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68|回复: 10

三主要道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主要道颂

      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 作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
  由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
  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
  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且能破诸所执境,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
  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意愿。

此是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善慧名称吉祥)为亲侄擦廓阿旺札巴(语自在称)所作的教诫。


[ 本帖最后由 蔡振松 于 2009-5-26 17:12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主要道——诸种译本



宗喀巴大师  造





第1种、

(观空法师译本,取自《》)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由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且能破诸所执境,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意愿。



此是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 (善慧名称吉祥)为亲侄擦廓阿旺札巴(语自在称)所作的教诫。









第2种、

(郭和卿译本,取自《昂旺朗吉堪布文集·圣道三要》)



甲一,敬礼称供  甲二、发愿造论  甲三,劝请听法

甲四、正明主论  甲五、劝请修行   

甲一、敬礼称供

敬礼诸至尊上师



甲二、发愿造沦

一切佛语心要义  诸圣佛子赞扬道  有缘求解脱津梁  我当随力而演说。



甲三、劝请听法

彼不贪着轮回乐  为令暇满不空故  勤依佛喜道诸贤  清净乃心善谛听。



甲四、正明主论分三:

乙一、出离心  乙二、菩提心  乙三、正见



乙一  出离心分三

丙一、欲解脱之人,首宜寻得出离心之理

丙二、于相续中生起出离心之方法

丙三、出离心已生起之分齐

丙一、欲解脱之人,首宜寻得出离心之理,

无真出离即不得  舍求有海安乐果  贪有能缚诸有身  是故首当求出离。

丙二、于相续中生起出离心之方法

暇满难得寿不留  串习能遮令生观  业果不诬轮回苦  数思能遮来生观。

丙三、出离心已生起之分齐

轮回圆满依此修  至不偶发刹那愿  昼夜恒求解脱心  生时出离心已起。



乙二、菩提心分二  丙一应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之理  丙二正发菩提心之方法

丙一应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之理

彼出离心若不由  净发心摄终不成  无上菩提圆乐因  智者当发菩提心

丙二、正发菩提心之方便

四大暴流猛漂激  业绳紧缚难违拒  既入我执坚铁网  复被无明大黑蔽

无边生死生复生  三苦逼害恒相续  审思如斯众慈母  其当引发殊胜心



今当述正见  此分五科

乙三正见分五:丙一须于相续中生起正见之理:丙二生见之方便,丙三乃至现空别起,仍未通达空性,丙四见已生起之分齐;丙五应成派特法。

丙一须于相续中生起正见之理

不具通达法性慧  虽修出离菩提心  终不能断生死根  故勤方便通缘起

丙二须于相续中生起正见之理

彼能见世出世法  所有因果永不诬  又能尽灭实所缘  彼乃正入佛喜道

丙三乃至现空别起,仍未通达空性

缘起不诬能知现  远离承许已解空  若时二者别现前  尔时仍昧牟尼旨

丙四正见生起之分齐

甫见缘起全不诬  即灭实执取境相  若时同起非更迭  尔时己圆见观察

丙五应成派特法

此复以现除有边  及以空分除无边  若知即空现因果  则边执见不能夺



甲五:劝请修行

如是圣道三关要,汝得如实通达时  子宜独依闲静处  发勤速修究竟欲









第3种、

(仁钦曲扎译本,取自《三主要道笔记·开妙道门》)

敬礼诸至尊上师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由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且能破诸所执境,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意愿。



此是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 (善慧名称吉祥)为亲侄擦廓阿旺札巴(语自在称)所作的教诫。











第4种、

(?译本,取自《三主要道讲解(赛康仁波切讲授)》)

顶礼至尊上师们

佛陀一切至言心要义,是诸贤善佛子所赞道,希求解脱行者之津道,我今应随己力而宣说。

于诸三有安乐不贪着,为成暇满义利而精进,唯愿依于佛陀欢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善谛听。

