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问题有时自己觉得懂了,但细究起来又想不通。七相观察中前五相要加自性有的简别,比如非是自性有的车依车的支分,而后二相不加自性有的简别,也就是说即使在世间名言中也不会同意支分的聚合就是车,对于这一点反观自己却觉得那个车零件组合起来的聚合物不就是车吗?并且中观应成派也同意依着支分聚合而安立这就是车啊。 这个问题广论中是如此破的:“其中唯以支聚为车不应道理。此中有二,一违正理,谓轮等支分离散布,完聚一处亦应有车,以为支聚即是车故。二违自许,谓自部实事诸师,许无有支唯许支集。若尔,支亦应无,无有支故,是则亦无唯支合集,是故支聚亦不成车。破支聚为车,是此论师所许不须简别,聚合是车施设事故。说蕴是我所施设事,非是我故。”
通过学习日宗仁波切讲的和法王讲的文稿,还是不理解“二违自许”的内涵,所以就请教了登巴格西,他的回答如下,和坛子里有同样问题的师兄分享。
问:如何理解即使世间名言中也不许支分的聚合是车?答: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来讲,七支里面后两支是月称菩萨特别不共开讲出来的,一个是第六支唯支聚这个唯字,它是要破广论毗钵舍那里面所提到的一切有部的这样的一个概念,如果没有这个有支,如果有的话好象还有第三个跟它体性异的另外一种东西存在[有部中有一些派别他们认为比如瓶与柱体性异的不相干的二个东西,如果还有一个有支存在的话,就会变成瓶子、柱子和桌子一样类似这样有第三个体性异的东西存在一样。],他不认为是这样,因为换句话说,他的总相和别相是体性异的关系[经部以上总相和别相是体性一的关系],经部以下的一切有部中有某一个派别有这样的主张,产生一个跟外道一样的见解,类似这一点跟外道一样的见解。那么这里要破,这个唯是指没有“有支”的话,这个唯支分聚集这个“唯”字,聚合起来,把它组装起来的话,这样一定要有个“有支”的东西的存在,可是这个“有支”既然无法承许的话,那么你所谓的唯支聚跟不组装堆在一起没什么区别了,所以就这样以太过的方式来破。重点就是一般我们世俗惯性不作抉择的感觉认为就是这样,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会认为说这样破有什么意义呢?那个聚合本来就是车。可是换句话说,这个聚合,这个形状,这个聚合是谁的聚合,你又会讲,因为很自然,不通过观察,不需要学习宗义,你也会说这是车的“支分的聚合”,那这样就没有意义了,“支分的聚合”既然是车,那又可以说这个聚合是“车”的“支分的聚合”,那不是变成车的车了吗?所以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是说,平时我们承许的心识的惯性,它所执着那点,我们很难抛弃,因为我们太过于习惯,所以一下一个反而的观点过来的时候,我们站在一般的瞬间推出了最俱生的惯性,去反驳这个问题,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仔仔细细去推敲的话呢,就不是这个样子,会为理路所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