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葉小釵

一則求證福智金女士在班長時代的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narraboth 发表于 2016-5-8 17:26
我對福智沒太多接觸,有時候也覺得版上對福智的討論講來講去都差不多有點煩,但我幾年前去印度,認識兩個人 ...

有錢也不能揮霍啊!..呵呵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記錄此開示
法音法師開示: 相似、錯誤的依師之理
相似、錯誤的依師之理
或者也有幾種相似、錯誤的修習依師之理,應該戒慎小心、避免,在此不妨簡述如下:
第一種:假藉著修習依師之理,卻堂而皇之的公開神化上師以及團體,城府極深的採用侍從主義的策略,就是按照學員的忠誠認同度以及參與投入度,而各別加以分配,並且決定學員獲得學習佛法的機會與資源,實際上卻是充斥著凡俗的動機以及謀略的心機,商業式的經營佛法事業,依此迷惑眾生。

第二種:將依師之理作為謀利的工具,怎麼說呢? 只是要求弟子必須將師長的所作所為都看成十全十美,即便是師長具足商業行為,也必須看成十全十美,依此而謀取世間利益,獲得名聞利養。

第三種:師長及其弟子其實都不具備無上瑜伽密續的修學條件與德相,但是卻認為必須如密勒日巴尊者依止馬爾巴譯師一般,都要求顯教的弟子必須以無上瑜伽密續的依師之理而修習,譬如讓弟子放棄一切智慧觀察,只是愚信,無論有否違背佛說,讓弟子認為師長說什麼、做什麼都要聽受、都要接受。

第四種:在修習依師之理時認為,向師長請問佛法,甚至對辨佛法,就是不恭敬師長、就是不恭敬佛法,如果與師長的意見不同,甚至對辨討論不同的問題,認為這是墮落惡趣之因,有時候也認為所有的成佛之道,只有修習依師之理便已足夠,完全否認了所有的顯密雙運圓融道次第。

第五種:認為唯此一家,假借著修習依師之理,就依著佛法的門户之見、道場、法門、上師、團體或者某種教義的差別而自讚毁他,認為別人的上師都不好,只有自己的上師最好,認為別人的都錯誤,只有自己是正確,並且不允許弟子去別的師長前,去別的道場中學習,一旦弟子因緣不具而去了別的師長前,或者在別的道場中學習,就會公然恐嚇這是下地獄之因、這是叛徒,這時全然喪失了慈悲心,更不具足緣起觀。

以上簡述了相似、錯誤的依師之理,理應戒慎避免。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6-5-9 16:45 编辑

法音宣流之慈悲法林(法音法師) ·

師長線上解惑答疑之013——轉自法音宣流QQ群

一.如何觀察所要依止的大乘善知識的德相?

《莊嚴經論》說有十種。(《集要》中有,略)博多瓦尊者說具三種就可依止:即1.三學。2.通達實性。3.悲憫心。

袞卻格西也說三種就可依止:即1.德勝己。2.重視來世超過今生(心入法,舍現世)。3.視他人超過自己(具悲憫)。

弟子業障深重,所遇師長經過觀察,發現並不符合博多瓦尊者以及袞卻格西所說的條件,有師長帶領弟子從事世間一些商務活動,有師長按照密續的依師之理來要求弟子,頗感迷惑,不知如何看待?請您開示。

二.所謂的上師和善知識是指什麼?

師長答疑



第一有關依師之理,分幾點來講:

佛教中有兩個種類的依師之理,即聖教總相依師之理、補特伽羅別相依師之理。



聖教總相依師之理:

我們依止上師、依止善知識,必須依著整體的佛教意趣而行。換句話說,必須相順於整體佛教的教義以及正確的法理來依師,稱之為聖教總相依師之理。



補特伽羅別相依師之理:

凡是經過認定為自己的上師之後,上師所作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所行皆善。也就是說,不管上師交代任何事情,只有造作,沒有任何想法,稱為補特伽羅別相依師之理。



這兩種種類的依師法都是具相的、正確的,但還是有個劃分,依於能依止者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這一點在佛經當中,有戒經的依師之理、顯乘的依師之理以及密乘的依師之理。



