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89|回复: 12

《隆莲法师弟子——铁炉寺自然比丘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8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长沙铁炉寺住持—自然比丘尼》
2、《忆莲师:住世百年常济世 盼驾慈航渡群迷》自然比丘尼
3、《忆莲师:心的吟唱》自然比丘尼
4、《忆铁像寺尼众佛学院莲师:名蓝·学苑·高僧》自然比丘尼
5、《我的出家因缘》自然比丘尼
6、《铁炉寺及自然比丘尼》自然比丘尼弟子叉小褂居士

1、《长沙铁炉寺住持—自然比丘尼》
    自然法师,196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白沙乡,俗姓龚。初中毕业后,于1983年11月怀着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与对寺院生活的向往,她辞亲割爱来到本县高岭乡汉回村铁炉寺出家,法号自然。出家后,自然道心虔诚,勤奋向上,刻苦学习,于2年后前往上海玉佛寺受具足戒。1986年初到长沙开福寺定居,1987年9月考入了四川尼众佛学院,受教于佛教耆宿、中国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她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学业优秀,三年中级班期满后,考入该院专修班继续学习3年。专修班学业圆满时,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本院佛学研究生。
    正当她准备就读研究生的时候,家乡寺院急需用人,希望她早日回寺。自然毅然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回到长沙开福寺。于1994年担任该寺知客。她团结其他执事,运用所学知识,加强寺院道风建设,使寺中宗教生活逐步走上正规,很快恢复了学戒诵戒、早晚上殿、用斋过堂等制度。1994年,自然法师被选为湖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95年为充实基层寺院的管理力量,自然回到出家剃度的铁炉寺,任监院,协助恩师管理道场。
    2000年,自然法师在恩师晓忏上人培养下,开始全面管理铁炉寺,她一方面向恩师及长辈学习,一方面自己研究探索道场的管理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寺院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良好的道场风貌与四众素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称誉。
    2003年,考虑到寺院长远发展的需要,她多方奔走,收集有关资料,撰写铁炉寺历史沿革与现状,并积极向各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请求政府同意收回铁炉寺历史用地,完善寺院格局,重建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再塑诸佛菩萨金身,以便恢复铁炉寺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规模。经过两年的努力,集资100万余元,终于办妥全部土地确权手续,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关心下,顺利完成了村民的拆迁与安置补偿工作。
    2004年,她多次请教内大德法师到寺院给予指导,并专家设计了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在工程师的帮助下,耗资200多万元新建了山门、围墙、放生池以及进入山门的道路,并重新完善了寺院的水电设施,为新建大殿做好前期准备。
    2005年,自然法师利用奠基活动等形式多方筹措了一部分基建资金,并于2006年在镇党委与政府的直接关心支持下,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了基建施工单位,同年6月建筑公司正式动工,2008年12月,两所殿堂顺利竣工,总耗资达500万元。新建的殿堂庄严雄伟,气势恢弘,获得了教内外的一致好评。2008年,自然法师着手请能工巧匠塑造诸佛菩萨金身,并建造僧人宿舍很好地解决了寺院住宿紧张的困难。
    尽管寺院工作繁忙,但自然深知,佛教提倡加强自身建设不能仅仅是在硬件上的突出,培养人才、提高僧俗弟子的佛教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同样重要。对内,她经常定期组织僧人学习佛教教理与政策法规,强调教职人员必须爱国与爱教并行,佛法与世法皆通。这样才能畅佛本怀,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对外,她经常组织信徒参与佛教活动,为信众宣讲正法,让她们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生活中正信正行,在家庭中承担责任,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与经济发展。

    在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方面,自然法师一直不费笔耕,勤于钻研与写作。先后撰写了《入中论》微义、《佛家孝亲观》、《试论听闻正法的重要性》、《浅释六波罗蜜多》等十多篇论文与文章,在全国性或省佛教刊物与社科杂志上发表。由于学修并重,精进有为,1995年在有关部门的推荐下,她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中宗教界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向世界妇女展示了中国新一代佛门女性的良好形象。1996年,自然法师又出席了第六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印光大师及其佛学思想初探》的论文,获得好评。
    自然法师亦好诗词,禅事之余,总喜拟吟几首以抒发自己清新真挚的情怀。1998年,她将近年所作的主要文章与诗篇会集成《炉香夜话》出版,吴立民先生为之作序;2005年,她再次将自己在工作之余的一些学佛感言、人生体会和心灵吟咏编辑成《炉香心语》与四众弟子分享,圣辉法师、伏家芬老先生为之作序。