倘若无有清净出离心,何能息灭有海乐希求,由贪有乐众生遭系缚,是故先当寻求出离心。

修习暇满难得寿无长,能断贪着此生耽着乐,业果实不虚诳轮回苦,数思此义能断后世欲。

修已故于轮回诸盛事,刹那希愿亦不暂生起,昼夜恒常唯求解脱心,此生起时即为出离心。

虽已发生求脱出离心,若无菩提胜心所摄持,不成无上菩提胜乐因,是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四大瀑流冲激难遮止,业力绳索紧密所系缚,堕入我执铁网罟洞中,无明大闇周遍所蒙蔽。

无边生死大海生复生,常遭三苦迫害恒无间,陷此境地一切如母众,情状思已策发殊胜心。

若不具足通达法性慧,纵虽修习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三有根本故,通达缘起之法应勤修。

观见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因生果真实不虚诳,一切所执之境皆坏灭,彼乃趣入佛陀欢喜道。

现相缘起真实不虚妄,性空不执远离诸承许,若时见此二理各别现,仍未通达能仁深密意。

空与缘起同时非更迭,若唯观见缘起不虚妄,即而灭除实执所执境,尔时正见观察乃圆满。

又由现相断除有边见,乃由空性舍离无边见,了知性空显现因果理,不为边执邪见所劫夺。

如是于此三主要道义,自若如实通达诸扼要,当依寂静处所起精进,愿汝速即成办究竟愿。







第5种、

(祈竹仁波切译本,取自《甘露心华·道之三主要释义》)



著者之发愿

  佛陀至言心要义   是诸菩萨所赞道   欲求解脱之大路   我今随力而宣说

策励听闻

于三有乐不贪着   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佛陀所喜道   具法缘者净意听

出离心之重要性

  无出离心无息灭   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贪有乐缚众生   故先寻求出离心

如何修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   修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   思维能除后世欲

生起了出离心之准则

  修己于轮回盛事   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  起时是出离心生

菩提心的重要性

  出离若无菩提心   所持则亦不能成    无上菩提乐因故   智者应发菩提心

如何修菩提心

  四瀑流冲难阻止   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网孔   无明大暗所蒙蔽

  无边有海生又生   常被三苦所迫害  成此境地之母等   情状思已发大心

正见的重要性

  不具通达实际慧   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  应勤通达缘起法

如何修持正见

  见世出世一切法   从因生果皆不虚   所执之境本无者   彼入佛陀所喜道

生起了正见之准则

  现相缘起不虚妄   性空不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   尚未通达佛密意

  不拘一面而同时   在见缘起不虚妄  即灭实执所执境   尔时见观察圆满

  又由现相除有边   及由性空离无边   了知性空现因果   不为边执见所夺

结束分开示

如此三主道扼要   吾子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   为究竟事速修持



上面所说乃由多闻比丘吉祥罗笙竹巴为查柯弘布雅弘竹巴所作教诫。







第6种、

(翁仕杰、吴喜真、陈玲珑译本,取自《绽放心中的莲花•藏传禅修行法——圣道三要教授》)

我将尽其可能地解释 诸佛一切经典根本义

  殊胜佛子所赞扬之道 希求解脱幸者之津梁

  若谁不迷着红尘之乐 若谁愿尽力善用暇满

  若谁倾心佛现喜之道 幸者当以清明之心闻

三、第一要道——发出离轮回之心

若无完全出离轮回之心 无法断绝寻求世间乐受

  执着轮回终将束缚身躯 因此首当寻求出离之心

1、克服过度注重今世表象的方法

  闲暇福报人身难寻 而且人身寿命无定

  若能于此娴熟通达 不再注重今世表象

2、克服过度注重来世表象的方法

  

  如果你一再思维 业与其必然果报

  再加上轮回之苦 必不再注重来世





如此禅修后 不生欣羡心

  甚至一瞬间 不思轮回乐

  如此解脱心 日夜皆萦绕

  出离轮回心 此是已生起

  之后,又说:

