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龙吟

所有修行都是引导心的体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nbmi 发表于 2013-10-26 05:52
一點想法分享

很多时候,我们要分辨得出什么是幻想、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目标。

幻想是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达成的情境,幻想者知道幻想的一切将永远不可能实现;
梦想是知道自己通常不可能达成除非有奇迹,梦想者想要不经历过程而经由自己以外的奇迹,来实现自己想要的梦境。
理想是知道自己可以达成,但过程以及达成时自己所处于的那个状态不清晰;
目标是知道自己可以达成,并且知道过程以及达成时自己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整个状态。

行者可以尝试扪心自问:就成佛而言,我自己处于哪种认知状态?是幻想状态?梦想状态?理想状态?还是目标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智學員s 发表于 2013-10-27 11:02
DL法王:
假如一個人的宗教信仰或修為只停留在知識的層面,比如熟悉經文,卻未知行合一,這實在是個可怕的錯 ...

随喜DL法王能够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13-10-2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3-10-27 17:08
两个话题,大宝法王说明的是禅定力;我说明的是建立目标与可以检验的次第。

就禅定力而言,专注于任何 ...

将大宝法王那几句话定位为在说禅定力未必合适的,
四念处才更恰当。

四念处讲究,观自身如真,观他身如真,观自他身如真。
“观自他身如真”若加以展开。可以指各种众生种类的,非常广大,无量无边。

所以四念处的境界其实是可以与大乘观念的发菩提心合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forest 发表于 2013-10-28 09:26
将大宝法王那几句话定位为在说禅定力未必合适的,
四念处才更恰当。

大宝法王那几句话确实可以归类为四念处,但我想噶举派应该不会以四念处为其修学的原则和目标,当然我对噶举派不甚了解,参照格鲁论典我认为不太可能。

其实我在学格鲁之前就是学的南传内观,按我个人的经验四念处的修行仅能带来禅定力的成就,虽然在南传的系统里面有说明四念处可以获得解脱乃至四果。但我个人认为格鲁在毗钵舍那方面的甚深见,远超南传的系统,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所以四念处对于我来说,仅仅就是获得禅定力的一个方法,换句话说大宝法王那几句话也就是在说明如何利用日常的专注增强禅定。
发表于 2013-10-28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3-10-28 17:26
大宝法王那几句话确实可以归类为四念处,但我想噶举派应该不会以四念处为其修学的原则和目标,当然我对噶 ...

摘自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普善德根本》论释义开示
祈竹仁波切著

  我们亦可以改用四念处教法取代四圣谛而修。四念处是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及法念处——观法无我。
  观身不净利于对治淫心及证悟无常,它对出家人尤其重要。修观者观身体上至头顶,下至脚跟,其间的皮、肉、脂肪、骨头、血、骨髓及内脏等,便能体悟这不外乎是因缘而生,实并无值得依恋贪爱的原因。小乘宗派常常修白骨观,它与此观的作用及原理完全相同。如果要与四圣谛对照,身念处可说是对应苦谛。
  眼及耳等与外在的影像及声音等境相遇时,眼及耳识等功能发生作用,便进一步导致抗拒苦受、贪爱乐受及对中性的不苦不乐受漠不关心。乐受与贪相应,苦受与瞋相应,而中性的不苦不乐受与痴相应。在禅修及座下的平时,我们观察感受是如何在五根遇上五尘时生起,及它们如何诱发贪、瞋及痴等烦恼。在如法地修持后,我们能体悟所有感受皆是苦的根源。受源不断来,受便不断起伏,所以烦恼便不断生起。这是受念处的修法。如果与四圣谛对照,受念处可说是与集谛对应。
  如果没有心便没有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心的各种功能、运作方式及其状态,这便是心念处的修持。这种修持可说与四圣谛中的灭谛相对应。
  观法无我是第四念处——法念处。把我们锁在六道内的根本枷锁便是我执。但透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其实并无一个实“我”存在。这一点不容易做到,但它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念处与四圣谛中的道谛教法相对应。
  以上介绍了四念处之修持。这只是一个简略介绍,并非正式的教授。有些人以为四念处及四圣谛是低等的小乘修行,所以不屑一顾,这是十分可怕的想法。四念处其实是十分重要的修行。如果掌握了它们,便会有很大的成就。譬如说,若我们对身不净有所体悟,便会希冀得到清净之身。密法是化凡俗身为佛身的法门,譬如说我们观自身为本尊圣身、观外在世界为本尊之净土坛城等等。这些修行都与四念处有关。四念处之基础,可被用于这些法门上,成为其极有力的助缘。四念处及四圣谛虽属小乘部份的教法,但亦是大乘修行人必须具备的修为,所不同的只是,小乘行者以求解脱的心修持这些教法,而大乘或上士道行者以求成佛的动机修持它们。

