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菩提者 于 2012-4-28 21:42 编辑
贤刼千佛同处成佛胜地「金刚座」之历史-------宁玛茉兰千苿‧世界和平祈愿大法会纪念文集汇萃
藏文著作/ 前译派文学馆藏编辑协会 中译/ 贝玛慈宁 2009年11月22日于台北‧大乐书室
拿摩古鲁释迦牟尼耶!(礼敬释迦牟尼佛上师)
佛陀何处生与证菩提、示解脱道行逝寂静之、胜地蓝毗尼与金刚座、瓦那纳西上茅城诸处,授记四胜地前而礼敬。
此诸「四胜地」乃薄伽梵释迦牟尼佛于授记散记所云:「诸比丘!我涅盘之后,具信善男女与善女人等应于尽形寿之间,行至于彼四胜地并当忆念!」
「何谓四胜地?此乃薄伽梵诞生地!此乃薄伽梵现证佛位之地!此乃薄伽梵转十二法轮之地!此乃薄伽梵圆满涅盘之地!」
「诸比丘!我涅盘之后,应绕行此中佛塔、顶礼佛塔。于彼诸未来弟子应如是言说……以于我信心之故,彼诸一切遗趾亦成善道与上界之世界所依」。
(佛陀于)其他经典亦云:「我涅盘之后,若有新学比丘至已,问说汝之导师如何,应于彼等示以四胜地」。导师释迦牟尼佛临将涅盘之时以遗嘱开示:「彼诸未能实际亲见佛颜之人,应当朝礼彼诸四胜地」。
本文依照往昔历代学者著述之胜地志与旅途纪实,编写贤刼千佛同处成佛胜地「金刚座」之相关文类。其中分三: 一、导师释迦牟尼佛行至此处现证佛位之历史 二、正觉大佛塔内部如何塑立佛像与佛塔(窣堵波)之历史 三、后世具信追随者修复正觉大塔(菩提迦耶)之历史
【一、导师释迦牟尼佛行至此处现证圆满佛位之历史】
吾等之导师 释迦牟尼出家之后,于尼连禅河畔苦行六年安住禅定。由于天人与十方诸佛菩萨劝请,由苦行之处起身行至摩竭陀─前往金刚座的路途,享用妙生女所献之奶粥,身体转成如同纯金般光耀之身相。释迦牟尼又将钵器施放于河水,口云:「若将成佛则去而复返;若未可成佛则水冲走!」因此,钵器由一卢舍(相当于250市尺)距离之外的河水逆流返至施放彼处,静置如前。
导师释迦牟尼继而接受名为「吉祥」而犹如孔雀颈部柔软之一手长度的贩卖草料,并安坐于金刚座东方周匝附近、其外形与中央相同之「放光佛塔」(根多拉)彼处,而从面容放射光芒。除菩提树外,各树木悉皆焚之。
佛塔环道外部有树林焚烧之木炭堆栈处,生长一欉名为「阿噶波帝甲瓦」之菩提树。该树之附近有导师以神变加持之银水,称为「喇萨固拉」井水,据云,若饮用之、则虽有胃疾重症亦能于若干年后治愈,此为佛陀亲口所示。
复次,导师释迦牟尼至菩提树前某处,彼为「金刚座」又名「边札阿森」;此乃一切诸佛之加持所成,自他一切不能毁坏,直至黄金地基之间以诸宝所成,存在南赡部洲中央,诸佛成道之地安住十字金刚杵之中央,生长存在菩提树。总体而言,金刚座之名相虽为佛教弟子所共同承认;个别而言,声闻乘乃认为四方金刚杵顶之正对处有金刚橛之四佛塔;大乘则以为乃由竖立之五钴金刚杵的间隙之处长出菩提树,周围有金刚橛之四佛塔。具此差异。
诸多智者讲说:「彼(金刚座)乃是无有座位高度之三庹、具有宝瓶、瓶依之佛塔,并且以四金刚轮作为表征,彼之间隔仅四中等一箭之地;上述乃为金刚座之范围」。
导师 释迦牟尼当成佛之时机已成熟,趺坐于金刚座草料敷具,作此「乃至未证菩提之间不离此座」之承诺。傍晚时分,诸魔以各种方法进行障碍之际,从「喋夏山」降下鼓音文殊像,击鸣无数大鼓,同时导师释迦牟尼住定慈心三摩地,退败众魔。
鼓音文殊像现今仍位于佛塔围墙西方,是为存在佛塔之内仅一肘长之天然佛像,前方有石质圆盘,据说若于太阳照射时倾听,则彷有鼓音之声响。
黎明时,导师释迦牟尼现证圆满佛位!
导师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第一周于菩提树下双眼不闭而住,身像为安住菩提树下佛塔前方。第二周首先起身、于立之同时际留下一双足印。其次举足之间,留下左右脚轮替之足印。末后又短时于站立之处留下一双足印。佛陀在七块岩石之上遗存足印,然而现今除了二处双足印之外,其他已然不具。
其次至西方住于等持之时,风雨强烈降下,目支邻陀龙王以蛇身盘绕,上方以蛇首遮覆,后世亦存在与彼同时景象之佛像。
据说现今正觉大塔之南方存有阿育王以长石于池沼内制作之相同佛像,仅为便利诸朝圣者陈设;佛陀真正与龙王相遇之处,乃位于上述池沼远距二箭之地。
佛陀为了表示深邃甘露正法伟大之故,四十九日(七周)不说法而住,而后由于帝释天与大梵天王敦请,驾临瓦那纳西广转法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