  若此出离轮回心

  未与菩提心俱起

  不成大乐菩提因

  智者当发菩提心

  四、第二要道——发利他菩提心

关于培养发起利他菩提心的方法,

  若此出离轮回心 未与菩提心俱起

  不成大乐菩提因 智者当发菩提心

  四力续流冲众生 业力紧捆难以抗

  闯进我见牢笼中 全为无明昏暗蒙

  受生无数于轮回 二苦折磨永不停

  思及我母沦若此 生起利他菩提心

五、第三要道——修习正见

若无了解如如之智慧 纵然发心出离与利他

  轮回之根依然不能断 因此用心了悟缘起法

  任谁洞见一切法因果 于轮回涅盘中皆不坏

  彻底摧毁自性之恶见 已入令佛欢喜之大道

  缘起不坏表象之了悟 空性即是不谓有自性

  若视二者相异不相合 仍未了悟佛陀之法义

  当此二智不替而俱生 及至只见缘起为不坏

  正量摧破自性之理解 至此空见慧思已完成

  再者若悟表象破有边 以及能知空性破灭边

  若知空中包含因果相 你将不会落入二边见



在你如如了解了 圣道三要之根本

  独居一处并精进 我儿啊!

  最后目标应速成





第7种、

(索达吉堪布译本,取自《》)

顶礼诸至尊上师!

我随己力而宣说,欲解脱者之津梁,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

不贪三有之安乐,为使暇满身具义,勤依佛悦之正道,具缘者当喜谛听!

无有清净出离心,求有海乐无寂法,贪执世间束缚众,故当首先寻出离。

人生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倘若于此出离心,未以菩提心摄持,不成菩提乐因故,智者当发菩提心。

思为猛烈四瀑冲,难挡业索紧束缚,困于我执铁网内,无明黑暗所笼罩,

辗转投生三有中,不断感受三大苦,成此惨状诸慈母,是故当发殊胜心。

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亦不能断三有根,故当勤证缘起法。

谁见轮涅一切法,永无欺惑之因果,灭除一切所缘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证悟佛密意。

一旦无有轮翻时,现见无欺之缘起,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

了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缘起性空显现理,不为边执见所夺。

如是三主要道论,自己如实通达时,当依静处而精进,速修永久之佛果。



此乃多闻比丘罗桑札巴(宗喀巴)对侄儿阿旺札巴之教言。

译于二000年十月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笨老大~7种全收藏了~!!
发表于 2009-5-26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三根本要义
宗喀巴大师 著
多识仁波切 译

向神圣的诸上师致敬!

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
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
有缘者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
我今做力所能及的解说。

那些不迷恋世间区区幸福,
为了具足良缘的人生有价值,
一心向往众佛喜悦归宿的
幸运的人们诚心倾听:



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
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
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
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

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
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
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
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会断然绝望。

如此深思熟虑,并念念不忘,
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
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
这时才可以看做萌发了正出世心。



出世之心若不与正发心相结合,
就不会变成获得无上菩提,
实现圆满幸福的有力基因。
因此智者要发菩提宝心。

四条滚滚激流冲击不息,
无法改变的业力周身捆缚,
身陷我执的坚固铁笼,
漆黑的无明夜色笼罩着天空。

在无边的轮回流转中一生接一生,
连续不断地遭受着三苦的残酷折磨。
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
要发成佛度众的菩提宝心。



若无明见真理的智慧,
虽具备出世心与菩提心,
也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
因此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

要认识到世间的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于因果而丝毫不差之理,
同时,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
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
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
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
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

一九九三年农历六月十五日
译于兰州兰山脚下

[ 本帖最后由 语自在 于 2009-5-26 17:40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仁钦曲扎译本
摘自《解脱之门》中《三主要道笔记·开妙道门》

三主要道

敬礼诸至尊上师!
一切佛经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有缘求解脱津梁,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志依胜者所喜道,诸有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因贪有乐缚众生,故当先求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如是情形母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且能破诸所执境,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竟愿。
此是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 (善慧名称吉祥)为擦廓首领阿旺札巴(语自在称)所作的教诫。

