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讲于厦门佛协“寺院负责人交流会” 济群法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千多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意味着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早晚课诵、念佛参禅、僧装素食。我们出家后,就进入这样一种“佛教式”的生活轨道,日复一日。
但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我们能否与法相应,能否达成出家的目的——比如解脱,比如往生净土?我想,多数人未必具足信心。这说明了什么?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自然有其相应的权威性。也正因为这样的权威,使得人们往往只是埋头顺应,却不敢加以审视。比如我们今天继承的佛教传统,包括我们的生活、修行乃至寺院建设,究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还是陈规陋习?这个问题,很多佛教徒是不曾想过,或者是不敢去想的,似乎想一想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么,我们今天的传统和唐朝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印度早期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南传佛教是否一样?和藏传佛教是否一样?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会发现传统并不是从上至下唯一道路,也不是亘古不变的唯一样貌。
在它的周围,还有很多或并行、或交叉、或渐行渐远的道路,还有许多或因时、或因地、或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而展现的丰富变化。其中,究竟什么传统更符合佛法真谛?究竟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末?究竟什么是需要继承的,什么是需要扬弃的?
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我们很可能成为所谓“传统”的牺牲品。甚至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传统”,只是佛教发展过程出现的某种变异。不幸的是,我们却将这种变异“忠实”地加以继承,进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从这一点来说,今天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格外的机遇,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视野。否则,我们是没有能力对传统加以审视,进行甄别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扰。因为资讯的发达,我们得以接触到海量的经典法宝。而且这个数量正在不断扩容——不仅有汉传,还有藏传,还有南传。面对如此之多的典籍,如此之多的宗派和思想体系,认识佛教已然成为一项浩大的、让人望而生畏的工程。结果,我们往往在这些法门中绕来绕去,目迷五色,却忘了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或是根本不懂得如何选择,从而造成修学上的无序和混乱。
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境,固然和太多的选择有关,但更关键的,在于我们缺乏把握核心的能力。纲举方可目张,倘能抓住其中根本,一切就会各就各位,成为修学助缘。反之,我们就可能落入一张不断扩容的大网,为“法”所累,为“法”所困。
当下面临的问题 今天的人应该怎样继承佛教?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也可以说,是一道难题。作为学佛者,真正要把一个宗派,乃至一本经论学好,都需要扎扎实实地下上几年功夫。但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和喧哗的大环境下,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气来修学,又谈何容易?
过去的寺院,一道围墙就是红尘和方外之地的分水岭。但在资讯无孔不入的今天,这道围墙只能起到象征性的作用。真正堪为保障的,是另一道看不见的围墙——那就是如法僧团所营造的氛围。
遗憾的是,具有良好道风和修学氛围的道场在今天已经寥寥无几。多数的寺院,或是忙碌于旅游开发,或是热衷于经忏佛事。在这样的道场,出家人如何得到法的滋养?又靠什么抵御红尘诱惑?
就像我们在一个各种疾病传播的疫区,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同样,当道场不能为出家人提供一个持戒、学修的大环境,而是充斥着人我是非、名闻利养的暗流,个人修学就会变得异常艰辛。就像一株生长在恶劣环境的幼苗,在最需要呵护的时期,却不得不面对狂风暴雨。这样的状况下,侥幸存活已属幸运;倘能学修有成,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
这些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我们这代人,乃至未来几代人面临的严峻考验。
宗派修学的困境 论及当代佛教,是离不开历史的。因为现在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由传统延续而来。只有通过对传统佛教的反思,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从根本上对症下药。
多年来,我一直在不断思考:什么才是佛法的核心?怎样才能有效地修学?2004年,我发表了《汉传佛教的反思》,探讨佛教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原因,引起诸多关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经南北朝的发展,至隋唐走向鼎盛——高僧辈出,得道者众,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几乎都成型于这一时期。它们的交响,组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华美乐章。
其时,也是中国国势和文化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宗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人们的深厚慧根及学养。因为慧根深厚,所以能直抵中心,无须按步就班;因为学养全面,所以能高位起步,无须次第前行。但这样一些方式,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效仿的。如果缺乏相应的慧根和学养,直抵中心可能会出现基础薄弱、不能环环相扣等问题,造成修学上的脱节。而高位起步则会让人根本无从开始,因为第一步就迈不上,转来转去,还是回到原点。可以说,这些就是佛教在盛唐之后逐渐式微的起因。
佛教的衰落之因固然很多,但归根结底,不外乎内外两种。其中,外因为社会因素,如“三武一宗”的灭佛,导致寺院被毁、典籍佚失、僧人流散,直接对佛教造成了重大打击。但我觉得,关键还是内在因素,也就是学佛者对教法和证法传统的继承。当这种继承不能完整保留佛教的优良传统时,其发展就会缺失营养而停滞;当这种继承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甚至是相反时,其发展就会因方向偏差而异化。
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唯识、三论等宗,都建立了一套完整而深奥的思想体系,以及依各自见地所形成的修证方法,如天台止观、华严三昧观、唯识五重观等。如果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思辩能力,不具备精确的闻思正见和实修体证,就没有能力延续这些教法和证法的传承,而后者的难度又远甚于前者。
所以,这些宗派在发展过程中,先后陷入了有教无观的僵局。不论修学天台、华严,还是唯识、三论,最后多转到念佛,如“教学天台,行归净土”,等等。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这是属于“混搭”。因为学教和修证应该是相辅相成、彼此增上的,学天台本该修天台止观,学华严本该修华严观法,为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念佛?说明在这些宗派的发展过程中,证法体系已彻底中断,再或者,是形同虚设,虽有若无。是以,学人只能在途中改弦易辙,另起炉灶。
但念佛就是一条坦途吗?就能“万修万人去”吗?未必那么简单。如果缺乏信愿行的资粮,净土也是天边可望不可即的一片云彩,看得见,却够不着。那么,这些资粮从哪里来?究竟怎样才能念得有效,念得感应道交?还是需要重视基础、次第和闻思正见,需要懂得这句佛号蕴藏的深广内涵。否则的话,念佛很可能就是在念几个音节而已,是念不到内心,念不出力量的。
净宗而外,禅宗也是汉传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主流。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以说,是一种极其痛快而刚猛的修行方式。但局限在于,它是特别为接引上根利智所施设的一条捷径。就像险峻的峭壁,距离固然是短,难度也着实是高。当人们没有攀登峭壁的身手时,这种不重视基础、次第和教理的法门,就容易流于玄谈。“口头禅”之弊,即来源于此。
所以,不论是最简单的净宗,还是最直接的禅宗,都离不开对教理的闻思,离不开佛法修学的基础和次第。否则,简单的就会用不上力,直接的又会够不着边。如果这样的话,再简单,再直接,和我们又有什么相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