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79|回复: 1

大乘菩提心简修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R>  <FONT size=5><STRONG>大乘菩提心简修法</STRONG></FONT> </P><P>  第一章 前行法 </P><P>  ○ 四种执著 </P><P>  贪恋此生非行者 贪恋轮回非出离 <BR>  耽于自立非菩提 执取生起非正见 </P><P>  ○ 归依发心与供养 </P><P>  一、四归依(三遍) <BR>  归依上师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P><P>  二、归依发心(三遍) <BR>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归依 <BR>  我以所行施等善 为利众生愿成佛 </P><P>  三、忏悔文(三遍) </P><P>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BR>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在佛前求忏悔 </P><P>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BR>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忏悔 </P><P>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BR>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P><P>  四、四无量(三遍) <BR>  愿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 愿一切有情永离苦恼及苦恼因 <BR>  愿一切有情永不离失无苦之乐 愿一切有情远离爱恶亲疏住平等舍 </P><P>  五、供养 <BR>  观想人天上妙珍贵食品、珍珠、金、银、妙香、献花、灯烛、水果、 <BR>  锦衣、大象、宝马、七诊八宝等如须弥山、四大洲一样大、一样多,以此 <BR>  供养上师诸佛菩萨、护法神众。 </P><P>  ○ 礼赞祈请文 </P><P>  一、礼敬上师 <BR>  我以虔敬心 生生世世顶礼归依诸上师 及文殊师利尊者之足 </P><P>  二、礼敬善知识 <BR>  顶礼诸善知识足 彼等如实以悲心 <BR>  教授无瑕清净道 祛除轮回涅般过 </P><P>  三、礼敬金刚萨菩萨 <BR>  愿曼达主摄护我 如净空中迷人虹 <BR>  不离灭诸戏论境 化现无量本尊众 </P><P>  四、礼敬金刚手菩萨 <BR>  因我顶礼大力护 持诸智咒之大师 <BR>  集总金刚四言宣 诸密旨于一身者 魔众今皆应谛听 </P><P>  五、礼敬文殊师利菩萨 <BR>  文殊师利耶! <BR>  诸佛唯一父 智慧之宝藏 喜悦时一瞥 能分别赐赠 殊胜之礼物 <BR>  今受者证悟 诸佛之深意 闻此我常依 尊者为本尊 誓永不舍离 <BR>  尊者莲花足 除尊者之外 我无归依处 文殊师利耶 謦满我所愿 </P><P>  六、敬礼大悲心 <BR>  清净三学修觉心 宏扬圣教遍十方 <BR>  住持正法顶庄严 敬礼无等上师足 <BR>  三世佛子共行道 出生利乐大宝藏 <BR>  由善弟子数劝请 谨依师语而开显 </P><P>  第二章 正行法 </P><P>  ○ 明所依加行法 </P><P>  思惟: </P><P>  (一)人身难得 <BR>  (二)死殁无常 <BR>  (三)生死过患 <BR>  (四)业果不爽 </P><P>  修此之目的,乃在于不贪恋轮回,生起出离心 </P><P>  ○ 正修菩提心 </P><P>  (一) 胜义菩提心 <BR>  加行 <BR>  1.