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普善德根本》论释义开示 祈竹仁波切著 我们亦可以改用四念处教法取代四圣谛而修。四念处是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及法念处——观法无我。 观身不净利于对治淫心及证悟无常,它对出家人尤其重要。修观者观身体上至头顶,下至脚跟,其间的皮、肉、脂肪、骨头、血、骨髓及内脏等,便能体悟这不外乎是因缘而生,实并无值得依恋贪爱的原因。小乘宗派常常修白骨观,它与此观的作用及原理完全相同。如果要与四圣谛对照,身念处可说是对应苦谛。 眼及耳等与外在的影像及声音等境相遇时,眼及耳识等功能发生作用,便进一步导致抗拒苦受、贪爱乐受及对中性的不苦不乐受漠不关心。乐受与贪相应,苦受与瞋相应,而中性的不苦不乐受与痴相应。在禅修及座下的平时,我们观察感受是如何在五根遇上五尘时生起,及它们如何诱发贪、瞋及痴等烦恼。在如法地修持后,我们能体悟所有感受皆是苦的根源。受源不断来,受便不断起伏,所以烦恼便不断生起。这是受念处的修法。如果与四圣谛对照,受念处可说是与集谛对应。 如果没有心便没有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心的各种功能、运作方式及其状态,这便是心念处的修持。这种修持可说与四圣谛中的灭谛相对应。 观法无我是第四念处——法念处。把我们锁在六道内的根本枷锁便是我执。但透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其实并无一个实“我”存在。这一点不容易做到,但它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念处与四圣谛中的道谛教法相对应。 以上介绍了四念处之修持。这只是一个简略介绍,并非正式的教授。有些人以为四念处及四圣谛是低等的小乘修行,所以不屑一顾,这是十分可怕的想法。四念处其实是十分重要的修行。如果掌握了它们,便会有很大的成就。譬如说,若我们对身不净有所体悟,便会希冀得到清净之身。密法是化凡俗身为佛身的法门,譬如说我们观自身为本尊圣身、观外在世界为本尊之净土坛城等等。这些修行都与四念处有关。四念处之基础,可被用于这些法门上,成为其极有力的助缘。四念处及四圣谛虽属小乘部份的教法,但亦是大乘修行人必须具备的修为,所不同的只是,小乘行者以求解脱的心修持这些教法,而大乘或上士道行者以求成佛的动机修持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