戒經的依師之理是指要把自己的師長,看成具足相似于佛陀的功德;顯乘的依師之理是要觀師如佛、觀師是佛,即是觀外相現為凡夫相的上師,其本質是諸佛的體性(本質是佛)來依止;

密乘的依師之理,即是不但觀自己的上師是諸佛的本質,而且也是諸佛的外相,如此依止。



這裡面,戒經的依師之理和顯乘的依師之理,就是屬於聖教總相依師之理。也就是說,即是我和我的上師已經建立了師徒關係,也依止了,之後,如果上師所作的不符合教法、不符合佛說,也不能聽受,要加以啟白、婉拒,但是對師長仍需恭敬,不要做誹謗。



密續的依師之理,就屬於補特伽羅別相依師之理,譬如,瑪爾巴尊者和密勒日巴尊者,必是師徒兩造已經在修學無上瑜伽密續的教授,弟子是具足法器者,同時上師也有能力調服弟子,二者是宿世以來已經根器成熟,具足成就的條件,所以上師說什麼,弟子就要做什麼,這是屬於密續的依師之理。

之所以這樣講,目的是說不能將聖教總相依師之理以及補特伽羅別相依師之理混為一談,如果目前弟子並非具相修習密續教授,就應以顯乘的依師之理為主來依止師長,師長也應以顯乘的依師之理來教化眾生如何依止上師,這樣才是正確的。以上是經典中所提到的依師之理的種類。





二,上師和善知識區別是什麼?

上師是指:具德者或具大恩澤者,才能成為上師。

善知識是指:凡是幫助我、引導我增長善法,引領我成就佛道者,就可以稱為善知識。



此中又可分為具一恩、具二恩、具三恩的根本上師。

顯乘的具三恩是指:

①上師為我們傳授口傳;②為我們講說教授;③為我們傳持戒法。這樣的上師稱為顯乘的具三恩根本上師。



密續的具三恩是指:

①上師為我們傳授灌頂;②講授密續教法;③賜予口訣教授。這樣的上師稱為密續的具三恩根本上師。



由此看出,顯乘、密乘的師長的恩澤還是有差別的,對我而言,在法上對我付出的程度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恩澤。



師徒關係既不是感性,也不是盲目的,必須要依佛法的正理、智慧啟發正信,來建立師徒關係。依師之前要先行觀察,顯乘、密續都有提到要觀察,甚而密續有觀察十二年之說。



觀察是指:先不要建立師徒關係,而是先建立法緣關係,彼此不是師徒而是蓮友,先聽受教法、瞭解教授,宣說正法者於我是否有能力、有悲心來攝受我?自己對宣法者所宣說的法是否瞭解正確?以及對宣法者是否有極大信心?這些都要先行接觸,以法為緣來觀察,一段時間之後,確信基於法的關係,很容易啟發淨信,這樣才可以建立師徒關係,所以應以觀察為先,後才有依止,若不如此,就變成不具相的盲目依師。



上師的角色在我們佛道的成就上極端重要,所以對上師的依止之理和態度,是直接影響佛道成就的因素。他不是兒時玩伴,亦不是明星,而是引領我們成佛的人,所以應好好修學依師之理。



之前有說,初修業者或者一般顯教的依師之理,甚至是密乘的依師,如果彼此都不是法器,而將師長看得十全十美、所作皆善,就錯誤了,就會變成毒藥,一定要具足淨信之上如理抉擇、觀察,才是比較符順於佛說。



所謂的上師是指具有佛法者,師長要有十德:即戒定慧三學功德、教法廣博通達、自己有修證經驗、功德超勝於我、善巧說法、具足悲心攝受我、具精勤以及對我的法業沒有疲厭的教化我,這樣才是上師,上師並不是隨便一個人,或建立了法緣就是上師,具上師德相、條件者,才可稱為上師。若自己未調服,則難以調服別人。



作為上師定要教法正確、證法相應,教證功德或多或少要具足,才可安立為上師,並不是相信就變成上師,此不是佛教的依師之理,尤其——上師並不是教授弟子世間法,而是要教授弟子出輪回、得解脫乃至成佛的人,所以如果沒有特別需要,或者說沒有佛法的因素,當然上師是不應該涉及世間的事業,牟利、圖利等這些都是要避免的。上師該做的應是:如何教化弟子成就成佛之道,上師更不應是邪見者,若是邪見者、不如法者,怎能成為上師呢?



