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44|回复: 9

應成八大難處關鍵簡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應成八大難處关键簡述
 
  應成八大難處關鍵,意指唯有應成派才能解釋他宗所看不見或無法解釋《中觀根本慧論》的地方,故稱「難處關鍵」,也就是「掌握關鍵要點」的意思。



  為什麼他宗無法正確解釋《中觀根本慧論》之根本思想?



  佛陀親自授記龍樹菩薩,因此龍樹菩薩能正確究竟地解釋佛語中最深奧的「空性」意義。《中觀根本慧論》是龍樹菩薩討論空性最重要的論著,亦是史上諸多闡釋空性義的作品之中最權威的一部。



  事實上,形成四部宗義的主要原因,不在於各派對出離心、菩提心的見解歧異,而在於闡釋「空性」上有別,因而形成各種宗義。雖然各宗義都個別以自己的角度詮釋《中觀根本慧論》,但其中應成派的見解,主要依據龍樹菩薩究竟闡釋空性的見地而建立起來,因此,想正確掌握《中觀根本慧論》的根本思想,就得依中觀應成派的見解來學習,因為這才是最徹底究竟的見地,只有中觀應成派才能無誤闡釋空性教法。



  唯識宗無法瞭解、不認同阿賴耶識和自證分根本不存在的道理,也不能明白外義為有,但應成派則能清楚說明其間的來龍去脈。這都是因為唯識宗見不到《中觀根本慧論》深刻的思想內容所致。自續派,也是如此。


  不過,欲掌握究竟的應成見地,必須先學習他宗較不徹底的見解,透過這種學習方式,才能真正掌握中觀應成見地。不清楚他派見解,將難以體會應成的精髓。因此,我們要先仔細了解唯識宗或自續派的見解,接下來,再針對應成派不同於唯識、自續的部分,好好學習,如此,才能真正明瞭應成派的不共見地。



  中觀應成派不同於唯識、自續的見解有八,即八大難處關鍵。了解八大難處關鍵,十分重要!



應成八大難處關鍵



賈曹傑尊者《中觀根本慧論八大難處關鍵備忘錄》

賈曹傑尊者(本名達瑪仁欽,西元1364一 1431),此尊稱有「法王的代表」之意,因此他可說是宗喀巴大師最重要的紹繼者,又稱「補處心子」。宗喀巴大師父子三尊畫像中,賈曹傑尊者坐宗喀巴大師右手邊,滿頭白髮,為一老者。宗喀巴大師講述《中觀根本慧論》後,心子達瑪仁欽,隨即寫了一本《中觀根本慧論八大難處關鍵備忘錄》。一般而言,師長講得愈多,弟子忘得總是更多。將師長講授的內容中可能遺忘的要點特別記下,不時查閱,就不易忘失。因此之故,賈曹傑尊者就寫了這本《中觀根本慧論八大難處關鍵備忘錄》。我們講述八大難處關鍵的內容,就是依據這本著作而說。



基、道、果



  賈曹傑尊者將八大難處關鍵分為基、道、果三部分,以解釋應成派與其他宗義不同的看法。



  未成佛之前的輪迴階段都屬於「基」。一談到「基」,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基就是二諦或四聖諦」,為何此處又談到「『基』屬輪迴階段」?因為,在輪迴的階段,我們必須學習四聖諦,了解四聖諦之後,接著進行實修(道)。這就是為什麼談到四聖諦,有時候說「基」,有時候說「道」。大家不要搞混了。



  入道之前,應先明瞭四聖諦,這是「基」;實修四聖諦,則屬於「道」。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例。首先,我們必須廣大聞思《菩提道次第廣論》內容,這是基;聞思之後,將聞思的內容付諸行動,真正去實踐實修,此為道;不斷實修之後,身心潛移默化,日益清淨,煩惱因而逐漸減少,這是果。因此,沒有基,就沒有道;沒有道,就沒有果。重要的是,在基的階段,必須具備正確的認識及了解。



:1.不承許阿賴耶識。
  2.不承許自性相成立。
  3.承許外義〈外在對境能成立的力量〉。


:1.不承許自續正因。
  2.不承許自證分。唯識宗承許自證分,他們認為能引發回憶過去的能力,即自證分;無自證分,回憶將   無法形成。應成派不同意這種說法。
  3.對於所應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二者,應成派與他宗見解不同。
  4.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法無我。


:佛陀盡所有智通達之理。



賈曹傑尊者之《中觀根本慧論八大難處關鍵備忘錄》
應成
八大
關鍵
聞思學習
承許 :外義
不承許:阿賴耶識、自性相成立。
實踐實修
承許 :二障不共的理論、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法無我。
不承許:自續正因、自證分
成果收獲
佛陀盡所有智通達之理。


八大難處關鍵中,應成派不同於「唯識宗」的見解有三(1.不承許阿賴耶識。2.不承許自證分。3.承許外義。);不同於「自續派」的見解有四(1.承許二障不共的理論。2.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法無我。3.不承許自續正因。4.佛陀盡所有智通達之理。);而應成派的見解,與唯識自續不同的根本理由在於「不承許自相」,所以加起來共八項,稱之為八大難處關鍵。

傑尊巴之《中觀總義》

  另外,色拉寺傑尊巴,他註解月稱菩薩《入中論》而寫下《中觀總義》。《中觀總義》的分類方式,與賈曹傑尊者不一樣。



傑尊巴之《中觀總義》
應成
八大
關鍵
承許
外義、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法無我、諦實的執著是煩惱障、毀壞本身是實有法。
不承許
阿賴耶識、自證分、自續正因。


前七項,為所成立的主張。那麼,成立的理由何在?理由是「自性相不成立」。因為自性相不成立,所以上面七項才能成立。因此,第八項難處關鍵,即「不承許自性相成立」。



           《取材自雪歌仁波切講授《中觀根本慧論》》
发表于 2012-12-10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王宗喀巴,圣教日兴隆,违缘俱消灭,顺缘悉增长,
自他三世善,回向二资粮,无垢亦无染,法炬常明耀!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應成八大難處關鍵:與自續派相關的論辯有四,

第一、不承許自續正因。

  自續派 應成派
承許自續正因 不承許自續正因
聲聞獨覺聖者未證悟細分法無我 聲聞獨覺聖者必證悟法無我
法我執是所知障 法我執是煩惱障
毁壞是恆常法 毁壞是實有法

  
不承許自續正因: 一、總論自續正因與應成派的正因之差異
                 二、不承許自續正因的理由

一、總論自續正因與應成派的正因之差異

  道,乃進行聞思修的階段。聞思,必須先分析對境,以邏輯推理的方式,分析對境,而後明白「喔!因為…所以對境是…」,如此才能了知對境。

  分析對境時,以施設義找得到、有自性的角度去理解正因,即自續正因。應成派不承許這種想法。這個問題,必須從《中觀根本慧論》一開始探討起。

  《中觀根本慧論》一開始的頌文云:「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意思是一切實有法,在任何情況下,不從自因生、不從他因生、不由二因生、不由無因生。

  但主張「自生」者反駁說,在種子的階段,綠苗的性質已經存在了,只是以不明晰的方式存在而已,等到綠苗長大時,它就能以形象明晰的方式存在。因此,綠苗早已存在。

  《中論》頌文如此直述,我們必須舉出能成立此論述的邏輯推理,來說明為什麼不是自生?為什麼不是他生?

