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11|回复: 8

从佛教中观思想,去理解古希腊哲学的诡辩学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8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3-18 00:25 编辑

近来赋闲,回顾了一些古希腊哲学家的过往,发现其中一些线索可能对大乘佛教中观思想有深刻的影响,闲话几句先发这里,待后整理。

例如一直从贬义方面被定义的诡辩学派,其代表人物上至巴门尼德德,以及后来的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芝诺(Zeno of Elea)、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高尔吉亚(Gorgias) 和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

此一系教理后经柏拉图的批判(在我看来未必是批判,亦有传承)和文字编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献,然后再到亚里士多德,而由于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最后经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其相关理论文献传至印度次大陆北部地区(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查谟-喀什米尔邦的地区),与当时的印度佛教合流,传入中国。

这段历史其实没啥可质疑的,学界亦有“希腊式佛教”的说法,但更关注的是希腊雕刻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很少有教理上的对比和分析研究。

由于本人非专业研究人员,查阅资料有限,因此本文旨在一些假设性推论和思考,只为在这沉闷的论坛里博大家一笑。

相关联人物清单: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445年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4年–前434年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前430年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年-前420年
高尔吉亚,约公元前487年-前367年
普罗迪库斯,公元前465年-前395年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前399年
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约公元前436-前338
柏拉图,公元前429年-前347年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年-前323年
龙树,公元150年-250年

诡辩学派还有些其他人物,有些我认为不重要,当然我也没有全部逐一查询研究,上述这些人大概就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以下内容的简介部分摘自维基百科,重点内容我加粗并加了下划线,“按”后面的文字时我的观点和想法,延申内容来自我查询的一些文献资料,有的人物有,有的没有。

1、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445年
简介: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是埃利亚学派的一员。生于埃利亚,主要著作是用韵文写成的《论自然》,如今只剩下残篇,他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

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幻只是一个幻觉,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并且永恒不变、不可分割,他称之为“一”。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通过逻各斯(语言逻辑推理)这条道路达到的。由于**“存在”作为系词(“是”)是任何语言表述中的确定性体现,因而使得思维有了自己确定的对象;感觉由于流变而处于“非存在”之中,无法用思维来确定。

因此,巴门尼德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而那些作为感觉对象的、处于生灭流变中的具体事物,由于无法用语言确切地表述出来、固定下来,因而都是“非存在”。

在他看来,无论是米利都学派把变化无常的“非存在”当做万物的本原,主张“非存在”存在,还是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都是虚妄的、荒谬的“意见”。只有坚持“存在物”存在,“非存在物”不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之论”。

按:
我现在看上述巴门尼德的观点,几乎与龙树的中观思想一模一样,甚至仅从字面理解即可,都不用另外的过多解释。当然,我打赌有些人即便是给他解释,他也看不懂,所以这里我不再进一步解释。
很遗憾的是我二十年前就看过巴门尼德的这些论述,但当时居然认为他所说的“存在物存在,非存在物不存在”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事物规律,我心里想:难道存在物可以不存在,而非存在物还能存在吗?我当时认为这些古希腊哲学家是不是都是些疯子,说的话莫名其妙。。。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种似曾相识不禁油然而生。

延申内容:
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中卷巴门尼德篇》,王晓朝译。

这一篇里面的故事是由一个叫做“安提丰”的人转述的,转述中的人物有巴门尼德、芝诺、苏格拉底、皮索多鲁和阿里斯多特勒等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文字由于篇幅很长,我节选并进行说明如下:

巴门尼德说(对苏格拉底):
。。。同样的方法,也可用于不相似、运动、静止、生成、毁灭、以及在者本身和非在者。。。在完成了你的训练以后,要是你想获得对真理圆满的看法,所有这些事情都是你必须做的。

接着苏格拉底请求巴门尼德将这个方法,通过某个论题进行一遍演示,但巴门尼德说他年纪大了,然后苏格拉底就去请求芝诺,芝诺则还是请求巴门尼德来讲,因为这种演示相当复,后来皮索多鲁和阿里斯多特勒也和其他人一道请求巴门尼德来讲,巴门尼德同意了。
后面就是巴门尼德和最年轻的阿里斯多特勒的对话,他们围绕巴门尼德提出的一个假设来进行讨论,这个假设,巴门尼德是这样说的:

我可以假设“一本身”并考虑必然会产生哪些结果吗?“如果他是一”,或者“如果它不是一?”

