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ybnym

善护口业(请你勿在网络之中诽谤僧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6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安 于 2011-5-26 01:28 发表
谤法罪很难缠的
善护口业
出家人代表的就是僧宝
如果出家人有过失,要么不说,要说当面说,
背后说就是谤僧,其罪业就是谤佛,谤法。
很可怕的。


看过律藏可知,佛陀制定戒律很多都是因为在家人的检举,在家人跑到佛前说,某出家人这样做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佛就会制定戒律,遮止这种行为,居士这样去佛前说,当事人是不是在场,很难说,故“背后说就是谤僧”这句话可能并不成立。
发表于 2011-6-4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望中;P
发表于 2011-6-4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m0012001 于 2011-5-16 22:54 发表
印光大师:如何对治嗔心
瞋心,乃宿世之习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涂,于我无干。所有不顺心之境,作已死想,则便无可起瞋矣。此即如来所传之三昧法水,普洗一切众生之结业者,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

  所 ...


顶礼印光大师!!!
发表于 2011-6-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5-26 07:56 发表


看过律藏可知,佛陀制定戒律很多都是因为在家人的检举,在家人跑到佛前说,某出家人这样做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佛就会制定戒律,遮止这种行为,居士这样去佛前说,当事人是不是在场,很难说,故“背后说就是 ...


你说的是“可能 ”  就是也可能成立。既然自己不确定 , 我看最好的方法是 ,不要背后去说,一点都不要背后去说。既然有危险的概率,我们就不要打擦边球,这样最保险。  我们是凡夫,还不具备遍知的能力,这样OK吧?

[ 本帖最后由 yazeili008 于 2011-6-7 11:41 编辑 ]
发表于 2011-6-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论坛有些师兄为什么遇到“我们不能谤僧”这样的话题, 总是想办法去证明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有漏洞   ,到底是为了给说僧人过错的人找借口?还是真的给大家补习佛教理论?这种风气要不得,一个出家人的错,你在网络上讲 , 如果当时那个人不在线看帖  , 就是在背后说人家坏话,不管罪够不够“谤僧”,本身也是犯了严重的过失的。大家既然知道因果不虚,“背后说出家人坏话对不对“ 这个话题还需要辩论吗?善护口业当然是我们学佛居士的本分啊。

[ 本帖最后由 yazeili008 于 2011-6-7 11:39 编辑 ]
发表于 2011-6-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zeili008 于 2011-6-7 11:25 发表


你说的是“可能 ”  就是也可能成立。既然自己不确定 , 我看最好的方法是 ,不要背后去说,一点都不要背后去说。既然有危险的概率,我们就不要打擦边球,这样最保险。  我们是凡夫,还不具备遍知的能力,这样OK ...


呵呵,师兄可能是初来本论坛,有些人贴这些文章是有目的的,近几年来,本坛陆续揭发了一些身披僧衣的狮子虫,惹恼了这些狮子虫的弟子,不断来本坛贴这些文章,用意无非是让我们闭嘴,避免丑事外泄而已。

事实上,社区对待涉及僧人的文章都是非常谨慎的,不敢污人清白,这点师兄翻翻以前的帖子就知道,在不了解这个背景的前提下,单纯说不该谤僧是没意义的,共许极成故。
发表于 2011-6-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为个人见解,请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6-7 15:41 发表
呵呵,师兄可能是初来本论坛,有些人贴这些文章是有目的的,近几年来,本坛陆续揭发了一些身披僧衣的狮子虫,惹恼了这些狮子虫的弟子,不断来本坛贴这些文章,用意无非是让我们闭嘴,避免丑事外泄而已。
事实 ...