  自續派與應成派破除「自生」的方式,有所不同,其運用的邏輯論式,為正因論式與應成論式二種。

  當對方有錯誤的見解時,順序上,可先以應成論式指出對方的錯誤而破除之,接著再運用正因論式,以極明確的方式將主要的立論表達出來,清楚的說是或不是。因此,應成論式從過失上來破除,而正因論式則正面成立主張。

  正因論式與應成論式,都是邏輯上的推理方式,因此,任何議題的討論,都可運用此二論式來說明觀點。二者之差別,在於切入的角度不同而已。

1. 應成派與自續派的破除方法不同
¢應成派的破除法

應成論式 : 有法綠苗,應承認生無意義且無窮盡,因為自生之故。
  
有法綠苗 有法,即主詞、討論的基礎。
應成立生無意義且無窮盡 此為後陳,即陳述立論或欲成立的目標。
因自生之故 此為原因分支,即提出理由說明,解釋立論。


˙第一個過失:生了又生,生是無窮無盡的嗎?
  若主張「綠苗在種子階段,早已存在著綠油油的狀態,只不過,這種狀態以不明晰的方式存在而已。」如此一來,不就代表種子階段已經有「生」這件事情?之後,綠苗再長出來,不就又「生」了一次?既然已經「生」了,還要再生一次,如此一來,「生」就永無止盡了!此為主張自生的第一個過失。

˙第二個過失:既然前面已生,後面怎麼又會有「生」?
  若主張「在種子階段,綠苗已經存在了。」既然你說在種子的階段,綠苗就生出來了,之後,綠苗又何需再生一次?「生」出綠苗,毫無意義!一般的「生」,有作用,例如稻子的綠苗生出來,可以吃、可以用,可是若主張綠苗在種子階段已經生出來,後來哪需要再「生」出綠苗?「生」豈不喪失意義了?這是主張自生的第二個過失。

  應成論式主要的目的在於破除對方錯誤的主張,完全仰賴對方的論點進行討論,是順著對方的瞭解來回答,所以會說:「若你主張自生,會有矛盾喔!矛盾就是『生,無止盡,且無意義。』這一切都是因為你主張『自生』所致。」因此,應成派又名「成過派」,即「成立過失」之意,執子之矛推翻對方。

¢自續派的破除法

正因論式:有法綠苗,應是不自生,因為生有意義,且有窮盡之故。
  
有法綠苗   有法,即主詞、討論的基礎。
應是不自生   此為後陳,即陳述立論或欲成立的目標。
因為生有意義且有窮盡之故 此為原因分支,即提出理由,解釋立論。透過原因分支,可以明瞭後陳。

 
  正因論式的做法,不一樣。正因論式否定「自生」的理由是:實際的情況上,綠苗,應不是自生,因為它的生,既有止盡,且有意義。

  正因論式不像應成論式說「生無止盡、無意義,因為自生之故。」這種話,而會說「有法…,應不自生,因為…之故。」這種說法代表,立論者認為有一個實際的情況,真實地存在著,很明確的表達出「…是這樣」或「…不是這樣」,這個真實的情形已經被明白的指出來了,可以透過原因分支,來理解這個真實的情形(後陳)。

2. 自續正因與應成派的正因
¢自續正因
 
  自續派認為,從自己方面成立,自由任運地符合正因三項條件的正因,才叫「正因」。因為具備了三項條件,這個正因是很明確的。不具備這三項就不能稱為「正因」。自續派所認定的這種正因,又名「自續正因」。

 再以「有法聲音,應是無常,造作之故。」為例說明。
 正因論式:有法聲音,應是無常,因為造作之故。
有法聲音 有法,即主詞、討論的基礎。
應是無常 後陳,即陳述立論或欲成立的目標。
造作之故 原因分支,即提出理由,解釋立論。透過原因分支,可以明瞭後陳。


  由此論式可知,立論者非常「肯定」這個原因分支!好像「造作」這個道理,他已經找到了:「喂!我找到『造作』了!理由就是它!」亦即,聲音上面,「找得到」造作的自性。如果找不到造作的施設義、無法理解造作,也就不能把造作當理由(原因分支)了。
  接著,透過「造作」這個理由的建立,好像又找到了另外一樣東西(無常),進一步再建立「聲音是『無常』」,也就是,可以在有法聲音上,找到無常。
( 註:找到造作這個理由之後,即能成立「聲音是無常」這個結論。無常能成立,靠的就是造作這個理由。換言之,由造作(能立因)而成立無常(所立宗)。透過造作,找到了無常、確認了無常,就能完整立論「聲音是無常」。此即代表,聲音上面有「無常的體性」。)

  以上的認知,有「施設義找得到」的意思。所謂「找得到」,意指「它在這裡!」之意。

  以自續正因解釋一件事情時,整個邏輯推理似乎都跟「施設義找得到」有關,認知上會認為有法等每一項的施設義都找得到。以此方式進行推理,所表達出來的涵意就是施設義找得到,內心很容易有此傾向。

¢應成派的正因

 應成派破除對方時,完全依據對方的主張來立論,主旨在於揭示對方的錯誤與矛盾。

 應成派認為正因是有的。有法、後陳、原因分支之間,的確存在著正確的邏輯關係,但這個正因是「觀待於對方的立論而安立的正因」。他雖承許正因的存在,但一旦認為有法、後陳、原因分支有自性,施設義找得到,那就大錯特錯了!就應成派而言,即使它是正因,亦唯名施設而有,施設義了不可得。

  應成論式  有法聲音,應承認不造作,因為恆常之故。
  意思是,如果你主張聲音恆常,勢必成立出「聲音不是造作的」這個結論喔!因此,對方原主張「聲音是恆常而且是造作的」,然而,按應成推論下去,最後卻會推理出「聲音不是造作的」這種反面結論!