    建寺安僧固然是佛教徒的本分事,但自然法师亦知坚持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才是推动佛教不断向前的发展的时代动力,因而在参与服务社会,广做善行义举方面,从来不甘人后。2000年,她在刚刚接过恩师的法棒管理铁炉寺之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铁炉寺慈爱功德会”,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主管部门——长沙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同意,十几年来,由于本寺僧人积极带头,护法信众随喜参与,发展会员约500人,通过收取会费与自愿赞助的方式,筹集资金约50万元全部用于修桥补路、扶贫济困、助孤帮残与捐资助学等善举,得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赞叹与有关部门的鼓励,四川汶川、北川、雅安等地遭遇地震之时,铁炉寺慈爱功德会立即行动,利用举行法会超度遇难同胞并为受灾百姓祈福,发动广大会员为灾区捐款献爱,为灾区人民献上了情真意切的温暖。
    目前,自然法师担任着湖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长沙市佛协副会长、铁炉寺住持等教内职务,同时也担任了开福区人大代表与碧湖诗社副社长等社会职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2、《忆莲师:住世百年常济世 盼驾慈航渡群迷》自然比丘尼
    恩师离开我们已经两个年头了。在这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也曾几次提起笔来,试图写下点什么以寄托对她老人家的怀念。然而,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有时是恩师慈祥而又威严的音容相貌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每一个画面都是那般清晰,每一段法音都是那么难忘,每一堂开示都是那么精彩,每一次目光相遇都是那么亲切。每当此时,我的思绪便如海浪般汹涌澎湃,难以平静。以至于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着笔。有时则头脑一片茫然,无法相信将满腔热情奉献给佛教教育事业的恩师,真的就离开了三尺讲台;更无法相信,心心念念牵挂着她的娃娃们并向她们承诺住世百年的恩师,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离开我们。然而,恩师真的走了,在两年前观音菩萨的出家纪念日,她老人家安详舍报,驾往兜率了。
    今年4月,恩师生前住持的道场、成都爱道堂的昌悟同学发来短信说,今年是恩师百年冥诞,爱道堂将为恩师举行一系列追思法会。希望我等学子写一点回忆文章,汇集成册,以寄托对恩师的怀念。两个月来,我的思绪缠缠绵绵,几度梦回母校,感受恩师赐予的醍醐甘露,重温寂静校园的欢声笑语,倾听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梦醒时分,常常泪盈于眶,独自黯然伤神。今夜,在柔和的灯光下,我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恩师,恳请您加持弟子,让我理清思绪,写下萦绕于心的真实感受,与有缘者分享在您跟前求法的点滴心得吧。
    一、幸遇明师,初尝法味
    一九八七年的夏天,四川尼众佛学院第二届招僧简章寄到了千年古刹开福寺。时任长沙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戒圆老法师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参加二十天后在开福寺举行的尼众佛学院招僧考试。按照惯例,尼佛院招收僧的基本要求是:出家两年以上,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在正规道场出家的沙弥尼或比丘尼。当时,我以十七年华遁入空门,已经在铁炉寺与开福寺度过了四载青灯黄卷的生活。不仅初识佛门礼仪,而且颇受长老们喜爱。然而出生在偏僻山村的我,初中肄业即出家受具,对于那所位于川西平原、被时人成为“比丘尼众摇篮”的中国尼众最高学府,可以说是既心存渴仰,又无比自卑。在戒圆老法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我填写了报考表格,并找来了一套高中文科复习资料,夜以继日的自学,承蒙三宝加持,在当年10月,我分别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南岳佛学讲习所与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欢喜之情,无以言表。遵照老法师的安排,我远赴川西平原恩师门下求学。
    离长赴蜀的那一天,开福寺五位道友将我送上了火车。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生平第一次离开故土,独自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当时从长沙到成都没有直达车,需要到武昌转车至蓉城。求法的念头支持我克服了初次出门、心中极度的忐忑不安的情绪,经过长达四十三小时的长途颠簸,终于到达了四川的省会——成都,并与在车站迎接的湖南湘潭籍学长渊博法师会合,几位学长将我带到了爱道堂,并在那里用斋,下午又派车将我与其他新报道的学僧送到了成都市南郊石羊场,那里是佛学院的所在地——铁像寺。
    大约是两天后,来自全国各地寺院的二十八名学子与首届升入专修班学习的九位学长齐聚教室,我们终于见到了闻名于世、声震中华的中国第一比丘尼——隆莲上人。那一年,恩师已经是七十八岁高龄了,然而老人家那矫健的步伐、飞扬的神采以及高亢洪亮的嗓音,任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位年过古稀之龄的长者。若干年后,我们才从上人陆续的自述中得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恩师如老干新枝,久旱逢甘霖,年近七十才欣逢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实现并延续自己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一辈子替释迦佛当宣传员”的梦想。