一、
《大乘方广总持经》
文殊师利!若有愚人谤微妙法,即是谤佛,亦名谤僧。
又作是说:‘此法是,彼法非。’如是说者,亦名谤法。
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作是说者,亦名谤法。
此是菩萨学,此非菩萨学。’作是说者,亦名谤法。
复作是言:‘过去佛已灭、未来佛未至、现在佛无住,唯我获得陀罗尼法。’作此说者,亦名谤法。以谤法故,言得陀罗尼者是不净法。
于真法师毁谤所修,复谤法师虽有解慧不如说行、复谤法师行违于道、复谤法师身不持戒、复谤法师心无智慧、复谤法师意无明解、复谤法师言无辩了、复于如来所说文字心无信受、复作是言:‘此修多罗是,此修多罗非;此偈经是,此偈经非;此法可信,此法不可信;见正说者妄作异论,于听正法者为作留碍;此是行,此非行;此成就,此非成就;此是时,此非时。’诸如此说,皆名谤法。
二、
谤 bàng
①〈动〉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动〉毁谤。《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
三、
僧:(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僧伽Sa&mdotabv;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证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证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四、
法师(佛光大词典)
内容:
指常修梵行通晓佛法,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法华文句》卷八(大正34·108b)︰‘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中略)皆以妙法为师,师于妙法自行成就,故言法师。’《释氏要览》卷上引述《杂阿含经》(大正54·260b)︰‘何名法师?佛言︰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 据《十住毗婆沙论》所说,法师应行四法。(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辞章句。(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3)得禅定智,于诸经法随顺无诤。(4)不增不损,如所说行。澄观《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八则列举法师须具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等十德。 法师之种类,依《法华经》卷四〈法师品〉载,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等五种;此称为五种法师(参阅附录)。另依《辩中边论》卷下所述,法师可分为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 ◎附︰〈五种法师〉(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五种法师,指五种弘通经法的法师。乃依《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云(大正9·30c)︰‘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而来的。即(1)受持法师︰信受忆持如来言教而不忘者。(2)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眼观经文,口宣句读者。(3)诵经法师︰习读已熟,不须对文自然而诵者。(4)解说法师︰能分明解释圣教之义而训授人者。(5)书写法师︰能书写广传经文而流通大法者。《法华文句》卷八(上)云(大正34·108b)︰‘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举法成其自行,皆以妙法为师。师于妙法自行成就,故言法师。又五种人能以妙法训匠于他。’ 又,根据梵本《法华经》〈法师品〉所载,则有受持、说话、解说、亲近、书写、记忆、睹见等七种。另外,北魏·正始五年(508)敦煌出土的《法华义记》中,将此五种法师加上供养,而成六种法师。窥基于《法华经玄赞》卷八(末),也加供养而说正行六种法师。 [参考资料] 《佛藏经》卷中〈往古品〉;《大般涅槃经》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地经论》卷十一;《大法炬陀罗尼经》卷六。
五、
未能查到“谤僧”的具体含义。
结合一、二、三和四来看:
⑴只要是评说僧(众,至少三位出家人组成的小团队),无论对错,全算谤僧。
⑵法师任职要求很高,非出家人就是法师。现在够标准的法师应该不多见。

[ 本帖最后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6-7 17:13 编辑 ]
发表于 2011-6-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见解,请多提宝贵意见

僧宝(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内容:
(术语)三宝之一。三乘圣众,既发真无漏智,为世所归敬之福田者。若举似宝,则宜悉取发心己上。

真无漏智(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内容:
(术语)佛菩萨之无漏智对于二乘之无漏智谓之真无漏智。此以二乘不断法执,不灭所知障,非真之无漏智也。

无漏智(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内容:
(术语)谓三乘之人,离烦恼无染之清净智也。断惑证理,即此智之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

按此标准:
可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能称“僧宝”的。至少是小乘圣人的标准吧?
发表于 2011-6-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6-7 17:20 发表
僧宝(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内容:
(术语)三宝之一。三乘圣众,既发真无漏智,为世所归敬之福田者。若举似宝,则宜悉取发心己上。

真无漏智(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内容:
(术语)佛菩萨之无漏智对于二乘之无 ...


是,单一的凡夫僧不能称为僧宝。

僧宝中的胜义僧宝,为具足智解脱八种功德7中任何一种功德的圣补特伽罗;凡夫具戒比丘满四人者,为世俗僧宝。
发表于 2011-6-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6-7 15:41 发表


呵呵,师兄可能是初来本论坛,有些人贴这些文章是有目的的,近几年来,本坛陆续揭发了一些身披僧衣的狮子虫,惹恼了这些狮子虫的弟子,不断来本坛贴这些文章,用意无非是让我们闭嘴,避免丑事外泄而已。

事实 ...

“事实上,社区对待涉及僧人的文章都是非常谨慎的,不敢污人清白”  真这样做就好 ,值得赞叹  。末学也希望大家都能严谨 ,也希望论坛也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0:09 , Processed in 0.03342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