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8|回复: 9

福建名茶介绍-大红袍史话和供佛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21-9-9 14:44 编辑

刚好看到科普文章。中国佛教禅茶不分家。故今日说茶也等于分享喜欢茶的道友,借茶理解禅的韵味。茶叶,也是树叶,对于大红袍,如同菩提树叶一样有意义和珍贵。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与美国总统4两大红袍,已经是主席饮此茶的“半壁江山”了。修行者也经常品茶和用茶供佛和僧人。茶在福建,也是亲朋好友聚会或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品。有兴趣师兄分享一些,增广见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21-9-9 14:50 编辑

诗说科学 | 大红袍史话
原创 秦威 福建科普 今天


夜宿天心

胡滢(明)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石寒竹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赏析:

这是我国最早赞美大红袍的茶诗。虽在五代、宋元都有关于武夷岩茶的记载,但并没有如此针对地描写大红袍的诗句,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大红袍第一茶诗。诗中“天心”指天心岩,是武夷山的核心产茶区之一。天心岩在武夷山东北部,据说这里是全武夷山的中心,就如同天之枢极,故得名“天心”。珍贵的大红袍母树便生长于武夷山天心岩的九龙窠峭壁之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的武夷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茶区。这里盛产的武夷岩茶,是福建乌龙茶的重要品种之一。据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记载,武夷山自唐代已开始栽制茶叶,民间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成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武夷山方圆60公里,有36座山峰、99个名岩,每个岩头都有一种茶,每种茶都有一个茶名。除了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四大名枞”之外,还有许许多多茶的命名依据茶树生长环境、茶树形状、茶树叶形、茶树发芽早迟或以成茶香型等等命名。因而,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称岩茶。清康熙年间,武夷岩茶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武夷岩茶流传至今并负盛名者,当数“四大名枞”,其中尤以大红袍为最,此茶产自武夷山中之深谷“九龙窠”。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窠是武夷山著名禅寺-天心寺所在地天心岩下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故名。石谷曲径通幽,两侧涧水长流,涧侧崖下茶园连片,山光水色风景优美。岩壁上刻凿“晚甘侯”(武夷茶的拟人化美谥)三个大字以及历代名人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多方。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等。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峭壁上的一个小小石台上。此处岩壁高耸直立,日照时间短,终年多雾,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流滴浸润着树下的土地。大红袍树丛一侧的石崖上,有刻于1927年的三个大字“大红袍”,据传其究竟出自当时的县令或是僧人,至今还让学界争论不已。而且,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此树是何时与如何出现在此山中的,虽然民间对此树的来历有种种传说,但都只是一些神话故事而已。

今天要讨论“大红袍”之名的来历,只能从历史的传说中去求个大概。据说明代有位赴考的举子,路经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之际,巧遇天心寺老和尚。老和尚取出所藏之九龙窠山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此君考中状元,前来寺院致谢,并用锡罐装取此茶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又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其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将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因此,称此茶为大红袍,其后还成了贡茶。这个故事虽为传说,但早年间大红袍确属天心寺所有。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作者为福建百岁老茶人张天福(1910-2017)撰写回忆录时,张老告知,1941年他在武夷山主持福建省茶叶示范厂时,茶厂技师兼武夷山星村制茶所主任林馥泉带他去见识大红袍。当时大红袍由天心寺管理,外人不易进入九龙窠参观。之前,林馥泉为了解大红袍的产制情况,特意到天心寺向一位茶师学做茶。由于得到茶师的好感而结拜为把兄弟,才使林馥泉有机会接近大红袍,进行考察。张天福跟随林馥泉来到云雾缭绕的九龙窠,在僧人的引导下,看到了位在半山崖位置上的三棵大红袍,(现有六棵茶树,其中三棵为后来分枝引种的)及附近不远处的另一棵。这棵独处一偶的茶树十分茁壮,外围有二人合抱之大,高约90厘米,生长情况远胜过半山崖上的三棵,天心寺给予这棵茶树以特别管理,当时天心寺所产大红袍的茶叶乃秘密地釆自这棵奇树。1954年,张天福等人再到九龙窠时,只看到半山上的三棵大红袍,山沟里的那一棵因管理失当而死亡了。此后“大红袍”所属的茶山,划归国有农场管理。

在清代之前,武夷茶只是绿茶的一种,据康熙32年《建宁府志》卷22记载,清顺治7-10年(1650-1653)崇安县令殷应寅曾招黄山僧人制松萝茶,此茶是一种炒青绿茶。而武夷茶作为乌龙茶的出现,则是在清初,确切的时间已不可考。但已有武夷山僧释超全(1691)作《武夷茶歌》,记载了类似乌龙茶工艺的出现。到了康熙56年(1717)布衣文士王草堂的《茶说》就明确记载了与现代乌龙茶制作相同的工艺过程。

