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4|回复: 3

谁有藏文的无常经(三启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有藏文的无常经(三启经),藏文有两本,指生老死三苦那本,thanks!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具大加持:佛说无常经(亦名三启经)(附:弘一大师叙)

本帖最后由 mayasvapna 于 2012-1-17 14:59 编辑

佛说无常经(亦名三启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稽首归依无上士,常起弘誓大悲心,为济有情生死流,令得涅盘安隐处。
 大舍防非忍无倦,一心方便正慧力,自利利他悉圆满,故号调御天人师。
 稽首归依妙法藏,三四二五理圆明,七八能开四谛门,修者咸到无为岸。
 法云法雨润群生,能除热恼蠲众病,难化之徒使调顺,随机引导非强力。
 稽首归依真圣众,八辈上人能离染,金刚智杵破邪山,永断无始相缠缚。
   始从鹿苑至双林,随佛一代弘真教,各称本缘行化已,灰身灭智证无生。
 稽首总敬三宝尊,是谓正因能普济,生死迷愚镇沈溺,咸令出离至菩提。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尽皆散坏,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上至非想处,下至转轮王,七宝镇随身,千子常围绕,
 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
 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缚。
 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诸凡夫。
 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
 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佛教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佛告诸苾刍:「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汝诸苾刍,此老病死于诸世间实不可爱、实不光泽、实不可念、实不称意。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是故应知此老、病、死,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由此三事,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唯有胜法不灭亡,诸有智人应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形仪丑恶极可厌,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
 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老病死苦常随逐,恒与众生作无利。」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诸苾刍众、天、龙、药叉、健闼婆、阿苏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常求诸欲境,不行于善事,云何保形命,不见死来侵?
 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
 两目俱翻上,死刀随业下,意想并慞惶,无能相救济。
 长喘连胸急,短气喉中干,死王催伺命,亲属徒相守。
 诸识皆昏昧,行入险城中,亲知咸弃舍,任彼绳牵去。
 将至琰摩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
 明眼无过慧,黑闇不过痴,病不越怨家,大怖无过死。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当勤策三业,恒修于福智。
 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
 譬如路傍树,暂息非久停,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死去别亲知,乖离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依处,依经我略说,智者善应思。


 天阿苏罗药叉等,来听法者应至心,拥护佛法使长存,各各勤行世尊教。
 诸有听徒来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于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
 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业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
 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花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佛说无常经(初、后赞叹,乃是尊者马鸣,取经意而集造,中是正经,金口所说。事有三开,故云三启也。)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yasvapna 于 2012-1-17 15:21 编辑

附:佛说无常经叙(弘一大师著述)

庚申之夏,余居钱塘玉泉龛舍,习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有诵三启无常经之事数则。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七云:「佛言:『若苾刍来及五时者,应与利分。云何为五:一打犍椎时,二诵三启无常经时,三礼制底时,四行筹时,五作白时。』」其余数则,分注下文。又阅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载诵三启无常经之仪至详(注一)。因以知是经为佛世诸大弟子所习诵者;或以是为日课焉。经译于唐,其时流传未广,诵者盖罕(注二)。宋元以来,始无道及之者。余惧其湮没不传,致书善友丁居士,劝请流通。居士赞喜,属为之叙。窃谓是经流通于世,其利最普,愿略述之。经中数说老病死三种法,不可爱,不光泽,不可念,不称意。诵是经者,痛念无常,精进向道,其利一。正经文字,不逾三百,益以偈颂,仅千数十。文约义丰,便于持诵,其利二。佛许苾刍,惟诵是经,作吟咏声(注三)。妙法稀有,梵音清远,闻者喜乐(注四),其利三。此土葬仪诵经未有成轨;佛世之制,宜诵是经,毗奈耶藏(注五),本经附文,及内法传(注六),皆详言之,其利四。斩草伐木,大师所诃。筑室之需,是不获已。依律所载,宜诵是经;并说十善。不废营作,毋伤仁慈(注七),其利五。是经附文,临终方决,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若兼诵经,获益弥广。了知苦、空、无常、无我;方诸赡养乐国,风鼓乐器,水注华间,所演法音,同斯微妙,其利六。生逢末法,去圣时遥;佛世芳规,末由承奉。幸有遗经,可资诵讽,每当日落黄昏,暮色苍茫,吭声哀吟,讽是经偈。逝多林山,窣堵波畔,流风遗俗,彷佛遇之,其利七。是经之要,略具于斯。惟愿流通,普及含识。见者闻者,欢喜受持,共悟无常,同生极乐,广度众生,齐成佛道云尔。