  應成的推論,和自續正因的意涵與想法,實在很不一樣。

二、不承許自續正因的理由

  初入道必須透過聞思學習。安立正因、以正因成立結論,是聞思階段的工作,若一開始「正因」這個聞思工具就犯了根本錯誤,可想而知,後面的推論也不會正確!這就是為什麼應成派一開始在道的階段要說「不承許自續正因」的理由。
  
  分析時,內心認為「施設義找得到」,並把找到的施設義當成「能立因」,以此成立「所立宗」(主張),且認為這個所立宗也找得到施設義,再加上此正因一定要在了解第三項(原因分支)的前提下成立,持此見解者,即自續派。
 
  所謂「一定要了解」,代表施設義找得到、有自性的意思,意味「它在這裡」、「這是它的位置」,找到了一個真實存在的理由。自續派認為,具備以上條件者,才能稱為「正因」,否則就不能稱之為正因。

  應成則不然。應成派認為,任何一個法,都是其他的因緣共同造成,沒有什麼自己的位置,全是觀待其他法才讓它顯現。因此,一個有法的存在,並不一定施設義找得到,二者之間不能劃上等號,所以「自性成立的正因」、「施設義找得到的正因」並不存在。

  但自續派認為,一定要施設義找得到的正因,才能當做正因,二者必須是劃等號的,此即應成與自續最大的差異所在。所以,雖然應成派也用正因論式,但認知上,自續認為正因有自性,應成則認為無自性。

  再者,自續派特別強調「一定要真正了解」第三項(原因分支),正因才能成立,「一定要真正了解」即是施設義找得到的意思。但應成派則不認為一定要真正了解原因分支,才能成立正因,因為應成論式是完全針對對方心裡的想法而破除,不需要實際上去了解,應成論式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揪出對手錯誤的地方!

  自續正因提出有法、後陳、原因的論式時,並非依據對方的想法而論述,而是根據自己的主張進行邏輯推理,有自己的看法,且很肯定這種看法的正確性,因而成立自己的主張,並以此方式演繹邏輯論式,說明他的見解。

  若要解釋「施設義找得到」,運用自續正因很容易解釋,但如果想說明施設義了不可得,自續正因就很難說得通!反過來,若運用應成論式,就很好解釋,因為「應成論式」和「施設義了不可得」比較相關;不過,我們內心很難生起施設義了不可得的想法。

再舉一例。仁波切前面放了一個茶杯,這是大家都看到的。
仁波切問:「有沒有看到啊?」
答:「看到了。」
仁波切問:「有沒有了知茶杯?」
答:「當然了知。」
仁波切問:「在茶杯上面來說,即名言施設上,施設義可以得到嗎?」
答:「了不可得!」

若今天來了一位自續派,
問他:「看到茶杯了嗎?」
答:「看到了。」
又問:「了知茶杯了嗎?」
答:「了知。」
再問:「名言施設上,施設義可以得到嗎?」
答:「施設義可以得到。」

  自續派認為,這裡有個茶杯,而我「了知」這是茶杯。「了知茶杯」,就是施設義可以得到!因為,他們認為,「以量獲得」、「以量了知」、「以量成立」即代表「施設義找得到」。一顆錯亂的心,無法成為「量」。

  「以正因為依據,透過邏輯推理去分析,而後了知對境。」就是自續(自己之因、從自己方面成立的量)!正因,就是自續因,也就是施設義找得到。

  自續派認為,施設義若找不到,無法成立正因。但應成派認為,施設義了不可得的情況下,法還是可以了解、可以存在。這就像應成論式的道理一樣,我們還是能有一個了解,能幫助我們去除錯誤的見解,並成立起內心裡面該要成立的東西。應成論式就是如此。也就是,自性不成立的時候,法還是可以存在,法也還是可以了解。

  自續派的見解,比起唯識高明許多,雖然唯識的見解,實已希有難得,只不過,自續派還略勝一籌。如果連自續派都無法區分「以量了知」和「施設義找不找得到」,那麼,自續派以下的宗派,肯定也區分不出來。想當然爾,我們一定也無法區分清楚!

  宗喀巴大師之親傳弟子貢如仁千桑波(寶賢),在他即將了悟空性之際,趕忙抓緊著衣領!宗喀巴大師見狀高興的說:「他正在抓世俗的衣服。」這是因為平時我們總認為施設義可以得到,對於法的實相與顯現,無法區分。

  一旦了悟空性,卻是施設義了不可得!此時,「以量獲得」、「以量了知」都扔了!禪修空性時,觀修的是「對境名言有,然施設義了不可得。」快要證悟空性之際,也就是證悟施設義了不可得的那一剎那,此刻,名言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全都丟掉了!好像什麼都不存在!連自己也不存在似的。這個時候,趕緊抓住衣領,雖然施設義了不可得,還好有衣領可以抓一下。這在緣起上是有幫助的。

  以前我們都是我執,一旦我執扔掉,所有的一切也全扔掉了,包括自己,我們會很受不了!為什麼會有這種扔掉的感覺?過去因為我執的緣故,我們對於我執和法上面的認識,無法區分清楚,所以快證悟空性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都不存在了!連自己也都扔掉了。因此,抓住衣領代表不落斷邊。

  中觀自續派,雖承許應成論式,但自續派卻不被稱為應成派;同理,中觀應成派,雖然承許正因論式,但應成派也不因此而被稱為自續派。重點就在於論式進行中,所運用的「正因」,會傳達出不同的意義。

  進行正因論式時,所要表達的內涵,很容易趨向施設義找得到;進行應成論式,所傳達出的則是施設義了不可得。應成論式完全順著對方的想法進行邏輯推理,所以,比較靠近施設義找不到這一邊。

  所運用的「正因」本身,表達出「施設義找得到」,此即自續派。所運用的「正因」表達出「施設義了不可得」,即應成派。二者都是中觀宗。應成派所承許的正因,並不是自續派承許的正因,故曰「不承許自續正因」。

  這裡,大家千萬不要搞錯一件事情喔!千萬不要誤解正因論式就是施設義找得到,或應成論式就是施設義了不可得,不是這個意思。它們只是能「傳達」而已,其他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正因論式本身,只是一個邏輯推理而已,它並沒有在字面上說施設義找得到,只不過,論式進行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施設義找得到的想法罷了。也可以說,正因論式的邏輯推理,容易傳達出這種特色。