-------------------------------------------------------------------------

"有些人以为四念处及四圣谛是低等的小乘修行,所以不屑一顾,这是十分可怕的想法。"

总之,你认为四念处只能用来修习禅定,是十分可怕的想法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13-10-28 23:32 编辑
forest 发表于 2013-10-28 18:04
摘自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普善德根本》论释义开示
祈竹仁波切著

你所引用祈竹仁波切的这段开示中的四念处教法是北传后期佛法的异化,并不是南传原始上座部的传承,这只是祈竹仁波切的方便开示而已。

如果你学过南传的四念处修法,就会明白与你所引用祈竹仁波切所说的四念处是不同的。比如身念处,南传所强调观察的是身体的状态、身体的举动和身体的四大元素,并不主张观身不净。而且其修行的目的是“念住”,“念住”可以解释为随念、记忆、觉察、忆起、忆持、紧系(事物)、不忘;这与道次第中的奢摩他修法一心专注(心一境性)是异曲同工的。还有道次第奢摩他修法中的四种修所缘境:周遍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和净惑所缘涵盖了四念处的身、受、心、法,可以说是修所缘境更为广泛的说明。
所以南传的四念处修法可以说等同于道次第中的奢摩他,说白了还是修禅定(寂止)。

虽然你引用祈竹仁波切所说的四念处和真正的南传四念处是不同的,但祈竹仁波切也很清楚地知道四念处就是修禅定,所说他说“这是大乘修行人必须具备的修为”也是没错的,因为这就是道次第中的奢摩他;另外祈竹仁波切还说“四念处之基础,可被用于这些法门上,成为其极有力的助缘”,请注意祈竹仁波切这里将四念处的作用归类为“助缘”,换句话说四念处并不是格鲁自宗的传统教法,而只是“助缘”。 虽然奢摩他是格鲁的教法,但就整体而言,奢摩他也是毗钵舍那乃至金刚乘修法的助缘,何况四念处与格鲁的奢摩他修法在实修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最后我还想澄清一点,我说四念处只能用来修习禅定,并不是对四念处不屑一顾,也没有认为这是低等的小乘修行,我想表明的是四念处只能用来修习禅定也就是奢摩他,无法进入毗钵舍那。因为整个四念处的教法中完全没有明确胜义所破的描述,虽然也大量的提到了无我,但在没有明确所破的前提下,根本无法切入。其实这些只有实际去修的人才会明白,我想再多说也无益了。。。
发表于 2013-10-29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DL法王:主動提升人心的正向內在特質,以及學習對治自己的破壞性習氣,將是人皆讚賞的一件事。而這種強化內在價值觀的行為,首先受惠的,毫無疑問就是自己。
发表于 2013-10-29 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樓所說,簡直是錯到離譜,讓人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糾正的地步了。
至於最後一句:“其实这些只有实际去修的人才会明白,我想再多说也无益了”,更可謂狂妄。意思似乎是說:“我說的是是實修經驗,你們沒有實修的人就沒資格反駁”。可是,我們知道,任何實修的經驗,都是要能經得起經教的檢驗的,如果直接與佛語違背,那只能說是你盲修瞎練修錯了,不能倒轉過來講說是經論錯。
說“四念住修法只是修定而不涉及觀(維巴薩那)”;認為修四念住不能獲致解脫;說身念住中沒有觀不淨的成分等等,都是完全外行不懂裝懂的胡說,說的嚴重些,是謗佛,謗法。
我想,在這種涉及根本乘教理的問題上,說出如此顛倒的見解,是不能用“菩薩乘金剛乘高於聲聞乘”“秉承格魯宗見不接受上座部宗見”等藉口來自辯的。因為以上的這些說法,已經直接違背佛語教授。除非說格魯派不承認上座部是佛教,巴利經典是佛語,不然,哪怕是在一個格魯論壇,以上這種見解也是絕不可能被容忍、被接受的。
