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03|回复: 5

转经轮 竟然是汉地传入西藏的吗???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
据《神僧传》卷四中记载:"初大士(南朝梁代傅大士)在日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谓之轮藏。仍有愿言。登吾藏门者生生世世不失人身。从劝世人。有发於菩提心者。能推轮藏。是人即与持诵诸经功德无异。今天下所建轮藏皆设大士像。实始於此。汉地从南到北很多寺院安置有此"轮藏",供人运转不息。由此可见转经轮在显密佛法所度化区域,都是被广为重视的。转轮藏作为集藏经与传教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制的法器,自产生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国内保存下来的实物屈指可数。此宋代转轮藏在可数的转轮藏中时代最早,体量较大,无疑是很珍贵的。




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



文:聂连顺 刘友恒 杜平


在佛教史上,“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其中,佛陀所说之教法,被视为世之财宝而珍重,后整理成浩繁的佛教经典极受尊崇。故而藏经也就成为佛教寺院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专设藏经之所和藏经之器,藏经之器称作“经藏”,即供存放经卷之书橱。“经藏”收藏佛经的形式有“壁藏”和“转轮藏”两种形式。壁藏为固定式,沿壁立柜藏经,是经藏最基本的形式。转轮藏为回转式,居殿中而设,经橱绕中轴回转,是经藏的一种特殊和演变的形式。

  转轮藏系南朝梁善慧大士(497—569年)始创,唐、宋、元、明、清各代皆有造立。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国内保存下来的实物甚少,主要有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的宋代转轮藏、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殿和北京智化寺藏殿的明代转轮藏、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清代转轮藏。其中,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则为现存轮藏中时代最早者。

  正定隆兴寺是一座国内名刹,主体建筑大悲阁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之命而建,坐北向南,峙立在中轴线后部。转轮藏阁位于大悲阁前西侧,与东侧的慈氏阁相对而立,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转轮藏阁是一座歇山顶、青瓦中心、绿琉璃剪边的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三间,通面阔13.98米,通进深13.3米,高23.05米。下层前出副阶,深一间,阔三间。其梁架结构、柱网布局、斗拱配置,均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居特殊地位,堪称“木构建筑之杰作”。

  转轮藏置放于阁内底层正中直径7米的圆形地坑中央,外观形似一重檐八角形亭子,中设一立轴,转轮藏之整体绕中轴回转,属“整体转动式”。整座轮藏的重量由轴之下部的藏针承载。藏针由生铁铸成,外径41.4厘米的圆球形针珠置于上仰的半圆凹状针臼内,四周以坚硬的三合土围护。藏针尾部上端平作八辐状,辐间扁铁垂直向上插于木质藏轴。轴作八棱形,高10.8米,底部径68厘米,上端穿过楼板直至二层。转轮藏整体可分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藏座部分下由藏针尾部向上出八根斜戗,上呈放射状平置八根角梁,各角梁下悬里外两根垂柱,柱根有卷刹。柱间施枋三层,上、中层枋穿过斜戗施于藏轴和外柱间,下层枋里插内柱,穿外垂柱延至地坑边缘,此层枋间设联结构件。

  藏身是轮藏最具实用功能的部分,高2.66米,平面呈八角形,边长2.65米,直径6.9米。每面三开间,当心间面阔96厘米,次间面阔66厘米。藏座斜戗上平出的八根角梁上施龙骨铺木板为藏身的底部。上立内外槽柱,内槽柱为方形,外槽柱为八瓣梅花柱,柱径16.3厘米,当心间平柱为垂莲柱,下不及地,柱上端均作卷刹。外槽柱间及内槽柱里外侧施地木伏三道。藏轴与内槽柱间施枋三层。为避免集中施置于立轴的同一高度而有损立轴,三层枋依对角上下相错。同时为使整体更加稳固,每两层枋间施以斜戗。顶层枋之上端以四根方木组成“井”字形框架将藏轴框于当中。外槽柱上端施普柏枋及阑额、由额,由额下以雀替支托。额间嵌浮雕云龙纹的华版,明间华版上雕升降双龙,次间对称各雕一行龙。藏身底部各转角处均有一方形卯孔,应是供人推转施置把柄之处。周边雁翅板,每面长2.65米,高32.5厘米,边框内浮雕蔓草纹,风格粗犷豪放。