[ 本帖最后由 语自在 于 2009-5-26 17: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道三要

「聖道三要」是一位希求解脫成佛的修行者,在邁向解脫成佛的過程中,所必須修持的三種心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出離心」意指行者希求出輪迴中解脫的心;「菩提心」意指行者希求自己與一切如母有情,皆能從輪迴中解脫;要能解脫生死的束縛,證得圓滿佛果,除須具足出離心與菩提心兩種方便,尚須與通達諸法實相的空性正見慧雙運修持方能證得。以上三種心要,為行者修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與過程,故名為「聖道三要」。


下载 :
圣道三要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造
          具足无缘大悲至尊具德恩师功德名称极难
          赞说拉镶巴格西广化寺堪布昂旺朗吉口授。
          郭和卿 译
          祝维翰笔记一九四八年于康定

  我今为利益量等虚空十方世界一切如母有情,决定当求成佛。为求成佛,决定依于今所听法如理修行,先以此念坚定而住。

  今所闻正法,乃妙德怙主宗喀大师(宗喀巴,西宁人,藏族,元至正十七年「二二五七」诞生于青海宗喀地方。其说法西藏,在元末明初。)所造圣道三要。此分五科:

  甲一,敬礼称供 甲二、发愿造论 甲三,劝请听法 甲四、正明主论 甲五、劝请修行

  甲一、敬礼称供

  敬礼诸至尊上师
  此处所敬礼之上师,乃宗喀大师亲承教诲,以文殊菩萨为首之诸上师,并指噶当派(噶当派是西藏地区佛教中主要教派之一。由阿底峡创立,展转传来,萨迦派、噶举派、宗喀大师均依之学习)。中加持教授及道次(系噶当派内之三派---应为经典、教授、教诫三派)等三支之历代上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09-5-2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5-1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自在 发表于 2009-5-26 17:33
仁钦曲扎译本
摘自《解脱之门》中《三主要道笔记·开妙道门》

请教师兄,在“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 这一句的各个译本,有的说性空,有的说空性,原文说的到底是性空还是空性呢?
发表于 2022-9-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9-2 16:41 编辑
学道 发表于 2016-5-19 18:07
请教师兄,在“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 这一句的各个译本,有的说性空,有的说空性,原文说的 ...

最近在编改《三主要道》的颂文功课读本,根据格鲁教内影响力较大且相近的三个译本(即源自观音尊者于2004年在洛杉矶讲解《圣道三要》的版本、源自郭和卿译师翻译的《昂旺朗吉堪布文集·圣道三要》版本,和源自仁钦曲扎译师翻译的《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版本)来看,观音尊者和堪布此处讲解的原文采用的是“现分”与“空分”二词,而不是“现象”和“空性”二词。

观   现分缘起不欺诳,空分远离实执意,若时二者别现见,尔时仍昧牟尼旨
郭   缘起不诬能知现,远离承许已解空,若时二者别现前,尔时仍昧牟尼旨
曲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在昂旺朗吉堪布的《圣道三要》中,你会发现有大量的现分与空分这两个词出现,而且你会发现大多情况下,现分和空分这两个词后面都跟着“之决定、得决定、获决定、生决定”其中之一,所以现分和空分可以理解为动词,即对现象的分析,和对空性的分析,因此现分和空分都必须透由理智才能决定。

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透由对现象的分析,此因生此果的缘起是不虚妄的决定;透由对空性的分析,虽极微尘之自体也不执其为实之决定。

而最为准确和清晰的翻译,我认为是观音尊者的那一句:现分缘起不欺诳,空分远离实执意。
这里的现分和空分,作动词用,不欺诳和远离实执是分析决定后的结果。缘起是现分的对象,空分的对象是空性的安立名处。

为什么说空分的对象是空性的安立名处而不是空性呢?
因为其一,在昂旺朗吉堪布的《菩提道次第略论释》讲解中,白纸黑字就这么写着:空分,乃空性之安立名处。谓抉择诸染别别灭分。
其二,所有分析的对境都是名言有,是世俗谛,所以空分的对象不能是空性,而只能是空性的安立名处。
发表于 2022-9-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22-9-2 16:36
最近在编改《三主要道》的颂文功课读本,根据格鲁教内影响力较大且相近的三个译本(即源自观音尊者于2004 ...

