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轻松

不老不死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法如幻 于 2013-11-21 18:45 编辑

这段经文你居然能解读出“说一套做一套并不违背佛的教法”


---------------------------------
戊一、持文不持义:
    如果一味注重受持优美动听的词句,而不详细分析甚深的意义,那么就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也就是说,推敲词句并不能使内心获得收益。

    戊二、持义不持文:
    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实义,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样一来,词句与意义就会互相脱离,因为不依赖于词句根本无法理解意义。

    戊三、未领会而持:
    倘若没有领会了义不了义、秘密密意的各种说法而受持,就会导致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的结局。

    戊四、上下错谬而持:
    如果上下错谬而受持,显然已违反了佛法的规律,如此一来,无论闻法、讲法或修法都会面临矛盾重重的处境。

    戊五、颠倒而持:
    假设颠倒而受持意义,则自相续会因邪分别念的滋生蔓延而毁坏,甚至会由此而成为佛法的败类。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大般涅槃经卷二,白话参考于《白话大般涅槃经》。


尔时世尊赞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无我想。
这时世尊赞叹众比丘:“善哉善哉,你们能正确的修习无我想。”

时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无我想。亦更修习其余诸想。所谓苦想无常想无我想。世尊。譬如人醉其心愐眩。见诸山河石壁草木宫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回转。世尊。若有不修苦无常想无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为圣。多诸放逸流转生死。世尊。以是因缘我等善修如是诸想。
比丘向佛进言:“世尊,我们不但修习无我想,也修习其余诸想。所谓苦想,无常想,无我想。世尊,比如人喝醉了心就迷乱,看到的山河大地也都在旋转。世尊,如果不修习无常想无我想苦想。这样的人不能称为圣人,放逸自己的行为,流转生死。所以我们经常修习如是等想。”

尔时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达其义。何等为义。如彼醉人见上日月实非回转生回转想。众生亦尔。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以为烦恼之所覆故。虽生此想不达其义。如彼醉人于非转处而生转想。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贡高流转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习无常苦无我等想。是三种修无有实义。我今当说胜三修法。苦者计乐。乐者计苦。是颠倒法。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是颠倒法。无我计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不净计净。净计不净。是颠倒法。有如是等四颠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诸法。
这时佛告诉众比丘:“仔细听啊,仔细听啊。你们刚才引用的醉人的比喻,只知道表面的意思,并没有通达意义。什么是意义呢?比如方才的醉人看到天上的日月在回转,其实日月并没有回转。众生也是如此,被各种烦恼无明覆盖生出颠倒的想法。把我看作无我,把常看作无常,把净看作不净,把乐看作为苦。因为被烦恼覆盖的缘故。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却并不通达其中真意。比如那个醉人在不旋转的地方却感觉旋转。“我”就是佛义,常就是法身义,乐就是涅盘义,净就是法义。你们众比丘,为何说有‘我’的想法就会贡高我慢流转生死呢?你们若说:‘我们也修习无长苦无我等想。’但这三种修行没有真实的意义。我现在要说更加殊胜的三种修行。苦的计做乐,乐得计做苦。这是颠倒法。无我计为我,我记为无我,这是颠倒法。不净计为净,净计为不净,这是颠倒法。由这些颠倒法,这样的人不知道正确的修行诸法。