按:巴门尼德所说的“一”,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性”,如此有佛教基础的人就能稍微理解一些了,否则没法理解。当然,你也可以说我这是偷换感念,但如果偷换了以后整篇文章就能读懂,或者至少自认为读懂了,这其中又要有多大的偶然性才能如此巧合呢?我建议大家若有兴趣,可以读一遍这篇文字,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方式。

继续,后面的对话非常精彩,简单来说,通过巴门尼德和阿里斯多特勒的对话,他们共同推演论证了如果假设事物是“一”,即事物是有其自性的,那么“此事物”就:

就不能说其是整体或部分;
就不能处在自身或其他事物当中;
就不可能有运动和静止;
就不会有变化或不变;
就不会与它自身或任何事物相同或不相同、相异或不相异,相似或不相似、相等或不相等;
就不能处于时间当中;
就不能是(有)或不是(没有)
。。。。。
以上只是顺着一写,其中原文反复论证,让人眼花缭乱,有的地方读起来很难懂。

最后巴门尼德总结到:“如果一不是,无物是”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从佛教中观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如果自性是没有的,那就没有任何事物是有的。

到这里其实也大概能看懂,但巴门尼德又说了一段,他说:
那么,让我们就这样说,此外还有,看起来,无论一是或不是,它和其他事物既是又不是,以所有方式,既显现,又不显现为一切事物,既对他们自身而言,又对他们相互之间而言。

这一段怎么理解?还是从佛教角度来理解这一段:
无论自性是有,还是没有,它(自性)和其他事物既有又没有,以所有方式(上面讨论的八组方式:整体和部分【一异】、运动和静止【来出】、变化和不变【常断】、是或不是【生灭】)既显现,又不显现为一切事物,既对于自性所属的那个事物自身而言,又对于各类事物之间而言,都是如此。

以上解释,有牵强的感觉吗?
确实,我也感到貌似有些牵强,但你能找到更好的解释吗?


目前这些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是古希腊原典被翻译为阿拉伯文,由阿拉伯人保留的,后来又翻译回拉丁文,后来又翻译为各种文字,最后翻译成中文,所以我估计之所以如此晦涩难懂,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中观的八不缘起几乎和巴门尼德的这一篇对话贴切呼应,恐怕不是一种巧合。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3-18 09:35 编辑

2、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4年–前434年

恩培多克勒以创立四大经典元素(火、土、空气和水)的宇宙起源理论而闻名,他还提出了他称之为爱和冲突的力量,分别混合和分离这些元素,并转化为连续的世界。

受毕达哥拉斯(死于公元前 495 年)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恩培多克勒斯挑战了动物祭祀和杀死动物作为食物的做法,同时他还发展了一个独特的轮回学说。

他留下来的两段诗歌是关于“净化”和“自然”的争论,恩培多克勒相信灵魂轮回,即灵魂可以在人类、动物甚至植物之间轮回。根据他的说法,所有人类,或者可能只是其中的少数人,最初都是长寿的生命,他们生活在幸福的状态中,直到犯下未指明的罪行,可能是斗争或谎言。结果,他们坠落到地球,在那里他们将被迫通过不同的身体经历 30.000 个轮回周期,然后才能返回神界。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也将决定他的下一个转世。智慧的人,了解到生命的奥秘,更接近神,而他们的灵魂同样更接近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之后他们能够安息于幸福中永恒。

按:
之所以要说一下恩培多克勒,是因为他创立的四大经典元素和佛教的地水火风一致,他提出的所谓爱和冲突的力量,与佛教中的贪与嗔不谋而合,而且他主张素食和轮回学说,这又与佛教特别是后期大乘佛教的一些观点相呼应,最后据说他是巴门尼德的学生,而且他还是诡辩家和修辞家高尔吉亚的老师,这让我们看到一条清晰的传承路径。

延申内容: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专门有一篇恩培多克勒的研究(最后更新时间是2020年),里面引用了很多其他文献,由于精力有限,我没有展开阅读,但仅这一篇总结,就能让人明显感觉到恩培多克勒在很多方面的论述和观点与大乘佛教非常相似,甚至在戒律方面。

比如,他说人们不知道轮回循环的人类通过吃肉来杀人。希腊语中的动词“吞食”用于野生动物,突出了肉食性的非人性化效果。众神誓言的法律语言在人类领域回归,所有人类都受到禁止杀戮禁令的约束。

恩培多克勒的思想与大乘佛家如此相似,如果只有一处或几处,我们可以说是偶然与巧合,但如果有很多地方都相似,这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22-3-18 09:29
2、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4年–前434年

恩培多克勒以创立四大经典元素(火、土、空气和 ...