谢谢!
回到基础的摄类学中,请问经部对于空性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才算证悟空性?
发表于 2022-9-7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9-7 01:47 编辑
学道 发表于 2022-9-6 15:07
谢谢!
回到基础的摄类学中,请问经部对于空性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才算证悟空性?


一、关于经部
你这个问题,准确说是指格鲁自宗所认为的经部对空性的认识是什么?

这在格鲁派的宗义学习资料中有明确的阐述,因为涉及到需要讨论“诸法”的界限,同时还需要检视我们的心与心所的认知状态,所以才需要学习摄类学和心类学。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并不是通过学习摄类学和心类学来了解空性,而是通过摄类学和心类学来建立宗义。虽然有传承上师说学习摄类学诸理路,是寻求中观正见最为有效的方法。

然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从龙树菩萨开始就没有以此作为讲解《中观》的前提,或者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摄类学这一说,那难道说那个时候的人就没有中观正见了吗?另外从《摄类学》的沿革来看,各派都是想通过概念定义和逻辑自洽来构建自宗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作为判教的依据。

如果了解一些佛教历史,你还会发现在概念逻辑的建设方面,瑜伽行派表现的尤为突出。从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开始就有这个倾向,到陈那的《集量论》已经趋于完备,实际上戒贤年轻的时候陈那应该还在,所以唐三藏取回来的相当一部分是这方面的论。

另一个历史现相恐怕也应该引起重视,即瑜伽行派的祖师弥勒菩萨据说出生在中印度,无著、世亲出生在北印度的健驮逻地区,而中观派的佛护、清辨和月称都出生在南印度,龙树也是在南印度。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326-327年入侵了北印度的健驮逻地区,而亚历山大的老师是亚里斯多德,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和《工具论》详尽解释了概念的范畴、解释、分析和辩论逻辑。巧合的是弥勒的出生大概晚于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北印度30年,而无著、世亲则大概是此后180年左右出世,然后南北印度在佛法论著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日渐加大。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更不相信一些东西能够没有原因的突然出现,虽然大多数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也无所谓,但我觉得有必要借此机会说出来,也许一些明智的人就会想办法去寻找真相。

在理解上述事实和观点的前提下,所谓的四部宗义,其实是通过摄类学和心类学以及相关的名词和逻辑,站在自宗的角度加以理解和构建的一个理论框架,并且在这个框架下来观察和分析各部派的宗义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佛法传承中的各部各派,都或多或少使用了格鲁传承中摄类学和心类学的这些名词,但不一定解释相同,而且即便解释相同,其观点也不一定就是格鲁自宗所认为的那样。乃至所谓的部派分类,站在各部派的角度都不一定予承认。

现在,问经部对空性的定义是什么?这还有意思吗?

站在自宗的角度,大家能看到的线上公开资料我都能看到,没必要鹦鹉学舌再说一遍;
站在历史的角度,根本就没所谓什么经部的宗见,只是一些人自己这样认为的;
站在研究的角度,经部论典中所显示的观念,与格鲁自宗的宗义资料中所描述的不完全一致。

二、如何才算证悟空性?
我不知道,因为一来我没有证悟,所以没法真实说;
二来即便是“义说”,但有人说只有佛才能二谛同时现起,而《三主要道》的要求是不复轮替而同时。所以要么只有成佛了才算证悟空性,要么符合宗大师所说的就算,但让人困惑的是此二者据说都是宗大师所说。所以,我还是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1 23:20 , Processed in 0.03574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