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1|回复: 4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在佛教的經師、律師、論師、禪師、法師當中,集「千部論師」、「八宗共祖」之美譽於一身者,唯龍樹一人。



龍樹菩薩,生於佛滅七、八百年左右(西元四世紀)的南印度維達婆國婆羅門家,從小天資聰穎,於吠陀及世間學藝,無不精通。年輕時,與三名好友尋師習得隱身術,於是潛入王宮,戲犯宮人,耽於情慾以為樂。事件不久爆發,好友死於亂刀之下,龍樹倖免於難,乃悟「欲為苦本」,於是厭離心生,便詣佛塔出家受戒。



覺醒後的龍樹,九十日誦畢塔中所有經藏,雖達其意,但心中疑團未解,於是至雪山參學,遇一年老比丘授以摩訶衍經典。後於南印度龍族之宮殿,授以大量的方等經典。九十日中通達明利,悟得無生法忍。



龍樹離開龍宮後,隨緣行化,曾經幾次與外道鬥法,終於引度外道入佛。又為度化中印度憍薩羅國的引正王,曾經應徵從軍作戰,前後七年,「不食廩,不取錢」(從軍作義工),又以勇猛多謀,國王終於召見,展開熱烈辯論,終至「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成為佛教的護法仁王。此後,龍樹大力弘法,又廣造大乘經典之註釋,樹立大乘教學之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佈全印度。



龍樹菩薩的著作豐富,如:《大智度論》、《中論頌》、《十二門論》、《空七十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等,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有「千部論師」的美譽。



當中,《中論頌》、《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為其重要的代表作。《中論頌》闡述緣起性空的深義,揭示生死解脫的根本,為三乘共遵之門。《大智度論》解釋《般若經》,《十住毗婆沙論》論釋《華嚴經》的〈十地品〉,亦即以深密的見解而闡釋菩薩的大行。



此外,《勸誡王頌》是龍樹勸誡引正王信仰三寶,護持佛教的書信。龍樹以詩代信,其中許多偈頌正如《法句經》一樣,不但文字優美,而且義理幽微,普為當時民間所傳誦。據《南海寄歸內法傳》載,義淨大師遊行印度時,曾見兒童背誦這部作品,成人亦作為終身學習要典。又如《寶行王正論》,也是專為國王宣講如何治理國家,如何信仰佛教的著作,是龍樹表達大乘佛教政治觀的重要論書。



龍樹的著作流傳至今,梵本所存無幾,但藏文保存相當多,在《西藏大藏經》中計有譯本一百餘種,是研究龍樹學說的珍貴資料,這是由於西藏視龍樹為密教祖師的緣故。後世基於龍樹所著《中論》,宣揚空觀的學派,稱為中觀學派,並尊為中觀學派之祖;亦被尊為禪宗付法藏第十三祖。其思想是西藏佛學的重要支流,是中國三論宗的義理支柱,也是天臺宗的重要思想根源。其他各宗學說源於龍樹思想者亦多,故被尊為「八宗之祖」。



龍樹曾受教於那爛陀大學,後來並任該校校長。在校長任內,值逢恒河氾濫,於是親自在恒河兩岸設計及建築堤岸,使人民免遭水難。他也曾經開闢運河,直通埃而斯瓦藍,打開了遠近各國的貿易往來,可見他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師,更是一個入世的菩薩道行者。



總論龍樹一生,本為南印度學者,後遊北印雪山,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受戒,曾遊化全印,後弘化於南印度的憍薩羅。師於內外、大小無不通達,其教化之弘廣,為大乘論師第一人。尤其師撰述《中論》,暢演中道,摧破執空執有的異端邪說,使得大乘不再依傍於小乘部派中,而能卓然自立,自成一格。所以馬鳴菩薩雖是提倡大乘佛教的第一人,但是發揚他的思想,集其大成,使大乘教義因而光芒萬丈者,則為龍樹菩薩。因此,若說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先導,實不為過。
【本文出處:佛光教科書】http://sql.fgs.org.tw/u005book/showdata.asp?CatalogID=60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十  空  性  論