补充:

关于巴门尼德,还有一个版本是陈康翻译并注释的《柏拉图-巴曼尼德斯篇》,里面内容颇为详尽,但若没有一点哲学基础,估计也看不懂,因为陈康是留学德国的,专业词汇太多了,所以事实上这些论据和推理我也看不懂,但论点我大概能知道,还是与中观八不缘起十分相近。

顺带说一下,陈康早在国立东南大学哲学系求学的时候,他的一位老师叫做东方美,而东方美的一个最有名的学生叫做“释净空”,这着实让我有些惊奇。
发表于 2022-3-1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些佛教历史学者认为,佛教传入印度北部的一些希腊城邦以后,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出现了大乘的哲学思想。甚至有人认为,最早的佛像就是佛教进入希腊文化范围以后才出现的,比如有名的犍陀罗雕像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3-18 11:02 编辑

3、芝诺(Zeno of Elea),约公元前490年-前430年
简介:
在《柏拉图全集-巴门尼德篇》中,通过转述,芝诺要比巴门尼德小大概25岁,而且芝诺亲口说他是巴门尼德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称芝诺为“辩论艺术,也就是说,辩证法的发明者”,芝诺在辩论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能够将人诘问至无话可说的地步。

芝诺以提出了四个关于运动(“飞箭不动”、“运动场”、“地点的论证”、“谷堆的论证”)不可能的悖论而知名,他的论点围绕着一个问题,即这个世界究竟是拼凑在一块的离散物质还是一个连续的无从分割的整体。

认定世界是可分的假设这同样引出了以下问题:要么万事万物都是可以无限分裂的,要么存在一处时间和空间上无法继续划分的极限。

芝诺借着对这些问题的推理,否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官知觉作为切实存在的可能性。

按:
芝诺在辩论技巧上貌似继承了巴门尼德的传统,他一系列悖论的论证都忽略了事物的多维度特性,既某个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另一个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多维变量理论一直到函数概念的出现,才被人们所理解。

芝诺的辩论套路是先用概念去框定对象,然后论证其在单一维度上,例如空间上无法成立其运动。这与佛法中观思想颇为相近,先用“自性”这个概念框定事物从它自身而成立,然后在任何单一维度(八不缘起)上推论这样的事物,无法发生任何变化。

这与人们的常识相违,因为大家眼见得变化正在发生,不仅是自身的变化,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芝诺乃至中观思想,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诡辩。

但真的如此么?不是的。
当事物依赖多维度条件而成立,那么此事物就不具备自身单一条件可成立(这也正是巴门尼德始终在强调的“一”的概念),所以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就是一系列条件的函数集合体现。当然这样一来也就正如巴门尼德所说的:事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之中(既条件多样性的函数集合);而显现为生灭流变的具体事物,反而无法用语言确切地表述和固定下来,因此是非存在。
这个说法与中观思想所提出的“外境于名言有,自性于胜义空”,毫无二致。

同样在《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埃利亚的芝诺》中,也有关于芝诺的总结和文献索引,我浏览了一遍,没看到什么新鲜的说明,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发表于 2022-3-1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22-3-18 10:09
有一些佛教历史学者认为,佛教传入印度北部的一些希腊城邦以后,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出现了大乘的哲学思想 ...