而有关大红袍的最早文字记录,可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学者郑光祖撰写的《一斑禄·杂述》(1839年)卷四中找到相应的文字:“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流行于世。”“建”,即指建宁府(武夷山当时属建宁府);“旗”,茶芽状似旗、枪,古人以此称茶叶,“五十年来流行于世”一句点明了此茶在清初(约公元18世纪)就已成名。但武夷山究竟有多少大红袍茶树,自古就是一笔糊涂账。据1921年成文的《蒋叔南游记》中提到武夷山数处有大红袍茶树,如天心岩九龙窠、天游岩、珠濂洞等处,但无详情。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中提到马头岩的磊石盘陀有大红袍茶树,但他记录大红袍采制全过程的是九龙窠的3株大红袍。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红袍作为一种单株生存的茶树,应该不会有大量的存在。武夷山茶区各岩的茶树,均以少量单株的群落形态出现。因此,从母树引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1964年春,位于福安的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室科研人员,到武夷山九龙窠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扦插繁育,获得成功。1985年11月,该研究所将20年前插枝成功的茶树的五株大红袍后代,移植回到武夷山。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从这五株大红袍取枝、插枝,以无性繁殖的方式,扩大引种,生产规模逐年增长。1994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福建省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制茶工艺类项目,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大红袍推荐国家标准,并于同年8月正式实施。同年,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对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实行停摘留养,进行特别保护和管理。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曾对武夷山众多名丛进行品质筛选、鉴定,最后大红袍质压群芳,脱颖而出。

作为茶树品种的大红袍与茶叶产品的大红袍,其间是有区别的。九龙窠大红袍茶叶极少,一年不到半公斤,2006年停采后就难见踪迹。市场上的大红袍,一部分是以大红袍后代茶叶制作,大部分则是冠以大红袍名称的茶叶产品,即商品茶。这类商品茶采用多种优质岩茶原料拼配而成,达到《武夷岩茶 国家标准(GB/T18745-2006)》中“大红袍产品标准”的质量。

据现有的文献记载,作为乌龙茶的武夷岩茶,问世有300多年。大红袍闻名于世,有250年左右。数百年来,武夷岩茶已然成为福建一种有地域特点、风味特色与文化特征的风物,而大红袍则是它的名片。近年来,武夷山通过加强茶山管理,严格生产规范,执行岩茶国标,提高了包括大红袍在内的武夷岩茶的品质,为提高茶农收入,改善民生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用。

千秋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是世人给予武夷山的嘉勉,其中也饱含着对岩茶、特别对大红袍的期许。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21-9-9 15:45 编辑

读文章知道几点:     1.大红袍(岩茶)属于乌龙茶系列(原为绿茶品种),不是红茶系列。2.产自福建北部崇安县(现在名武夷山市)3.旧时朝廷的皇家用茶4.和寺院有关,或者原来属于天心寺,僧人介入制茶。5.现在存在市场的的大红袍,源于60年代福建茶科所的扦插后代,80年代回植武夷山,多次扦插后代。6.商品茶“大红袍”多为拼配茶,但符合国家产品标准。故纯大红袍茶叶少见。
发表于 2021-9-9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21-9-9 16:49 编辑

          大红袍传说起源地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隋唐以来,全国寺院的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与,主要靠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武夷山的天心永乐禅寺由于偏居山隅,周边崖悬壑深,终年云雾缭绕,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种植茶叶成为天心寺的主要收入。


  明初,福建籍举子雷镒进京赶考,途经武夷山因中暑而昏厥于路旁,为天心寺采茶的僧人所救,并以浓茶入药为他祛暑。雷镒高中后立即回武夷山天心寺报答救命之恩,可方丈再三推辞说:“救你施主之命的并非老衲,而是天心禅茶,你就报答这些茶树吧。”于是,雷镒脱下状元袍披在茶树上,并三磕九拜以表感恩。从此“大红袍”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了大江南北。


  靖难之役后,明朝大将胡潆来到武夷山,崇佛又嗜茶的他被武夷山的天心禅茶所沉醉,他亲眼目睹了茶僧制茶全过程,聆听了举子报恩“大红袍”的故事。回京时,胡潆把天心禅茶带回并进贡给皇上。明成祖正式诏封天心禅茶,为“大红袍”正名,降旨天心庵“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


