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39|回复: 8

轉載:正知正見的培養與運用(圖滇悲桑格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知正念的培養與運用


摘自:《略論止》第十二回

開示者:圖滇悲桑格西


正知與正念,並不是只有等到修止時才派上用場。除了心安住於所緣修止之時,需要正知正念,平常也應該要經常地實踐,若能如此,當你真正進入止的修行時,馬上就能運用自如。反之,若你平常根本不用、不練習,等到要修止時才想要運用它們,效果應該不好。


再者,要能清淨持戒,正知正見亦不可或缺。總之,若你在正知正見上的實修不好,則你所作的《道次第》的實修,也僅僅只是種下一些習氣而已,要在心續中生起無造作的證量,非常困難。換句話說,正知正念的實修,是一定要的。比如,在一座觀修「念死無常」的期間裡,雖然你修得不錯,但在座間時你卻把所修的內容全都拋在腦後,把剛才在座上修的力道與心之所繫完全放鬆,那麼,你將很難有所進步。


雖然你有恆常去實修,在內心種下習氣,同時因為不間斷實修的緣故,偶爾會有一些感受與體會。來世,當你聽到相關的法類,由於習氣的緣故,你會有一些特別的感受。但只有這樣是不夠的。要在心續中生起無造作、真正的證量,一定要有正知正念不可。無論任何時候,即使在座間,你的心都要有一個角落仍然持續地憶持它,力道還是要維持住。不只如此,無論任何時候,也都要持續地警側觀察:我的心,現在是朝著哪裡去?有沒有朝向顛倒的方向?如果缺乏這個觀察者(正知),我們連自己的心現在到底跑到哪裡去也不會知道,也不知道某些觀念看法有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心。


《入行論》裡雖然沒有特別名之為「持戒」的章節,但其實在第四、五品中,寂天菩薩即以「不放逸」與「守護正知」來闡釋持戒的內涵。


用日常課誦,培養正知正念的力量

達賴喇嘛尊者也這麼說:「即便只是在做日常的課誦,都要在一開始時提醒自己說『從現在開始到未唸完之間,我的心都不要散逸』,而後在過程中時時觀察自己,有沒有分心、有沒有照著本來的承諾去做。」

唸課誦時,若懂得文義,就邊唸邊隨文作觀;若不懂得文義,至少也要專心地唸。而後,無論你的課誦時間有多長,半小時也好,十五分鐘也好,當結束之時,回想自己在中間的過程中有沒有不專心、有沒有散逸掉,如果有的話,那就要提醒自己:「散逸是不應該的,我以後不要這樣。」再次提持正知正念。這樣做,會使得自己不散逸的能力愈見增強,最後,你一定可以做到在整個課誦的過程中,內心完全不散逸。


一旦你能做得,那麼,無論你去實修、讀經論時,也這樣訓練自己養成習慣,將來你去修止之時,應該就不會有什麼辛苦與困難了。因為,在恆常練習的過程中,你的正知正念的力道已變得很強大。


座上修時,照表操課


《道次第》的實修亦是如此。對於要修的所緣,其數量、次第、其所運用的理由、經論根據、譬喻等,都要事先決定,在座上修時,就按照事先決定的這些計劃去實修。不過,在最開始時,用這種照表操課的方式實修,你會覺得好像很難產生有幫助的感覺。當然,因為相關法類你也聽過不少,如果此時不要按照既定的計劃,把心整個放開來,隨便想到什麼就修什麼的話,你會覺得好像比較有效果。後者這種作法,乍看之下好像比較有用,但是,這種「有用感」何時、用何種方法可以讓它產生,你卻是一點自由決定權也沒有。也就是說,用這種隨興的方式修,有時會有感受,但有時卻沒有,而有與沒有的決定權,不在你手上。


反之,依著事先訂好的計劃去修,雖然不容易直接見到效果,但是,一旦效果出來了,以後針對同一個所緣,無論你何時去修去思惟,感受都會產生。由此可知,要產生真正的體驗,這種作法非常重要。