  藏身之上设重檐,下檐为八角形,上檐作圆形。下檐斗拱除柱头铺作外,当心间施补间铺作两朵,梢间一朵,式样为八铺作双抄三下昂。昂是古式真斜昂,而不是清式平直的翘而加以昂嘴者。上檐平面为圆形,但斗拱仍以下檐位置布置,共56朵,式样为八铺作出五抄计心重拱造。斗拱用材高4.5厘米,宽3厘米,高与宽之比为3:2,与宋《营造法式》之制吻合。另外,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后认为“各斗之欹(清式称斗底)皆略有幽页杀,非如清式斗底之板直。最外跳头上用撩檐枋(其断面作长方形),而非圆径的挑檐桁。角梁头的蝉肚(与清式霸王拳不同),椽子的卷杀,扁阔的普柏枋(清式称平板枋)和卷杀的柱头,无一不与《营造法式》相吻合”。檐顶为圆形攒尖式,顶面不作瓦垄,只于周边以山花蕉叶为饰,极为简洁。

  以上记述的是转轮藏的现状。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博士何培斌先生曾千里迢迢来正定考察古建筑,回港后,何先生将日本常盘大定、关野真1940年编着的《支那文化史迹》一书中有关章节的复印件和有关图片翻拍后寄给我们。据说这些照片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拍摄。从所寄的转轮藏照片中可看出当时此转轮藏外槽柱均为缠龙柱。柱间地木伏上施单钩栏一周。其内置放经匣和供奉佛像之处,只看到正面一尊菩萨半跏趺坐于莲座上。由额正中每面均悬挂一镜物装饰,藏座外以浮雕云龙的华版护封,地坑压栏石上施单钩栏一周。此照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初隆兴寺转轮藏的繁复宏丽,也为以后的研究、修复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至于此转轮藏的确切创建年代,目前尚无资料可考。但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为宋代原物无疑”。并誉其为“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住持僧南无大士出囊金进行修补。清顺治十四年真定府知府佟彭年再度重修。1957年对转轮藏阁进行落架复原性重修的同时,对转轮藏进行了整修,并于大小悬柱上发现元人和清人墨书题记。

  关于转轮藏的始创和功能,《释门正统》塔庙志云:“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于此道颇知信向,然于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为他缘逼迫不暇批阅者,大士为是之故,特设方便,创成转轮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与诵读一大藏经正等无异。”又据《善慧大士录》载:“傅翕以经目繁多,非寻常之人所可遍读,乃于山中建立大层龛,每一棰皆有八面,内中收存诸经,以机轴转动之。运行无碍,称为轮藏。并发愿言:愿登藏门之人,生生世世不失人身,或者发菩提心者,竭尽志诚以推动轮藏,则其所得功德亦无异于持诵诸经。以此因缘,后世凡有造立轮藏,皆设傅大士之像。”由此可见,善慧大士所创的转轮藏具有藏经与传教双重功能。其中尤以传教功能更为重要。推之一匝,积一份功德,这一最本质的内涵也使得后世转轮藏藏经的功能逐渐淡化。《支那文化史迹》配发的转轮藏照片上之坐像亦应是傅大士之像。

  《善慧大士录》中“……乃于山中建立大层龛,每棰皆有八面,内中收藏诸经,以机轴转动之……”记述的是转轮藏最初的基本形制。唐代白居易《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中,对当时的苏州南禅院的转轮藏形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堂之中,上盖下藏,盖之间,轮九层,佛千龛,彩绘金碧以为饰,环盖悬镜,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门,门漆铜锴以为固,环藏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内,转以轮,止以木尼。经函二百五十有六,经卷五千五十有八。”宋《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有关于转轮藏规制的详细记载:“造经藏之制,共高二丈,径一丈六尺,八棱,每棱面广六丈六尺六分,内外槽柱,外槽帐身柱上腰檐平座,上施天宫楼阁,八面制度同其名,件广厚皆随逐层每尺高积而为法。”又记“转轮高八尺,径九尺,当心用立轴一丈八尺,径一尺五寸,上用铁锏钏,下用铁鹅台桶子。”《营造法式·雕作》又记:“缠龙柱施之于经藏柱上。”正定隆兴寺转轮藏作为宋代转轮藏之实物,其八棱、内外槽柱,下用铁鹅台桶子和缠龙柱的构筑手法,正是依法式而来,且具体制作尺寸比法式规定的还大,只是未建天宫楼阁。

