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疗法》原文:
佛教传统中的经典冥想文献描述了一个系统的(且可重复)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心智得以净化,干扰得到清除,同时心智变得越来越专注和强大。在心智至少暂时放弃上文谈到的五种障碍之前,它不会有任何明显的变化。如果在意识流中出现任何有害或不道德的冲动,所有进展都会立即被抹杀。这不是一条禁令,而是对心智的自然品质的描述,只有当思想和意图在道德上保持健康时,心智才能达到专注的高级状态。 禅定的第一阶段伴随着强烈的身心愉悦感,它更多的是一种渗透到身体深处的幸福状态,而不是感官愉悦。这一阶段还包含心智的正常的概念功能或话语功能。个体在感到专注的同时,还保留着随意表达和指导思想的能力。 在第二阶段,话语功能停止,而专注力自然而然带来的天然的快乐持续存在。这并不是说大脑已停止运转,而是大脑的某些功能(即那些指导和维持审慎的概念思维的功能)停止了。按照佛教的逻辑,只有当语言表达和符号操纵这些干扰停止时,人才能达到以高水平的内在清晰度为特征的深层次心智水平。 在禅定的第三阶段,弥漫于前两个阶段的强烈的快乐感逐渐减弱,变成更加微妙的幸福感。 到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所有的快乐都被舍心(equanimity)取代,舍心是一种以完全客观的眼光看待现象的高度的平等心。妨碍我们看清事物的两种心智态度——趋向令人愉快的事物和逃避令人不快的事物避之——都被舍心克服了。此时,我们可以说,专注的心得到了净化,明亮又稳定。此外,就像在坩埚中提纯出的黄金一样,它变得具有可塑性,可以灵活地转变为许多非常规的功能模式。
——————————————————————————————————
前面说的五种障碍,指的是五盖,这里第一阶段似乎是轻安,最后一个阶段似乎是舍,我觉得很像是对初禅到四禅的描述,请教各位是否如此?
转一段释昭慧的文章《禅定与神通》:
若依喜乐区分,可这么说:初禅是离生喜乐,二禅是定生喜乐,三禅是离喜妙乐,四禅是舍念清净。在离生喜乐的阶段,离于种种的五欲妙乐,生起的是一种进入色界的喜乐。
喜与乐不同,喜是心理的欢喜踊跃,在经典常形容它是“周遍浃洽”的,就像一个气泡充满,或者像山里的洞窟有水涌进来一样,那种感觉是整个心灵的释放,是一种遍满之喜。
而乐,就是诸根愉悦,是生理上的舒适。
到了二禅以后,定力加深了,所以也有更深切的喜乐,因为它已经无寻无伺了,所以心灵就更加微妙,名为“定生喜乐”。
到了第三禅,已经没有心灵上的踊跃之喜,但是生理上的诸根愉悦还存在,故名“离喜妙乐”。
到了第四禅的时候,连生理的乐都放舍了,可就是正念正知,非常清净,故名“舍念清净”。
《清净道论》中就这样来说明:
初禅有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二禅没有寻伺,所以只有三支,喜、乐、心一境性;
三禅时则有乐、心一境性二支;
四禅是舍和心一境性;
四空定,空无边处一直到非非想处,也一样是舍、心一境性二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