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恶所作事,追悔为性。 详细一些的解释,如《广五蕴论》十二页云: 云何恶作?谓心变悔为性。谓恶所作,故名恶作。此恶作体、非即变悔,由先恶所作,后起追悔故。 此即以果从因为目,故名恶作。 譬如六触处,说为先业。 此有二位,谓:善、不善。 于二位中,复各有二。 若善位中,先不作善,后起悔心;彼因是善,悔亦是善。若先作恶,后起悔心;彼因不善,悔即是善。 若不善位,先不作恶,后起悔心;彼因不善,悔亦不善。若先作善,后起悔心;彼因是善,悔是不善。
使用道具 举报
俱舍論四曰:「惡作者,謂緣惡作,心追悔性。」 唯識論七曰:「悔謂惡作,惡所作事,追悔為性。」
顯揚一卷十頁云:惡作者:謂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變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乃至增長惡作為業。 如經說:若懷追悔;則不安隱。乃至廣說。 法蘊足論八卷十四頁云:云何惡作?謂心變心懊心悔、我惡作惡作性,總名惡作。
liangar 发表于 2016-8-7 09:50 翻译成“罪”,就都没法解释了。
JLGX 发表于 2016-8-7 11:31 既知错作,便当追悔。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14:57 , Processed in 0.03244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