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密宗有個趨勢是幾十年前沒有的
就是對大乘基本的精神
與大乘密續修啥?(修行當然要斷了要增了,這些要弄清楚)
般若經:悲不住涅槃
就是在說這問題
怎樣悲不住呢?
為何因札菩提當國王有五慾煩惱可以修密解答也在此
般若系認為:所知障煩惱障與習氣
這三者要怎樣斷?----當然與小乘完全斷掉煩惱,是不一樣的
般若經有幾個解釋,藏傳用月稱見,但名句論翻的不是很清楚,用漢傳的<大智度論>也是一樣的
以下的說法主要是以《大智度論》為主,提供大家參考。
1.何時斷盡煩惱?
1.說一切有部認為:釋尊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時都是還沒斷盡煩惱的,一直到菩提樹下金剛喻定時才斷盡煩惱而成佛,換言之,說一切有部認為菩薩都是還帶有煩惱的。(南方上座部見解大致相同,但修菩薩道的時劫略有出入)
2.《大智度論》主張:菩薩得無生法忍,已斷盡一切煩惱,唯有習氣未斷盡,必須到成佛時才能斷盡習氣。
2.如何在三界度化眾生?
1.依說一切有部的說法,阿羅漢不受後有,所以入涅槃之後就不會再來三界潤生了!由於說一切有部主張菩薩都是未斷盡煩惱的,所以釋迦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時,都是以煩惱潤生而來三界受生。
2.《大智度論》主張:菩薩要長久於三界度眾生,必須要藉助「結業生身(由煩惱與業感得的生死肉身)」或「法性生身(由大悲願與習氣感得的變化身)」才行。(說一切有部等部派不太談法性生身)如《大智度論》卷74,大正25,580a14-16云:「是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無生忍法,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
3.菩薩悲心未具足前,於諸煩惱應當修忍不應斷盡
1.《大智度論》認為:菩薩觀空,雖有能力斷盡煩惱,但若悲心未具足時就斷盡煩惱的話,會墮二乘地!所以在此階段應先積極增長慈悲心,不要急著斷盡煩惱!應注意的是:雖說「暫時不斷盡煩惱」,但也要控制煩惱,不要讓它隨便作怪!《大智度論》卷15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菩薩心有智力能斷結使,為眾生故久住世間,知結使是賊,是故忍而不隨。菩薩繫此結賊,不令縱逸而行功德。譬如有賊以因緣故不殺,堅閉一處而自修事業。」
2.從《大智度論》卷15文句看來,此時的菩薩未得無生法忍,故意留惑,以便以「生死肉身」再來三界修福慧資糧、度眾生。
4.得無生法忍菩薩,斷盡煩惱,以「法性生身」繼續來三界度眾生
1.《大智度論》認為:菩薩不是永遠不要斷盡煩惱,當菩薩得無生法忍,悲智平等具足時,是可以斷盡煩惱的。此時雖然沒有「惑」可以潤「生死肉身」,但可改用「大悲願」與「習氣」感得「法性生身」」繼續來三界度眾生。
2.《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1c22-27
今當如實說: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具足成就餘殘佛法故,十地滿,坐道場,以無礙解脫力故,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3.《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4b1-10
菩薩漏盡云何復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皆由愛相續故有。譬如米雖得良田時澤終不能生;諸聖人愛糠已脫故,雖有有漏業生因緣,不應得生。
答曰:先已說菩薩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後肉身盡得法性生身,雖斷諸煩惱,有煩惱習因緣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5.「煩惱」與「習氣」
1.如《中觀論頌講記》p332所說:「習氣的存在,並不能招感生死」。這裡所說的「招感生死」可以理解為「招感結業生身」。也就是說:「習氣的存在,並不能招感結業生身」。
2.《大智度論》卷42說:「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CBETA, T25, no. 1509, p. 368, a5-6)習氣還是習氣,只是菩薩視之為煩惱而認為必須斷除。
3.由於《大智度論》有提到「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所以「留惑潤生」就有可能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1.未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故意留煩惱不斷盡,以便潤「生死肉身」來三界修福慧度眾生。
2.已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以大悲願配合「習氣」(菩薩視之為「煩惱」)感得「法性生身」來三界修福慧度眾生。
6.補充《大智度論》中「應當修忍,不應斷結」之說法
1.《大智度論》中雖未出現「留惑潤生」之用語,但明確說到菩薩悲心未具足之前,應當修忍,不應斷結。譬如有賊,以因緣故不殺,堅閉一處而自修事業。等到悲智平等,才得無生法忍、斷盡煩惱。
2.未得無生法忍前,應當修忍,不應斷結。參見《大智度論》卷15〈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169, a6-c3):
問曰:云何內心法中能忍?答曰:菩薩思惟:「我雖未得道,諸結未斷,若當不忍,與凡人不異,非為菩薩。」復自思惟:「若我得道,斷諸結使,則無法可忍。」
……
復次,菩薩於諸煩惱中,應當修忍,不應斷結。何以故?若斷結者,所失甚多,墮阿羅漢道中,與根敗無異。是故遮而不斷,以修忍辱,不隨結使。
問曰:云何結使未斷而能不隨?
答曰:
1.正思惟故,雖有煩惱而能不隨。
2.復次,思惟觀空、無常相故,雖有妙好五欲,不生諸結。譬如國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人所不知。王言:「取無脂肥羊來,汝若不得者,當與汝罪。」大臣有智,繫一大羊,以草穀好養;日三以狼而畏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牽羊與王,王遣人殺之,肥而無脂。王問:「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如是,見無常、苦、空狼,令諸結使脂消,諸功德肉肥。
3.復次,菩薩功德福報無量故,其心柔軟,諸結使薄,易修忍辱。譬如師子王,在林中吼,有人見之,叩頭求哀,則放令去;虎豹小物,不能爾也。何以故?師子王貴獸,有智分別故;虎豹賤蟲,不知分別故。又如壞軍,得值大將則活,值遇小兵則死。
4.復次,菩薩智慧力,觀瞋恚有種種諸惡,觀忍辱有種種功德,是故能忍結使。
5.復次,菩薩心有智力,能斷結使,為眾生故久住世間;知結使是賊,是故忍而不隨。菩薩繫此結賊,不令縱逸而行功德;譬如有賊,以因緣故不殺,堅閉一處而自修事業。
6.復次,菩薩實知諸法相故,不以諸結使為惡,不以功德為妙;是故於結不瞋,功德不愛。以此智力故,能修忍辱。如偈說:
「菩薩斷除諸不善,乃至極微滅無餘;大功德福無有量,所造事業無不辦。
菩薩大智慧力故,於諸結使不能惱;是故能知諸法相,生死涅槃一無二。」
如是種種因緣,雖未得道,於諸煩惱法中能忍,是名法忍。
(導師《大智度論筆記》〔C017〕p.215):
忍結不斷亦不隨:
a. 正思惟故,b. 觀空無常相故, c. 功德無量心柔軟故, d. 智慧力故,e. 為眾生故, f. 實知諸法相故=不隨煩惱
3.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參見《大智度論》卷27〈1 序品〉:
「今當如實說: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具足成就餘殘佛法故;十地滿,坐道場,以無礙解脫力故,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CBETA, T25, no. 1509, p. 261, c22-27)
至於格魯自宗的月稱見結合與密集金剛的修形很清楚,轉煩惱五毒為五智!五智本身就是煩惱五毒,在灌頂瓶罐說得很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