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9|回复: 0

不要只求解脫-雪歌仁波切<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強大心力投入中士道的修行


宗大師在進入上士道之前說「
恆常修習生死種種過患」。雖然,上士道是我們的主要目標,但是它非常有賴於中士道的實修。這二者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我們回頭看之前在《廣論》中士道講過的「生起意樂之量」





「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麵,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集之滅,求解脫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解脫道心,亦唯虛言。見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






宗大師在這段文裡,最主要闡釋的,就是上士道與中士道之間的緊密關係。而整段文的結論是「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在《略論》中所用的詞句是「故當數數修習之。」這二句話,也就是在上士道一開頭,宗大師講「恆常修習生死種種過患」的意思。不是修一、二次而已,而是數數、再三地修習。



中士道的修習,最重要的是出離心。宗大師說,要把它當成教授中心,數數修習。中士道的修行,必須投注強大的力道去修習之。






中士道修學重心:生起出離心,以戒學為行持








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在《廣論》中士道的部份,並沒有說非學三學不可,只說必須學戒學,卻沒有說必須學定學與慧學。所以,簡單地講,心須生起出離心,而在行持方面,戒學是一定要學的,但定學與慧學則不一定。


在修學共中士道時,為什麼戒學非學不可?是為了使得出離心不衰退、產生很強的力道,但並不是為了從輪迴中解脫。在共中士道時學戒,並不是以成就阿羅漢為目的而做的修行。若所學包括了定學與慧學,就可以解脫輪迴,所以,在共中士道的實修裡,並沒有講必須修定學與慧學。



只求解脫,成佛路遙



在一開始入道時,心裡最終的目的若只求解脫,則,離成佛就會變得非常遙遠。


解脫的果位當然很好,它不像獲得善趣的欲界三十三天、色界、無色界等等,會有退失之虞。但是,自利並不圓滿,更遑論利他。不只如此,而且,最後,他還是會在佛的勸發下,走上大乘的道路。如果選擇了小乘的道路,可以完全確定、決定自己就是不成佛,也就罷了。但問題在於:最後,一定會在佛的勸發下,開始大乘的資糧道、加行道…的道路。這樣的走法,成佛,就變得非常遙遠。



根據歷史記載,當初西藏在興建甘丹寺時,在一塊被鑿開的岩石裡發現了一具身體,原來,是一個入根本定的阿羅漢。由於岩石被鑿開,他也就出定了。他問:「現在是迦葉佛的時代嗎?」人家回答:「當然不是。現在是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不過,世尊也已經圓寂很久了。」他一聽很驚訝,如大夢初醒般,於是就以神通飛到空中,以火焚身而離開了。這位阿羅漢在迦葉佛的時代裡,並不想去謁見迦葉佛。有些阿羅漢是這個樣子的,只想一個人獨自修行,對於資糧、有情義利的成辦等不喜歡,他們認為這些事情都是滋生煩惱的環境,所以,只想在寂靜處修行,安住於很深的定中。在未入定之時,在他的想法裡「這是迦葉佛的時代」,但其實,在他住於根本定時,迦葉佛的時代不但過去,連後來的釋迦牟尼佛也早已圓寂。



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明阿羅漢住於定中的時間,是一劫又一劫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阿羅漢距離成佛很遠。






阿羅漢強大的我愛執





我們雖也有我愛執,但並沒有那麼堅固。因為我們的眼界短淺,心裡想的都只是一兩個月、幾年,稍具智慧的人頂多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生要如何如何。所以,我們的我愛執,最長也只有幾十年的計劃與目標。




但是,阿羅漢的我愛執非常強。他們的我愛執,是生生世世照著他所安排的計劃下產生的。因為已經有了規劃,內心也非常確定目標一定可以達成,所以非常堅固。因此,要消除掉這樣的我愛執就非常困難,要勸請他們進入大乘、生起利他之心,非常難。




反觀我們,我們的目標不會達成,而且眼光短。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我愛執要轉變為利他心,是比較容易的。《經莊嚴論》裡講到:「墮地獄道跟成就阿羅漢來比,菩薩們還是會選擇墮地獄道。」因為,若成就阿羅漢,則我愛執會非常堅固;若墮入地獄道,雖仍在輪迴中,但我愛執就沒有那麼堅固,所以,輪迴裡再怎麼苦,都還可以忍受。菩薩們就是這樣想的。





我們讀到這句「後佛勸發當趣大乘」,要想:不要只求解脫。若只求解脫,則離成佛之道距離會非常遙遠。這是很重要的理解。有些師長講到這裡時,通常會舉這個例子:一開始在色拉寺出家,然後在色拉寺從攝類學開始學習,經過十六、七年後考上格西。之後,又入哲蚌寺,又從頭開始學到考格西。同樣的事情反覆做二次。小乘行者,在最開始不入大乘道,入小乘道,從小乘的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等依次走完之後,才再開始走大乘道。這情況,就跟剛才舉的例子很類似。所以,「理從最初即入大乘







n
這段開示,是仁波切在《略論》進入上士道時,針對「如是恆常修習生死過患」一句所作的闡釋。重點在:


  • 中士道的修行,與上士道的修行非常有關
  • 成辦解脫,靠實修三學。但《道次第》在中士道卻只談生起出離心,以及戒學的修 持。因為中士道並非以成就阿羅漢果位為目的。
  • 若最初只求解脫,為何成佛路遙?阿羅漢們最後還是會在佛的勸發下,走上大乘的道路。但因為阿羅漢的我愛執非常堅固,要消除掉這樣的我愛執就非常困難,要勸請他們進入大乘、生起利他之心,非常難。
n
結論:我們讀到這句「後佛勸發當趣大乘」,要想:不要只求解脫。若只求解脫,則離成佛之道距離會非常遙遠。這是很重要的理解。





取材自雪歌仁波切講授《道次第略論200612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9:05 , Processed in 0.03145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