    清楚的记得,恩师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话,是用纯朴川音说出佛教《三字经》上的一首偈语:“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她老人家滔滔不绝地为我们作了一段关于佛教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精彩开示,她说法界包罗万象,其大无外。从时间上说,它的形成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我们无法追寻法界成于何时,也无法计算法界终结的期限。因为时间是假设的,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它是以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停止了运动,就无所谓时间。正如经中所言:“若一念住,一劫也住”。因此宇宙既是运动的,也是无常的;从空间上说,其大无外,无边无际。四维上下,东西南北,均是假设。人亦如此,四大假合,生老病死,轮回不息。只有领悟了诸法实相,才知道法界即是我心,我心即是法界,心是超越时空的。如今,二十二年过去了,我才逐渐领会恩师第一堂课的精髓,其实她老人家是想用佛教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开启我们的愚蒙,意欲打开我们的心量,让我们作好将自己融于法界,毕生奉献佛门,舍弃色身,断除我执与法执的准备。这里面寄托了她老人家对莘莘学子将来成为胸包太虚、量周沙界大丈夫的深深期许。
    二、正信出家,升华人格
    在尼佛院求法的六年时间里,恩师在课堂上课与佛堂会供时,屡屡用正信出家,升华人格与僧格的开示,滋润我们的心田,护佑着我们的法身慧命。恩师常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我们舍却红妆,换上缁衣,本来就是一种莫大的勇气。再通过举行庄严的仪式登坛受具,从而得到清净的戒体,正式成为僧团的一员,这是多么稀有难得的因缘。因此我们理当精进办道,避免“袈裟底下失落人身”之悲。然而,我们有很多出家人,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世间诱惑面前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出家初衷,最后沦落为败坏佛门形象的“狮子身中虫”,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与僧格。恩师还说:“伟大的人物不是坐在高位上给人膜拜的,禅者从事的往往是卑贱作业,在苦役中身体力行,磨砺意志。”她老人家总是以独有的善巧方便给我们最直接的开示,让我们建立淡泊名利与服务大众的信心!儒家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耳。”佛教更是重视苦行头陀与劳役历练,我们出家学佛,就是要舍爱欲与烦恼聚会的小家,入如来法王之大家,发菩提心,利益社会,普渡众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与僧格,成为滚滚红尘中,人们景仰尊崇的天人师。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地慧行习练,刻意成念,将恩师的言传身教铭记于心。让这些智者的言行鼓励我,在物欲横流的五浊恶世中,以顽强的毅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入污泥而不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大业的好佛子。
    三、难忍能忍,直下承当
    恩师一生弘法,摄受学人,孜孜不倦。她老人家培养僧才的目标十分明确。她常对我们说佛学院要培养三类人才:一是寺院管理人才,其次是佛教教学人才,三是佛学研究人才。上人对学僧的最大期望是,学成回寺后,要敢于承担如来家业,勇作佛门中坚。她甚至在课堂上激动的说:“我的学僧如果回寺后被人当做花瓶,那是我隆莲倒了八辈子大霉。”老人家所说的花瓶,是指荒废学修与应酬俗事,在名利场中打滚的虚荣行为。
    课堂上,恩师无数次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从你们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就等于选择了心甘情愿受苦受累。你们毕业后,信仰要真,意志要坚。回寺院当执事会很累,还要受气。今天我在此为你们授记:你们回去后都要当家,不要怕受苦受气,因为出家人不可能置身世外,也不可能超然物外。”事实证明,尼佛院毕业的学僧,回到各地寺院后,大部分都担当起建立道场、规范僧团、弘法利生、参政议政等重任,这与恩师的授记是分不开的。
    我于1993年从尼佛院毕业回到了长沙开福寺。在前辈们的支持下,肃清规、整僧纲,处处以身作则,却常常被人误解为出人头地。后来又回到祖庭,接受剃度恩师的重托,为了完善铁炉寺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筹集资金,疲惫奔波;寻求支持,夙兴夜寐;内俭外募,百忍成金;其中委屈,难以言表。因为心中一直牢记着恩师的教导,故虽历经苦难亦甘之如怡。尽管目前离建成清净庄严的正法道场,安单接众与弘法利生并重,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但我相信:有上师三宝的加持,这个愿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的。
    四、树立正见、明因识果
    佛门有言:宁可坏戒,不可坏见。我们知道持守清规戒律,是衡量一个出家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但是学佛有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就是树立正见,因为正确的知见才是引导我们脱离轮回、走向解脱的指路明灯。否则,我们是达不到涅磐的彼岸的。何谓正见?恩师对此作了言简意赅的开示:“因果非无我非有!”,这就是正见。因果是客观存在的,种善因得佳果,造恶业受苦报,这是每个出家人都应深信不疑的真理。而“我”是四大假合、虚幻不实的假象,若执为实有,就是邪见。现实中,有些人受贪嗔痴等烦恼的迷惑,出家动机不纯,到寺院的目的是掳掠钱财、贪图享受。恩师常说:“出家人要深信因果,贪取寺院的钱财,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佛学中三世因果的道理,就是尖端科学,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佛经的正确。出家人被称为宗教教职人员,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出家人的职业道德就是明因果,戒贪嗔。”恩师说,因果律用在生活中的任何行业都是适用的。比如:作为学生,要尊师重道,学好文化知识,努力使自己成才,才能不负父母师长的养育之恩;作为员工,本当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对得起公司支付的薪酬;作为公务员,更要心系民众,坚持正义,服务大众,方能不负百姓重托。因此恪守职业道德就是遵循因果律,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美德。
    五、爱护学子  如护眼珠