是岁七月初二日大慈弘一沙门演音,撰于新城贝多山中。时将筑室掩关,鸠工伐木。先夕诵无常经,是日草此序文,求消罪业。

注一:南海寄归内法传云:「神州之地,自古相传,但知礼佛题名,多不称扬赞德。何者?闻名但听其名,罔识智之高下。赞叹具陈其德,乃体德之宏深。即如西方,制底畔睇,及常途礼敬,每于晡后或曛黄时,大众出门,绕塔三匝。香华具设,并悉蹲踞。令其能者,作哀雅声,明彻雄朗,赞大师德,或十颂,或二十颂。次第还入寺中,至常集处。既共坐定,令一经师,升师子座,读诵少经。其师子座,在上座头。量处度宜,亦不高大。所诵之经多诵三启。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许,取经意而赞叹三尊。次述正经,是佛亲说。读诵既了,更陈十余颂,论回向发愿。节段三开,故云三启。经了之时,大众皆云苏婆师多。苏,即是妙。婆师多,是语;意欲赞经是微妙语。或云娑婆度,义目善哉。经师方下,上座先起,礼师子座。修敬既讫,次礼圣僧座,还居本处。第二上座,准前理二处已,次礼上座,方局自位而坐。第三上座,准次同然,迄乎众末。若其众大,过三五人,余皆一时望众起礼,随情而去。斯法乃是东方圣耽摩立底国僧徒轨式。」

注二:日本沙门最澄显戒论,开示大唐贡名出家不欺府官明据五十一,转有当院行者赵元及,年三十五,贯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修德里,父贞观为户身无籍,诵无常经一卷等。

注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四云:「佛言苾刍,不应作吟咏声,诵诸经法,及以读经。请教白事,皆不应作。然有二事,依吟咏声:一谓赞大师德,二谓诵三启经;余皆不合。」

注四: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四云:「是时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其音清亮,上彻梵天。时有无数众生,闻其声音,悉皆种植解脱分善根,乃至傍生禀识之类,闻彼声者,无不摄耳,听其妙音。后于异时,憍萨罗胜光大王,乘白莲华象,与诸从者,于后夜时,有事出城,须诣余处。善和苾刍,于逝多林内,高声诵经。于时象王,闻音爱乐,属耳而听,不肯前行。御者即便推钩振足,象终不动。王告御者曰:可令象行!答言:大王!尽力驱前,不肯移足。未知此象意欲何之?王曰:放随意去!彼即纵钩,便之给园,于寺门外,摄耳听声。善和苾刍,诵经既了;便说四颂,而发愿言:天阿苏罗药叉等,乃至随所住处常安乐。时彼象王,闻斯颂已;知其经毕,即便摇耳举足而行,任彼驰驱,随钩而去」。

注五: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八云,佛言:「苾刍身死,应为供养!苾刍不知云何供养。佛言:应可焚烧。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佛所说,于此身中,有八万户虫,如何得烧?佛言:此诸虫类,人生随生,若死随死;此无有过。身有疮者,观察无虫,方可烧殡。欲烧殡时,无柴可得。佛言:可弃河中,若无河者,穿地埋之。夏中地湿,多有虫蚁?佛言:于丛薄深处,令其北首,左胁而卧,以草稕支头。若草若叶,覆其身上。送丧苾刍,可令能者,诵三启无常经;并说伽他,为其咒愿。」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二云:「苾刍身死,应检其尸。若无虫者,以火焚烧。无暇烧者,应弃水中,或埋于地。若有虫及天雨,应共舆弃空野林中,北首而卧,竹草支头,以叶覆身,面向西望。当于殡处,诵无常经;复令能者,说咒愿颂。丧事既讫,宜还本处。其捉尸者,连衣浴身,若不触者,应洗足。」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三云:「出尊者尸,香洗浴,置宝舆中。奏众伎乐,幢幡满路,香烟遍空。王及大臣,倾城士女,从佛及僧,送诸城外。至一空处,积众香木,灌洒香油,以火焚之,诵无常经毕;取舍利罗置金瓶内,于四衢路侧,建窣堵波。种种香华,及众音乐,庄严供养,昔未曾有。」

注六:南海寄归内法传云:「然依佛教,苾刍亡者,观知决死,当日舁向烧处,寻即以火焚之。当烧之时,亲友咸萃,在一边坐。或结草为坐;或聚土作台,或置砖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诵无常经,半纸、一纸,勿令疲久。然后各念无常,还归住处。」

注七: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七云:「佛告阿难陀,营作苾刍,所有行法,我今说之。凡授事入,为营作故,将伐树时,于七八日前,在彼树下,作曼荼罗,布列香华,设诸祭食,诵三启经。耆宿苾刍,应作犄歌拏咒愿,说十善道,赞叹善业;复应告语:若于此树,旧住天神,应向余处,别求居止。此树今为佛法僧宝,有所营作。过七八日已,应斩伐之。若伐树时,有异相现者,应为赞叹施舍功德,说悭贪过。若仍现异相者,即不应伐。若无别相者,应可伐之。」又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九所载者,与此略同。
发表于 2016-2-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9:42 , Processed in 0.03218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