  转轮藏作为集藏经与传教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制的法器,自产生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国内保存下来的实物屈指可数。此宋代转轮藏在可数的转轮藏中时代最早,体量较大,无疑是很珍贵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轮藏始于傅大士所创”的说法,应是有充分依据的。

首先,有历代史书和碑刻记载为证。据清代岑建功辑的《舆地纪胜补缺》卷一“婺州”、“碑记”收录有唐咸通八年(867)的义乌“转轮经藏(碑)记”,由此断定义乌至少在唐代已建有转轮经藏。

另据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的《建康府保国寺轮藏记》云:“自汉永平,为佛者始持其书入中国……至于今不绝。梵语华言,更相发明,其学者又从而申衍之,其说遂充满天下,辑而藏之,皆设为峻宇高甍,雕刻彩绘,借众宝以为饰,竭众巧以为工,苟可庄严者无不至。梁普通(520—526)复有异人为之转轮以运之,其致意深矣。”

另外,浙江义乌博物馆藏一块载有“北宋元丰七年(1084)甲子岁叶诜等发愿文”的青石碑,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该碑面宽40.7cm、座宽43.5cm、通高38.5cm,1984年于义乌县塘李乡景德寺遗址窖藏出土。分碑座、碑身两部分,碑身五面皆有阴刻楷书文字,正、背面为记事文字,其中正面17行,266字,有“大宋国中民叶诜……并发志心,抽舍洋财及置买藏心一根,并毛桐木植雕化菩萨、藏龙共构造景德禅院内藏一所”等文字;背面16行,共251字,内容为“……住持景德禅院山主、沙门契海、先师兄契浞,同募众人贿物、材料,建造外藏,仍及转轮”等。正面右侧为纪年,左侧为落款;顶部为“祝延皇帝圣寿万岁州县官僚六军万姓天下太平法轮常转”。雍正《义乌县志》卷十八“寺观”对此有文记载:“宗泽《景德禅院新建藏殿记》曰:‘夫百亿妙门,三藏为总……播列诸部,星缠霞布,没世不能诵其文,终身不能发其蕴。于是弥勒大士阐大方便,聚诸经以归三藏,使流通教典,尽载一轮,尘沙法门,同归一揆。倘众生信而扬之,则不须朝讲暮习,于弹指顷刻间含受法要,心怡神悦,荡释诸苦……’”发愿文碑和宗泽的《景德禅院新建藏殿记》至少可说明两点:一是转轮藏由弥勒大士(傅翕)始创;二是宋元丰七年景德禅院修造内藏和外藏及转轮藏的情况。

再引用北宋契嵩(1007—1072)于仁宗至和三年(1056)六月十日撰的《无为军(庐州府无为州)崇寿禅院转轮大藏记》中的一段文字:“夫转轮藏者,非佛之制度,乃行乎梁之异人傅翕大士者,取乎转法轮之义耳,其意欲人皆预於法也。”该记文明确指明转轮藏的起源是由南朝梁之傅翕取乎“转法轮”之义,目的是使普通信众均能“扶轮而转藏”,从而皆能“渐染佛法,而预其胜缘”。

其次是理论依据。关于佛教中“转法轮”或“法轮常转”之提法,肇始于古印度神话。相传古印度有一国王称为“转轮王”(梵Cakravartiraia),音译“斫迦罗伐刺底遏罗阉”,亦称“转轮圣王”,“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仗一切,名转轮王”(古印度·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十二)。根据这一神话,转轮王即位时,白天感应得轮宝,转之威震四方。佛教袭用了此说,在普通诵读经书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转藏”这一简便诵读经书的方法。所谓“转藏”,即转读大藏经、小藏经,就是只读经文的首、中、末数行即翻转至下一页。据宋《佛祖统记》卷三十三“法门光显志”第十六文载:“轮藏:梁傅大士悯世人多故,不暇诵经及不识字,乃于双林道场,创转轮藏,以奉经卷……藏前相承列大士像,各儒道释冠服之相者,以大士常作此状也。”