    恩师对学子的爱惜与呵护,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随处都流露出老人家对学子们的舔犊情深。记得有一次,恩师从成都市佛协开会回到佛学院,笑逐颜开的把常住的果芳学长(第一届学僧)叫去,让她将文殊院宽霖老和尚给她结缘的两斤白糖分给学僧,每人一勺,皆大欢喜。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尤其是佛学院坐落在南郊,学僧进城不易,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因此老人家即便得到点滴供养,也要与她的娃娃们分享。
    老人家对学僧们的学业很是关注,每周都要将学僧的课堂笔记本收上去亲自检阅。记得有一天晚餐后,恩师让人将我叫到她居住的小房子,严肃的问我:“自然,你什么时候开悟了?”因为事出突然,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恩师何出此言。老人指着我在课堂笔记本封二所写的两句话“今年三十夜,是我命尽时。”说:“如果没有开悟,你咋这么写呢?”我因为紧张,只说这话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一时却说不清来龙去脉,急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其实这应该是从印光大师文抄上看到的大师自勉语,提醒自己人命无常,不可放逸之意)。老人家与定静师爷连忙拿来花生安慰我,并且说:“你们都要长命百岁,要弘扬佛法。”由此可见老人家对学僧的关怀是渗入到血液中的那种浓浓的爱。
    湘水悠悠,思念无限;蜀道迢迢,恩情难忘。虽然恩师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但是她老人家的硕德懿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菩提大道上精进不退。至诚祈愿恩师在常寂光中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尊敬的恩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3、《忆莲师:心的吟唱》自然比丘尼
    风,不紧不慢的刮着,一片片树叶极不情愿的离开了树枝,四散飘零。原本充满着学僧们朗朗书声的校园,因为寒假的到来,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寒鹊的鸣唱,却越发显出古寺的谧。
    一位身着黄色袈裟、手持拐杖的长者,迈着缓缓的步子在高高的红墙内走着。空荡荡的教室旁,一排排腊梅正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芳香,老人停下脚步,凝视着这些顽强的精魂,其神态有几许安详,几许惆怅!多少个雨后黄昏,老人来到这里欣赏这些金黄色的小骨朵,只因为它们是娃娃们亲手栽种的啊!一阵寒风掠过,惊起了枝头的寒鹊,耳边仿佛传来了娃娃们熟悉的脚步声……
    就在前几天,也就是娃娃们离开的日子,老人才写了一首婆心切切的律诗与之相送:“珍重休嫌絮絮谈,得人肝胆一言难。水知冷暖由亲饮,路不崎岖为熟谙。语对真人心要直,法求正士膝须弯。翩翩几许回巢燕,目送纷飞独倚栏。”短短几句话表达的了一位老人对自己学僧的深切关怀、殷殷嘱咐和难舎之情,将万般牵挂,尽付诗中!相对于寒假期间的清净,老人显然更偏爱学僧们在校期间紧张而热闹的学习气氛。这不,学僧们才走了几天,老人家又开始担心娃娃们在长假期间,因游山玩水而荒废了学业。思念之余,回到那间翰墨飘香的斗室,铺好宣纸,略一沉思,顷刻间一首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律诗便跃然纸上:“赵州岂为好游观,行脚只为心未安。不学毗尼休论学,非参知识莫朝山。丛林古道芳踪远,讲肆新风雪径寒。春在枝头君识否?倦飞好鸟早知还。”老人用娴熟的律诗寄托对学僧们的牵挂,忠告每一位学子要珍惜学习机会,勤习毗尼,刻苦求法,早日回到法堂领略佛法妙趣。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就是四川尼众佛学院院长、中国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老人自1984年创办尼众佛学院以来,对外人说起自己的学僧总爱用:“我的那些娃娃们”作为谈话的开始,并将自己的全部心血与热情都投入到了僧伽教育上,把教育、培养年轻一代佛教接班人当成了自己的唯一事业。为此,老人家不仅无怨无悔,还用“三祗坐断吾何悔,定托高梧结凤巢”来抒发自己执着的教育情结与奉献决心!
    十多年过去了,已有五届学僧在老人的谆谆教导与悉心呵护下毕业回寺,她们或在当地佛协担任重要职务,或在道场奉献所学,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知识和智慧,在佛教的天地里辛勤耕耘,弘法护教,为圣教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净化做出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学僧们有很多已经成为各地佛教界名副其实的栋梁之才,并被当地教友和信徒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的代表,共商华夏佛教大计。还有的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呢。如今已届95高龄的老人,为此颇感欣慰,曾用诗句表达自己对毕业学僧的自豪之情:“竹实桐花引凤雏,两间清气华吾庐。连城似奉秦庭璧,复室如藏赵氏孤。鬼瞰高明魔胆裂,时逢景运众心符。春风不长闲桃李,硕果倾筐龙女珠。”的确,这些学僧在老人的眼中比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还要来得珍贵,需要以程婴护孤般的责任与爱心来悉心培养。这一点,尼众佛学院的每一届学僧都有深刻的体会。
    1997年3月13日,是老人的米寿大庆,已经毕业的莘莘学子,不约而同回到母校为恩师祝寿,希望籍此聊慰老人倚栏独盼之情。看到一只只“离巢之燕”平安归来,老人家眼含热泪,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了。倒是老人的娃娃们很有心,请来教授古汉语的老师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小诗,以表达她们对恩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深祝福:“十年树木手亲载,同谒禅关庆寿来。深愿期颐师更健,法筵常向众生开!”
