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64|回复: 1

《做糕饼的师傅——巴恰瑞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般若净土123 于 2020-11-21 14:27 编辑


1、《做糕饼的师傅——八十四大成就者之巴恰瑞巴》
    传奇正文
    巴恰瑞巴是个贩卖印度薄饼(一种未发酵的饼,北印度人三餐的主食)的人,住于瞻婆国,他非常贫穷,只穿了一块缠腰布,平常从一个商人那儿,拿些薄饼沿街叫卖,以这种方式,赚取微薄的利润,聊以糊口。
    有次他卖了一整天都没卖出任何东西,饥饿之余,便把自己卖的饼拿来吃,吃不到一半,一位观音菩萨化身的比丘就来到他面前。巴恰瑞巴一看到这位比丘,顿然生起信心,便向其顶礼,也将剩下一半的薄饼供养给比丘。他诚实地回复比丘的问话,告诉比丘,那个薄饼是谁的。
    比丘说道:[那么我们就成为出家人与功德主的关系了。我应该教你一些东西作为回报。]
    巴恰瑞巴准备了一个感谢的坛城,并向比丘献花。
    比丘则为他授皈依、菩萨戒与六字大明咒。此后巴恰端巴就修行上师所传的仪轨,并以乞食维生。
    有一天他遇到了原来的雇主,雇主向他催讨上次积欠的钱。巴恰瑞巴告诉他,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偿还,雇主就开始生气地挝打他。
    巴恰瑞巴大叫:[不是只有我吃下薄饼,上师弟子两个人都吃了饼!]这些话大声地回荡,从一堵墙传到另一堵墙,神奇地震荡着。富有的雇主停下来,吓得再也打不下去。最后丢下一句话:[那薄饼就是算你的,现在走吧!]
    巴恰喘巴就到供奉观音的寺院中,向观音菩萨像请求薄饼的钱,结果三十盎司的黄金出现在他面前。他便将这些黄金送到原来的雇主那里,而清偿这笔债务。
    还了债,他自忖:[圣观音菩萨必然是我上师。]所以就动身前往观音的住所——布达拉山。路上经过密布荆棘的树林,弄伤了他的脚,他在疼痛之中大声向观音菩萨呼唤,观音便示现菩萨身。菩萨告诉他:[我的确是你的上师。现在你不用到布达拉去了,返回瞻婆,领导你的弟子。]
    巴恰瑞巴非常兴奋,飘浮到天空中,抵达故乡。乡里的父老兄弟姊妹感到很惊讶,纷纷向他求法。他教导大家显空不二,此后便被人称作巴恰瑞巴上师,最后他以肉身抵达空行乐土。

    仪轨部分
    巴恰瑞巴是个单纯的人,上师传给他一个简单的大乘仪轨以修行,亦即三皈依。皈依是佛教一切宗派共通的,每次修法,一开始都念三次[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偈子。关于皈依的批注,可以说遍及所有佛教法义之中:而菩萨戒,不同宗派倒有不同的诠释法。基本的大乘教法中,菩萨戒是指出离涅槃,不惜一切代价地利益众生,而[无修瑜伽(阿底瑜伽)]的菩萨戒,则是指瑜伽士认清本具的佛性与悲心。持六字大明[嗡嘛呢贝美吽]加上观想,就能召请观音菩萨,并能认识其大悲本性,生起本尊功德。巴恰瑞巴头脑很单纯,想到菩萨在这世界上的住所去参访,这个位置可能是西南印度洋上一座传说中的岛山,也可能是指拉萨的布达拉宫,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叫做布达拉。原先,菩萨化装成一位比丘的模样出现在他面前,而后来为了响应他的痛苦叫喊,教他返回瞻婆故乡,菩萨必然是现了报身佛相。
    巴恰瑞巴教导显空不二的法门,和加雅南达一样。不论证大手印的方法用哪一种,结果都是相同的,[大手印成就]最明显的特质,就是见到一切现象的实体性消失。成就者不再居住于坚固不变的世界中,一切显现都是鲜明的彩光相;他看清万法空性的本质,这样的本质遍及于一切事物,各种幻现境界和空性不可分割。体悟空性,则世界就像空中城堡、水中月影般虚妄不实;成就者可以在天空飞,穿墙透壁,还能自由操纵五大。只有当那些对气极敏锐的人待在成就者身旁,才有办法分享成就者所经验的境界,不能信受的人仍然将陷于执实的染污境里。