 
汝诸比丘。于苦法中生于乐想。于无常中生于常想。于无我中生于我想。于不净中生于净想。世间亦有常乐我净。出世亦有常乐我净。世间法者有字无义。出世间者有字有义。何以故。世间之法有四颠倒故不知义。所以者何。有想颠倒心倒见倒。以三倒故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净见不净。是名颠倒。以颠倒故世间知字而不知义。何等为义。无我者名为生死。我者名为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不净者即有为法。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是名不颠倒。以不倒故知字知义。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知如是常乐我净。
你们众比丘,在苦法中生出乐想,在无常中生出常想。在无我中生出我想。在不净中生出净想。世间也有常乐我净。出世间也有常乐我净。世间法有字无义。出世间法有字有义。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法有四颠倒而不知道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想颠倒、心倒、见倒。因这三倒所以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净见不净。所以叫做颠倒。因为颠倒所以世间知字而不知义。什么是义呢?无我叫做生死。我叫作如来。无常叫做声闻缘觉。常者叫做如来法身。苦者叫做一切外道。乐者叫做涅盘。不净者叫做有为法。净者叫做诸佛菩萨所有正法。这才叫做不颠倒。因为不倒的原因所以知字知义。如果想远离四颠倒,应该这样理解常乐我净的道理。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离四倒者。则得了知常乐我净。如来今者永无四倒。则已了知常乐我净。若已了知常乐我净。何故不住一劫半劫教导我等令离四倒而见放舍欲入涅槃。如来若见顾念教敕。我当至心顶受修习。如来若入于涅槃者。我等云何与是毒身同共止住修于梵行。我等亦当随佛世尊入于涅槃。
这时众比丘对佛进言:“世尊。如果像佛说的一样离开四倒,就能了知常乐我净。如来现在永无四倒,那么肯定已经了知常乐我净。如果了知常乐我净。为何不住一劫半劫,继续教导我们,使我们离开四倒,然后才放心的进入涅盘。如来如果顾念我们而教导我们,我们定然至心顶受修习。如来如果进入涅盘,我们如何与这毒身一起共修梵行呢。我们也该跟佛世尊一起入于涅盘啊。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犹如如来为诸众生作依止处。摩诃迦叶亦复如是。当为汝等作依止处。譬如大王多所统领。若游巡时悉以国事付嘱大臣。如来亦尔。所有正法亦以付嘱摩诃迦叶。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想非是真实。
这时佛告诉众比丘:“你们不应该这样说。我已经把无上正法全部嘱托给摩诃迦叶了。迦叶将作为你们的依止。跟如来做众生的依止一样。比如大王有很多统领,如果外出远游就会吧国事托付给大臣,如来也是如此,所有正法都托付给摩诃迦叶。你们应当知道,要先修习无常、苦想都不是真实的。

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
比如春天有人在大池中乘船游玩,不慎将琉璃宝珠掉在水中。这时人们都潜入水中寻找宝珠。众人在水中各自找到瓦石草木沙砾都当作琉璃宝珠,拿出水面才发现不是真的。这时宝珠仍在水中,湖水因为宝珠的力量而变得澄清,于是大家看到宝珠在水下好像空中的月影一样。这时大众中有一个聪明人,缓慢入水得到了珠。

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复应当知先所修习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
你们比丘,不应该像那些入水将瓦石草木沙砾当作宝珠一样,将修习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当作真实义。而应该善于学习方便,时时刻刻常修常乐我净想。还要知道先前修习的四种方法都是颠倒法,要想真实修习诸想的,应该像那个聪明人一样巧妙地得到宝珠,所谓常乐我净想。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诸法无我汝当修学。修学是已则离我想。离我想者则离憍慢。离憍慢者得入涅槃。是义云何?
这时诸比丘向佛进言:“世尊,如佛以前说诸法无我让我们修学。修学无我就能离我想,然后里骄慢,离较慢后得入涅盘。又是什么道理呢?

佛告诸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善能谘问是义为自断疑。
佛告诉众比丘:“善哉善哉,你们能问这个道理,我自然会给你解答。

譬如国王闇钝少智。有一医师性复顽嚚。而王不别厚赐俸禄。疗治众病纯以乳药。亦复不知病起根原。虽知乳药复不善解。或有风病冷病热病一切诸病悉教服乳。是王不别是医知乳好丑善恶。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疗众病知诸方药。从远方来。是时旧医不知谘受。反生贡高轻慢之心。彼时明医即便依附请以为师。谘受医方秘奥之法。语旧医言。我今请仁以为师范。唯愿为我宣畅解说。旧医答言。卿今若能为我给使四十八年。然后乃当教汝医法。时彼明医即受其教。我当如是。我当如是。随我所能当给走使。
比如有个很笨的国王。王宫有一个医生性格顽劣嚣张。这个国王不会辨别,给他很高的待遇。这个医生给用乳当药给众人治病,也不论对方是什么病。虽然知道乳是药品,却不知道为什么能做药品。有人得了风病冷病热病,所有的病都让他们吃乳。这个国王无法辨别这个医生根本不懂乳药的好坏。另外有一个医生懂得八种医术。善于治疗各种病症通晓各种药方。从远方来到此国。那个庸医不知道向他学习,反而贡高我慢看不起对方。这时明医就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向他学习医术。对庸医说:‘请你作我的老师,为我讲解医术。’那个庸医回答:‘你如果能让我指使四十八年,我就教你医术。’明医就答应了说:‘我同意,尽我所能让你指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时旧医即将客医共入见王。是时客医即为王说种种医方及余伎艺。大王当知。应善分别此法如是可以治国。此法如是可以疗病。尔时国王闻是语已。方知旧医痴騃无智。即便驱逐令出国界。然后倍复恭敬客医。是时客医作是念言。欲教王者今正是时。即语王言。大王。于我实爱念者当求一愿。王即答言。从此右臂及余身分随意所求一切相与。彼客医言。王虽许我一切身分。然我不敢多有所求。今所求者。愿王宣令一切国内。从今已往不得复服旧医乳药。所以者何。是药毒害多伤损故。若故服者当斩其首。断乳药已终更无有横死之人。常处安乐。故求是愿。时王答言。汝之所求盖不足言。寻为宣令一切国内。有病之人皆悉不听以乳为药。若为药者当斩其首。
这时庸医就带着明医(原文客医有深意在,此处翻作明医,只为方便)一起见国王。这时明医给国王展示各种医方和医术。劝告大王应该知道何种方法可以治国,何种方法可以治病。这个国王听到这些话,才知道庸医的拙劣。立刻把庸医逐出国界,然后更加恭敬明医。这时明医想教导国王的时机到了,于是告诉国王:‘大王如果真的爱惜我,请满足我一个要求。’国王随即答应:‘我的右臂乃至身上所有,你要什么都可以。’明医说:‘国王虽然给我一切,但是我并不要求很多。我只希望国王下令,从今以后国内不能吃从前庸医开的乳药。因为乳要有毒会损害众生的健康,如果再有人吃应该斩首。这样没人敢吃乳药业就不会再有横死的人。所以希望国王答应。’国王就同意这个要求,命令全国,有病的人都不能吃用乳做药,违抗的人一律斩首。

