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90|回复: 5

[原创]正知欲望与正见五蕴的理解和譬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数人认为,正知自己的欲望应该是可行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既然有能力克制或放纵欲望,那么就应该能知道欲望的存在,否则如何采取克制或放纵地态度呢?其实这是对于正知的定义不理解,以为正知就是感知。<BR>正知意味着正确的觉知,这不仅仅是下意识地感知,而是通过正念辨别觉知。欲望来自执取,这本身就是非正知(邪见)的结果。如果说可以正知欲望那么也就意味着正知非正知,这成了悖论。<BR>要么我们正知要么我们非正知,绝对不会对非正知保持正知。如果我们对内观有实际经验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体会得到:在正知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有欲望,反过来,如果有欲望的时候那么肯定就没有正知。<BR>通常所说的感到自己的欲望和烦恼,这只是感知,是对非正知(邪见)导致的结果(苦)的感受。欲望本身就是苦,这是由非正知(邪见)的因所造成的既成事实,对此再没有什么改变地可能。即便我们说我们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让欲望驱动我们行动,但这欲望本身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感受到欲望(这个时候我们是非正知的),突然我们记起了正知,于是提起正念去辨别观察,当下这个欲望就没有了。<BR>这并不是说我们正知了欲望,事实上我们只是正知了欲望的没有,先前的那个欲望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他已经被你品尝过了。<BR>比喻你吃了一棵辣椒,感受到了辣味而出了一身的汗,然后你喝了一杯水,嘴里的辣味就没有了。于是你认为水把刚才的辣味消灭了,但事实上刚才的辣味已经让你出了一身汗,这味道已经被你品尝过了。无论如何你都不可能消除那个已经被品尝过的辣味,那一身的汗可以作证。<BR>至于“五蕴”在正见中没有断除或不断除的观念。因为五蕴的和合不但是无我的,其各个本身也是无自性的。自性意味着常、恒、不变易,而无论是五蕴的和合还是五蕴各个本身都是无常变易的。对于无常变易的事物,还有什么断除或者不断除呢?这是理论,在实践中,五蕴上也找不到一个可断或不断的东西。<BR>相对来说我们断除的是对五蕴的执取,即执取为我、人、法的无明,而无明灭,行灭………,十二因缘灭。<BR>这个道理比较难理解,我做个比喻:比如我们以手揉眼,眼中幻生乱像,我们却以为眼中像为真实。于是我们心生贪取或者厌恶,但无论贪取还是厌恶都驱使我们继续揉眼,于是继续有乱像产生……,就这样不停的揉眼然后执取。这个比喻说明乱像是非真实的,本身是变化无常的,没有什可断除或不断除的,只要我们认识到乱像的非真实性而不去执取(无明灭),就会自然停止揉眼的动作(行灭),那么乱像就会消失(十二因缘灭)。
发表于 2004-9-2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深奥啊,看不懂
发表于 2004-9-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不是还有正知深度的问题,浅的正知能知欲望,因为还没触及欲望形成的过程
发表于 2009-5-2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发表于 2009-5-2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说:
如果说可以正知欲望那么也就意味着正知非正知,这成了悖论。
——————
我不能同意。
一般人总认为佛证悟的完全是“无分别智”(如理智,无相智),其实佛同时还具有能分别的如量有相智,二者合起来才是佛的“遍知一切智”。
佛可以明了三世一切众生的心念,也就说明了(佛)“可以正知欲望”。因为佛完全处于“正知”中!


龙吟说:
事实上我们只是正知了欲望的没有,先前的那个欲望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
有句话叫“化烦恼为菩提”,欲望若无法改变,岂非自性实有?(虽然名义上“正知了欲望的没有”————实际是执“没有”)

龙吟说:
在实践中,五蕴上也找不到一个可断或不断的东西。相对来说我们断除的是对五蕴的执取
————————————————
也不正确。五蕴虽性空但不是没有。
密法是将整个的五蕴“转蕴成智”。包括色蕴的转化成幻身,而不仅仅是转化精神类(其余四蕴)的执取。