  同理,應成論式,字句上也沒說施設義了不可得,只不過,應成論式進行時,蘊含一種容易貼近施設義了不可得的性質與想法。

  換言之,並不是承認「有」應成論式,就得被稱為中觀應成派喔!反之亦然。事實上,自續派也用應成論式,應成派也有用正因論式。邏輯推理的論式,大家都會使用,只不過,各論式有其「傳達」上的不同特色。

應成派與自續派之名稱由來

  首先,應成論式與正因論式,各有其表達上的特色。自續派以下認為「正因,自性成立,因為施設義找得到。」正因論式,特別能傳達出這種主張與特色。

  應成派則不承許自性成立的因,而應成論式,也特別能傳達出自性不成立的觀點。二派都各自選擇了較能傳達其主張的邏輯推理論式來說明。

  在「應成」與「自續」多方來回論辯的年代裡,月稱菩薩主要運用應成表達其思想,其引用的論典中,如佛護等,也大多清一色用應成。而自續派,則依清辨論師的主張,多以正因進行討論。當時,如此涇渭分明的現象,普遍風行。( 註:真正直指自續或應成二派之名,似乎始於宗喀巴大師。)

  不過,名稱有別,作用也不同,並不代表應成派不承許正因論式,也不代表自續派不承許應成論式。二種論式只不過是邏輯推理的工具,而二派運用正因論式的方式,則完全一樣,只是認定上,一個認為「有自性」,一個認為「無自性」。

  第二,形成二派之別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續派以下認為,「能立」或「所立」都必須是實際存在,並且能被找得到的東西。正因本身,是表達一個真實的情況,並以此為理由來成立一個被遮蓋的實相,此理由必須具備自性成立的正因三項條件,才能稱為正因,否則不能稱之為正因。這是因為自續以下,特別有這種「正因是有自性的、施設義找得到」的想法,認為正因是以理由成立理由的一種續流,它是實際上存在的東西,所以也稱「自續」。自續以下認為,自續與正因,二者可以劃上等號。

  但應成派則不認同。應成派認為,在「自性不成立」的情況下,法還是能存在、能了解,而且正因論式中的第三項原因分支,並不一定要在充分理解「自性成立」、「施設義找得到」之下才能存在。應成派認為,這個正因並不是以「從自己方面成立」的方式成立,而是「唯安立而已」的方式成立起正因三項條件,這才是應成派所承許的正因。

  因此,二派對於正因的認定有不同的看法,由此也形成了二派名稱上的區別。

應成派承許正因

  依據宗喀巴大師與仁達瓦的主張:應成派承許正因。事實上,仁達瓦以前的大格西們,認為應成派並不承許正因。因為,他們發現佛護論師的論著中,從頭到尾都沒採用正因論式,以此證明他不認同正因;同理,清辯論師的著作中,也不曾採用應成論式,所以代表他不主張應成論式。

  正因以極明確的方式表達,清楚地說明「是」或「不是」。以前的大格西們認為,「中觀推理」和「以量成立」,必須分開來看,因為,「正因」不能使用以量成立的方式來論述,「以量成立」的方式會傷害中觀的推理。

  至尊仁達瓦開始主張「中量雙運」(中觀推理和以量成立雙運)。他認為中觀推理一定要運用以量成立的方式進行,二者必須結合在一起。宗喀巴大師也抱持相同的看法,他認為以量成立的方式不僅應運用在中觀的推理,而且極有助於中觀的邏輯推理。
 
  宗喀巴大師認為應成派承許正因的理由如下。

  如果正因不存在,「這是…」、「那是…」這些話,都將無法成立。例如以造作為因,成立無常。依此方式,如果無常不存在,如何能成立無常?同理,以緣起為因,成立無諦實存在。成立了無諦實,我們才能了悟「名言上,萬法如幻如化。」換言之,成立了無諦實存在之後,才能了解如幻如化。

  成佛,必須依靠內心了悟的能力與智慧。靠著這種了悟和智慧的能力,不斷進步下,終能成就佛果。此了悟與智慧的能力,必須是先肯定一種情形(成立一個法),確定真的是這個樣子,而後靠著已經成立的基礎,再建立一個更高的情形(成立一個更高的法),說明它也是這樣。如此不斷進步,即能成佛。

  宗喀巴大師說,如果沒有「正理以正因的方式存在」這件事情,那麼,幾乎可以說我們將無法解脫、無法證悟佛果!換言之,正因,一個正確的理由及推理,及其所成立的結果,如果這些都不存在,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斷除我執、煩惱等錯亂的想法與行為,如此一來,將永遠無法解脫。

順著來逆著去,都很重要。

  有時,指出負面毛病之際,也會同時成立起正面的見解。正反兩面,都很重要。例如,主張「聲音,應是無常,造作之故。」,也應同時說明如果聲音是常法會怎麼樣?會有什麼毛病?

  要成立「聲音是無常」,就以「造作」去成立;透過對「造作」的認識,能幫助我們證得「聲音是無常」的結論。正反同時論證,即曰以量成立、以量證悟。

  以量成立,必須具備三種條件。三條件中,與周徧相關的有二個,一是正面周徧,一是反面周徧。正面周徧,證明「聲音是無常」;反面周徧,則指出如果聲音是恆常的話,就會形成「非所作性」的矛盾。正反二面,都要說明清楚。雙管齊下,我們就能「以量成立」而證悟「聲音是無常」。這樣的證悟,十分堅固。

  若沒有正反兩面同時運用,就不能稱為「以量成立」的證悟。應成論式,顯然屬於反面的推論,而正因論式,則是正面來討論。

  平日實修,也可運用正反兩面。例如,禪修業力因果時,必須了解行善的功德與利益(正),以及造惡的害處與過失(反)。正反面都清楚了,對於業力因果、善惡取捨,內心會非常明白。

  「造下惡業,後悔不已。」這是因為知道善有功德,而惡有惡報的緣故。若不然,平日只知道不斷思惟串習善的功德(立),而未思惟造惡的過失(所應破),那麼造惡時,就不會後悔,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如此一來,善惡取捨,就沒辦法真正清楚。因此,立與破,同時齊備,證悟將十分堅固。這一點可運用在一切的實修上。若希望以量證悟且堅固,三個條件都要齊備。
         
《取材於雪歌仁波切講授《中觀根本慧論18~22》台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應成八大難處關鍵:與自續派相關的論辯有四:第二、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法無我

◆一、辨認「所應斷」

  談到「聲聞獨覺聖者必證悟法無我」,必須先理解各部宗義的看法,並釐清彼此之間的差異。此問題的根本核心在於,二乘聖者的「所應斷」之認定與辨別不同。

  下部宗所認定的「頂」,往往不是上部宗的「頂」,也因此判定「證悟的標準」上,看法不一。例如,唯識宗主張,只要證悟「能取所取二空」,即證悟了「法無我」。但按自續派對於法無我的定義,唯識的法無法,其實還算不上數!因此,要討論「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法無我」,第一要務就是清楚各宗義的「所應斷」。

