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仁青嘉措

恩师看《甄嬛传》时讲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6 0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承认死亡是决定发生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索郎扎巴 发表于 2013-12-26 08:25
我不承认死亡是决定发生的事。

昨天问了一下恩师,恩师的解答是这样的:
如果人类有一天可以不死了,那么那个时候没有佛法也可以。
但是这一天没有到来,我们就还得闻思修,还得观修死无常的三根本九条理由三条抉择。
发表于 2013-12-29 0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那时没佛法也可以?
发表于 2013-12-29 0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可能只是一种灾难,如果可以化解,也许死亡就不会发生, 但这种技术很高,从古代到现代大部分人都死了,只能说明他们都没有能力化解。传统说的了生死,只是了精神的生死不是肉体的生死。了肉体的生死是一种成就。 了生死的人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实际上人的死亡 很多情况下是被五行场打死的。了生死的人还有灾难,灾难无非是五行场作用的结果。
发表于 2013-12-29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3-12-23 17:14
无任何办法改变死亡的命运。
在轮回世界上没有一处逃脱死神的安全地,没有一个生而不死的生命,过去从来 ...

大范围长生不老纯粹是个灾难,即使是延长寿命,真这么做连俄罗斯都会人口过多
发表于 2013-12-2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索郎扎巴 发表于 2013-12-26 08:25
我不承认死亡是决定发生的事。