有反对意见:健陀罗所见就是当地的实际表现。非要找一个“源头”,是否必要。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3-19 09:28 编辑

4、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年-前420年

被柏拉图列为诡辩家之一,认为他发明了专业诡辩家的角色。
普罗泰戈拉最重要的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个观点柏拉图不同意,因为这一样来就意味着没有客观真理,人们只有纯主观的世界,现实就会崩塌。
普罗泰戈拉是不可知论的支持者。在他的残篇《论神》中写到: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

按:
之所以将普罗泰戈拉拿出来说,是因为他也被柏拉图列为诡辩家,同时他所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观点是一种绝对唯心,与佛教唯识派所提出的万法唯识类似。
唯识派的创始人无著菩萨生活在北印度犍陀罗,就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路过的地方,但他们之间有700年的差距,这一段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延申内容:
1)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上卷普罗泰戈拉篇》,王晓朝译。
在这一篇里,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希波克拉底听说普罗泰戈拉到达雅典,很兴奋地找到苏格拉底要他代为引荐去见普罗泰戈拉,希望能付钱给他成为他的学生。苏格拉底说这样的风险很大,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智者,以及普罗泰戈拉是否是智者。

于是他们一起去找普罗泰戈拉,并由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展开了一场对话。
谈话是关于美德的,普罗泰戈拉认为美德可以传授,而智者就是要去教育人们在道德上变善,成为一位好公民。而苏格拉底则认为道德与事务和技术是不同的,美德是不可以教的,最优秀的人也不能将自己的美德传给其他人。

他们经过大量讨论以后,在苏格拉底的逼问下,普罗泰戈拉终于承认美德是不可以教的,因为美德是一种人格品质,而品质不能传授;然而经过讨论苏格拉底也承认,如果一个人具有美德这种品质,是因为他没有处于无知的状态,否则他就不可能具备这种品质,而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所以美德可以传授。

整个故事发生了反转,原来彼此冲突的观点,现在却都同意了对方的观点,这让苏格拉底也感到困惑,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按:
这一段讨论很精彩,但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佛教内也有类似的讨论,例如关于“一阐提”能否解脱?

一方说若善根断灭,则不可能得到解脱;另一方说“一阐提”亦具佛性,所以能解脱。

我们以这篇普罗泰戈拉的讨论为框架,你会惊异地发现:
(1)一方面,不善是因为无知,而佛性是具有可知的能动性,所以《大般涅磐经》有记载如来为“一阐提”说法,即“一阐提”亦能解脱。

(2)但另一方面,“一阐提”的定义就是断灭善根的人,即不能再如理作意,因此如来说法是如来的事,“一阐提”人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和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所以不能解脱。
回到中观思想,上述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当我们用概念去框定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会从它自身那边被限定,不能发生任何变化,否则这个概念本身即不成立。因此美德不能教授,能教授的是其他的东西,不能是美德本身;“一阐提”不能解脱,否则就不能被叫做“一阐提”。
但若是我们从因果流变的角度来分析,美德是因了解善的知识,所以经由知识的教授,美德能够被建立;而“一阐提”也是因为对于正法的无知才堕落,所以经由佛的说法,“一阐提“也能够解脱。


2)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中卷泰阿泰德篇》,王晓朝译。
在这一篇中故事中,苏格拉底认为泰阿泰德所说的”知识就是感觉“,与普罗泰戈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一致,并对此观点进行了反驳。

苏格拉底将此观点与赫拉克利特的流变学说联系起来,说万物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而由于每个人的不同其感觉也不同,那即意味着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标准的基于人的尺度。

后面苏格拉底又指出若不能对知识进行准确的定义,那么所谓知识是真实的判断是不成立的,而对所谓真实的判断再进行的解释更是毫无意义。

最后对知识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个讨论的结果。

按:
此一篇其实蕴含着这么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万法唯心,而心也在变化,佛法就将变得不可知,解脱、成佛都将变得不可能,清净传承亦无从说起。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要有一个“如来藏”。。。再搞一系列的各种“识”。。。因为“心”是不能变来变去的,否则说不过去。。。

所以,按照中观思想,世间诸法不是由心随意安立的,而是基于世俗共识,即巴门尼德说的“存于思想和语言中”;而出世间之胜义是自性无、是自性空、是自性之无生,是自性之非存在。按个理路,还是与最初巴门尼德的解说一致。