    如今,已经桃李满天下的恩师垂垂老矣,早已不能站在心爱的讲坛上为学子们宣演妙法了,生活也离不开侍者的帮助。然而在那间小小的斗室中,这位慈祥而睿智的老人依然要接待慕名前来拜谒的信众,有时还要为有缘人传道解惑呢。对于自己一生为佛教事业所做的贡献,老人从无一言以自夸,只是用一颗平常心写下了自己从事僧伽教育的一腔情愫:“弃杖人嫌逐日痴,葛藤后世任瑕疵。鹃怜晓月勤啼血,蚕惜余春尽吐丝。爱尾牦牛甘就缚,隐身文豹苦留皮。大千流落无穷泪,迸作胥潮入墨池。”此心此愿,此情此景,谁不为之动容?这是一位志在空门的佛教高僧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绝代吟唱啊!它表达的不仅是老法师在劫后余生为僧教育呕心沥血终不悔、蜡烛成灰心亦甘的佛子痴心,更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名利,甚至从未奢望得到大众的认可与理解!因为老人对教书育人的执着,如同牦牛爱尾而甘愿就缚被宰一样,此心此愿,不仅娃娃们深知,而且是人天可鉴呐。
    娃娃们的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恩师百年的华诞之日,再一次聆听老人慈祥的法音!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4、《忆铁像寺尼众佛学院莲师:名蓝  学苑  高僧》自然比丘尼
     发表于1993年《法音》期刊
    自从唐代诗人李白作在其所作的《蜀道难》诗中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打下了与世隔绝、交通不便的烙印。自一九八七年考上四川尼众佛学院之后,我每年寒假都要坐上火车,踏上关山重重的蜀道,往返于湘川之间。在行行复行行的旅途经历中,穿山涉水,对李白诗中表达蜀道艰难的意境,有了更深的感受。坐落在成都南郊的四川尼众佛学院,重在修学,不接待游人香客,以至许多身临寺外的人,也只能一睹高高的红墙与院内隐约的殿堂,使得这所学院又增加了几许神秘。
    锦官城外的一片净土——铁像寺
    成都,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因三国蜀汉时有管理织锦之官居住,便有了锦官城之称。杜甫曾写下了“晓观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好诗句。今日的成都,更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经济、文化、交通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可喜的变化。不仅街道整洁,花草鲜美,而且高楼林立,树木森森,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现已跻身于全国十大卫生城市之一,更非李白当年所能想象。铁像寺,四川尼众佛学院的所在地,在市南十五公里的石羊乡,既交通方便,又无闹市之喧哗。寺周田园千顷,一望无际;寺后流水潺潺,修竹沿河数十里,不见尽头;一堵高墙,更是把有碍于修学的各种因素排除殆尽。跨进山门,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之气迎面扑来。寺内殿堂巍峨,佳树成行;屋舍俨然,错落有致。中轴线上排立着玉佛殿、大雄宝殿与藏经楼;右侧是接待室、教室、斋堂、大光明藏(灵骨塔);左侧是传达室、资料室、教导处与学僧宿舍。整个建筑既独立成院,又混然一体。漫步其中,但觉步移景转,小中见大,吟联赏景,怡然自乐。
    春天里,寺内虞美人竞相开放,宛如婷婷玉立的少女,引来彩蝶上下翻腾;牡丹盛开,但见花王礼空王;夏日炎炎,金银花重重怒放,黄的似金,白的如银,更喜清香四溢满院传香;池内荷叶田田,朵朵娇莲静卧水上;秋季里,丹桂飘香传十里,菊花百态忆渊明;更有芙蓉数株,深庭曲径展美姿;冬季里红梅朵朵,绽立枝头,冰肌玉骨,别有情趣,真不愧为锦官城外的一片净土。可这清   净庄严的道场,在十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凉,残墙破壁,僧俗杂居。既不能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更谈不上如理修学佛法。如今一跃成为驰名国内外的名蓝学府,多亏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以及一代高僧的应时而出,挽狂澜於既倒。殚精竭虑,培育僧才,竭尽精力终不悔。
    巴山蜀水一高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四川尼众佛学院院长、二部僧戒的倡导者——隆莲法师,是民国年间赴藏求法的大德、能海上师的得法弟子。法师功德巍巍,笃好毗尼,学修并举,被誉为中国第一比丘尼。世居嘉定府(今乐山市),乃书香门第。父在省教育厅当了十几年专员,颇有建树。法师自幼聪慧,七岁开始学习,十三岁时即帮助父亲抄写视察各县学校归来而写的详情报告,每个报告几千甚至上万字,由此练得一手好书法。还在父亲的指导下,苦研诗书,自学数学、英文。从师学医,尽得真传。曾拜在成都七贤之一的刘豫波老先生门下,学画兰草,画艺颇精。法师身为女流,并非长于描花绣朵,却游心诗词文赋与书画诸领域,艺艺皆精。三十年代奉父命参加高等文官等三场会试,名列榜首。本当出任县长之职,因就职前须参加军训,诸多不便,乃放弃仕途,受聘于省编译室,一时名振川西,不惟堪称女中豪杰,实巾帼更胜须眉者。
     一九三九年六月,法师突然辞亲出家,潜心佛理。许多社会名流都为之一惊。一方才子隐迹空门,自然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如今时隔几十年,人们谈及四川当年的“女状元”,依然称赞不已。而事实上,法师的出家乃受家庭影响,外祖母与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其在成都工作时就已涉佛法大海,甘之如饴。又跟随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学《摄大乘论》等,由信入门,由悟出家,是法师斩断尘缘的根本原因。出家受具后,奉师命在爱道堂莲宗女众院执教,后来一直亲近海公上师,依止学法,并在上师关怀下,从喇嘛学习藏文及佛像造作法,皆得其要。解放后,在省文史馆工作,整理古典文献,尽职尽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法师年近七旬,因见红羊劫后,“丛林秋晚,老成凋谢”,不禁深为法门悲,乃不顾年老体弱,倡办四川尼众佛学院,以解决当代僧才青黄不接之境况。这一倡议很快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及中国佛协的支持,并委托四川省宗教局大力帮助。法师选择了当年能海上师的弘法阵地、近慈寺附近的铁像寺作为校址,在国家财政部的支持下,很快恢复寺院,并在八四年正式成立了第一所由国家举办的尼众学院,面向全国开放的尼众丛林招生。法师亲自登台讲授佛学,一来是为了弘扬佛法,使之代有传人,二来也是为了表示对海公上师的缅怀之情。老人家常对学僧说:“我们这一代人已是强弩之末,要不了十几年就会消失,而弘扬如来家业的重担就落在你们身上,要勇于承当啊!”一代高僧的忧虑与希望,数语道破,哪一位学僧不为之动容?如今老法师已八十五岁高龄,尼众佛学院第三届学僧毕业在即,老人家呕心沥血培养的几十名学僧现已毕业,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在省、市佛协担任要职;有的在佛学院或培训班授课;有的在寺院任监院知客之职;也有的留校任教,为老法师分忧分劳;在校僧也积极努力,钻研佛法。对于这一切,老法师深感欣慰。