第三,各代的文物遗存也为傅翕始创转轮藏的观点提供了实物证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国内保存最早的转轮藏保存在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内。该阁建于北宋,位于大悲阁右侧,坐西朝东,为单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结构上采用了移柱造、叉柱造等宋代早期建筑的手法。转轮藏阁底层正中的八角形木制转轮藏为现存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转轮藏径约7米,下檐为八角形,上檐为一圆形亭子,外观看似一重檐八角形亭子。中设一立轴,转轮藏之整体绕中轴回转,属整体转动式。整体可分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整座轮藏的重量由轴下部的藏针承载。藏身平面呈八角形,设经屉,用以存放佛经,这个转轮藏的檐、柱、斗拱恰似一个缩小了的建筑模型,而梁、柱、斗拱的许多做法,均与宋通直郎李诫奉敕撰的《营造法式》之制符合。关于转轮藏的转轮藏阁的具体形状,聂连顺等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一文中有详细描述,在此不一一细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常盘大定、关野真于1940编著的《支那文化史迹》一书’中有关于隆兴寺转轮藏阁的照片。该照片是在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从照片上看,当时的转轮藏外槽柱均为缠龙柱,柱间木地袱上施单钩栏一周。其内置放经匣和供奉佛像之处,正面一尊菩萨半跏跌坐于莲座上。仔细分辨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当初隆兴寺转轮藏的繁复宏丽,二是从菩萨的装束上推定半跏趺坐在莲座上的为傅大士像。

另一实物遗存是位于四川江油县窦圃山之云岩寺内称为星辰车的飞天藏,制作崇宏,较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更为壮丽,且设有傅大士像。清《江油县志》载:“飞天藏:宋淳熙八年(1181)建,元至正重葺,明季兵火,惟此独存。”由上观之,转轮藏由傅大士始创的说法应是确定无疑的。

2.傅翕生平及其创制转轮藏的动因与经过

傅翕(497—569),一日名弘,字玄风,号善慧,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双林寺之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宝志并称梁代三大士,自称是弥勒应身,故又称善慧大士、傅大士、弥勒大士、双林大士等。因取鱼会嵩头陀(名达摩),照影悟道,即于松山双祷树下结庵修道(嘉庆《义乌县志》)。

关于转轮藏的创始和功能,《释门正统》塔庙志云:“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于此道颇知信向,然于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为他缘逼迫不暇披阅者,大士为是之故,特设方便,创成转轮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于诵读一大藏经正等无异。”又据《傅大士集》卷一载:“大士在日,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谓之轮藏。乃立愿曰:‘登吾藏门者,生生世世,不失人身:劝世有菩提心者,至诚竭力,能推轮藏不计转数,是人即与持诵诸经功德无异,随愿获益。’今天下所建轮藏,设大士像,实始于此。”由此可见,傅翕出于少年未进学堂的酸辛,对文盲之苦体会颇深,故除了因经目繁多不能遍阅外,更力图使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下层黎庶预于经藏,创推之“即于持诵诸经功德无异”的转轮藏。

关于傅翕创设转轮藏的年代和地点,现仍存疑。日本佛学界普遍认为是在建康,创设年代争论不一。《祥林象器笺》卷四《灵像类下·普建普成言》:“又大士制轮藏,虽不纪年月,测之可在末年。”另据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仙释”、“金华府”、“傅大士”条目下明确指出“(中)大通六年(534),诏供养于钟山,后还松山。两树根株异植,枝叶连理,因于其间置刹为轮藏以转诸经”。为了考证傅翕创设转轮藏的确切年代与地点,笔者详细翻阅了清宣统二年(1910)稠州通美公司石印的《傅大士语录》四卷以及民国10年(1921)天台山观月比丘兴慈刊《三大士实录》《傅大士集》,从中发现,这两个版本中虽均未有关于上述问题的明确记载。但从有关记载推测:傅大士大约于大同十年至十二年(544—546)间在双林寺创建转轮藏。理由如下:

(1)转轮藏可谓是经藏的一种演变,傅大士生前三至京师见梁武帝,两次住钟山定林寺,亲眼目睹僧所创之完备的经藏,为其日后创制转轮藏提供了模型。

傅大士首次入都是在梁中大通六年(534),“大士以双林僻处,教化不广,欲诣帝阙,宣扬正教”。此次进京,傅大士于十二月十九日“赴诏诣阙”,住蒋山,于闰十二月八日晨时于善言殿见梁武帝,并受到了梁武帝设宴款待,后还钟山定林寺,“诏令资给”。直至翌年(535)四月才回到云黄山,在京逗留5个月左右。第二次入都是在大同五年(539),傅大士“重入都,行至钟山”,仍住定林寺。这次进京,傅大士与梁武帝很投缘,过往甚密。一直住到大同六年(540)才“辞帝东归”。在云黄山住了几个月,傅大士又“以功德事复至都下,至蒋山”。这次进京,傅大士主要目的是“启帝置寺于双椿间,号双林寺”。获准后,傅大士回来后即造佛殿,又在殿前造砖塔九层,“躬写经律千有余卷”,并对佛发誓:“愿众生离苦解脱。”

(2)大同八年至十年间,正处于梁武帝晚年,中原板荡,战事频仍,百姓离乱。傅大士深感依靠梁朝统治阶级已不可能普渡众生,只得依靠双林寺进行弘法,解救东南一隅之百姓于水火。故其间举行了多次大的法会,多次持上斋,供养三宝。这或许就是傅大士欲创转轮藏的思想基础。他的这种“普渡众生,平等供养三宝”的愿望在其语录中多次提到。

(3)《傅大士集》卷一:“大同十年(544),大士以佛像经文,委诸善众,屋宇田地资生什物,悉皆捐舍,营立精舍,设大法会,启白诸佛,普为十方三世六道四生怨亲,平等供养三宝,及一切众,以为佛事。”从这段文字记载中,我认为傅大士营立的“精舍”极有可能就是“转轮藏”和“转轮藏殿”。因为傅大士于这年做完上述功德后,即准备“烧身灭度”,后因众弟子劝说才未果。另外也与上文提到的。《祥林象器笺》中“测之可在末年”的记载基本相符。

(4)“太清二年(548)……伏闻佛日初辉,思惟三七,为众生根钝,著乐痴盲。宁不说法,疾入涅。于是释梵祈劝,即转法轮。”(《傅大士集》卷一)“天嘉五年(564)甲申正月十七日(傅大士)营斋,至二月八日,转法华经二十一扁。又于会稽铸宝王像十躯,设无遮法会……十日转涅经一部,燃长命灯。”(《傅大士集》卷一)从这两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推定双林寺于太清二年(548)前应己设有“转轮藏”,与前文中提到于大同末年之记载基本相符。

综观上述理由,我作出如下推断,或许傅大士正是在亲眼目睹钟山定林寺僧祜所立之完备经藏,在中土不乏兴建经藏之后,有感于解救百姓之苦,意欲“普渡众生,使一切受众平等供养三宝”,并结合佛教中“转法轮大法”之义,取法转经、转读等此类适合普通信众的简便诵读方法,于大同十年至十二年(544—546)间在其道场双林寺创建了“转轮大藏”。

3.转轮藏的影响和流变

轮藏自南朝梁傅翕始创,因非常契合东土佛教弘布的需要,故发展很快,至唐时已颇不罕见,至宋时已广竖于天下庙宇,甚至流传至朝鲜和日本。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方外玄踪一”载:“高丽寺转轮甚伟,宋时高丽国进金字藏经一部,贮其中,到今犹有存者。其原起于傅大士……故今天下轮藏皆设大士像。”日本轮藏的兴建犹多。本来佛教自东土入东瀛后,由于写经之风日炽,遂多模’仿中华而立经藏,如法隆寺经藏,东大寺劝学院经库及法华堂经库、唐昭提寺经藏等皆是。到了镰仓时代,轮藏和禅宗一起自南宋传入日本,经藏的构造便有所变化。再后,不要说禅寺,就是其他宗派的庙宇也广泛设置轮藏。元明之后,轮藏虽也续有兴建,然再也未能达到宋时的规模。从国内的分布来看,轮藏的兴建在两浙、四川一带尤多。值得一提的是现重庆大足石刻北山造像第136窟仍保存有一座建于宋绍兴十二年(1142)至绍兴十六年(1146)的石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另外,现北京仍保存有三副轮藏,分别保存于北京智化寺(建于明英宗时期)、颐和园和雍和宫(清代所制)内。