  說分別部和經部宗,根本不承認「法我執」的存在,故無斷除法我執的必要。他們主張聲聞獨覺聖者的所應斷是「補特伽羅我執,與依之而生的種種煩惱。」

  唯識宗,雖承許「法我執」的存在,不過他們認為,斷除法我執是為了證悟「能執所取二空」,但這並非二乘行者必須做的,它是大乘行者才要做的事情!所以,二乘聖者,必定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也只需如此即可。

  中觀自續派,認為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但未證悟法無我。為什麼沒現證法無我呢?因為沒這必要!二乘行者只求解脫,他們不追求佛果,重心在於證悟「補特伽羅無我」,而非「法無我」。該注意的是,此處之法我執,指的是細分的我法執。法我執,是所知障,是成佛的障礙,而非解脫的障礙。因此,聲聞獨覺聖者與法無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法無我的見地上,中觀自續派「諦實不成立」的主張,遠比唯識宗來得深細。雖然自續派也主張二乘聖者毋須現證法無我,但他們一定有現證唯識主張的法無我,即「能執所取二空」。唯識的法無我,層次未達自續派法無我的標準。
            
  中觀自續派分為二派,一是經部行中觀自續派,一是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二派見解,稍有不同。

  以法我執而言,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主張,聲聞獨覺聖者主修補特伽羅無我,故未證得細分法無我,但已了悟粗分法無我。代表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論師,有寂護論師、獅子賢論師、蓮花戒論師。

  經部行中觀自續派則主張,聲聞乘,斷除補特伽羅我執,觀修補特伽羅無我;獨覺乘,斷除粗分法我執,觀修粗分法無我;大乘行者,斷除細分法我執,觀修細分法無我。事實上,聲聞獨覺聖者,連粗分的法無我也沒證悟。這是因為打一開頭,二乘行者就未將「法無我」分為粗細二種。既然未現證法無我,自然也沒有什麼粗細之別啊!所謂粗細法我執,是從中觀宗的角度講的。代表經部行中觀自續派的論師,有清辨論師與智慧藏論師。

  不論經部行中觀自續派,或瑜伽行中觀自續派,都一致主張聲聞獨覺聖者未現證細分法無我。細分法無我,是空性,即諦實不成立,聲聞獨覺聖者,無法了悟。諦實成立的執著(即細分法我執)是一切智智的阻礙,而非解脫上的阻礙。聲聞獨覺聖者,不必斷除細分法我執,也不必證悟細分法無我。

  中觀應成派,主張諦實成立的執著(細分法我執)都還只是「解脫的障礙」而已!因此,他們認為聲聞獨覺聖者必須斷除諦實成立的執著(即細分法我執),而證悟空性(即細分法無我)。否則,怎麼解脫?

  而細分法我執,分「俱生」與「遍計」。俱生法我執,唯有長久串習的堅固力量,才能斷除俱生法我執,這種功夫只有在修道位才辦得到。至於遍計法我執,見道位即可斷除之。

  因此,聲聞獨覺行者,入見道位而成聖者的當下,現證「無諦實存在」,完全斷除掉「細分法我執」中的「遍計法我執」。由於現證無諦實正對治遍計諦實執著(即直接對治),也因此唯有現證的力量,才能斷除遍計諦實執著。既然聲聞獨覺行者已達聖者位(即見道位以上),且斷除遍計法我執,就代表他現證無諦實存在(細分法無我)。前面談到的證悟,都是現證。

  應成派認為,法無我即「名言施設下,施設義了不可得。」比自續派「諦實不成立」的主張還更深細,此一法無我的內容,也是聲聞獨覺聖者必須證悟的。

  這種主張,極不同於下宗義者(註:諦實不成立,與無諦實存在,藏文的意義,完全相同。);下宗義者,連「名言施設下,施設義了不可得。」如此微細的主張,都還不知道,又如何會認為聲聞獨覺聖者必須去證悟它?

  自續派指出比唯識宗以下更細分的法無我,而應成派則更進一步地指出比自續派的法無我更為深細的實相,並主張二乘聖者(聲聞獨覺聖者)也必須證悟之。

  綜合上述,有部、經部、唯識、自續共同主張:依於執補特伽羅我獨立實質有的執著,是最細品的補特伽羅我執,依之生起煩惱。此二者(補特伽羅我執,和依補特伽羅我執而生起的煩惱),為二乘聖者的所應斷。

  但應成派認為,僅僅斷除補特伽羅我執,是不夠的!因為執「名言施設下,施設義找得到。」的這種法我執,也是二乘聖者的所應斷。由此,應成派對於二乘聖者所應斷的安立上,與其他宗義不同,極為深奧難懂。

二、道上之實修:二乘聖者,何時開始斷除所應斷?如何斷除?

  二乘聖者,何時開始斷除所應斷?應成派認為,自「見道位」始。當二乘行者「獲得見道位」而成聖者時,必現證法無我。經典上,對於這第六個難處關鍵,只講了「聲聞獨覺聖者必現證法無我」這幾個字。講得清楚一點,應是「聲聞獨覺聖者,證得見道位時,必須現證『名言施設下,施設義了不可得。』之法無我。」

  從應成派觀點來看,想要斷除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他必須是位中觀應成派!沒有所謂的「自續派的阿羅漢」,換言之,持自續見解者,無法獲得阿羅漢果位。

  自續與應成看法不同,從對「佛陀薄伽梵」的解釋即見端倪。應成派主張,證得佛果時,萬法在名言施設下施設義可獲得的執著早就斷掉,所以才能成佛。但自續派認為,名言施設下施設義可得的想法,根本不必斷除,因為它是一個合理、正確、隨順萬法事物的想法,是一種順應的了知,毋庸斷除啊!