龍樹菩薩原著   法尊法師譯

   第    一頌 生住滅有無 以及劣等勝 佛依世間說 非是依真實
   第    二頌  無我非無我 非故無可說 一切所說法 性空如涅槃
   第    三頌  一切法自性 於諸因緣中 若總若各別 無故說為空
   第    四頌 有故有不生 無故無不生 違故非有無 生無住滅無
   第    五頌 已生則不生 未生亦不生 生時亦不生 即生未生故
   第    六頌  有果具果因 無果等非因 非有無相違 三世亦非理
   第    七頌 無一則無多 無多亦無一 以是一切法 緣起故無相
   第    八頌 緣起十二支 有苦即不生 於一心多心 是皆不應理
   第    九頌 非常非無常 亦非我無我 淨不淨苦樂 是故無顛倒
   第  十  頌  從倒生無明 倒無則不有 以無無明故 行無餘亦無
   第  十一頌 離行無無明 離無明無行 彼二互為因 是故無自性
   第  十二頌 自若無自性 云何能生他 以緣無性故 不能生於他
   第  十三頌  父子不相即 彼二亦非離 亦復非同時 有支亦如是
   第  十四頌 夢境生苦樂 彼境亦非有 如是緣起法 所依緣亦無
   第  十五頌 若諸法無性 應無劣勝等 及種種差別 亦無從因生
   第  十六頌 有性不依他 不依云何有 不成無自性 性應不可滅
   第  十七頌 自他性及滅 無中云何有 故自性他性 性無性皆倒
   第  十八頌 若諸法皆空 應無生無滅 以於性空中 何滅復何生
   第  十九頌 生滅非同時 無滅則無生 應常有生滅 無生則無滅
   第二十  頌 無生時無滅 不從自他生 是故生非有 無生則無滅
   第二十一頌 有生性應常 無者定成斷 有生墜二失 是故不應許
   第二十二頌 相續故無過 法與因已滅 此如前不成 復有斷滅過
   第二十三頌 佛說涅槃道 見生滅非空 此二互違故 所見為顛倒
   第二十四頌 若無有生滅 何滅名涅槃 自性無生滅 此生非生滅
   第二十五頌 若滅應成斷 異此則成常 涅槃非有無 故無生與滅
   第二十六頌 滅若常住者 離法亦應有 離法此非有 離無法亦無
   第二十七頌 能相與所相 相待非自成 亦非展轉成 未成不能成
   第二十八頌 因果受受者 能見所見等 一切法准此 皆當如是說
   第二十九頌 不住相待故 亂故無體故 無性故三時 非有唯分別
   第三十  頌 由無生住滅 三種有為相 是故為無為 一切皆非有
   第三十一頌 滅未滅不滅 已住則不住  未住亦不住 生未生不生
   第三十二頌 有為與無為 非多亦非一 非有無二俱 此攝一切相
   第三十三頌 世尊說業住 復說業及果 有情受自業 諸業不失亡
   第三十四頌 已說無自性 故業無生滅 由我執造業 執從分別起
   第三十五頌 業若有自性 所感身應常 應無苦異熟 故業應成我
   第三十六頌 業緣生非有 非緣亦無有 諸行如幻事 陽焰尋香城
   第三十七頌 業以惑為因 行體存惑業 身以業為因 此三皆性空
   第三十八頌 無業無作者 無二故無果 無果無受者 是故皆遠離
   第三十九頌 若善知業空 見真不造業 若無所造業 業所生非有
   第四十  頌 如佛薄伽梵 神通示化身 其所現化身 復現餘變化
   第四十一頌 佛所化且空 何況化所化 一切唯分別 彼二可名有
   第四十二頌 作者如化身 業同化所化 一切自性空 唯以分別有
   第四十三頌 若業有自性 無涅槃作者 無則業所感 愛非愛果無
   第四十四頌 說有或說無 或說亦有無 諸佛密意說 此難可通達
   第四十五頌  色從大種生 則從非真生 非從自性生 彼無非他生
   第四十六頌 一中非有四 四中亦無一 依無四大種 其色云何有
   第四十七頌 最不可取故 由因因亦無 從因緣生故 禸無因非理
   第四十八頌 若謂能取色 則無取自體 緣生心無故 云何能取色
   第四十九頌 能剎那生心 不取剎那色 云何能通達 過去未來色
   第五十  頌 顯色與形色 異性終非有 不應取彼異 許同是色故
   第五十一頌 眼識非在眼 非色非中間 彼依眼及色 偏計即顛倒
   第五十二頌 若眼不自見 云何能見色 故眼色無我 餘處亦同爾
   第五十三頌 眼由自性空 復由他性空 色亦如是空 餘處空亦爾
   第五十四頌 若觸俱一起 則餘者皆空 空不依不空 不空不依空
   第五十五頌 三非有自性 不住無和合 則無彼性觸 是故受亦無
   第五十六頌 彼止內外處 而有心識生 是故識非有 如幻如焰空
   第五十七頌 由依所識生 是故識非有 識所識無故 亦無有識者
   第五十八頌 一切無常者 非常無有常  常無常依性 其性豈能有
   第五十九頌 愛非愛顛倒 緣生貪嗔癡 是故貪嗔癡  非由自性有
   第六十  頌 於彼起貪欲 嗔恚或愚癡 皆由分別生 分別非實有
   第六十一頌 所分別無故 豈有能分別 以是緣生故 能所別皆空
   第六十二頌 四倒生無明 見真則非有 此無故行無 餘支亦如是
   第六十三頌 依彼有性生 彼無此不有 有性及無性 為無為涅槃
   第六十四頌 諸法因緣生 分別為真實 佛說即無明 發生十二支
   第六十五頌 見真知法空 則不生無明 此即無明滅 故滅十二支
   第六十六頌 行如尋香城 幻事及陽焰 水泡與水沬 夢境旋火輪
   第六十七頌 無少自性法 亦非無有法 以從因緣起 法無法皆空
   第六十八頌 以此一切法 皆是自性空 故佛說諸法 皆從因緣起
   第六十九頌 勝義唯如是 然佛薄伽梵 依世間名言 施設一切法
   第七十  頌 不壞世間法 真實無可說 不解佛所說 而怖無分別