佛成就的是色,法二身,是经过长期的福,慧双修的结果,也就是不断”正知,正见“的结果。

(以上个人看法,时间匆忙,可能考虑不周)。
发表于 2009-5-22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佛智的不同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五种,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唯识论持八识转五智之说。中观派和金刚乘一致认为,由五蕴转化为五智、五佛,不承认唯识家的“八识”之说。
  大圆镜智是五蕴中的“色蕴”转化成智的。人体之五官识的五根属于色体(物质),触觉遍于全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体识的基础眼根(视神经)、耳根(听觉神经)、鼻根(嗅觉神经)、舌根(味觉神经)、身根(触觉神经)属于细微色体。五官之识觉的功能完全是直觉,没有思维活动。成佛时这种细微色体五根和与五根不可分离的五官识,经过修炼净化,转化为智能。因这种智能是无分别现观,如镜现影,故称“圆镜智”。圆镜智的人格化的佛,在密宗中称大日如来、遍照金刚。

    “受蕴”是人体身心的感觉功能。从性质上分,有身心感觉舒服愉快的“乐受”,感觉不舒服、不愉快的“苦受”和感觉不苦不乐、不喜不憎的“中性感受”三种。受蕴经过净化,成佛时转化为“平等性智”。因为一菇苦乐感觉起源于虚妄心识,断除二障,已无妄心,苦乐的幻觉消失,诸种感受完全变得相同,诸法平等,人世的荣辱、得失、爱憎、苦乐、生死等对身心引起的不同感受完全消失,这种境界便是佛的“平等性智”。平等性智人格化的佛称“宝生佛”。众生的苦是一种苦的感受,无苦的感受就是乐。生命最宝贵的是快乐,这种智慧境中,苦乐平等,无乐无苦,故称“平等智”为“宝生佛”。

  “想蕴”是一种能分辨事物具体形象、标志,判断事物性质的认识功能。由众生的想蕴将各种事物分成可爱的、可恨的和中性的,然后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无端生爱恨,由爱恨引起各种造业行为。众生的这种分辨功能,受众多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客观事物真相的妄想妄执占主要地位。如果没有妄想妄执,就不会产生爱恨烦恼。克服烦恼,首先要断除妄心妄执,其根源就在这里。经过净化,在成佛时,这种想蕴就化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的人格化的佛是阿弥陀佛,译义为“无量光”。无量光佛所代表的妙观察智,实质上就是遍知一切的事相智。“无量光”就代表遍及十方万物的妙智慧。

  “行蕴”是色、受、想、识“四蕴”范围以外一切心理活动的总称。行蕴有与心识有关的相应性行蕴和与心识无关的不相应行蕴(详见《俱舍论》)。行蕴经过净化,到成佛时转化为“成所作智”或叫“作事智”。其人格化的佛为“诸事成就佛”或“不空成就佛”。因“行蕴”直接与行为动作有关,所以其转化之智能称做“作事智”。

  “识蕴”是诸识的总合识蕴合也包括五官之识,但官识与色体转化为圆镜智,所以这里所说的“识蕴”是指第六识心识。“心识”的“心”并不是五脏中的“心脏”,“心识”的根也不是“肉团心”。眼识从眼根生,耳识从耳根生等等,前五识的物质载体是各自的“根”,第六识心识无固定的物质载体“根”,是“依前五种识而生”(《俱舍论》),就是关于色的心识依眼识而生,关于声的心识依耳识而生等等,依此类推。心识对色声香味触的认识,要靠眼识、耳识等等的媒介,不能直接感受外境。心识有直觉和思维两种功能。平常的心识直觉往往与思维混在一起很难辨认。只有内向直觉和定境直觉比较好辨认。比如眼见一熟人,眼识只能反映其人的体形、相貌、服饰,没有识别判断的功能。想起名称,辨认出是谁,那是心识的作用。“心识”是诸齐全的源泉、核心、主体,所以,此“心”字应解作“中心”之义。心识经过净化,至成佛时转化为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智实际上就是如理智、见性智。“法界体性”就是“空性”。法界体性智的人格化的佛便是“阿趋佛”,即不动金刚。

   五智中的圆镜智可以包括佛的色身(因为佛的色身非真色,是智慧所化色),法界体性智可以包括无为自性身。因此,可以说“五智”包括佛的色、法二身和如理、如量两种根本智慧。
——————————————————————————————
以上摘自三宝原理与皈依法通俗解说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0:33 , Processed in 0.03369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