法衣竞整圣贤装
     一九八九年冬,成都昭觉寺传戒法会圆满日。省、市各部门领导及国内诸山长老云集古刹,祝贺法会圆满。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寺参观礼拜,几十名威风凛凛的解放军战士应邀维护秩序。电视台派人现场录像,准备将这一盛况通过荧屏传给千家万户。是日上午,三十几名僧装整齐,气宇轩昂的比丘尼,一律披着黄色袈裟,手持卧具从车上依次下来,然后列队进入大雄宝殿。刹时间,人们被这队面容庄重、举止从容的尼僧所吸引,目光纷纷投向她们,面露惊讶。那些从全国各地来此受戒的僧人,见此情景,无不称叹。她们不是别人,正是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全体学僧来此增受菩萨戒。她们中年龄大的不超过三十五岁,小的才二十出头,辞亲割爱,遁入空门,脱下俗服,换上僧装。又经过严格的考试,方能进入这所号称“比丘尼众摇篮”的高等学府,朝参暮礼,求佛法,学知识,向人们展示着九十年代青年佛教徒的精神面貌。隆莲老法师曾兴致勃勃的提笔吟诗:“慧剑斩除流转结,法衣竞整圣贤装。前尘高揖轮王贵,三大僧祗路正长。”她们在有知识、有理想、有信仰的前提下,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献身于佛教事业。真可谓:抛弃红尘千层爱,勇向心源礼世尊。
    在尼众学院,她们自觉地接受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念经拜佛、持斋过堂、禅堂静坐、受戒诵戒、安居自恣,一一如法如律。平常以佛学为主,文化为辅,还关心时政,经常收看新闻、阅读报刊,也有的勤练书法,涉猎诗词领域,增加生活情趣。辛未冬,成都下雪,乃数年罕见,学僧自然作《喜雪》记之,诗曰:“万龙鳞甲漫空来,入望郊原清积埃。浩荡平川飞素燕,峥嵘高阁现琼台。银装丛筱翩翩舞,玉琢寒梅朵朵开。点染山河成净土,喜看大地白皑皑。”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这一代学僧是幸运的,适逢劫后重兴,还有许多大德住世弘法,广度有缘。她们来到川西平原的著名伽蓝,亲蒙法师悉心教诲,已树立了正知正见,无论是留校还是返寺工作,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衷心祝愿一代高僧久住世间,也祝愿这所学府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佛教接班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5、《我的出家因缘》自然比丘尼
    端午节,是父亲的七十大寿,双亲早一天就来到寺院,要请大众师父念经一天,以祈三宝加持,灭罪消灾。大姐与姐夫还有嫂子都来到道场拈香礼佛,这可是我出家以来唯一的一次全家聚会!尽管这算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但一家六个人在一起吃顿斋饭已经很不容易了。
    凌晨,道友们一起发心,为父亲拜延生普佛。父亲也早早的起床,来到佛殿参加礼拜。庄严的大殿灯烛辉煌,檀烟弥漫,在朗朗的经声里,我抬头凝视年迈的父亲,蓦然发现:老人家不仅背已微驼,鬓角的微霜分明告诉我,父亲已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翁了。泪,无声的流下!我该用什么报答你?教我养我的老父亲!悠悠的思绪,将我带到了难忘的21年前……
出家与参学
    十七岁的少女,离家迈向梦中的天堂,没有泪!那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尼师来到了家乡的小庵,并将我领上了学佛的通途,从此改写了我的人生!为此,我感恩,但没有泪;因为在少女看来,泪,只为悲伤而涌;笑,才是喜悦的自然流露!所以,那一年的那一天,我脸上挂着天真烂漫的微笑,心中满怀美梦成真的喜悦,跟着那位老尼师踏上了解脱大道……没有对慈爱双亲的依恋,没有对家乡浓浓乡情的不舍,那情形就像一位迷路的无知孩童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著名歌星李娜出家后对人谈起自己出家的感受时说:“我不是出家,而是回了家。”这也是我当年心情的真实写照!
    父母是第二天才从乡人口中得知我被一位老尼师领走了的,至于当时他们是什么心情,我不得而知。但后来我还是被邻居及儿时的伙伴告知:在我离家的一年多时间里,母亲的泪水从来没有干过,尤其是别人提到我的名字时,总会引起母亲一场泪雨,可谓肝肠寸断,伤心欲绝。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寸寸慈悲父母心”吧?至于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除了沉默之外也就只有沉默了,毕竟男人的泪是不轻弹的。回想那时候的我,全部身心都沉浸在初尝法味的喜悦当中,父母家人当时的感受,实在无法引起我的重视!
    来到同样属于乡间的四合院式小庵,心中的激动无法形容,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张张慈眉善目的笑脸(当时一共有五位年龄相仿的女孩发心出家呢),庵中的老尼师看到我们一行人的到来,显得特别高兴,一面嘘寒问暖,一面以最快的速度给我们弄来吃的,让我们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一个礼拜后,对寺院生活的新鲜感开始退去,起而代之的是极有规律的、早起晚睡的佛家生活方式,每天凌晨4点,尼师们就要起床念经拜佛,我们也不例外,而且是寒暑不易的定律。有两位姐妹的出家意志开始动摇,此时恰好有一位姐妹被父母强行要接回家去,这两人也就毫不犹豫的与之一道回家了。这样一来,这个刚刚充满了年轻人欢声笑语的小庵,一下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最后只剩下我与一位十四岁的小妹坚持留了下来,我们发心要将出家修道的路一直走下去。面对学佛伙伴的突然离去,我深感惆怅,但没有流泪,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若干年后,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岁月,我写了一首《长相思》赠送给这位十四岁出家的师弟,词曰:“君少年,我少年,同慕如来妙法缘,菩提共信坚;佛有缘,法有缘,割爱辞亲别故园,征程各奋鞭!”