  應成與自續都承許「佛已成佛」,但是,一個主張佛已斷除「萬法名言施設下,施設義可以獲得」的執著;另一個,卻主張佛陀根本不需要斷除這種執著。

  同理,以「證悟的羅漢果位」而言,應成派認為,此羅漢一定斷除了「萬法名言施設下,施設義了不可得。」的法我執。但自續派認為,不必斷之。所以,從應成派的觀點而言,凡是阿羅漢必是中觀應成派,自續派以下的宗義者,無法獲證聲聞獨覺的見道位。

  那麼,下宗義者,有沒有辦法進入聲聞獨覺的資糧道?可以。同樣地,他們也能進入大乘的資糧道,如金洲大師,他即是一位大乘「資糧道」的行者。

  為什麼金洲大師在應成派眼中不是大乘「加行道」的行者?理由在於他必須現證應成派所主張的法無我,但他並沒有,因為他持的是唯識見解,就應成派的標準而言,金洲大師只有資糧道而已,至於,他在唯識標準裡證悟到什麼層次,並未詳述。在加行道時,雖然不必「現證」法無我,但必須證得緣法無我的止觀雙運。因此,大乘加行道的行者,必定是位應成派。所以如果金洲大師是大乘加行道者,就必定是位應成派。

  應成派的主張,是最究竟、無顛倒的實相,完全與事實相符順。要進入聲聞、獨覺、大乘的資糧道,不必是應成派也能辦到,不過,要入加行道,無論哪一乘,都必定是應成派!

  談及「聲聞獨覺聖者必證悟法無我」此一關鍵,重點在於各派解釋證悟的方式,有所不同。應成派認為,所謂「聲聞獨覺聖者必證悟法無我」,即聲聞獨覺證得見道位、聖者位時,他在名言施設下去尋找施設義,無論如何都找不到,此時即現證「法無我」。換言之,聲聞獨覺聖者在見道位時,一定要現證法無我才行,故云「聲聞獨覺聖者必證悟法無我」。

  與這點有關聯且應了解的是:二乘行者,獲得見道位時,現證「名言施設下,施設義了不可得。」的法無我,此即是道諦。從見道位開始,就算道諦了。如果,二乘行者在獲得見道位時,都必須現證法無我,那麼大乘見道位,就更不必多講了!

三、證悟不同,「四聖諦」亦有不同。

  各派認為三乘證得各自的見道位之時,所要證悟的內容,並不相同。換言之,三乘於四聖諦中的道諦,不一樣;因此,其果(滅諦),也就不同了。

  何謂滅諦?意指「斷除輪迴而解脫」之果位。何以各派看法不同?因為,各派對於「輪迴的根本」,有其不同的辨認標準,於是,滅諦也因此有別。

  為什麼應成派認為「現證『名言施設下,施設義了不可得。』的法無我」即是道諦?因為,應成派主張,執「名言施設下,施設義找得到。」的法我執是輪迴的根本,所以,依輪迴根本的正對治品而從輪迴中解脫之二乘行者,當然必須現證「名言施設下,施設義了不可得。」的這種法無我。

  於此同時,我們還應了解,應成派所主張的是不同於其他宗義者的「道諦」,因此,滅諦,也不會相同;從滅、道二諦的不同,可得知,應成派對於「輪迴根本」的認定,也不同。

  「輪迴根本」的辨認不一樣,集諦也會不同。由於集諦主張不同,講到苦諦(隨業與煩惱自在、由業與煩惱所主宰)時,應成派於煩惱的辨識上,也異於他宗。應成派的思考遠較其他宗義者來得更深、更細,苦諦的辨識上,才會不同於他宗。如此一來,應成派於四聖諦的解釋,都與下宗義者不一樣了。

  總之,證悟不同,所以道諦不同;道諦不同,所以滅諦不同;滅諦不同,所以要滅除的集諦也不同;集諦不同,所以,所產生的苦諦就不同。故四聖諦不同。

      *****************************************************************

  下宗義者辨識出的煩惱是「執補特伽羅我能獨立之實質有之執著」,並由之而生貪、嗔、無明、我慢、嫉妒、競爭心…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然而,應成派所辨識出來的煩惱,不只這些,還有很多更細的煩惱。

  首先,我們將煩惱分為「因」與「果」來討論。

  煩惱形成之因而言,應成派說:「還有比你們所講的『補特伽羅我獨立實質有』這種
補特伽羅我執,更加微細的煩惱根本。」

  應成派主張,唯識宗主張的法我執是煩惱;自續派所主張的法我執,也是煩惱。依此二種法我執,在內心生起種種應斷除的顛倒錯亂,都是煩惱!不僅如此,應成派辦認出自續派所承許的「執名言施設下,施設義找得到的執著」裡面,有很微細的無明心識,這也是煩惱!這些微細的心識,雖然下宗義者無法辨識,但它們的確是存在的!

  因此,當我們思考苦諦四行相中的第二項「苦」,主要思惟的重點是「行苦」。所謂行苦,即「被業與煩惱所轉」。由於應成派辨識煩惱的方式,比下宗義更高明,因此,當應成派思惟「被業與煩惱所轉」時,內容當然不同。

  再者,應成派解釋苦諦的後二行相「空」與「無我」,也與下宗義不同。

  下宗義的「空」,指的是「『補特伽羅常一自主』空」(常一自主的我『沒有』、『不存在』);「無我」則指「『補特伽羅我獨立實質有』空」(補特伽羅我獨立實質有,不能成立。)

  應成派的看法是,「空」包括以上二者(補特伽羅常一自主空和補特伽羅我獨立實質有空);所謂「無我」,即「名言施設下形成的我,其施設義,了不可得。」的應成解釋。此與下宗義的看法,顯然不同。

  正因應成派於苦諦四行相的解釋方式異於下宗義者,因此,才說應成派於苦諦和四聖諦的解釋不同。因為四聖諦解釋不同,所以應成派修習四聖諦而生起的出離心,亦不相同。應成派主張的出離心,比下宗義所講的出離心,更深細、力量也更大。

  應成派認為,要生起應成的出離心,非證空性不可!此即「要生起出離心,必先證空性。」的理由所在。要生起出離心,必須修習四聖諦,而應成派於四聖諦的修心方法上,比下宗義更加深細,應成派辨識出執「名言施設下,施設義找得到」的執著也是煩惱。斷除這種煩惱,才算是道諦。因此開展出與下宗義不同的四聖諦修心方式。

  了解應成派的四聖諦與下宗義的不同之處,對我們幫助很大。因為,我們會明白:「生起出離心的深細程度,原來有差別!」下宗義雖能生起出離心,但就如同鈍根者也會生起菩提心一樣,深細程度、力道強弱、堅固與否,都有差別。若能生起應成派的出離心,就是最深細、最強大、最堅固的出離心!