        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普願盡法界  沉溺諸有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发表于 2009-4-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副图片更直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廣大發願頌

    龍樹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所有一切眾生類  過未現在世無盡
 而諸佛剎廣無邊  彼無邊剎塵充滿
 又一一塵為一剎  廣大佛剎如塵等
 一一剎中正覺尊  如塵無量我普禮
 彼塵倍聚諸佛剎  剎中佛佛我稱讚
 我常供養以一心  經如塵數廣大劫
 頂禮諸佛及法眾  我於三寶常歸命
 我悉持以諸妙華  及眾寶聚常普施
 若我已起一切罪  我今普盡而懺悔
 若我未生一切罪  我一切時常遠離
 所有一切勝福事  我於一切常隨喜
 此福迴向於有情  及佛無上菩提果
 如佛正法中所說  願力堅固復真實
 我常供養諸世尊  願我最後得成佛
 願我生生具深智  常如妙吉祥菩薩
 悲心息苦救世間  願如觀自在菩薩
 賢善愛眼視眾生  願與普賢尊無異
 慈意善觀諸情品  願我常如慈氏尊
 布施願如虛空庫  持戒願如神通慧
 忍辱精進二度門  願我悉如常精進
 定力能攝諸散亂  願我得如金剛手
 善說十地諸法門  說智願如金剛藏
 於佛世尊善請問  願我得如除蓋障
 深心智慧具堅固  願我常如堅固慧
 神通無礙善方便  願我得如無垢稱
 善護眾生諸善根  勤勇願如常勇猛
 善說波羅蜜等法  願我得如無盡意
 具足無量妙音聲  願與妙音尊無異
 近善知識心無懈  願我生生如善財
 虛空無喻法能宣  願我得如虛空藏
 地能長養諸世間  普利願如地藏尊
 息除貧苦利眾生  願與寶藏神無異
 語出無盡妙法寶  願我得如曇無竭
 智慧堅利復常勤  願與常啼尊無異
 此等最上諸佛子  最勝功德聚無邊
 名稱廣大復無盡  願我名稱亦如是
 我此讚佛功德聚  最上勝善極廣大
 普願世間諸有情  住彼最勝功德聚
发表于 2009-4-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友书   

龙树菩萨  著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 译

具德我演如如教  为生福爱而兴述
真善宜应可审听  此颂名为圣祗底
随何木等雕佛像  诸有智者咸供养
纵使我诗非巧妙  依正法说勿当轻

王虽先解如如教  更闻佛语增胜解
犹如粉壁月光辉  岂不鲜明益姝妙

佛法并僧众  施戒及与天  一一功德聚  佛说应常念
十善诸业道  身语意常亲  远离于诸酒  亦行清净命
知财体非固  如法施比丘  贫贱及再生  来世为亲友
众德依戒住  如地长一切  勿冗瘦杂怖  佛说应常习

施戒忍勇定  惠不可称量  此能到应修  渡有海成佛
若孝养父母  其家有梵王  现招善名称  来世生天堂
杀盗淫妄说  耽食爱高床  断诸酒歌舞  华彩及涂香
若女男能成  此八支圣戒  欲界六天上  长净善当生

悭谄诳贪怠  慢淫嗔氏族  多闻年少娇  并视如怨贼
说无生由勤  有死因放逸  勤能长善法  尔可修谨慎
先时离放逸  后若改勤修  犹如云翳除  良宵睹明月
孙陀罗难陀  央具理摩罗  达含绮莫迦  翻恶皆成善