    出家之初的两年时间,是我一生中最珍贵、也是最值得留恋的一段美好日子。我们完成了由无知少女到小沙弥尼、再到成为具戒比丘尼的全部过程,真正成为了僧团中的一分子。期间虽有长辈们的万般宠爱,但当时的生活异常清苦,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富裕,信徒们能供养三宝的也就是从日常生活中节省下来的几十斤粮票或者煤票什么的,我们学习需要的基本条件也不具备,经常缺笔少纸,加之文化程度低,所以学习的压力还是很大。一方面我们要背诵早晚功课,学习佛门礼仪和基本的教规教义;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担小庵中搬柴运水、做饭种地等杂活,闲时则要抄写经文。
    我们去小庵的时候已经是冬天,冷的时候,长辈们就各自找出她们的破袄给我们御寒,衣服毫无华丽可言,但破袄中包含着一颗颗比衣服本身更加珍贵的慈爱之心,所以我们很知足,内心除了感恩之外还是感恩!艰难的生活不仅没有让我们感到委屈,相反我们内心始终充满喜悦,生活、学习与修持都在一天天进步。现在想来,那么年轻的两个女孩子能在如此清贫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确是三宝的加持和夙世善根所致。
    两年后,秉受了具足大戒的我,到三湘名刹开福寺参学,这里住着几十位落实政策后恢复僧籍的老尼师,当时被称为湖南佛教界第一支“笔杆子”的戒圆老法师也住锡在此。老法师曾就读于中国佛学院,因病肄业回到长沙,由于自己刻苦努力钻研佛教义理,在学术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与普遍尊重。法师不仅自己勤于写作,对后学也关怀备至,在他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坚持每周写一篇作文交给老法师评点,后来又在老法师的推荐下,在省佛教协会主办的僧伽培训班学习了两个月,并由此激发了我对佛法知识的渴求。培训班结业后,我系统地自学了高中文科教材,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终于在87年秋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四川尼众佛学院,那一年我21岁。

    远行求法
    拿到佛学院的录取通知,我收拾好行装便从开福寺回到出家的铁炉寺,向年迈的师爷辞行。七十多岁的老人珠泪涟涟,因为她对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徒孙有着太多的不舍与牵挂。她无法预知这个将要独自远行几千里去川西平原求法的徒孙,能否照顾好自己,所以只有含着眼泪再再的叮咛与嘱咐。面对师爷的难过,年轻的我没有流泪,因为我知道,这只是我学佛修道生涯中的一段不可或缺的经历。在开福寺几位道友的护送下来到火车站,我毅然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将第一次独自远行的不安与惊恐深深埋在了心头。
    求学生涯是紧张而充实的,六年的学习,使我们从对佛法仅有一点感性认识到对浩瀚的佛教义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个人的自我修持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天在学习之外,坚持二时课诵、早晚打坐礼佛,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大。当然求法最大的收获还是磨砺了心志,树立了正见,为自己一生奉献佛教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学僧时代的生活是美好而宁静的,然而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很快就完成了六年的学业,虽然我有幸考上了佛学研究生,但是由于市佛协与开福寺前辈们的殷勤挽留,劝我放弃学业,早日回湘学习管理道场,基于佛学院一直秉承朴老“知恩报恩”的院训,加之不忍心违逆前辈的心愿,我回到长沙名刹开福寺。其实放弃六年时间与师长同学建立起来的深厚法缘与情谊,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慈祥的恩师,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简陋但无比温馨的校园!离开这一切时,心中是那么的痛,那么的难以割舍,然而我还是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母校,独自踏上了归程。因为我知道:既为佛子,当一切随缘!
    屈指算来,如今毕业归来也已经10年有余,经历了由协助长辈管理道场到独自承担寺院管理的重担,这种成长的经历中包含了太多的曲折与辛酸,然而无论在怎样的逆境当中,我都会对自己说一声:坚持!庆幸的是,20年过去了,我依然走在学佛的菩提大道上。学佛的心,依然执着;前进的脚步,仍然没有停留。我想我与三宝所结下的殊胜法缘,一定会日益增长,那颗埋藏在八识田中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
万分愧疚的是,自出家以来,每年难得回家一次,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没有尽一点身为人子应尽的义务,孝心就更谈不上了!如今双亲均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想到这些忍不住地难过,我能为父母做的,也只是含泪在佛前虔诚的点燃一柱心香,祈求三宝加持我的父母乃至天下儿女的父母福寿康宁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6、《铁炉寺及自然比丘尼》自然比丘尼弟子叉小褂居士
    我理想中的寺庙应该就是像铁炉寺这样:静谧安详、古朴温情、一半掩在山林、一半露在城隅。有炉香有花香,有果蔬有青草,有树林有街市,虽然很小却鲜活生动。
    杏黄的院墙,雕花的窗棂,飘着饭香的空气,晒着衣服的院落,丝瓜辣椒在菜地里精神矍铄,金色的庙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檀香袅袅,松涛阵阵。左边是庙堂高宇,右边是尘世温情。寺院里的素朴简洁却井井有条,每一个细节都写满了生活的痕迹。

  

    清晨寺庙里的尼师各司其职,种菜的、打扫的、用芦苇杆扎扫帚的,唯独只看到一个尼师在手捧经书,我想这本书应该是《妙华莲华经》吧。寥寥无几的香客们被视若无睹,我做我的,你拜你的,在这里香客竟然被冷落一旁。而我竟被这种冷落深深打动了。
    我想起了南岳衡山的大庙、河南的少林寺、普陀山的普济寺、峨眉山的金顶、三亚的南山寺等,无一处不香火旺盛,热闹喧嚣,可它们真正都带来了什么呢。
    学佛,其实本身就是学生活。每一件日常都是功德的道场,不用刻意,无需喧嚣。所有的仪式不过是照亮别人眼睛的耀眼光环。