而這種作法,與正知正念很有關係。在未修之初先訂定要修的所緣、數量與次第等等,這個部份類似「正念」的作用;在修的過程中,即便心裡想到其他可以思考的內容,仍要不為所動,依舊照著本來的決定修下去。在禪修的過程中,臨時想到計劃之外的其他可以思惟的例子或理路,此時若隨興思惟,也許會覺得效果很直接很有用,但如此一來,就沒有照著本來的計劃走了。長此以往,心會養成壞習慣。反之,如果你在過程中即使想到了其他的內容,但你不為所動,仍專一地照著本來的計劃修下去,這種作法本身,就是一種三摩地的實踐。繼續這樣做下去,則你「定」的功夫會漸漸產生。如果想到什麼就修什麼,也許「慧」的能力會有所增長,但卻傷害到「定」。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錯,但卻傷害到了根本。所以,當你在修的過程中,想到了計劃之外的思惟內容時,先不要跟,還是照著本來的計劃修。等到下一座,才把新的內容加進去。


問:比如,我正在禪修的主題是「死亡無常」,但過程裡我想到了菩提心。這時要阻止自己朝菩提心的方向思惟,是嗎?

答:對。雖然菩提心不僅是善的,而且是善的方面中最殊勝的。可是,因為此時你觀修的主題是死亡無常,雖然思惟菩提心是善業,但若你就放任自己去思惟它,會對你的「定」造成傷害。

即便此時你思惟菩提心覺得很有味道,但你的心在這個過程中漸漸養成壞習慣,同時也傷到你修定的能力。所以,要照著你本來的計劃去執行它,修的過程中,也要不斷觀察自己有沒有照著作,如果沒有,就用正知正念把它拉回來。由此可知,在觀察修的過程中,正知正念是伴隨在其中的。


宗大師的教誡


在《廣論》的開頭就提示過這種作法的重要性,宗大師說:「此復若隨任遇所緣,即使修者,則於所欲,如果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礙。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洛杜杰參也曾經這樣說過,對於一個初修行者來說,這種作法非常重要,等到有一些基礎後,怎麼做都可以。


兩種不同的作法


如果你真的有很多想法冒出來,或者也可以這麼做:在座上修之時,一定要照著本來的計劃走。等到下座後,在座間時,才隨著你的心,對所修的主題隨便照向哪個方向思惟都行。這樣做也許可以吧?在座上時嚴格照著計劃走,這也是一種三摩地的訓練,下座時任心思惟,有時有助於產生新想法。

統整一下,或許可以這麼說。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串習已經知道的內容,使之成為穩定的習慣、進而改變內心的話,那就要用之前講的方法(座上完全照表操課,座間亦提持心力憶念所緣)修才行。若你的目的是想要獲得新思惟,那麼,在座上修時照表操課,下座後,在座間時,針對與所修有關的主題,你把心的柵門打開,讓心去思惟:「為什麼會這樣呢?它的理由是什麼?」等等,應該是可以的。

以下這段內容,不是特別針對修止,而是一般範圍的修行。辯經學院已故的洛桑校長曾說過:「在禪修『無常』之時,有時會想著想著就朝向『空性』去了。那時,我沒有攔我的心,就任著它朝向空性方向思惟。」這段話,是洛桑校長的經驗之語,他在思惟細分無常之理時,思惟思惟著,這細分無常的思惟,便帶著他朝向空性的方向走去了。

這種作法,我不認為與三摩地有相違。因為,校長講的這個部份,談的是在觀擇的過程中,一條依著次第自然產生的思路。可是,如果你今天禪修無常的目的,是刻意為了在心續中產生對無常的證量,為了消除你心續中的常執,那就不可以思惟的過程中朝向空性去思惟了。