  在天心永乐禅寺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两块圣旨碑和一对石龙,见证着这一段茶以寺名、寺以茶荣的历史。“大红袍”由此无可替代地成了武夷茶的代名词。


  发明乌龙茶制作工艺


  武夷茶自宋、元开始列为贡茶时,都是以被称作“龙团凤饼”的茶团或茶饼进贡。明初,朱元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颁令罢造龙团,改制散茶。但散茶对茶叶的色、香、味、形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茶叶制作工艺亟需改良。明末,黄山僧人入住天心永乐禅寺,专事制茶,并引入松萝制法,以炒代蒸,做出来的茶叶虽然色、香、形俱佳,但略有苦涩之味,仍不尽理想。


  1646年,清兵入闽,途经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恰逢采茶时节,疲惫的士兵们一时找不到住所,干脆就睡在刚采摘的茶叶堆上。士兵走后,茶叶已变软,部分叶片边缘发红。僧人们痛心不已,但又舍不得废弃,只好照常制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做出来的茶不但香高味浓,而且完全没有松萝茶的苦涩之味。原来,士兵们历经军旅劳顿,在茶青上睡觉时难免辗转反侧,这无意中完成了茶叶“做青”的工序,为茶叶起到了发酵的效果。而这恰到好处的“发酵”正是后来乌龙茶制作的点睛之笔。


  制茶僧们经过反复推敲和试验,终于摸索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晾青、晒青)、做青(摇青、晾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五大环节。做青过程中,因鲜叶互相碰撞,叶缘细胞被擦伤破坏,改变了供氧条件而发生轻度氧化并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则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从而形成了“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采。炒青后的杀青叶,由于经过反复揉捻,叶片由片状卷成条索,而被揉碎的叶细胞所渗出的茶汁又粘附在茶叶的表面,在冲泡时易溶于水,让茶汤香高味浓。经过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状呈条索,形同乌龙,俗称“乌龙茶”。乌龙茶从此问世。


  随后,乌龙茶制法被武夷山的茶农们所沿用,经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武夷岩茶的标准制作方法。武夷岩茶从此声名鹊起。如今,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夷岩茶的传播者


  由于闽南是南明政权的根据地,南明灭亡后,许多遗民被迫逃亡到江西上饶和武夷山一带,报国无门的志士们纷纷遁入空门,先后隐逸武夷山中。一时间,武夷山中的每个寺院几乎都有闽南僧人常住。他们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乐禅寺举办茶宴,在一起学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成为传播武夷山乌龙茶的先驱。在闽南籍僧人的传播和推动下,乌龙茶制作工艺很快就传到了闽南和潮汕,直接促进了安溪茶和潮汕工夫茶的兴起。


  清咸丰五年,台南人林凤池来闽考试,中举后,乘兴游览武夷山,对武夷岩茶钦羡不已,向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表达了想引种武夷茶的愿望。老方丈便赠送武夷“青山乌龙茶种”茶苗36株,林凤池携苗而归后,引种成功,并逐渐被移苗广植,成为今日的冻顶名茶.


  茶禅一味的天心寺


  除了制茶、传茶,天心寺早在唐宋时就有了一套以茶礼佛的仪规。每逢佛祖诞日,僧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浴佛节”,以茶汤沐浴佛身的“洗佛茶”,供香客取饮,祈求消灾延年。还时常举行茶会或“茶宴”,用以招待施主与香客。此外,如供奉佛祖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戒腊茶”、全寺僧人共饮的“普茶”等等,名目繁多。后来天心寺还设置了专职的“种茶僧”、“制茶僧”,专司茶叶管理和制作,并设有“茶头”,专门负责烧汤烹茶,门前配有“施茶僧”,为施主、香客、游人惠施茶水,还建有“茶堂”、“茶寮”,专门供僧人们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


  随着茶和佛的密切渗透,茶渐渐成了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诗僧贯休曾三度来访武夷山,拜会扣冰禅师,二人把茶当酒,说佛论禅;朱熹也曾在天心寺问禅于来访的大慧禅师。大慧禅师在焚香沦茗中悠然吐纳,为朱熹指点迷津,从而为创立集儒、释、道之大成的朱子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今天的天心永乐禅寺继承农禅并举的传统,广辟茶园,以永乐茶坊为手工制茶基地,以天心禅茶居为窗口,继续着和武夷岩茶的一世情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21-9-9 17:27 编辑

赵朴初老居士在天心禅寺品饮了武夷岩茶之后,曾留下这样的诗名:“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读资料,才知道台湾名茶“冻顶乌龙”祖地在福建武夷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2-4 17:30 , Processed in 0.03515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