  總之,應成派認為,持下宗義者,二乘資糧道能進得去,大乘資糧道亦能進入。然而,下宗義者入道的力量(出離心)很小,能力也小,又不堅固,而且,就只能進資糧道而已。下宗義者,就算能發起菩提心而入大乘資糧道,其菩提心的能力,不強也不固。持應成見入道,就不一樣了,不論出離心或菩提心,力量無比強大且異常堅固。至於入加行道,非應成派不可了!因此,龍樹菩薩、佛護論師、月稱菩薩的論典不能不學習。

四、結論

  「自續正因」討論的焦點是「對境」,而分析對境的方式,應成不同於下宗義。

  「自證分」討論的焦點是「有境」。下宗義主張,必須靠自證分來幫助心識了知對境。但應成派認為不需要,故曰不承許自證分。

  實修上,必須先詳細分析「對境」,分析後,才能判斷或決斷:「應該是…樣子」。分析對境時,應成派首先提出「不承許自續正因」,分析有境時則提出「不承許自證分」。討論對境和有境,必定會涉及這二個問題。

  有境分析對境,分析了哪些問題與內容?下宗義者,討論四聖諦、十六行相(特色)。例如,說分別部和經部宗,會談補特伽羅無我、二諦的理論;唯識宗則在補特伽羅無我的理論上,進一步討論法無我、唯識二諦的理論;自續派又比唯識更細膩地討論法無我、自續二諦的理論;應成派則提出比自續派更深奧的「法無我」、「空性」等見地。以上,全是道上所應實修的內容,而且,必須靠聞思去分析、去聞思修。

  下宗義雖然也解釋法無我,但他們認為「實修法無我之人」,僅大乘行者而已,聲聞獨覺聖者,並未實修法無我。應成派不僅提出他們的法無我與空性的主張而已,還認為聲聞與獨覺也應如是進行聞思修,不只大乘行者。此說法,極不同於下宗義者。

  應成派一開始,在「對境法無我」的理論上,與眾不同地微細;進一步提及「實修法無我的行者為何等人?」的議題時,不僅主張大乘行者應實修法無我,且聲聞獨覺也要做。因此,「道」上的主張,應成不同於下宗義者。此為不共特色的第三項,即聲聞獨覺聖者必證悟法無我。

  「道」上必須聞思修,聞思修時,自然涉及對境和有境,以聞思修的整體來討論時,應成在對境方面,不承許自續正因,討論有境不承許自證分。此「境」包括一切的境,從四諦十六行相、粗細分之補特伽羅無我、粗細分之法無我…等諸多次第;同理,二諦的安立,亦有粗細之別,應成派於二諦及無我的見地,最深細。從「四諦」到「應成的無我見地」之間所有的「境」,都是我們在道的階段必須聞思的對境,分析這些對境時,應成不承許自續正因;有境上,則不承許自證分。以上內容是從整體狀況來談的。

  個別的部分,應成派也有自己不共的主張。應成派不僅在「法無我」有其深細不共的看法,「何人為實修此法無我的行者?」答案也不同於下宗義者。下宗義者認為,只有大乘行者證悟法無我,但應成派主張,聲聞獨覺聖者亦證悟法無我。

             《取材於雪歌仁波切講授《中觀根本慧論》22、23台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應成八大難處關鍵:與唯識相關的論辯有三


一、 不承許阿賴耶識


  阿賴耶,是梵文,意指「為一切之基礎」。唯識宗承許阿賴耶識,因為「萬法唯心」之故,也就是說,一切萬法,都是內心所安立出來的。


  內心如何安立萬法?依內心的習氣所顯現。心識有六或八,有些心識較穩固可靠,有些則瞬息萬變。一個穩固可靠之心識,才能存放習氣。所以,內心與習氣,必須有一個堅固穩定的依靠處所或存放之地,此即阿賴耶識。無論外在對境,或內心與習氣,都必須有這個依靠的基礎,唯識宗認為這個基礎,就是阿賴耶。


  應成派發現唯識宗堅固地執著阿賴耶,並認為阿賴耶從自己方面就可以成立。應成派不能接受這種主張,因為承許阿賴耶存在,就等於承認自性相成立!所以,阿賴耶的有或無,關鍵在於「自性相成立與否」。凡是不承許自性相成立者,必不承許阿賴耶;承許阿賴耶者,必然承許自性相成立。


  現今,有些人誤解應成派承許阿賴耶識。電視上,一些講經開示的人,也這麼說。事實上,這種說法,是將應成與唯識混淆在一起了!


  怙主龍樹,依據般若經,而說無阿賴耶。因為,般若經只談到「六識」,隻字未提阿賴耶。大家唸誦心經的話,就會明白這一點。而今,大家卻將怙主龍樹及般若經的思想,與唯識宗的思想搞混了,這樣是不對的!正因大家誤解怙主龍樹和般若經的思想,我們更應清楚應成派與唯識見解上的差異關鍵何在。


二、 不承許自證分


  自證分,即心識本身有一個部分可以了解心識自己。


  唯識宗認為,外在對境,都是由內心安立而形成的,因為,外在對境是內心的顯現。那麼,誰能了解心識的存在?心識如何成立心識自己的存在?既然外在對境得靠「內心的量」去成立,那麼,內在心識,如何成立呢?


  唯識宗的理論是:「心識本身有一個部分可以了解心識自己,即自證分。」簡言之,自證分成立心識的存在。這種情形,就好像由心識去成立外境一樣。


  應成派檢視唯識宗自證分理論時,發現此理論承認自性相成立!唯識宗主張,心識裡面有一個部分可以了解心識本身,此認知的主體,即自證分,且自證分自己方面可以成立。


  應成派發現,唯識宗的說法根本就是承認自性相成立。如果自性相不能成立,自證分也就無法成立。是故,應成派不承許自證分。應成派絕不承認有自性相成立這種事情!


  也聽過有人主張應成派承許自證分。可能是因為唯識承許自證分,所以解釋應成派時,就說成應成派也承許自證分吧!這完全錯誤!事實上,應成派不承許自證分。


三、承許外義


唯識宗不承許外義,但中觀宗卻承許外義


  外義,藏文是「企屯」(音譯),即外在色聲香味觸等法,具有成立的能力;或簡單來說,即「外在能成立的力量」。「企」是「外面的、外在的」,而「屯」的意義有很多,此處是「能力」的意思。


  唯識宗不承許外義,但中觀宗卻承許外義。關鍵在於:中觀宗認為,唯識破除外義時,破得過頭了!所以,中觀雖承許外義,但中觀承許的「外義」,不等於唯識所破除的「外義」!


  以上下疊放的兩本書為例。唯識宗認為,這兩本書都不存在!因為,這兩本書全屬外義,而外義並不存在,所以無此二書;中觀宗則說,並非兩本書都不存在,雖然上面那本沒有,但下面那一本卻是有的!