所以,不同的目的,在作法上亦會有些差別。


轉載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my-notebook/article?mid=364&prev=-1&next=358
发表于 2011-6-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图滇悲桑格西!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6-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请多分享,谢谢。
发表于 2011-6-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无论禅修任何所缘,最后都会朝着空性的方向去;
甚至我在其他时候,只要想到佛法都会往空性方向去;
现在稍微好一点的是,顺便还会考虑一下自己的发心以及菩提心,但依然总是朝着空性的方向去思维------

因为我总觉得其他的思维总会有些不安,而空性的思维则导致安宁-----
发表于 2011-6-6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图滇悲桑格西!
祈愿一切具德善知识皆长久住世。
愿一切众生早日听闻正法,发菩提心,早证佛果!
发表于 2011-6-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滇悲桑格西 简介

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ad.php?tid=23832

图滇悲桑格西于公元一九六五年诞生于尼泊尔,为一藏裔尼泊尔人。一九七五年,在他十岁时,由其兄长偕同至圣地达萨,进入策秋林寺院,并随即于 宗座喇嘛的亲教师 怙主林仁波切之座前受沙弥戒;当值二十岁时,再于 宗座喇嘛之座前受比丘戒。图滇格西于一九八零年进入位于南印的哲蚌寺洛色林学院就读,历经基础课程、般若、中观和律学等共十七年的学习,并于一九九七年获得格西学位;这段期间,其最主要的师长是当时的洛色林退位住持耶谢度老师,和后来成为上密院住持的洛桑多杰格西二位大德。

在取得格西学位后,图滇格西即于 宗座喇嘛、登马洛却仁波切、日宗仁波切(现任的甘丹赤巴仁波切)以及东滇仁波切(现任的洛色林住持)之座前广泛地听闻教授。图滇格西于二零零零年返回策秋林,并先后完成了《相顺〈广论〉科判次第之集经汇道》和《经道汇编》二书的编着,并且从二零零六起,于每年的夏秋之际,为一群学佛者陆续讲授依师轨理、道次第、四圣谛、前后世、业果、以及佛功德等等教法。

图滇格西在洛色林就学期间,便以其干净利落、理路清晰、辩思缜密且充满机锋的精采绝伦之辩经,以及对经论法义的鞭辟入里与融会贯通,而广受赞叹称扬。图滇格西因身体不适之故,而最终无法如众人所愿地留在洛色林敎授经论,然而,因由此生命中的转折,却让他专注地投入了对教法和自心的深入思惟与探索。在其瘦弱谦和的外表下,总是展现出依由正理思辩而发起之对上师和三宝的信心与崇敬,以及对菩提心和中观见等佛陀甚深广大的教法深刻精辟的体会与洞悉。图滇格西的智慧、清灵、温润、和煦,以及他的宽厚、静定、幽默和虚怀若谷,往往教人在觉得温暖之余,亦油然生起敬畏之心;而其说法之无比善巧、精妙、入心,更常常令听闻者深受感动和启发。他慈悲地引领具缘佛弟子,往向清净无误的成佛之道。对许多人而言,图滇悲桑格西无疑是一位难得的善知识。


-滇津德纪-


[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11-6-7 09:24 编辑 ]
发表于 2011-6-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论奢摩他】── 图滇悲桑格西 开示
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ad.php?tid=23755


菩萨的十八般武艺──图滇悲桑格西佛法问答
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ad.php?tid=23888&page=1


金剛經概要與佛法問答(图滇悲桑格西析释)
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ad.php?tid=24043&page=1
发表于 2011-6-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6-9-26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日常課誦,培養正知正念的力量


達賴喇嘛尊者也這麼說:「即便只是在做日常的課誦,都要在一開始時提醒自己說『從現在開始到未唸完之間,我的心都不要散逸』,而後在過程中時時觀察自己,有沒有分心、有沒有照著本來的承諾去做。」


这段说的太好了,顶礼至尊圖滇悲桑格西仁波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8:12 , Processed in 0.03976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