关于中土轮藏的流变,大致应注意三点。首先,藏密寺庙中的摩尼转或称摩尼桶以及藏密行人念咒时边念咒边转动的小型摩尼转(桶)和转轮藏结构原理相似,作用相仿,与轮藏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是傅翕所创之轮藏,至少自北宋以后为道教所沿用,而在承袭和羽变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异。如前文提到的宋代兴建、元代重修并保存至今的四川江油县窦圃山云岩寺内称为星辰车的飞天藏。但与转轮藏不同的是星辰车内部无经匣以及放置经匣之处,故而在功能上星辰车已不再是藏放经卷和佛像的宗教法器,也可算是道教对轮藏的一种发展吧。第三,轮藏的功能也从初创时期佛经、佛像的保存和流通的功能演变成为寺院的重要经营项目,宋代寺院普设轮藏以解决经济问题,一些寺院居然建五轮藏以吸引信众施钱。如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在长沙开福院由胡僧建造的五轮藏,“以大轴贯其中,创五机轮涌起于地”。有据可考的五轮藏还有两处,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比丘颢宁在池州景德寺将原大藏经改为五轮藏,中为机轮,中间一座最高,其他四座傍其四周,高减六尺,宽减半。再就是安徽徽州歙县城阳院建于宋乾道九年(1173)的五轮藏。轮藏之由“普渡众生”而演变成为寺院大开财路之功能,恐是傅翕始创时之始料未及的,这也算是转轮藏功能上之一流变吧?

三、经藏与转轮藏在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意义与贡献

1.搜集、贮存和保护释典佛像,开创佛教藏书楼之先声。经藏自创伊始,即发挥了佛教藏书楼的作用,是佛教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佛教文化的世代传承做出了贡献。

2.弘扬佛法。上文曾述,佛教“三宝”法为先。如白居易《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所言:“我释迦如来有言,一切佛及一切法,皆从经出。然而法依于经,经依于藏,藏依于堂。若堂坏则藏废,藏废则经坠,经坠则法隐,法隐则无上之道几乎息矣。”

3.从傅翕创设转轮藏的初衷来看,在于以转动代替诵读经文。这就使佛教文化由王公贵族走向平民信众,使普通信众皆有成道之可能,实为对中土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一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与现代图书馆所倡导的“对公众开放”的宏旨雷同。

  4.从收藏范围来看,经藏、转轮藏摒弃各宗各派之见,兼收并蓄。这也促进了各宗教派教义之间的融会交流与传播,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5.转轮藏至宋代在道教寺院中普遍承袭沿用,并在转轮道藏前多立傅大士的像 .


四川绵阳平武报恩寺
殿内正中置转轮经藏一座,系一木结构塔形器,用于藏经和供佛,可以左右旋转,故称转轮藏。它象征佛教的因果轮回。转轮藏的构造,中心用一根立轴,上端套入殿梁,下端立于圆形地坑中央的铸铁砧上。立轴的八面各穿横竖木枋,将横竖木枋卯榫连接,构成一个八角形框架。框架外表安装木板,设置柱子、平座、屋檐、副阶、栏杆,嵌造天宫楼阁,雕绘龙凤花草,安置佛像经典,如今,只需二、三人推动,即可徐徐旋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09-12-1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o 真滴啊
发表于 2015-8-1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藏传常识都不清楚……乱转文章……
发表于 2015-8-1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5-8-16 21:13 编辑

证明了转经藏和转经筒之间有相似性。不能证明由汉土传入吐蕃。
有些“学者”、“专家”真该好好学学佛教因明。

古印度的证据也不明确,明确从印度传来之经藏、论藏没有见有将经咒装纳一器物内,推动其转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23:49 , Processed in 0.03460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