這些都說明了,依止上師不是感情用事,不是盲從權威,更不是套用依師之理來壓服人,如果如法修習依師之理的人會成就,如果不如法修習就會墮落,這是一定的。



師長假借依師之理來控制弟子也是不如法,會墮落,這樣有罪,同樣,弟子盲從無知,以不如理的方式而依師,也是有罪過、會墮落。不是說「這是佛法所說」,就片面執取,佛法所說有其內容、關要以及正確圓滿性。



若從聖教總相的觀點,就應符順佛說,依於聖教而依師,就不應將師長所作的一切看成是十全十美,不能看成所作皆善,必須如理觀察,但不能誹謗。



若師長在法上並未與我結緣,沒有給予教授指導我修行,而只是在世間的事物上建立關係,這不是依師之理,若是,則成世間所有的商業行為皆成為依師之理,不是這樣講,而是以法為主。假如所作的不是佛法,也不是佛法的工作,而是世間法,只是套用依師之理,是不可採信的,應要智慧抉擇,切記不可誹謗、惡口。



由於這樣的師長並沒有在法上給我增上,所以就可以「遠依止」,「遠依止」的意思是:若不在法上求增上,應在有淨信、恭敬的基礎上,不要當他做主要的上師,或離開、或沒離開,但應想:師長是次要的,並不是我主要的上師。



當然也可以繼續尋找自己的根本上師,並無限制說,離開一位師長而不能去需找其他的師長,因為,依自己的利益性和信心,佛弟子可以有多位上師。



以上是依戒經和顯乘的依師而談。



上師不應以密續的依師之理來要求弟子,因為兩造都需有條件,如上師與弟子都具有條件之時,當然可以用密續的依師之理,如果條件都不夠,就會變成藉口,變成毒藥。



最初應按聖教總相依師之理較為正確、穩妥,直至很高程度之時,則必須依補特伽羅別相的密續依師之理來做,所以現在還是以相順於顯教的依師之理來修習、來面對上師,是比較正確的。



總之,修習依師之理,主要要正確,否則易成邪道。上師若以這種方式教導弟子依止也同樣有罪過,會有業報,弟子無知不如法,這樣依止也會有罪過,也會有業報。相反的,若上師在法上用心,教弟子修依師之理,弟子也這樣修依師之理,就會增上,會有很大功德,關要是要看內容。



因此,應具足智慧來抉擇,該如何依止上師以及依止的程度,若不符佛說,不是以正法為主,可以不聽受,本來上師是指導弟子成佛而非讓其墮落的,弟子依師的目的也是為生起功德、成佛的,如果不正確,就會墮落,邪師外道很危險,一定要善加抉擇。



如果已經依止了,不要失去恭敬、不要惡口。念恩澤生恭敬,見功德生敬信,要從法恩和佛法功德上講依師之理,才不會偏掉。確實,有時執行起來很困難,但不能失去正見。



概括而說,具慧抉擇而取捨,不應嗔謗以及不敬信,于眾生都要敬信、不嗔謗,何況是師長,否則自己會造惡業。如何去做,自己心中要清楚,邊學佛,邊培養佛法的判斷能力,才可了知正確取捨,由智慧引出的淨信才是純正與堅固的。



若不如法,心中「遠依止」,再尋找別的上師,于修學佛法不要隨便退心,但不必要惡口、嗔恚、誹謗。心中要明白,我要的是佛法,依人是為了增長佛法的功德,應以此原則處理這些事情。



就依師之理的疑問簡答如上,若有錯誤或不足之處,我們可以繼續探討,希望對這個問題都可以獲得正確的認知!