尔时客医以种种味和合众药。谓辛苦咸甜醋等味。以疗众病无不得差。其后不久王复得病。即命是医。我今病重困苦欲死。当云何治。医占王病应用乳药。寻白王言。如王所患应当服乳。我于先时所断乳药。是大妄语。今若服者最能除病。王今患热正应服乳。时王语医汝今狂耶。为热病乎。而言服乳能除此病。汝先言毒。今云何服欲欺我耶。先医所赞。汝言是毒。令我驱遣。今复言好最能除病。如汝所言。我本旧医定为胜汝。是时客医复语王言。王今不应作如是语。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此虫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见之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怪。大王当知。旧医亦尔。不别诸病悉与乳药。如彼虫道偶成于字。是先旧医不解乳药好丑善恶。时王问言。云何不解。
于是明医用各种药材作药,包含了苦醎甜醋等味道。用他们治疗众人的病没有差错。后来国王也得了病,就问明医:‘我得了重病,难过得要死,应该怎么治?’明医告诉国王应该用乳药。我先前说应该禁止乳药是骗你的。现在国王得了热病只能吃乳药除病。这时国王对医生说:‘你疯了吗?还是得了热病?说吃乳药能除病。你原来说是毒药,今天打算欺骗我吗?原来那个医生赞叹的乳药你说是毒,让我驱逐。今天又说是好药能除病。要如你说的一样,我本来的医生一定胜过你。这时明医告诉大王:‘国王不应该这么说。比如蛀虫吃木头偶然吃出了文字,这个蛀虫并不知道是不是文字。聪明人不能说:这个蛀虫识字,也不会大惊小怪。国王应该知道,原来的医生也是如此。不能分别各种疾病一味采用乳药。就像蛀虫偶然形成文字。庸医并不了解乳药的好坏。’这是国王问道:‘为什么说他不了解呢?’

客医答王。是乳药者。亦是毒害。亦是甘露。云何是乳复名甘露。若是牸牛不食酒糟滑草麦[麦*弋]其犊调善。放牧之处不在高原亦不下湿。饮以清流不令驰走。不与特牛同共一群。饮餧调适行住得所。如是乳者能除诸病。是则名为甘露妙药。除是乳已其余一切皆名毒害。
明医回答:‘乳药即是毒药又是甘露。为什么呢?如果让牛不吃酒糟劣麦,放牛的地方不再高原也不在潮湿之地。让它和清澈的泉水不让他四处奔驰。不与其它的牛同群,调理饮食让它安住,这样它产下的乳才能除病。如此才是甘露,其余的乳都是毒药。’

尔时大王闻是语已。赞言大医。善哉善哉。我从今日始知乳药善恶好丑。即便服之病得除愈。寻时宣令一切国内。从今已往当服乳药。国人闻之皆生瞋恨。咸相谓言。大王。今者为鬼所持为狂颠耶。而诳我等复令服乳。一切人民皆怀瞋恨悉集王所王言。汝等不应于我而生瞋恨。而此乳药服与不服。悉是医教非是我咎。
尔时大王及诸人民。踊跃欢喜倍共恭敬供养是医。一切病者皆服乳药病悉除愈。