勇进无同忍  勿使忿势行  终得不还位  佛证可除嗔
他人打骂我  欺陵夺我财  怀恨招怨诤  舍恨眠安乐
如于水土石  人心尽彼同  起烦恼前胜  爱法者如后
佛说三种语  人美实虚言  犹如蜜花粪  弃后可行前

今明后亦明  今暗后还暗  或今明后暗  或今暗后明
如是四种人  王当依第一  自有生如熟  亦有熟如生
亦有熟如熟  或复生如生  庵没罗果中  有如是差别
人亦同彼四  难识王应知  勿睹他妻室  设观如母女

姊妹想随年  起贪思不净  如闻子藏命  防持躁动心
兽药刀怨火  无令欲乐侵  由欲作无利  譬如兼博果
佛说彼应除  生死牢枷锁  谲诳常摇境  能降斯六识
执仗扫众怨  许初为勇极

臭气九门众秽室  行躯难满薄皮缠
请看少女除庄彩  折别形骸恶叵言

癞虫穿已痛  求安就火边  止息无由免  耽欲亦同然
为知真胜理  作意观众事  唯斯德应习  无余法可亲
若人具族望  貌美复多闻  无智破尸罗  是人何足贵
若人无族望  貌丑寡知闻  有智护尸罗  人皆应供养

利无利苦乐  称无称毁讥  了俗世八法  齐心离斯境
再生天乞士  父母妻子人  勿由斯造罪  狱果他不分
若行诸罪业  非如刀斩伤  待至临终际  恶业果全彰
信戒施净闻  惭愧及正慧  七财牟尼说  共有物诚虚

博奕乐观喧杂境  懒惰恶友敦亲志
饮酒非时行六过  此劫芳名尔应弃

求财少欲最  人天师盛陈  若能修少欲  虽贫是富人

若人广求诸事者  还被尔许苦来加
智者若不修少欲  受恼还如众首蛇
禀性抱怨如杀者  欺轻夫主如男偶
纵使片物必行偷  宜可弃兹三贼妇

顺若姊妹慈如母  随从若婢伴犹亲
如兹四妇宜应供  应知此室号天人

受餐如服药  知量去贪嗔  不为肥骄傲  但欲住持身
勤躯度永日  于初后夜中  眠梦犹存念  勿使命虚终
慈悲喜正舍  修习可常研  上流虽未入  能生梵世天

舍杂欲苦寻喜乐  随业当生四地中
大梵光音及遍净  广果天生与彼同

若恒修对治  德胜愍众生  此五行为善  不行为大恶
雨盐咸少水  岂若泻江池  纵令微罪业  善大殄应知
嗔掉举恶作  昏睡欲贪疑  如斯五盖贼  常偷诸善利
有五最胜法  信勇念定慧  于此应勤习  能招根力顶

病苦死爱别  斯皆自业为  未度可勤修  对品忘娇恣
若怖天解脱  尔当修正见  设使人行善  邪见招恶果
无乐常无我  不净审知人  妄念四倒见  难苦在兹身
说色不是我  我非有于色  色我非更在  知余四蕴空

不从时节生  非自然本性  非无因自在  从愚业爱生
戒禁见身见  及毗织吉蹉  应知三种结  能缚木叉门
解脱终依己  不由他伴成  勤修闻戒定  四真谛便生
增上戒心慧  兹学可常修  百五十余戒  咸归此三摄

于身住身念  兹路善修常  如其亏正念  诸法尽沦亡
寿命多灾厄  如风吹水泡  若得瞬息停  卧起成希有
卒归灰燥烂  粪秽难久持  观身非实法  灭坏堕分离
大地弥卢海  七日出烧燃  况此极微躯  那不成煨烬

如是无常亦非久  无归无救无家室
生死胜人须厌背  并若芭蕉体无实

海龟投木孔  一会甚难遭  弃畜成人体  恶行果还招
金宝盘除粪  斯为是大痴  若生人作罪  全成极蠢儿
生中依善友  及发于正愿  先身为福业  四大轮全获
佛言近善友  全梵行是亲  善士依佛故  众多证圆寂

邪见生鬼畜  泥犁法不闻  边地蔑戾车  生便痴哑性
或生长寿天  除八无暇过  闲暇既已得  尔可务当生
爱别老病死  斯等众苦处  智者应生厌  说少过应听
母或改为妇  父乃转成儿  怨家翻作友  迁流无定规