生死无常
祈竹仁波切讲授
区别佛教弟子与非佛教徒,要看是否真心皈依。区别是否大乘行者,要看其人有否菩提心。区别是否真修行人,要看他有否念死无常。所以,参思生死无常是极重要的修行。在现今年代,有许多人自视为佛教徒、修行人或大乘行者,但他们却并无皈依心、念死心及菩提心。衲知道许多汉人尤其忌讳谈及死亡,但其实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生与死之间并没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谈及死亡并不会令你早死,避免这话题亦不会令你延寿。一个要上路的人,会提早打点行李;同样地,既然我们必然会死亡,不是很应该提早对它有所理解及准备吗?多念及死亡,会有许多利益。不念死无常,对修行人来说,会有很多损失。
◎不念死无常之损失
对修行的道路来说,不念及生死无常,有许多大损失,它们可被归统为六点。
1.如果不念死,我们便不会有修行的决心。有生必有死亡,这道理仿佛谁都明白,但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恐怕不是!我们总会在心底里避开这个令人不快的话题,仿佛自以为永不会死,终日营营役役地做许多与今生名、利、衣、食、住、行有关的琐事,耗费一生光阴,并浪费了这个千千万万年也难得一遇的人身。
2.不念死的人即使念及修持,亦不感到其逼切性,而只会一味拖延,空有一个薄弱的愿望,最终亦无所成。以前曾经有一个大师,他在老时感叹说:「最初二十年,我根本从未想及修行;『我该马上开始修行!』这句话,说着、说着就过了另外二十年;『现在很迟了,再不修就没机会了!』这句话,我又说了二十年。就这样,我虚度了一辈子,至今尚未开始修持!」衲有一个徒弟今年七十多岁了,他还在对衲保证:「我趁年轻再做几单生意,然后便会好好坐下来狠修!」,衲总感到他的想法很可笑。
3.有些人虽不念死,但也偶尔作少许像修行的事。可是,如果没有生死无常之觉受作为动力,他们的修行只是为了世间之目的,并非真的修持功夫。所以,不念死的人,其修持亦只是表面功夫,算不上真真正正的修行。
4.如果不念死的话,就算我们尝试作修行,亦无法决绝地痛下苦功。
5.如果没有生死无常之觉受,我们肯定贪着现世,连带亦生起种种烦恼及业。
6.在最后临终时,如果一生中并未念死而修持正法,必定后悔莫及,而且还要面对死亡的极大恐惧。
◎念死无常之利益
前述不念死之损失有六点,念死无常之益亦有六点。佛陀在印度鹿野苑初次说法时,便开示了生死无常的道理。在佛陀于印度拘尸罗什临入灭时,其最 后的教授亦是生死无常的道理。由此可见,生死无常是极重要的教法。
1.不论是三士道之最初部分,乃至密法之最高部分,无一不依赖于念死无常作为动力而成就。因为这个原因,佛陀在《大涅盘经》中说:「在一切野兽的脚印中,以大象之足迹为第一;在一切佛法的体悟之中,以体悟生死无常为第一!」在僧人的浴室中,会依戒律而绘上骷髅图案,亦是因为念死无常的利益极大之缘故。
2.念死不但利益大,而且是极为威猛的一股力量。
3.在初入门时,念死是牵引我们修持的因。
4.正在修持时,念死是我们持续的动力。
5.快成就之际,念死是那最后的策励,在背后推我们一把,令我们踏入究竟成就之门。
6.念生死无常的人,自然会好好地修行,令自己在临终时无憾而往生。
◎参思生死无常之正确态度
世俗上的人都贪生畏死,不愿意与亲人及财富等分离。也有些人在面对某些情况后,仿佛对人生有所改观,变得十分消极。他们心想:「反正到头来也只不过一死,我根本没必要努力做甚么!」这也不是我们欲达到的觉受。单单怕死而什么都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禅修生死无常而欲培养出的觉受,并不是世俗人怕死贪生的心。我们欲生起之心,是那种令我们积极于争取每分、每秒来修行的念死心。在这种觉受之基础上,我们并不畏怕死亡之本身,而是害怕在死亡前未能切断烦恼及业,所以便有了一种积极性、迫切性,这才是我们要培养出的对象。正确的念死觉受,不但不消极,反而正好是令我们积极地狠狠修持的推动力。
◎参思生死无常的方法
单单知道自己将死或者看一看这方面的书,并不等于念生死无常。念死是指透过禅参,令心中生起真实之觉受及体验。哪到底如何禅参生死无常呢?这有许多种方法,但宗喀巴祖师所教授的独特方法尤为有效。这种方法有三根,每根有三支。透过禅思这三根共九支,我们生出三种决断心。
◎死亡之必然性
第一支是参思死亡的必然性。我们分为三方面来参想它。
1.不论我如何逃避,也不论我如何健康,死神必将找到我。世上有史以来的大君主、最强的勇士,乃至佛教中极有神通的大师等,最终都死亡了。到底有谁曾战胜死神而逃离了最终死亡之命运呢?答案是没有!现在我们高高兴兴地在听法。可是,今天在座中的人,在五十年后恐怕所剩无几。在八十年后,在座的人中肯定无一个还活着。
2.自出娘胎以来,我们其实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生命之终点。每一次呼吸、每一秒的过去,我们又接近了死亡一步。正在我说这句话的此刻,我又走近了一步。即使在我们的睡梦中,寿量的定时器仍然在跳动倒数,有减无增。
3.今生只有几十岁左右,但未来将拥有的转生却几乎无限。在今生,如果我致力于现世的福乐,顶多亦不过能享受几十年而已。可是,比起无穷无尽的未来转生,这几十年根本不算什么。在今世的福乐及未来世福乐之间,绝对是未来世的福乐更为重要。要利益未来世,便必须修行。可是,我们的寿量本来就不太长,如果我们细心盘算一下的话,更会知道自己修行的时间无多。假设我有六十岁寿元,首二十年不懂修行,次二十年忙于生计,最后二十年老了,纵使想修也力不从心。在一生中,三份一时间在睡眠中渡过,其它三份二时间我还要上班、做饭、玩耍、如厕、聊天、看电视等等,我还剩多少时间可供修持呢?
透过禅参以上三支,我们便会生出「我迟早必死!」的觉受,而生出「我必须修持!」的决断心。
◎死期之不定性
现在讲第二根──死期之不定性。在三根中,此第二根至为重要。
1.如果我们能预知死期,尚可到差不多时候才努力修行。可是,死亡虽必然,死期却不定。死亡之先后并不依年纪而排序。有些人二十多岁便死了,有些人未成年便死了,甚至有许多胎儿未出娘胎便夭折了。明天及死神这二者间,何者先来我们也不能肯定地保证!在一年后的今天,或许某些今天在座的人已往生了。这是说不准的。
2.外在的生存环境,其实并不利于我们活命。任何的一种小病,便足于夺去我们的命。极小的一个天灾,也可以夺命。
3.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十分脆弱,就像放在户外的一根燃点了的蜡烛,随时可以被吹灭。我们的身体也似漂在大海上的一个小泡沫般脆弱,能存活至今已算是一个奇迹了。
透过禅参以上三支,我们会生出「我必须抓紧时间马上狠修!」的决断心,其它一切世俗琐事便相对变得微不足道了。
◎于死时除佛法外无一能助
然后我们修持第三根──于死时除佛法外无一能助。
1.我们穷一生追求财富。在死时,我能带走财富吗?财富对我的死后处境是毫无帮助的。
2.在生时我们的诸多亲友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少许有限的援助,但在我躺在病床上等死时,他们是爱莫能助的。除了掉眼泪以外,他们什么也帮不上。
3.我们尽一生保护自己的身体,百般呵护。到头来,我们连这个至为珍爱的肉身也带不去。
透过禅参以上三支,我们会生出「单单害怕也没有,我必须努力积集善行!」的决断心。
此外,我们还可配合其它方面,例如幻想临死之无奈情景等等,以生出坚定的体验。
若于努力修了很久后,仍不见有所觉受及进展,我们应暂停禅思而作积功德及忏罪业之修持,祈求上师加持生出觉受,然后才回到本来之禅思上。
发表于 2013-12-29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索郎扎巴 于 2013-12-29 18:21 编辑