可见古希腊哲学自巴门尼德以后,直到柏拉图,都没有新的发扬,那是一个起点,亦是一个终点,在东方,高山仰止,唯是佛陀,在西方同样是一座丰碑,无法超越。

最后关于普罗泰戈拉,还有个半费之讼的传说:
传说普罗泰戈拉曾收过一个青年欧提勒士(Euathlus)当学生并教他如何辩论,之后他和欧提勒士约定欧提勒士如果在第一次诉讼时获胜才要交学费,反之如果输的话即不用缴交。
结果,欧提勒士一直未提出任何诉讼,所以他的第一个诉讼就是由老师普罗泰戈拉控告他,要求他交学费,普氏的盘算是如果他自己获胜,就赢得要欧提勒士缴学费的名义,但如果他自己输了,也因为学生赢得了自己了第一次的诉讼,依约定也要缴学费。
但欧提勒士反而辩称如果自己输了诉讼的话,依照双方的约定就不需要缴学费,但如果他自己赢的话,也因为赢了不用缴学费的名义而不用缴学费。

最后法官将他们两个从法庭中轰了出去。。。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2-3-20 09:02 编辑

5、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年-前375年
据说是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的学生,与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一起,形成第一代诡辩学派(Sophists),被称为虚无主义的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有一本著作《论不存在》中提出了他的虚无主义论点,但原文已佚失,通过其他文献可以了解到高尔吉亚的论不存在有三个论点:

首先,什么都不存在;
第二,即使存在,人类也无法理解;
第三,即使存在是可理解的,它也肯定不能传达或解释

高尔吉亚开创了涉及结构和装饰的修辞创新,他引入了悖论——悖论思想和悖论表达的概念。由于这些进步,高尔吉亚被称为“诡辩之父”。


高尔吉亚还相信他的“魔法咒语”会通过控制强烈的情绪来治愈人类的心灵。他特别注意词的声音,就像诗歌一样,可以吸引观众。他华丽的押韵风格似乎催眠了他的听众。


他相信修辞,即说服的艺术,是所有科学之王,因为他认为它是一种可以说服听众采取任何行动的技术。虽然修辞学存在于每个智者的课程中,但高尔吉亚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视修辞。


由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其的批判,在几乎所有的后期西方哲学历史中,高尔吉亚在哲学思想和整个文化中都是一个被边缘化和默默无闻的人物。

但19世纪后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英国哲学家乔治·格罗特和亨利·西奇威克,均认为高尔吉亚被定义为诡辩家是不准确的。
20世纪后期以来,学术界对研究高尔吉亚的兴趣剧增,并认为高尔吉亚的观点可以与较他更早出现的巴门尼德的观点相媲美,高尔吉亚关于知识、语言和真理的本质的思想,预示了现代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德里达、维特根斯坦等人的观点。尽管如此,许多学者依然嘲笑将高尔吉亚描绘成严肃的思想家。


按:
1)关于高尔吉亚的三个论点
高尔吉亚的这三个论点自相矛盾,首先这三个论点本身就是可传播的知识,若说什么都不存在,那这种知识也不应该存在;其次他说出来就是在传播,就是要让人理解,但他自己说无法传达却又在传达;最后若人们无法理解,那高尔吉亚自己也不应该能理解,同时这三个论点本身也就不可能继续传承。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高尔吉亚作为那个时期最优秀的修辞家,他自己不可能看不出上述这些矛盾,但他依然这样说,这就值得让人深思了。


我不禁遥想当年菩提树下的佛陀,在他觉悟之后,貌似也曾同样的感叹,即他所觉悟之真理无法示人,这才有后来梵天对他的请求,才有为五比丘开示四圣谛的故事。佛陀之高明,是他利用了印度教已有的教理,来阐发他自己所觉证的真理,他将焦点聚集到个体生死的流转上,而不是抽离为全局的世界观,这是东西方在哲学表达方面的巨大差异。


你会注意到”十二因缘“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佛教早期有”五因缘“和”九因缘“说,最后才固化为”十二因缘“,这即是顺应印度教已有教理的安排,最后才逐渐完善出自己的理论。


所以高尔吉亚的这三个论点,我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是可以去体谅的,甚至是无比赞叹的,但我也很清楚,这不会被世人所理解。


2)关于高尔吉亚的“魔法咒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的”咒语“从人类有了语言能力之后就一直存在,而高尔吉亚的“魔法咒语”向人们展示了劝说的现实力量,它即能在自然生活中改变人的内心和行为,也能在政治和法律的城邦管理中,劝服众人,行使辩护(这在高尔吉亚的《海伦的赞美诗》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

