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不到照片,请去: 这篇不是书评,是我个人的开卷“中奖文” 对于作者林聪老师而言,他拥有“20年100次入藏,30次进拉萨” (也就是平均每年入藏5次,拉萨1次)的资深经验,而我个人只有在2004年第一次去过拉萨,也才待几天,入藏区的次数从该年算起至今过了8年也才5次,停留在藏区的片段时间全部累加起来差不多只有24个多月(也就是入藏时间平均2年不到1次,每年平均停留3个多月)。 因此,严格算起来,我也的旅游经验跟其他新游客差不多资浅,所以此篇内容纯粹是为了回谢作者曾经多次对外赞美与鼓励我个人的拙作(为了不打广告,在此就不提到书名),小弟我就分享一些甚少的经验与本书的读书心得报告。 因为是心得报告,所以不见得全文会注重在介绍与夸奖这本书的内容,而是分享一些由本书所引起的感触,而为何说是开卷“中奖文”呢?因为我发现这本书扭转了我的一些深藏在内心的旧观念,应该说是我之前对拉萨与朝圣的偏见(但是我自认为是对的),对我而言像是意外的惊喜,好像中了彩票一样!所以在此分享给大家参考参考。 问:圣物跟圣人,哪个才是圣地之宝? 04年我第一次跟团到拉萨时,跟想象中的“雪域”落差有点大,我觉得应该上那种很原始、古朴,然后有很多喇嘛在低音朗诵经文档画面,除了多次拍照要收钱而打坏我礼拜佛堂的雅兴之外,感觉不是高僧云集之处,内心还带些台湾人对于西藏历史政治问题的负面观点,那时的我很清高的认为这里就是“空有圣堂而没有圣人”,估计也是以前学校所学“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偏见,当我看着布达拉宫里各种最珍贵的舍利塔圣物时,我觉得这不是真正可以加持我的圣地,有种非常空洞的感觉,因此从04年至今相隔7年我根本没有想要再回来拉萨一次,虽然最后我在宗萨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修行圣地,但是在还没看《一步一如来》这本书之前,我根本没有认为这些想法有错。 宗萨佛学院堪布才旦对此问题的开示: 因为老林大哥的书突然打开了我内心深处的“潘朵拉盒子”,为此,我拿着《一步一如来》想我的师父堪布才旦请教这些关于“圣地与圣人哪个重要?”的疑惑,堪布大概是这样说的(可能会追加我个人一些补充整理修饰,有错误算我的过失哦!): 像拉萨这些原始的西藏佛教圣地, 虽然现在已经不同于以前的情况了, 但是当初那些佛菩萨与高僧大德的“愿力”是不可思议的, 他们希望未来跟这些圣地、圣物有缘的众生们都能因而见即解脱, 再不然也可以种下菩提法源种子, 这种加持的力量不会只是5年、10年而已, 有些愿力甚至都是到了好几个大劫时间以后都还有效的, 就好比如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的愿力至今对佛教徒都还有强力的加持, 再加上拉萨当地与十方信徒们这无数年来不间断磕头礼拜的虔诚心, 更是延续、加强了这些加持,每次朝拜时都会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影响力。 有高僧大德常驻圣地讲法固然殊胜, 但是如果你时常忘了这些佛菩萨的愿力, 或者是分别佛菩萨的愿力是有分甘孜、青海或拉萨地区范围的, 心里没有无私忆起这些加持恩惠, 那就算你天天坐在高僧面前得到的加持也是有限的。 堪布的开示总算为我的心杀了一些病毒, 这也点出了我这些年来的重要错误观念:"并不是待在你喜欢的地方才是圣地", 如果忽略了佛菩萨愿力加持的无限性,那就是“物化”了佛法, “这里是圣地”、“那里不是圣地”“那里很商业”“那里比较有高僧”等等偏执观念, 这也是作者为何书名要命名为“一步一如来”的意思(嗯!终于接到主题了), 圣地跟圣人不是向外求的,如果朝圣的路途上没有正知正念, 那自己就永远活在自己内心中“盗版圣地”而已。 2011年1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