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果 因果的原则: 一、既有前因必召后果,既有后果必具前因,决定没有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的事理; 二、善因必召乐果,恶因必召苦果,决定没有善因得苦果,恶因得乐果的事理。因的善恶,亦称为业,所谓善业恶业。果的苦乐,亦名为报,所谓苦报乐报。总之,随因感果,随业受报,因果报应,决定是丝毫不爽的。 问: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说法不就是定命论么? 答:因果报应舆定命论完全不同。其主要不同处在於因果虽然决定,但有方法可以转变。根据果随因转的原理,只要把原因转变过来,则其后果也就随着转变了。所以因果事理,圆融活泼,有利无弊,决非定命论所能比拟。例如有人做了坏事,后因闻到因果道理,知道做坏事将受苦报,赶即痛切悔改,不做坏事而做好事,那末他的苦报是可以冲淡减轻的;又因他能继续不断做好事,则此后所召的后果,势必都是好的,没有壤的了。所以宣扬因果的实事实理,是有积极鼓励人们止恶向善的伟大作用。认识因果事理之后,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要召致报应,自食其果,自负其责,如同一钉一眼一样,丝毫没有推诿假借,蒙混过关的可能,就能使人提高警惕,把自己的行为,自动的整饬起来。这种自发自愿,极可宝贵的自动力量,是比任何其他力量要大,所以应当尽量予以发挥,作为完成一切事业,是极可靠的保证。 问:因果报应的执行,有没有一个主宰在管理这件事。 答:因果报应正如一部精密无比,灵活巧妙的自动机,完全不须要主宰的管理。因能召果,果必酬因,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散而灭,都是法尔如是的业力作用。在一期生死之间,在人的一生之中,凡所受用的一茶一饭、一喜一忧,都是先业(满业)所召的果报,也就是一套一套、大大小小的因缘,相绩不断在成熟、在起作用。一套因缘成熟,一套因缘消灭,一套消灭,一套又成熟,如是就演成人的一生,所以人是在因果转变、忧喜无常中过生活。直至一期果报受满,亦即在无量无数套因缘所组成的一组总因果演变完毕,人即宣告死亡。同时复有先业(引业)引生另一组总因果(又摄无量无数套因缘)开始次第成熟,而继续演变其生死把戏。如是微妙难思的因果演变,法尔如是,无须管理,是完全由於不可思议的业力在起作用。只要造业一天不停,业力就将继续不断地起作用,故曰业力不可思议。所谓不可思议,亦非不可思议,若能不断研究、不断学修、不断地提高人群的智慧,则不可思议也是可思议的。不过就目前的知识水平而言,是属於不可思议罢了。 一切后果皆由前因之所召致,所以重点唯在前因不在后果。我们面对现实的人生,必须探索明白其准确无误的正因,不可倒果为因,亦不可非因计因,更不可认为是无因的。所谓追究原因,挖掘根源,都是叫我们在明因上用功夫,这个方向是准确的。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於造业时小心翼翼,专造善业,不造恶业,所以他的果报是纯乐无苦的。众生不知慎於造因,无时不在起惑造业,因之其所召致的报应苦多乐少,然而光是对着苦果发急有何用处呢。复次,众生造因的主权亦非操在众生手里而是操在贪嗔痴等烦恼手里,所以生生世世做着烦恼的俘虏,而被烦恼业力之所奴役,必待深信因果,懂得众生生死相续的原理之后,才能理会到收回主权的方法。方法唯何?方法是提高警惕,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警惕自己不再被烦恼或烦恼的伪装所蒙蔽诱惑而造恶业;同时更要随时随地鼓励自己,全心全意广造善业。必须如是时刻用功,努力实践,方能把已失的主权逐渐收回,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明因识果的智人。 所以我们压倒一切的头等要事非他,即是止恶修善、慎於造因,以期收回已失的主权。我们应当下决心与自己的烦恼决一死战。 一定要止恶修善。 一定要收回主权。烦恼是非常狡猾、诡计多端的敌人,在初期作战中是不免屡战屡败的,必须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屡败屡战,奋斗到底,然后才有战胜烦恼的可能。佛开示我们有十种恶业,必须停止不作,有十种善业,应当努力实行,就是关於我们在身口意方面日常言行的指导。兹将应止的十恶业与应作的十善业分别列表如后: 应止的十恶业 应作的十善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