我们再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你就不难理解那些”咒语“为什么一直得到传承,那些雄辩的大师也一定与政治接轨。而当今的所有媒体宣传,除了带货以外也是这些”咒语“得以放大和传递的喉舌,现代哲学知识通过所谓”三观“为主题,以语言和文字的力量在人类生活和政治管理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3)高尔吉亚的虚无主义

由于高尔吉亚的著作都佚失了,其只言片语也大多是其他人著作中的引用,所以很难明确高尔吉亚真实的观点。

从传承来看,高尔吉亚应该继承了巴门尼德一系的思想,甚至将其发扬光大,他的《论不存在》就是一个佐证,但可惜我们看不到原稿,只能从他的三个自相矛盾却可以体谅的观点中窥视一二。


高尔吉亚的虚无主义和唯名论是一脉相承的,在我看来与中观应成派的立场相当,甚至怀疑整个大乘中观派都受其影响,虽然这必然会遭到拿不出任何正当理由的反对。


延申内容:
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上卷高尔吉亚篇》,王晓朝译。

这一篇当中苏格拉底舌战群雄,分别与高尔吉亚、波卢斯和卡利克勒进行了辩论,他以其惯用的手法先让对手为某个主题或名词进行定义和解释,然后通过不断追问,来揭示其定义和解释的矛盾之处。

这不禁让人感叹,这种只破不立的方法,让苏格拉底貌似我们中观应成派的先驱。

相关内容十分精彩,但限于篇幅大家自己去看。

需要提示的是高尔吉亚在这一篇中给演讲术下了三个定义:
1)演讲术是用言语讲话的技艺;
2)演讲术的言语所设计的事物是最伟大、最崇高的;
3)演讲术的本质是一种劝说的技艺,掌握了演讲术可带来自由。

苏格拉底用其惯用的伎俩(下面会谈到)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反驳,这里不赘述。


这里截取两段卡利克勒反驳苏格拉底的话,其深刻性和预见性让人慨叹不已:

(1)卡利克勒说:
苏格拉底,我认为你在这些讲话中哗众取宠,你真是一个取悦大众的人。。。事实上,这就是你想出来的能干伎俩,在你的讨论中恶毒地加以使用:如果一个人依据法律来讲话,你就狡猾地依据自然向他提问,如果依据自然来讲话,你就依据法律向他提问。

注:之所以卡利克勒这样说,是因为苏格拉底与波卢斯讨论的问题是:做不公正的事情和承担不公正的事情,哪一个更可耻?

依照法律做不公正的事(即伤害他人的事)更可耻,但依照自然规律,一件事情越糟糕越可耻,所以承担不公众的事情(这里可理解为-不同情那些受害者)将更可耻。

(2)卡利克勒说:

哲学无疑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东西,苏格拉底,只要在人生恰当的时候有节制地学习哲学,但若花费过多时间去学习哲学,那么它是人的祸根。。。你不认为我说的你走的这条道路是可耻的吗,还有那些在哲学道路上走过头的人?正因如此,如果有人抓住你,或者抓住其他像你这样的人,送你去监狱,罪名是你做了不公正的事情,而实际上你没有,这种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用处了。你会头晕目眩,你会张口结舌,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会被送上法庭,面对一帮恶毒无赖的控告,最后被处死,如果他们要求处死你。。。值得羡慕的不是那些驳斥了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的人,而是那些拥有生命、名望,以及其他许多好东西的人。
按:
卡利克勒看穿了苏格拉底的伎俩,同样一个词汇放到不同的语境中其表达的意思不同,高尔吉亚对”演讲术“的定义,就是其对这个词的限制,但苏格拉底通过更多的情境将其定义扩展,从而否定了高尔吉亚的观点,并暗示了高尔吉亚的矛盾和虚伪。

只破不立如果是聚焦真理,或可被理解是一种方法,但是如果针对世俗任何事情都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去驳斥对方,那就是祸根。


这一篇中卡利克勒预见到了苏格拉底的将来,对世俗中的我们也是一个警示,大智若愚和难得糊涂在很多时候是可以保护我们的。


这也说明佛陀当年之所以组织僧团出家以及制戒,也是为了避免与世俗之间的冲突,当然这与印度教自身传统也是相匹配的。


海伦的赞美所引发的思考:
诡辩学派人物在古希腊时代,除了教学以外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参与城邦的社会管理,包括到议会演讲以及参与审判中被告人的辩护。高尔吉亚的《海伦的赞美》篇即是对特洛伊战争中海伦的一个辩护词,但不是真的辩护,只是一个示范。