至於說“實修感受”云云,你自己修了四念住,認為只是薩瑪塔而非維巴薩那,那是你自己沒學對,沒修對,說嚴肅一點,那是你自己愚昧,怎麼能因為你自己愚昧,就反過來否定法呢?這就好比一個人是智障,上了十幾年小學也沒學會認字,然後就主張說:小學並沒有教會人認字的可能性,這不是太顛倒了麼?
发表于 2013-10-29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說上座部四念住不能導致證果,是甚麼意義上說的?如果是說,上座部教導的四念住不能證得大乘、金剛乘中所說的成就,那不是廢話?人家本來就沒有這麼說嘛。要是說四念住不能導致證得聲聞四果,那就是直接否定佛語(除非認為巴利經典不是佛語,都是編造的,瞎說的),甚至乾脆就把聲聞乘教法整個顛覆,整個否認了。要是連修四念住能證果都不認,那整個聲聞教(或者說巴利系佛教、上座部佛教)還是佛教麼?一個僅僅教導人天善法的佛教?
至於說你要認為格魯在“觀”的見解上高於上座部,你作為格魯派信徒,這樣看法本無可非議。但你要說上座部教導的四念住根本就不是觀,只是止,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是說,這不符合格魯派定義的“觀”,那也還是廢話,人家本來就沒有這樣宣傳。如果你說“上座部教導的四念住連聲聞教標準的‘觀’也不是”,那請問你認為真正的聲聞乘的觀應該是什麼樣的?
你說:“我在学格鲁之前就是学的南传内观,按我个人的经验四念处的修行仅能带来禅定力的成就,虽然在南传的系统里面有说明四念处可以获得解脱乃至四果。”那是你的問題。至於你說:“但祈竹仁波切也很清楚地知道四念处就是修禅定”,恕我直言,若非你看不懂仁波切的開始,就是你故意毀謗了!仁波切明明說:“小乘行者以求解脱的心修持这些教法”,那麼請問,聲聞乘中到底有沒有解脫果(如果你認為沒有,你就是徹底否定聲聞乘是佛教;是謗佛、謗法,謗僧)?既然有,怎麼可能四念處“僅僅是修禪定”而不涉及“觀”呢?
发表于 2013-10-29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是一個受過祈竹仁波切法上的恩惠的人,如今轉世尚未找到,你若念恩,就不該胡亂解釋仁波切的教導。固然,師長原本見解的正確,並不會因為弟子愚蠢的誤解而變成不正確,但你這樣胡亂解釋,讓不明究裡的讀者誤以為仁波切的教導有錯,這種壞的影響,有可能成為尋求轉世過程中發生障礙的緣起。
你若自己不懂,又實在不能控制自己的發言欲,那就別把話說死,別一口咬定地說:仁波切是這個意思,仁波切是那個意思。你加上“我認為”“有可能”“似乎”這樣的表達,大概會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伐折羅伊喜伐羅 发表于 2013-10-29 03:54
你也是一個受過祈竹仁波切法上的恩惠的人,如今轉世尚未找到,你若念恩,就不該胡亂解釋仁波切的教導。固然 ...

同意,惭愧!
发表于 2013-11-4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3-10-27 17:29
很多时候,我们要分辨得出什么是幻想、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目标。

幻想是非常清楚地知道自 ...

所以成佛是幻想、夢想、理想還是目標,在於每個人對於佛與成佛的方法的理解與認識,

是否這也是無常,非一成不變的,透過學習其中狀態也會改變?!

自問的目的是什麼? 檢視自心後,更加堅固向前邁步的心?
還是發現自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放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6:11 , Processed in 0.03347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