    历史部分
    巴恰瑞巴的身份在认定上有些问题。他的梵文名字可能是由Pacala衍生而来的,是厨师的意思,翻成藏文后就是[卖糕饼者],因为有一本著作将巴恰瑞巴当成是恰尔巴提;后者是一位较有名气的佛教与那特教派的成就者,可能也是米那巴的上师。但这种说法没什么证据,比另一种说法将哈尔巴提视为恰而巴瑞巴(第六十四篇)更缺少可信度。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记载和巴恰瑞巴有关。
    瞻婆是安嘎古国的首都,位于恒河及瞻婆河汇流的地方,是个河港都市。有些人离开瞻婆,到中南半岛建立新的瞻婆城,新殖民的瞻婆城逐渐繁荣起来,直到高棉人毁坏该城后才告一个段落。瞻婆是孔雀王朝时期北印度六大城之一,佛教、耆那教、婆罗门教都很兴盛,但到了第七世纪早期,它就严重地失去蓬勃的生气,玄奘大师曾到该处去游访,发现是一片荒凉。现在这个地方叫做瞻婆那嘎尔,位于比哈尔东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2、《捡拾破布的裁缝师——八十四大成就者之康塔里巴》
    传奇正文
    康塔里是玛尼达惹的一位贱民,以补缀破布维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财富和享乐。有天在工作的时候,一不小心针便刺到手,流出鲜红的血,他感到疼痛难忍,对生活的困难也很怨叹,就独自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在地下难过的打着滚。维塔里空行看到他的模样,便化成一个女子,走过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康塔里便将自己的情况全都告诉她。
    她说:[这表示在前世你已经遭受过某些巨大的痛苦,而来生也会承受相似的痛苦;不但如此,往后你的每一生都将会伴随着痛苦。轮回中唯苦而已。]
    康塔里问她:[能不能告诉我要如何才能避免?]
    她便问道:[你能修行仪轨吗?]
    康塔里告诉她,如果她能教导他的话,他一定会修的。所以维塔里空行便为他灌喜金刚的顶,传他四无量心的教法,与上师相应法以及圆满次第。然而,每当缝工想修法的时候,他的念头总是又回到缀补的工作上。于是空行母就告诉他,当以这种散乱的念头作为修行之道:
    将你捡来的破布当成虚空,
    以正念明知之心为针,
    用悲心作线来补缀衣服,
    并且含纳三界一切的众生。
    康塔里透过这种禅修法,了悟一切经验的空性,对于无明的众生生起了广大的悲心,他证悟空悲不二,成就[大手印成就],人们称他为康塔里巴上师。他无我利生地行种种事业后,即以肉身飞抵空行乐土。

    仪轨部分
    维塔里空行给予康塔里巴的口诀已经经过修饰,使其与道歌一致,原来的口诀中,针是比喻悲心,而线则比喻正念。康塔里的仪轨就是将智慧与方便相结合。当他把破布观想成空性时,破布就成为色空不二;正念与明知之针是一种方便,透过它,便能将看起来坚实的破布,转为空性观。悲心之线也是一种方便,透过它,空性的破布才显现出意义。般若智慧好比是破布,大悲方便好比是线。歌中所述之真实上师,即为正念与明知之针,它是直观万法空性的利器,也是结合[客体的]圆满智慧与[主体的]方便的工具。
    康塔里的空行上师乃维塔里,她是喜金刚坛城中十五瑜伽母之一,十五瑜伽母分别代表了五大、五蕴及五尘的空性,均为如来空行。维塔里原本是吃生肉、饮鲜血的食尸母,亦被称为活僵尸。她在奥里萨省布巴内斯瓦尔有间庙,过去曾十分兴盛,卡巴里巴派的信徒将她当成卡巴里尼来尊奉。目前此庙已不再有香火了。
    多罗那他记载着有位瑜伽士接受那洛巴的灌顶,而入度母坛城。那位瑜伽士由于度母密续中九黑鲁嘎的加持而证悉地。有个蒙古王刚刚盖好城堡,瑜伽士也正好同时将破布缝成衣袍,而袍子一裂开,城堡就应时塌下,这样的情况发生三次。最后,国王把瑜伽士传召过来,并答应护持佛法,才将这件事情平息,那位瑜伽士就是康达巴(或康达瑞)。
    瑜伽士习惯上都穿着由破碎布块补成的袍子,愈像穷苦的人愈好,所以可能有许多瑜伽士都叫做康塔里巴或类似的名字。康塔的意思是破布,或者也可以说是由补丁所构成的外衣,康塔里就是穿破布的人,康达拉的意思是不可触摸的贱民,这个名词可能和康塔里具同一个来源。康哈巴的弟子康塔里巴来自玛伊哈尔,这可能是将康塔里巴的出生地玛尼达惹拼错所致。至于玛尼达惹在哪里,目前仍无法确定。


3、本系列依照中译本《金刚歌:八十四大成就者传》(杨忆祖译,慧光佛教文化出版)并增补修订而成。此中译本译自《大手印上师:八十四位佛教成就者的道歌与历史》(Masters of Mahāmudrā: Songs and Histories of the Eighty-four Buddhist Siddhas) ,凯斯当曼(Keith Downman)自藏译英并参考宁玛及噶举诸上师开示教法而编写【仪轨部分】及【历史部分】。
    【传记正文】源自西藏口传文本《八十四大成就者传奇》, 由北印度佛教祖师圣无畏施(Abhayadatta Sri)編著,蒙竹谢拉(Mondup Sherab) 自梵译藏。
    本系列同时参考中译本《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明吉.金贝巴班智达口授传承、蒋扬.钦哲.汪波等编纂。巴沃.伟瑟著,徐宝玲、吕容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2-5 03:05 , Processed in 0.0348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