一一饮母乳  过于四海水  转受异生身  更饮多于彼

过去一一生身骨  辗转积若妙高山
地土丸为酸枣核  数已形躯岂尽边

梵主世皆供  业力终沦地  纵绍转轮王  迥身化奴使

三十三天伎女乐  多时受已堕泥犁
速疾碜毒经诸苦  磨身碎体镇号啼

妙高岑受乐  地软随其足  转受煻煨苦  行经粪屎狱
欢喜芳园里  天女随游戏  堕落剑林中  截手足耳鼻

或入曼陀妙池沼  天女金花艳彩容
舍身更受泥犁苦  热焰难当灰涧中

欲天受法乐  除贪大梵天  更堕阿毗止  薪焰苦恒连
或生居日月  身光遍四洲  一朝归黑暗  展手见无由
三种灯明福  死后可持将  独入无边暗  日月不流光
有命黑绳热  合叫无间下  斯等恒缠苦  烧诸行恶者

或若麻床批  或粉如细末  如利斧斫木  犹如锯解割
猛火恒煎煮  令饮热铜浆  驱令上剑刺  叉身热铁床
或时高举手  铁牙猛狗餐  鹰鸟嘴爪利  任彼啄心肝
虻蝇及诸虫  其数过千亿  利嘴唼身躯  急堕皆餐食

若人具造众罪业  闻苦身自不干堕
如此顽騃金刚性  气尽泥犁遭猛火
时观尽变闻应念  读诵经论常寻鞠
泥犁听响已惊惶  如何遣当斯异熟

于诸乐中谁是最  爱尽无生乐最精
于众苦内谁为极  无间泥犁苦极成

人间一日中  屡刺三百槊  此地狱轻苦  毫分宁相捅
此处受极苦  经百俱胝秋  如其恶未尽  命舍定无由
如是诸恶果  种由身语心  尔勤随力护  轻尘恶勿侵
或入傍生趣  杀缚苦恒亲  远离于寂善  更互被艰辛

或被杀缚苦  求珠尾角皮  锥鞭钩斫顶  踏拍任他骑
受鬼望不遂  无敌苦常临  饥渴及冷热  困怖苦恒侵
口小如针孔  腹大等山丘  饥缠纵己粪  得少定无由
形如枯杌树  皮方作衣服  炬口夜夜然  飞蛾随充食

血脓诸不净  福少获无从  更相口排逼  还餐瘿熟痛
月下便招热  日中身遂寒  望果唯空树  瞻江水剩干
如是受众苦  经万五千年  长时系身命  良田苦器坚
若生饥鬼中  遭斯一味苦  非贤涩者爱  佛说由悭垢

生天虽受乐  福尽苦难思  终归会坠堕  勿乐可应知
厌坐衣沾垢  身光有变衰  腋下新流汗  头上故花萎  
如斯五相现  天众死无疑  地居人若卒  闷乱改常仪  
若从天处堕  众善尽无余  任落傍生鬼  泥犁随一居  

阿苏罗本性  纵令全觉慧  忿天生苦心  趣遮于见谛

如是漂流生死处  天人畜及阿苏罗
下贱业生众苦器  鬼趣兼投捺落迦
纵使烈火燃头上  遍身衣服焰皆通
此苦无暇能除拂  无生住想涅磐中

尔求尸罗及定慧  寂静调柔离垢殃
涅磐无尽无老死  四大日月悉皆亡

念择法勇进  定慧喜轻安  此七菩提分  能招妙涅磐
无慧定非有  缺定慧便溺  若其双运者  有海如牛迹
十四不记法  日亲之所说  于此勿应思  不能令觉灭
从无知起业  由业复生识  识缘于名色  名色生六处

六处缘于触  触生缘于受  受既缘于爱  由爱招于取
取复缘于有  有复缘于生  生缘于老死  忧病求不得
轮回大苦蕴  斯应速断除  如其生若灭  众苦殄无余
最胜言教藏  深妙缘起门  如能正见此  便观无上尊

正见命正念  正定语业思  此谓八圣道  为寂可修治
无由集爱起  托身众苦生  除斯证解脱  八圣道宜行
即此瑜伽业  四种圣谛因  虽居舍严饰  智遮烦恼津
不从空处堕  如谷因地造  诸先证法人  皆凡具烦恼

何假多陈述  除恼略呈言  事由情可伏  圣谈心是源
如上所陈法  比丘难总行  随能修一事  勿令虚夭生
众善皆随喜  妙行三自修  回向为成佛  福聚令恒收
后生寿无量  广度于天人  犹如观自在  极难等怨亲

生老病死三毒除  佛国托生为世父
寿命时长量叵知  同彼大觉弥陀主
开显尸罗及舍惠  天地虚空名遍彰
大地居人及天众  勿使妖妍女爱伤

烦恼羁缠有情众  绝流生死登正觉
超度世间但有名  由获无生离尘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5:46 , Processed in 0.0333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