归依 <BR>  2.发心 <BR>  3.祈求上师 <BR>  4.七支供养 <BR>  ⑴礼敬诸佛 <BR>  ⑵广修供养 <BR>  ⑶忏悔业障 <BR>  ⑷随喜功德 <BR>  ⑸请转法轮 <BR>  ⑹请佛住世 <BR>  ⑺普皆回向 <BR>  正行 <BR>  1.思维法如梦 <BR>  2.观心性无生──内心非实有,不住外、不住内,应舍一切分别,安住于无分别中。 <BR>  3.对治亦自解──身心空是对治分别,亦是妄念,不执对治。 <BR>  4.道体住赖耶──安住法尔体性。 <BR>  结行 <BR>  中间修幻夫──随修定之串习力,在四威仪中,了知一切如幻无实体。 </P><P>  (二) 修世俗菩提心 </P><P>  根本 </P><P>  1.杂修二取舍──取者,取众生之烦恼魔害等苦报,由我代受。舍者,将我三世所集 <BR>  之善根功德、快乐、喜悦、智慧、钱财、生命全惠施给众生,令其增长安乐妙善 </P><P>  例:先修母亲 <BR>  她曾无数世作过我的母亲,皆以慈眼悲心爱护我,令我不饥、不冷,从住胎、出 <BR>  生、养我、育我之中,受尽艰苦,冒著罪苦恶名,如是守护我,数利于我。而今她仍 <BR>  在轮回中。我今欲报母恩,当除其苦,如是思惟,观母亲其被苦、集所害,由我承担 <BR>  此苦。观想母之业报,化作黑气,全流入我心中,而我见到母亲是如此轻安,我内心 <BR>  有无比的喜悦。又将我三世一切善功德,全无吝惜的施给母亲。这些善功德流入母亲 <BR>  的心后,看到母亲立即现前安乐,具足一切修法顺缘,当前即身成佛,我内心立即充 <BR>  满著猛利喜乐。 <BR>  再次观想六亲,亦如是修。 <BR>  再次观想怨仇、朋友、六亲。 <BR>  再次观想一切众生。 </P><P>  2.彼二乘风息──出息时,我一切善乐,随风施给众生。入息时,众生一切罪苦,都 <BR>  流入我身。 </P><P>  后得 </P><P>  (1).三境毒善根──思维有许多众生,像我一样依于三境(苦、乐、不苦不乐)发生 <BR>  三毒,以致造业受苦。他们将不堪其猛利苦,因此愿他们一切三毒,都流入我心中, <BR>  他们全具足了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受无量福报。 <BR>  (2).诸威仪诵时──为了数数引发正念,应发出猛利益乐,恒常读诵,“愿众生一切 <BR>  罪苦都成熟于我身,愿我一切乐善都成熟于众生”。 <BR>  (3).取次从自起──如果现在我能摄取自己当来所生的一切罪苦,如此也能摄取他人 <BR>  身上的种种罪苦。 </P><P>  第三章 取恶缘为菩提道──罪满情器时恶缘变觉道 </P><P>  一、意乐 </P><P>  ○ 以世俗菩提心转恶缘为菩提道 <BR>  ㈠ 报应皆归──所有众苦,皆因“我执”,观如怨敌,舍弃它。 <BR>  ㈡ 修一切大恩──众生是我们的恩人。 <BR>  ⑴ 因缘于众生乃得发心。 <BR>  ⑵ 为利众生乃得开始修行。 <BR>  ⑶ 要成佛仍须要众生 <BR>  对众生修悲心,取一切苦,由我代受,将我一切善功德布施于众生。 </P><P>  例一:有人、非人来损恼时,作如是思维: <BR>  他之所以来损恼我,都是由于无始以来作我慈母时,为了替我成办利益,全无顾 <BR>  虑到自己的罪苦和恶名,以致遭到生死苦海之种种苦,又由于迷乱力,导致对过去的 <BR>  眷属全不相识,所以才来损恼我。现在由于自己恶业的牵引,他现在来造害我的恶 <BR>  业,日后又将受种种苦。他长时的受苦,皆因我起,实在令人悲愍,过去我对他只有 <BR>  作损,今当替他遣除众苦,办诸饶益劝修取舍,愿他离苦得乐,速当成佛,凡今后我 <BR>  所做的善事,都要饶益于他。 </P><P>  例二:若非人来恼 <BR>  把我头目、脑髓、血布施给他,随他意乐,任他饮食。由于吃了我的供养而息灭 <BR>  了饥渴,身心充满了无漏妙善,成就二大菩提心,并具足善乐。 </P><P>  ○ 以胜义菩提心转恶缘为菩提道 <BR>  ㈠ 乱境观四身 <BR>  ㈡ 空护为最上 <BR>  一切法无所生,无生法身。 <BR>  因无所生,就无所灭,无灭报身。 <BR>  由于无生无灭,中间也是同样无所住,无住化身。 <BR>  又这些自体都不可分离,是自性身。 <BR>  把妄境观成四身,则知一切法乃四身之教授。 <BR>  再思维,这些来损害我的人,能劝我进修二菩提心,他们的恩德很大。 </P><P>  二、加行 </P><P>  ○ 转恶缘为菩提道──四加胜方便 </P><P>  ㈠ 集聚资粮 <BR>  ⑴ 供养上师三宝 <BR>  ⑵ 承事僧众 <BR>  ⑶ 布施鬼神(如放蒙山、烧施法、烟供等) <BR>  ⑷ 净化身口意(大小律仪戒及三昧耶戒) <BR>  ⑸ 修归依、发心 <BR>  ⑹ 供曼达,并祈祷──“惟愿上师三宝慈悲加持,倘若弟子病者善,请加持令病;倘 <BR>  若弟子愈者善,请加持令愈;倘若死者善,请加持令死”。如是至心祈求以断除希望 <BR>  和怖畏二种妄心。 </P><P>  ㈡ 净障 <BR>  ⑴ 四力忏(三十五佛忏、八十八佛忏) <BR>  ⑵ 百字明咒 </P><P>  ㈢ 供魔障 <BR>  施食后,表白: <BR>  “你来作我修菩提心之助伴,此恩最大。今后愿众生一切罪苦,都成熟于我 <BR>  身”。或施食,修慈悲心表白:“我将为你作现前和究竟一切利益,请你不要阻碍我 <BR>  修法”。 </P><P>  ㈣ 供养护法 <BR>  以食子供养护法神,至心祈求息灭修法违缘,成办诸顺缘。 </P><P>  ○ 取客缘为菩提道──随现遇而修 <BR>  若遇重病、魔害、怨敌等,而生猛利苦时,随所遇修自他换。 </P><P>  第四章 明摄为一世修时 </P><P>  一、总摄教授心 </P><P>  二、应修习五力 <BR>  ㈠ 牵引力──从现在起,一直到今年、今生乃至成佛,愿常不离二菩提 <BR>  心。 <BR>  ㈡ 修习力──数数修习二菩提心。 <BR>  ㈢ 白种子力──尽力积资粮,令菩提心增长。 <BR>  ㈣ 破坏力──舍弃我执分别。 <BR>  ㈤ 愿力──行善当发愿,常不离二菩提心,令所愿皆能圆满成就。 </P><P>  第五章 心修成之量 </P><P>  一、诸法摄一要──皆在调伏我执 <BR>  二、二证取上首──自心无愧 <BR>  三、恒当依欢喜──以菩提心为助伴 <BR>  四、散能住即成──善修菩提心的人,遇恶缘时,虽未加观察,也能不生嗔, <BR>  并将此恶缘转为菩提道。 </P><P>  第六章 明修心三昧耶 </P><P>  一、恒学三总义等 <BR>  ㈠ 修心不违戒──凡所受过之戒,守护不犯。 <BR>  ㈡ 不怪诞──不现神通诸怪行。 <BR>  ㈢ 不堕党类──不做邪执分别,应平等心遍于一切。 <BR>  二、转欲住本位──生起自他交换之意乐。 <BR>  三、不应说残支──如他人身体有残疾,或佛法过失、违戒等,不应说。 <BR>  四、全莫思他过──见人有过,乃我内心不净所现,应遮止此寻伺心。 <BR>  五、先净重烦恼──先审自身何种烦恼重,再集中全力对治、调伏。 <BR>  六、断一切果求──不可为名闻利养,人天果报,自求解脱,应避免。 <BR>  七、弃舍毒食──弃舍我执。 <BR>  八、莫学直报──不计人过。 <BR>  九、莫发恶言。 <BR>  十、勿候险阻──不伺机报复。 <BR>  十一、莫刺心处──不揭他人过失。 <BR>  十二、牦载莫移牛──己过,不诈移他人。 <BR>  十三、不争先得──侵占。 <BR>  十四、不作经忏──不可为了自我的利益,而暂时屈就他人,或为了治魔治病 <BR>  而修菩提心,此种心就像作经忏一样。 <BR>  十五、天莫成魔──不骄慢。 <BR>  十六、乐因莫求苦──为了己乐,令他人苦。 </P><P>  第七章 明修心学处 </P><P>  一、诸瑜伽修──衣食等一切瑜伽,都是为利益他人而作。 <BR>  二、诸倒覆修──因修心而染疾、招魔、找他人恨,自烦恼而不想修,思维: <BR>  众生众苦由我受,我的善因施他们,令他们具足修心顺缘。 <BR>  三、初后作二事──早起发愿,今日中,一切三业不离二菩提心。夜寝,反省 <BR>  若有犯,应忏悔;若无犯,发善乐,日后仍如是修持。 <BR>  四、二境皆应忍──顺境不骄,回向众生。逆境,作增上缘,无怯弱心。 <BR>  五、二事舍命护──总法三昧耶及别修心三昧耶。若无此二事,不论今、后世,均不 <BR>  能得安乐,所以应舍命守护。 <BR>  六、当学三种难 <BR>  ㈠烦恼初、难觉──用观照 <BR>  ㈡觉后,难制──用善法对治 <BR>  ㈢虽制、难断──用数数串习 <BR>  七、取三主要因 <BR>  ㈠遇良师 <BR>  ㈡自能如理修学 <BR>  ㈢具足修法顺缘 <BR>  八、修三无失坏 <BR>  ㈠不退失恭敬上师 <BR>  ㈡不退失菩提心 <BR>  ㈢不退失守护戒 <BR>  九、成就三无离──身口意业不可须臾离善。 <BR>  十、于境无党修──于境应无分别地修。 <BR>  十一、遍彻底善习。 <BR>  十二、于怨敏恒修──修悲心。 <BR>  十三、不依赖馀缘──不依赖衣食无缺、无人、非人来恼,应取顺逆境修。 <BR>  十四、今当修主要 <BR>  ㈠修正法 <BR>  ㈡修持 <BR>  ㈢修菩提心 <BR>  ㈣依止师 <BR>  ㈤修打坐 <BR>  ㈥修对治 <BR>  十五、不应颠倒 <BR>  ㈠不能忍受修法之苦,却能忍受降伏怨敌、守护眷属等诸艰苦,忍颠倒。 <BR>  ㈡不想修清净正法,却迷恋世间财位,欲颠倒。 <BR>  ㈢不由闻思修行三门领纳佛法甘露味,却耽著世间乐味,味著颠倒。 <BR>  ㈣於作恶者,不修悲,反而於苦行修悲悯,悲颠倒。 <BR>  ㈤对依靠我的人,不令其修正法,却教他作增长世间财位之方便,教心颠倒。 <BR>  ㈥於出世之乐善,不修欢喜,见怨敌有苦而生欢喜,随颠倒。 <BR>  十六、不应间辍──未获正解,当专心一意,恒常修学。 <BR>  十七、应坚决修──断一切攀缘,於修心法门,专一精修。 <BR>  十八、观择令脱──观自身以何种烦恼最重,对治它,直到不生为止。 <BR>  十九、不应自恃──去除慢心,自以为有智慧、品德……等。 <BR>  二十、不应暴戾──若人谩骂我等,不为动怒及报复行为。应让步,调伏我执。 <BR>  廿一、不轻喜怒──不以小事而轻示喜怒相伤了别人。 <BR>  廿二、莫著声誉──不希求道谢、声誉等言辞。 </P><P><BR>  修心八颂 </P><P>  一、前言 </P><P>  修心(Blosbyon)一词,简单地说,就是“冶炼心志”之意。广说,则举凡端 正思想、去除私欲、厌离世间、扩大慈悲、强化意志和坚固信仰等知、情、意三 方面的修养、锻炼和提升都包含在西藏佛教的“藏外文献”中。“修心”是个专 门术语,专指有关冶炼心志这方面的文献,属于偏重实践的“道次第”之类,后 文所译的“修心八颂”即属这方面的名作。而七世纪末,印度名学者寂天 (RShantideva) 那部传世不朽的《入菩萨行论》(Bodhisattvacaryavatara)可能 是此类西藏佛教文学的滥觞。 </P><P>  《修心八颂》是西藏噶当派善知识──朗日塘巴(Glangri thanpa 105? - 1123) 所作。朗日塘巴本名多杰僧格(rDorjesengge),是阿底峡的再传弟子博多 哇;仁青赛(Potoba Rinchen Gsal 1031 /1105)的二大高足之一。博多哇重视经 论的讲习,所以他所传出的学派一般称为“教典派”。朗日塘巴继承师志,一生 讲经说法,以“慈氏五论”作育僧众。《青史》中记载,跟随在他左右的门徒有 两千多人,可见其影响力之巨。《修心八颂》原文以偈颂体写成,全文共八颂, 每句七个音节。依照传统的译规,每句七字的藏文偈体,译汉文时应成每句五字, 然而如此译出,又觉得有些句子不能达意,故下文中分别列出五字及七字二种译 法,以弥补每句五字表达之不足。 </P><P><BR>  二、译文 </P><P>  噶当派善知识──朗日塘巴;金刚师子造 </P><P>  1. 我于一切有情众 一切有情众 <BR>  视之尤胜如意宝 更胜如意宝 <BR>  愿我就彼究竟利 我愿成彼利 <BR>  恒常心怀珍爱情 常怀珍爱情 </P><P>  2. 随处与谁为伴时 随处伴谁时 <BR>  视己较诸众人卑 视己较人卑 <BR>  从心深处思利他 深心思利他 <BR>  恒常尊他为最上 尊他为最上 </P><P>  3. 一举一动观自心 动静观自心 <BR>  正当烦恼初萌生 烦恼初萌生 <BR>  危害自与他人时 危害自他时 <BR>  愿疾呵斥令消除 愿疾斥令除 </P><P>  4. 禀性邪恶之有情 性恶之有情 <BR>  恒为猛烈罪苦迫 猛烈罪苦迫 <BR>  见时如遇大宝藏 见时如遇宝 <BR>  愿珍惜此难得宝 难得愿珍惜 </P><P>  5. 他人出于嫉妒心 他人以妒心 <BR>  非理辱骂谤我等 非理谤辱我 <BR>  粗恶之言我取受 恶言我取受 <BR>  愿将胜利奉献他 胜利愿献他 </P><P>  6. 吾昔曾饶益某人 吾昔益某人 <BR>  并且深心寄厚望 并曾寄厚望 <BR>  彼虽非理妄加害 彼虽妄加害 <BR>  愿视为胜善知识 视如善知识 </P><P>  7. 总之直接与间接 愿直与间接 <BR>  愿献利乐于诸母 献利乐于母 <BR>  如母有情诸苦患 如母诸苦患 <BR>  我愿暗中自取受 暗中自取受 </P><P>  8. 愿此一切我所行 愿所行不受 <BR>  不为八法念垢染 八法念垢染 <BR>  以知诸法如幻智 知法如幻智 <BR>  无执离缚而解脱 无执而解脱 </P><P><BR>&nbsp;</P>
发表于 2010-8-2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19:12 , Processed in 0.03231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