以上是依戒經和顯乘的依師而談。上師不應以密續的依師之理來要求弟子,因為兩造都需有條件,如上師與弟子都具有條件之時,當然可以用密續的依師之理,如果條件都不夠,就會變成藉口,變成毒藥。最初應按聖教總相依師之理較為正確、穩妥,直至很高程度之時,則必須依補特伽羅別相的密續依師之理來做,所以現在還是以相順於顯教的依師之理來修習、來面對上師,是比較正確的。

就依師之理的疑問簡答如上,若有錯誤或不足之處,我們可以繼續探討,希望對這個問題都可以獲得正確的認知。謝謝各位的信任!
发表于 2016-5-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5-9 17:35 编辑

2008年 華人聯合請法團(第二天上午)
問題:
成佛之道中,上師與弟子的關係,「根本上師」與「上師」如何區分?

法王回答:
那對第一個問題呢,就是我們要在成佛之道中呢,我們想要這個成佛,那真正的可以讓我們「成佛的方便」是什麼呢?就是「菩提心」與「空正見」。那我們要修學這個「菩提心」與「空正見」呢,我們因為不知道內容,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人來跟我們講說,跟我們指導..喔.什麼是「菩提心」?所以一般我們在「三皈依」裡面有講說,跟我們講說這個佛法道理的是「佛」;然後真正可以救度我們的呢..是「法寶」;然後「僧寶」呢..他是可以..就是來幫助我們的。

那同樣這個「上師」呢..他是屬於..他是可以跟我們教導佛法的,扮演這樣的一種角色。所以說呢,我們要「成佛」,我們要得到「一切種智」,那個智慧,就是成佛的這個「道次第」呢,我們需要是「正確」的,而且不只是正確,而且需要是完..「圓滿」的,如果缺少什麼,可能我們就無法得到這個果位。那當然這種「道次第」我們不瞭解,所以需要有人來給我們指導。

同樣的呢..我們修行,要生起一個這個證量,我們需要對我們要修的這些內容呢,頭先要先去思維,靠思維呢..然後生起了這個..喔.要先聽聞,聽聞之後呢..我們會生起這個「聞所成慧」。那這個「聞所成慧」呢,也..喔.就譬如說我們在看經典的時候呢,會給我們帶來這個「聞所成慧」。那此上呢..再加上這個..有修行的這些「上師」,他的這個指導的話,那..對我們就..我們的受益就非常的大。

比如在【入行論】呢,他有講到什麼..「菩提心」跟「空正見」的這些教授、這些道理,但是呢..如果叫我們這樣直接去修行,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修,哪一個才是..次第是什麼?哪一個要先修?哪一個後修?我們不知道。所以說,我們如果依止一位有修行的、有經驗的這樣「上師」,那對我們..我們的受益會很大的,因此「上師」是很重要的!

那在..就是「戒律」的時候呢..在佛講說「戒律」的時候,這些「律典」裡面有提到一個就是..處所的一個「上師」。那這個..就是在「最初階段」我們需要這一個「上師」,也就是這個「上師」隨時..你做什麼事都要跟他報備的這樣一種「上師」。那..以這種「上師」而言,他也有他需要具備的條件。那同樣的就是說..「親教師」啊、或者說什麼「阿闍黎」啊,這些都有..在「戒律」當..在「律典」當中都有提到他們必須具備的條件。

那現在好像有一種現象會覺得說..唉.「上師」跟這個轉世呢..就是轉世的這個「仁波切」好像變成是一樣的,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這個「上師」呢..他..不是說你的這個地位高低來去判斷這個「上師」的,這種判斷方法是錯誤的!所以說要能夠「完全正確的講說這些道理」呢,所以..講說道理的,所以我們所依止的這個「上師」呢,他的條件呢..一定要具備,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具備「三種條件」。

這..這個「三種條件」是什麼呢?一個是「才識精湛」,也就是「廣學多聞」的意思;第二個是「德行嚴謹」,就是說..他把所聽聞的道理都有拿來修持。第三個,他的這個「心地善良」,基本上是這..這三個。那..第一個我們剛剛講的就是「廣學多聞」;第二個呢..就是所聽聞的這個道理呢,他也能夠來結合自己的心續,不是說光只是口頭上講,他自己要去修行;第三個,就是他有一個「善良的心腸」,就是要「常常為眾生發願」。所以說..總而言之,就兩個條件嘛,一個就是他要..他是一個佛法的學者,他什麼都要懂、廣學多聞;第二個呢..他要有什麼?修證的這個功德。