  同理,唯識或自續的「法無我」,與應成的「法無我」相比較,用詞雖然相同,但內容卻大不同。唯識或自續的法無我,在應成派眼中,僅僅是粗分的法無我,算不上是細分。大家學習宗義的時候,要清楚這一點。話雖如此,應成派並未因此否定唯識與自續的法無我存在!二派所主張的法無我,的確是有的,只不過,很粗。


唯識的外義


  唯識外義的定義:外在對境完全不必依靠內在心識來安立,外在對境本身自性成立,因為,外在對境依靠其不可分割的細塵(無方分微塵)不斷堆積而成。此堆積形成的法(即外義),不必依靠內在心識,它自己就可以成立。


  唯識主張的外義有二個條件,一、不必靠內心習氣的醒覺安立;二、外境完全由自己方面成立,由無方分的微塵堆積而成。


  宗喀巴大師《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說,唯識宗解釋「外境全由內心變現出來」的說法,有點像造物主創造出一切萬法。唯識認為內在心識的力量最強大,此最強大的心識力量,創造了萬物,即「萬法唯心造」。

  執「外義」為空,即唯識的法無我。


  應成派當然也否定「外境不依靠內心而安立」的主張,因為這種現象根本不存在!應成派否定「外境不依靠內心而安立」的意思是「外境,必須依於內心安立。」但「外境,唯心所造。」這就錯了。


  再看看唯識宗的看法。如果問唯識宗:「為什麼外義不存在?外義是怎麼個「無」法?」唯識宗會答:「無外義。」亦即,外境必須依於內心安立,因為一切的外境,唯心所造!


  因此,唯識宗解釋「無外義」的時候,應成派有承許之處,也有不承許之處。


外義,解釋有兩種。
第一種外義:內心習氣顯現出外境。這是應成派定義且承許的「外義」,但唯識派不承許。
第二種外義:完全不靠內心安立,全然由外在的無方分微塵堆積所成。這是唯識派定義的「外義」,但        包括唯識派、應成派都不承許。


  應成派承許第一種外境,亦即「存在著不是僅由內心習氣所成的外境」;但不承許第二種外境。唯識則認為這兩種外境都沒有,故曰「無外義」。


  這裡有點麻煩。當應成派說「唯識的法無我並沒有錯,只不過較粗分而已。」有些人就以為應成派認同「唯識法無我的見地」!既然承許唯識的法無我,就代表承許二空;既然承許二空,當然不會承許外境存在啊!可是,應成派又承許有外境,豈不怪哉?其實不然。


應成的「有外義」


  唯識主張,外境,全由內心習氣的醒覺而形成,或由內心的力量,製造出外境。所以,不靠內心習氣醒覺而形成的外境,並不存在。應成派則認為,不靠內心習氣醒覺而形成的外境,應該存在!此處為二派主要爭論所在。


  應成派主張,外在對境與內在有境,力量之強弱大小,齊鼓相當,彼此相互觀待。因此,外境唯觀待有境安立,同時,有境唯觀待外境安立。若有境存在,外境也當存在。也就是,外境如何存在,有境就如何存在;反之亦然。


  應成派主張「有外義」,意指「唯、僅僅相互觀待於有境心識,而安立出來的外在對境,是存在的。」外在對境,應如此安立。再者,「唯、僅僅相觀待於外在對境而安立出的有境心識,也存在。」。此乃應成派於「有外義」的解釋,跟唯識的外義並不相同。


  不過,每當談及應成的外義,總會和唯識的外義,混在一起,以為二者沒有差別。二派使用的詞句,雖一模一樣,但是,應成承許的外義,非唯識所不承許的那個外義而應成硬說為有。


  成立應成外義的理由,在於「自性相不成立」。外在對境的存在,僅僅是觀待於內在有境的安立而形成,因此,外在對境本身,自性相不成立。同理,內在有境心識,也是如此。簡言之,相互觀待,故自性相不成立;自性相不成立,故相互觀待。


  自性相不成立的道理,唯識宗既看不到,也不能明白,故無法明瞭應成這種相互觀待而安立的外義。既然唯識不能成立他定義出來的外義,又看不到應成主張的外義為有,故曰無外義啦!


  應成派主要的關鍵就在於自性相不成立。不明白「自性相不成立」這個根本因素,就無法做前述應成的安立。這樣的安立,只有應成派才做得到。


         《取材於雪歌仁波切講授《中觀根本慧論》》
发表于 2012-12-1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分享!
发表于 2012-12-1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2-12-1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击掌而歌 于 2012-12-10 13:38 编辑

哈哈哈哈,一口咬住你所有精华!

1.應成派當然也否定「外境不依靠內心而安立」的主張,因為這種現象根本不存在!應成派否定「外境不依靠內心而安立」的意思是「外境,必須依於內心安立。」但「外境,唯心所造。」這就錯了。

2.唯識宗不承許外義,但中觀宗卻承許外義。關鍵在於:中觀宗認為,唯識破除外義時,破得過頭了!所以,中觀雖承許外義,但中觀承許的「外義」,不等於唯識所破除的「外義」!

3
观待!观待!观待
才是中观区别于他派所有关键之关键


谢谢老笨!
发表于 2012-12-1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王宗喀巴,圣教日兴隆,违缘俱消灭,顺缘悉增长,
自他三世善,回向二资粮,无垢亦无染,法炬常明耀!
发表于 2012-12-17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击掌而歌 于 2012-12-17 01:11 编辑

观待,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运动形式不同的众多事物间的交互作用?当众多事物或【众缘】,在彼此的交互作用后,达到了某个充分的值,就会显现出某种结果来?

而事物之间为什么一定会有这种交互作用存在着?

我通过观察自然和生物,初步领悟:这是因为事物各自运动的形式以及它们的能量总是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此事物之间的能量转换也必然会出现互补,互斥和中性状态

而不同的事物为什么一定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能量差异呢?

我通过观察初步领悟:这也许是因为不同的运动方式必然会带来不同的惯性,不同的事物靠不同的惯性的力量维持住了属于它们各自内在不同的【相续】,也就是它的特殊属性!每一事物都在它们内在延续传递自身特性的轮回中,同时与无边开放的其他系统、其他不同的事物,在它的惯性所能允许它去影响以及接受影响范围内,也就是在它们自己的【缘】份内,同时做着外在的、散发状的交互、碰撞和裂变,由此产生新的改变因缘。当然这种新的因缘需要很大力量的积累,才能实现,否则很难突破事物旧有的惯性束缚!
突不破事物旧有的惯性,它原先的属性就很难改变生成新的!

个人观察后的领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2:58 , Processed in 0.04295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