如果不念死,我们便不会有修行的决心。真的是这样嘛?有些人对修炼有兴趣,以探索宇宙大道为目的,修行的决心也是很大的、如果科学家找到长生不老办法后,你们是否就不再修行了?怎么可以用畏惧死亡作为修行的驱动力呢
更为重要的是修炼人士怎么可以轻易向死亡屈服呢?承认自己以后一定会死,连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向死亡屈服低头了嘛?
发表于 2013-12-29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索郎扎巴 发表于 2013-12-29 17:28
如果不念死,我们便不会有修行的决心。真的是这样嘛?有些人对修炼有兴趣,以探索宇宙大道为目的,修行的决 ...

这里的修行,说的肯定是佛陀教导的修行,不是什么道教什么的。而佛陀教导的修行里,无常观是基础观念。
发表于 2013-12-2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索郎扎巴 发表于 2013-12-29 17:28
如果不念死,我们便不会有修行的决心。真的是这样嘛?有些人对修炼有兴趣,以探索宇宙大道为目的,修行的决心也是很大的、如果科学家找到长生不老办法后,你们是否就不再修行了?怎么可以用畏惧死亡作为修行的驱动力呢
更为重要的是修炼人士怎么可以轻易向死亡屈服呢?承认自己以后一定会死,连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向死亡屈服低头了嘛?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把死亡看作解脱苦难的机会和进入天堂的机会而盲目乐观,或采取愚蠢的自杀行动。“死"是人的生命结束,离别家庭亲人,放弃一生所有东西的可怕的遭遇,没有一个人不怕死亡。说不怕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佛祖教导人们认识生、老、病、死苦,立志摆脱生死轮回,积极战胜死魔。在未能摆脱生死,因业力取得人身时,要懂得得到人生不易,生命短促无常,要懂得珍惜人生,以人生无常为动力,积极向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损人利己的缺德事,临终时没有恶业的沉重包袱,没有内疚,轻松愉快,顺其自然地闭上眼睛,这是一般人的死法。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恶行善,诵经念咒,消掉业障,临终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积德,修习禅定胜观,死时入定坐化,化骨出现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习梦瑜珈,死亡中阴瑜珈等,将死亡和证道相结合,生前死后,出现异乎寻常的各种奇异征兆,以示成就。这只是粗略的分类,细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类。总的修行人死亡没有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和表现,可以得到善终善逝。而且,苦乐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就可以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0:58 , Processed in 0.49752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