那講到這個「第二個問題」,講到「根本上師」與「上師」如何差別?所謂的「根本上師」,以「密法」來講,我們是所謂..他是「具足三種恩德」的、「恩惠」的,我們就把他稱為是「根本上師」。這「三種恩惠」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給我們「傳授灌頂」的、給我們這個「傳授金剛戒體」的,這是第二個,那..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他給我們講說這個「密續」的道理、講說「續典」,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呢,他是..他給我們傳授這個「引導文」,就是從他自己的體驗上,來教我們怎麼..如何的這個修行,講說這些「教授」。所以就是「具足這三種恩惠」的這個「上師」呢,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這個「根本上師」。

那一般來講呢..就是..就是傳授我們戒體的,就是我們「受戒」嘛,那授戒這個和尚呢,這些..我們都可以把他視為是..一般的「上師」。那同樣的,跟我們教法的,那這個..跟我們教法,就是我們不知道這些佛法,跟我們教導..的這位..這個師長,也是可以說是「上師」。然後呢..教我們如何來修行、我們要怎麼來去修行?怎麼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都是屬於「上師」。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5-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華人聯合請法(第五天下午)

問題:
我是大陸來的格魯學法者,最近大陸盛傳你已認可一位大陸的在家女生,認可她的證量極高、已證得空性,是一位菩薩再來、是宗喀巴轉世,將會大興佛教,成為漢地佛教的領導者,是否有此事?又據聞她有極高神通,並常有菩薩、護法下來與她對話、教導,請問格魯派如何看待神通與護法之此事?

法王回答:
這個問題非常的複雜!那是不是菩薩呢?我們還是要去研究。這個很複雜!因為很複雜,所以我們要認清真相!我們要去觀察、檢驗、去研究!
我沒有認同她是絕對好、絕對的一個好上師,我是沒有認同她,也沒有這樣說過。但是有很多人跟我講,說「她有一點特別」就對了!那我說:「喔,可能吧!?可能就是很特別!」這樣子,我有這樣回答。所以,你們要好好地去觀察、去研究,是不是真的這麼特別?

就是以格魯巴來講,他的作風是什麼呢?他的作風是把「三藏」當作為…就是像「憲法」一樣來看待的。在這個以「甘珠爾」--就是佛親自講的這個經典裡面,以藏傳佛教已經翻譯了是有一百多函;然後,以後來的這些大師、印度來的這些大師所造的這些著作--翻成藏文的著作「丹珠爾」有兩百多函之多。那在這些裡面有講到「經」、「律」、「論」三藏,也有講到「密法」的部分。在講到「密法」的時候,有提到這個「本尊」方面,也就是教我們怎麼來去修這個「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有提到很多這樣的內容。但是,卻沒有教我們怎麼來去--就是供養這個天神、供奉天神、供奉這個龍啊……這些道理!


然後在這個「續部」裡面,它有講到這個「壇城」,在「壇城」旁邊,它有這個「護法」,它只是這樣提到有這個「護法」而已!並不是說:喔,另外有這個「護法」,我們把「他」認為是很重要。他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護法」是不存在的!那我們在西藏裡有這樣的一種--就是有些人會這樣的供奉,把「護法」當作很重要;然後把這些「護法神」呢…把他現為「誓言尊」;然後再請這個智尊--「智慧尊」融入他,然後對他…我們要懺悔;然後我們要去作一些供奉,念很多「儀軌文」。事實上,這些作法在佛的經典裡面是沒有的!這是西藏本地的一個法、本土的法。
那像以宗大師的著作,或說宗大師父子三尊的著作裡面,並沒有以上講的這些修法。那有的是什麼呢?有的就是這個「依怙」。我們稱為那個「依怙」或說「依怙」這個護法,是在佛經裡面、續典裡面就有提到;還有我們講到這個「卻甲」(藏音),直接翻就是「法王」,就是有這一個護法。像這兩個護法呢,是在佛經裡面有正式、直接提到而已,那…其他的那一些,其他的那些就沒有提到了。


那宗大師的這個教法,完全地可以來保持這個教法,執持這個教法的這個就是…「寺院」是有兩間:一個是「上密院」;一個是「下密院」。執持「密續」的這個教法,是「上密院」跟「下密院」。
那他們這個上、下密院的護法呢,就只有…主要就只有兩個:一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袞玻」(藏音),就是那個「依怙」。我們直接翻「依怙」的護法和這個「法王」的護法,就這兩個!

