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所以 我們是可以明辨是非善惡 或觀過 只是不要念怨
也就是 我們現在 雖是對福智的主事者或金女士有質疑 (其類似觀過) 但我們實不可以對他們念怨
B 你是說 我們可以明辨 但不要變成怨恨眾生
A 對 如福智主事者或金女士 他們今天會成就這些局面 一定有他們認為對的看法
但他們認為對 不見得絕對正確 所以 當有疑慮時 大家是不是應該透過公正式的討論 溝通
才可能辨清與無慮
B 是呀
只是因為對初學者而言,「觀過」之後很容易「念怨」,所以只好暫時先練習「不要觀過」,那就比較不會念怨,但這種透由多觀察他人的功德,來降低檢視他的過失,其實只是對「觀過會念怨」的一種逃避掩飾,算是過渡期。
A 若有第一段的認知 還會因為明辨而生怨嗎
B 有可能呀
A 所以 初學者一定要先躲境 即眼不見為淨 是嗎
B 可以這樣說
A 那要到何時 初學者才能對境呢
B 要到如下的情況吧
真正有在修行的話,能夠明辨「自己與他人」的是非善惡,智慧越清明,內心也越調伏,
當你看到別人的過失,同情悲憫他的惡業與苦果都來不及了,哪還會念怨?
又好比前面有個洞,有人沒注意而掉下去了,正好提醒你,你感謝他都還不及了,哪還會念怨?
願他人的惡果在自己身上成熟,願自己的一切善在他人身上成熟,這「是非善惡」不是觀的清清楚楚嗎。
所以既能夠明辨是非善惡,而且觀到功你也能念恩,觀到過你也能念恩,觀到別人的功過全都變成對你有益。
A 這些道理 真是精闢 只是何時可達到這種境地
B 當然是 漸次的學習呀
A 但若如下所言 如何漸次學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