大王听到这时恍然大悟,赞叹明医:‘善哉善哉,我从今才知乳药的好坏。’于是服用乳药,病就好了。然后下令全国人民可以吃乳。国人听到都很不高兴,说:‘大王现在被鬼俯身了?还是疯了?怎么能骗我们吃乳药呢?’于是聚集起来到王宫前抗议。国王解释们不应该狠我。这个乳药该不该吃,都是医生教我的,然后向人民解释医生教给他的道理。于是国王和人民都非常欢喜的供养这个明医。得病的人也都吃乳药,而得康复。



汝等比丘。当知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亦复如是。为大医王出现于世。降伏一切外道邪医。诸王众中唱如是言。我为医王欲伏外道。故唱是言。无我无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比丘当知。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来于佛法中唱是无我。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于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凡夫愚人所计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尘。如来说我悉不如是。是故说言。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如彼大医善解乳药。如来亦尔。为众生故说诸法中真实有我。汝等四众应当如是修习是法。
众比丘,应该知道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是如此。作为大医王出现在世间,降伏一切外道邪医。外道在各国人民中这样说:‘我是医王要折伏外道。’所以如来故唱是言:‘无我、无人和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比丘应该知道,那些外道所说的‘我’。就像蛀虫吃木偶然成字。所以如来在佛法中说‘无我’来调服众生。那个时机应该说‘无我’,现在有因缘所以又说‘有我’。就像那个良医知道乳到底是药还是非药。不像凡夫所认为的‘我’。凡夫愚人所说的‘我’。或说大如拇指,或说如芥子,或说如微尘。都不是如来说的‘我’。如来说:诸法无我。其实并非无我。究竟什么是我呢?如果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的就叫做‘我’。就像那个明医真正了解乳药的好坏。如来也是如此,为众生说诸法中真实有我。你们四众应当如是修习其中的道理。

发表于 2013-11-2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法如幻 于 2013-11-21 18:56 编辑
轻松 发表于 2013-11-21 18:29
看来主流佛教宣传一直搞无常,苦,这一套。这和佛的教义相反了。我平时大喊苦空无常装门面骗骗人,实际上做的是乐,常,说一套做一套并不违背佛的教法。反而暗合道妙了。如果不是心法如幻 友情提示,我至今还不知道呢。不看恒大足球那人不知得到什么了。

你了解佛的教义了?
说一套做一套是佛的教法?

闻法的过失有三种譬喻,
倒扣的碗,破裂的碗,有毒的碗,这三种碗里倒再好的甘露也受不了利益。
你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属于有毒的碗,

无闻慧如覆器不能受水。无思慧如漏器虽受而失。无修慧如秽器虽不漏失秽不可用。
发表于 2013-11-2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法如幻 于 2013-11-21 19:10 编辑

贡噶呼图克图心经讲演录:

具足听法之人,必须离三种过失,六种垢秽,见四种相,发菩提心,

所谓三种过失:
不闻——如一破碗,任何法不能接受;
不记——如一漏碗,虽经装盛,不能积储;
烦恼——贪嗔痴之烦恼,积聚于心。如碗中有毒,甘露盛注,亦化毒质。

六垢秽:
骄傲心——如高山落水,恃我智慧学问,不得承受法益,谦下如沟,可以留水;
不信心——如无信心,则往往将所听之法,与自心妄念比较,以致不得佛法真义,故必须信心坚定,则所闻之法,与凡夫妄念冲突时,常觉己非,就此观察而明佛法;
懈——不愿意听而随便听,不精进不得意义;
散乱——听法之时,心骛外缘,身虽在座,实未闻法;
昏沉——身虽在座,而思睡眠,身不得益;
不耐——对种种疲劳及关心事,须能排遣,如不能忍耐,一日听法,一日不听,又有何益。

具四相者,华严经谓善男子须作病人想,法作良药想,说法师作良医想,因如此关系,得到依止。想无始以来,人天三界六道轮回,贪嗔痴执著造诸病苦,欲疗治之,除取佛法,无根本治愈之方,其他诸法,仅暂时治标,贪嗔痴在,终久复发,故于说法上师应作良医想,上师阿舍黎为佛化身,必能治我之病,所说之法,功若甘露,难医之病,可能根本铲除,同时具脱离心,视三界若火宅,不愿有片刻留驻。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松 于 2013-11-21 19:13 编辑

佛的教义我不是很了解,看的都是二手宣传。不是原版。金庸就看巴利文佛经。

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这句经文历史上很少有人得到过这利益。




发表于 2013-11-2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利文?

哈哈,莫非你是学南传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松 于 2013-11-21 19:16 编辑

不是,已经说是金庸了。我哪一派都了解一点。南传佛教出了很多罗汉。


发表于 2013-11-2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闻慧如覆器不能受水。无思慧如漏器虽受而失。无修慧如秽器虽不漏失秽不可用。

怪怪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2:47 , Processed in 0.03205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