那如果你是要像一個…做個「純真」的…這個格魯派的、比較「純淨」的格魯派的話,那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護法,只要依止剛剛講的那兩個就可以了!那如果可以這樣「純真」的來做一個格魯派者是最好的。法王:「臧巴!臧巴!(藏音)」,翻譯:「乾淨的。」直接翻就是「乾淨的!」,要做一個「乾淨的」格魯派……就是「最好的」可能比較困難,但是要做一個「乾淨的」格魯派修行者。

就是說以「紅教」(寧瑪派)的修行者呢,他是完全修持「紅教」,他會覺得「紅教」是最好的!那以「薩迦派」一樣,「薩迦派」的行者認為「薩迦派」是最好的!同樣的,這樣一個…「基督教」的一個修行者或說道士、神父(他)會覺得「基督教」這個法是最好的、這個宗教是最好的!佛教…當然會覺得「佛教」是最好的!如果你們有一些是學「道教」的,應該是覺得「道教」是最好的吧?

所謂的「乾淨」就是不混雜,沒有混雜很多其他的東西,叫做「乾淨」這樣!以宗大師的著作裡面,最主要是依龍樹菩薩和在印度大家都共同、就是公認他們是最正確的這些「論師」,以他們這些「論典」為主,然後來作解釋而已!並沒有說摻雜什麼人的東西都一起講這樣子!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5-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10月2日年聯合請法團第三天下午

問題:
我是「廣論」學員,以前上師在時..覺得很清淨,但後來有位女眾(在家居士)來接這個團體,我們學員本身都不清楚此(在家居士)的來歷及修行狀況,而團體又要我們依止那位女眾(在家居士)為根本上師。所以請問法王,我們是否應該依止她呢?一位女眾的(在家居士),是否可做為團體的根本上師?

法王回答:

有關這方面的這個問題呢,我也聽過。一般來講是..男、女是沒什麼分別的,像那個「度母」也不是女生嗎?那我們有這個「千手手眼」的這個「大悲觀世音菩薩」,他的這個傳承呢..是有一位叫吉祥比丘尼,是從她流傳下來的。但是必須要一個具格的、具備條件的。所以說你們要去觀察她是不是有具備這樣的一個條件。那要不要依止為上師是你們自己的事,是自己要觀察之後,然後判斷說「這個是..我要把她依止為上師。」..那我沒什麼話好說的,就說..你們要好好去觀察,判斷說她是不是真的一個具格的上師。如果她是具格的上師,你就依止,反正要不要依止都是在你們的手上。

那在這個「密教」的典籍裏面有講說到..你要依止這個上師之前呢,如果有某種狀況,就是你必需要..即使要花十二年的時間,你都應該要去..就是用那個時間來去觀察上師,不是馬上就依止,你還是要觀察!你要觀察十二年,如果需要的話..也是需要觀察十二年!

就是說..你在觀察她的時候,你把她當為一個「法友」,不必把她當為一個「上師」,然後跟她..多做一些佛法上的這個問答、討論的話,然後慢慢的觀察她。後來知道說..她是一個真的具備條件的上師,你再來依止。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5-9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大家把63、64复制下来,打印成章,边读边想,来个5遍。这个是真的无缪正说!
发表于 2016-5-10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5-9 23:58
建议大家把63、64复制下来,打印成章,边读边想,来个5遍。这个是真的无缪正说!

已经保存

多谢了!
发表于 2016-5-10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思考法王的回答(#65#66#67)  契理容易契機難啊..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07:13 , Processed in 0.03500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