中努力培养这往生之大愿心,经常至心猛力发愿要往生于净土。这种强烈的心愿,是策发我们修持的一股动力。

对治力 ――
在开示与净土有关之五力时,对治力主要乃指见六道苦而愿出离之心。
如果我们有许多白法种子资粮,又有很大的愿要往生净土,甚至连修持也很不错,但同时却对六道执恋不舍,是很难指望成功往生的。一边想要生于净土,一边又对六道不愿放手,就像两根绳索,一条由上而扯,一条在下面缚著,人没可能跑得去哪里!
出离心并非限于指不想留在六道之中的心,而是一种靠参想六道苦、明白苦之本质、怕苦、厌苦的这种实在的觉受。要生起这种觉受,必须依《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典著中所教,重复禅参地狱之苦、饿鬼之苦、畜牲之苦乃至三善道之苦等等,而且不是单单想像一下或读一遍这些众生之苦,犹如事不关己似的,而是要观想身历其境,至生起觉受为止。这出离心十分十分重要,因为它对治我们执恋六道的心。我们不能止于对出离心有少许认识便满意,必须致力于培养出真正的、猛厉的出离心,否则便如缚脚之鸟,徒有羽翼却飞不起来。
在临终时,我们更必须放下对亲友、财产的依恋,否则即使净土法门修得再好,仍如脚缠铅球的小鸟,虽本有能力飞,却始终飞不了多远!

《行》

串习力 ――
串习力是指对净土及其法门之熟习。这是往生净土的极大助缘,有了它便能不费力地轻易往生。
衲举些例子来说明:如果你十分喜欢某个人,你会在梦中也梦到他,或者清早乍醒,毋需经由任何人提醒,脑海中第一刹那便会想到他的形像;又或者你几十年来都在工厂里做同一个岗位,每天一上班你便能自然地工作,不需思索便能完美地做到该做的事,这便是熟习的功用了。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我们持续地思及净土及所修持的净土法等,便能在意念中熟习,在死时便能不费力地,因为长期习惯而自然能运用上平时的修持了。
我们今天讲的三个弥陀法门,如果好好修的话,便能令我们屡屡串习。睡修法更能令我们即使在睡眠中也在想着弥陀,这也是串习力。在平时,我们常常想着弥陀及他的净土,即使在坐车上班时,也在心中持他的名号或名咒,这也是串习力。

白法种子力 ――
此即包括了任何能令我们生于净土之因缘种子,譬如布施、供灯、供香、供花、持戒、放生、造佛像、忆念佛陀和诵念佛名及咒等,而以这些善因全回向予往生净土之目标。
以上所说之善行,便是“白法种子”,但如果不善作回向或发心不正确,它们顶多只是生于天界或人间之因。故此,我们即使在供养一根短短的香时,也要回向予往生净土此目的,这便能积下一个小小的往生之因。
正如一个富有的人,随时便可以买张机票便出国旅游,但一个穷人则需努力上班,一点一滴地把钱存起来,到钱够了才可以旅游;同样的道理,一些大修行人要去净土是易如反掌的,但凡夫则必须努力积集一个又一个的小小的善因,把它们一一回向,才能有一天到达净土。我们都是凡夫,大的修行我们是办不到的,只好努力积集这些小小的因,积集得越多越好!在知道自己快将寿终时,我们更应广作布施及供养三宝,多积白法种子。





发表于 2011-4-1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月智如来!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8:27 , Processed in 0.03478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