特洛伊战争是因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与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私奔,从而引发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在此之后所有人都认为是海伦造成的此次战争,她应对此负责,但高尔吉亚为她辩护并献词。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中国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商纣王的妲己辩护,你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想唯一能与之相比的是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但那也是写爱情的,没有直接的辩护。


高尔吉亚的赞美词中写到海伦私奔去特洛伊的原因,有四种可能:神的原因(爱神),身体的力量(强迫)、爱情(爱神+荷尔蒙)、语言(男人的甜言蜜语),高尔吉亚这四种情况都不是海伦自己能够控制的,所以她没有罪。


这样的辩护在当今看来也是具有启发性的,而在那个时代则是革命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原理是“函数”的最基本形式,即由两个变量所构成的四个象限。


神是外在原因,爱情是内在原因,强迫是消极原因,甜言蜜语是积极原因,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海伦她能够自我控制的原因。

再举个例子,比如佛教中观派对于诸法判断的四种可能:诸法不自生,亦不从它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自生与它生,是内在与外在,共是积极,无因是消极,一切有为法皆可在此四象限之内进行分析判断,这也是两个变量所构成的四个象限。

不要局限於此,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两仪四极,也是这个道理;乃至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的SWOT战略分析模型(内在的优势与劣势,外在的机会与风险),依然是这个道理。


一个惊人的现象是,当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所知道的对象之间有着最基础的框架理论联系,而当你无知的时候,你往往以为你所知的就是唯一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4-1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深刻含义

我年轻的时候认为那些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话都是一些幼稚的话甚至是疯话,比如世界的本原是水,是火等等。

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开始了解这些语言背后的深义,才明白是自己的肤浅,错解了哲学家在字里行间的意趣。

笛卡尔的这一句:“我思故我在”同样不能仅从字面去理解。

“我思”,不仅指的是我的思想,而是指所有人的思想,以及任何能够有感知能力的生物的思想,同时由于思想需要语言(和文字)来表现,因此语言文字也是我思的一部分。

“我在”,也不局限于自我的存在,而是一切事物之“自身的存在“;

如此,你就会发现,一切事物自身的存在是通过我们的思想和语言来确立的,例如我们经常会想或说:“这是某某”或“那是某某”。

一切事物其自身的存在,都是我们在思想和语言中作为系词“是”的确定性体现,因而使得思维和语言有了确定的对象;然而我们所感知对象的具体事物,由于处于生灭流变之中,而无法用思维来确定,因此是非存在。

所以,”一切事物的自身存在,只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这才是笛卡尔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有这么几句话:

The only thing that remains true that there is a mind or consciousness doing the doubting and believing its perceptions, hence the famous formulation, ‘I think therefore I am’, or in Latin, the cogito—‘Cogito ergo sum’


唯一不变的是,有一个思想或意识在做着怀疑和相信自己的感知,因此有一个著名的表述:“我想所以我是”,或在拉丁语中,cogito–"Cogito ergo sum”

注意,英文版中的‘I think therefore I am’,较为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我想所以我是"

I thence concluded that I was a substance whose whole essence or nature consists only in thinking, and which, that it may exist, has need of no place, nor is dependent on any material thing; so that ‘I’, that is to say, the mind by which I am what I am, is wholly distinct from the body, and is even more easily known than the latter …

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作为一种真实存在,其全部本质或性质只存在于思维之中,而且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地方,也不依赖任何其他事物;所以,‘我’,也就是我之所以是我的思想,完全不同于身体,甚至比后者更容易被认识…。

所以笛卡尔这句“我思故我在”,是在表达:作为一个人的自我,以及一切事物的自身,都只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

换而言之,笛卡尔认为:一切事物之存在,除了在思想和语言之中,别无其他存在方式。

以上的依据可能不足为凭,但这样去理解,才不至于明显地肤浅。

另外,笛卡尔的这个表述和巴门尼德说的类似,甚至与佛教后期大乘中观派的思路一致,这里面可能有某种联系,也或者只是巧合。(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2-4 16:30 , Processed in 0.03543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