    当我进入寺庙后我很诧异,这样一个庄严神圣大气的寺庙竟然不揽香客,不卖香火,想烧香还只能用寺庙里免费提供的香火(寺院禁止高香,只提供定制的环保清香---编者注),有一名女子手拿着三只香,半天寻不到烛火点燃,跑来问我们有没打火机,而我们也仅双手合十一拜离去。未曾想这红尘中还有这样一座清净的寺庙,在这俗世里该有多格格不入。

    佛不会讨要你的一柱香、一吊钱、一个磕头、一句祈祷,若你心中无他。任何形式都是虚空,每个日子都是道场,每串雨滴都是佛经。
    握一缕阳光,露一个微笑,存一个善念,佛自然会对你微笑。
    去时正巧遇上每季一期的禅修班,住持自然法师在指导学员修课,她面目慈善,眼光睿智,禅修班好像也是不收费的。
    据说自然法师曾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四川尼众佛学院研究生,可因为家乡寺庙急需用人,她毅然放弃学习回到家乡,为铁炉寺筹资重建,成立“铁炉寺慈爱功德会”,扶贫济困,普渡众生,并写下大量佛法论文与美丽诗词。
    得知自然法师的故事后,我才知道其实这尘世就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不计得失,无问西东,淡泊名利,尊于内心,素心安静缓慢坚定地慢煮生活,慈悲喜舍,欢喜无悔。
    理想中的寺庙不应该就是这样吗?祥和清静、积福行善。即饱含着人间的温情,又充满着庙宇的庄严。只问耕耘,不谈功利;心开莲花,静等清风。
    白落梅曾说:“她不再去寺庙,只因人们早已将红尘带进了寺庙,寺庙也成了红尘”。
    而我想说的是:“有人坐禅内,心却在尘外;有人处尘间,心依旧可以在禅中”。
    人生何处无道场,只要心无尘埃,何处又不可修行。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成自己心目中的那尊佛,为自己的心灵搭建一座佛堂,以身为庙,舍弃贪念。将所有的喧嚣浮华归于生活的平凡淡泊,以出世的情怀过入世的生活。佛没有那么高远,他就藏在你的一言一行一念一想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7、《试论听闻正法的重要性》自然比丘尼
8、《入中论微义》自然比丘尼
9、《浅释六波罗蜜多》自然比丘尼
10、《佛家孝亲观》自然比丘尼
11、《印光大师及其佛学思想初探》自然比丘尼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7、《佛家孝亲观》自然比丘尼


一、一个并未遗忘的话题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三个月前经历的二件小事又浮现在眼前。记得去年十一月因急事回寺,火车上一位六十岁的老妈妈关切地拉我坐在身边,握着我的手问:“孩子,为啥一个人出门?你妈怎么舍得你出家呢?”语气充满爱怜,流露出慈母的天性。那情形,着实令我好感动、好感动。随即告诉她:“是我自己坚持要出家学佛的。”“哎哟,这不让你妈心疼死了。”我默默地点点头,欲说无言。虽没有责备,但听得出老人刚才对我的爱怜已变为对我娘亲的深深同情了。
  无独有偶,寒假期满,我从寺庙返佛学院,身边一位大学生彬彬有礼地问:“小师父,你为什要出家?”我略加思索答道:“为了寻找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点超脱的精神情趣;创造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价值;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你不觉得辜负了父母吗?”父母?又是父母。我灵机一动,避开了问题的实质,反问:“难道你是这样认为的吗?”这一手果然有效,他只得说:“我对佛教不了解。”就是这二个小小的因缘,触动了我的心。孝亲,在90年代仍是一个并未遗忘的话题。它促使我对佛家孝亲观作一些探讨。

二、佛陀如是说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传统学说为主流的,它所推行的无违、能养等奉亲主张,的确对社会稳定、民风淳良起过进步的作用。因此孝历来就与忠相提并论。显然,一个大逆不道的人是不可能忠君爱国的。历代君主深明此理,如唐玄宗就亲自为《孝经》作注。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若忽视了这一点,就必然与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不讲孝顺的宗教在东方文明古国不仅不会有生命力,还有可能被淘汰。但事实上佛教不但在中国立住了脚,而且研究由浅入深,经久不衰,其中必有道理。于是我决定到经典中寻求答案。我深信充满智慧和仁慈的佛陀,他的典籍中决不会遗漏一个适应任何时代的命题。果然,在总结父母对儿女的深恩时,佛陀如是说:“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见《父母恩重难报经》)又说:“不孝之人,身坏命终,堕于阿鼻、无间地狱。”诵至此处,我不由得合掌赞叹:大哉,佛陀!原来,佛教并非叫人忘恩负义,而是告诫世人广念父母深恩。特别是第八远行忆念恩之颂曰:“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刹时,我才明白自己出家时慈母泪湿枕头的原因,也体会到了那位素不相识的老妈妈沉重语言的份量了。是啊,天下父母,人同此心,心同一理。可叹自己出家九年,滥厕僧数,毫不知晓。面对此经,无地自容。
  大智大悲的佛陀,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弟子们要孝顺双亲。经中记载,佛在人间成道后,便以神力上忉利天为生母摩耶夫人开示正法;又度姨母大爱道出家;父王去世时,他谢绝弟子们的好意,亲扶灵柩,以尽人子之孝。《金刚经》中还自叙往昔为歌利王之子时,忍受剧痛,以身肉供养双亲度饥厄,欢喜无嗔,为后世树立了楷模。我们身为佛子,辞亲割爱,遁入空门,使父母常怀忧念,当如何依佛陀的教导,把孝顺双亲的心变成实际行动呢?

三、祖师的主张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为我们作了圆满的回答,即应当常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哺乳,推干就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罪重难逃!如是思维,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救济。”诚哉斯言!集知恩、念恩、报恩于一处。大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使:“父母究竟离苦得安乐,要当成佛一切乃堪能。”舍此别无他法。婆心苦口,发人深省,读此焉能不槌胸自扑,悲泣哽咽?焉能不发大誓愿,早证无生,自利利亲?
  记得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人质问一位禅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你出家岂不是大逆不孝?禅师答曰:“立身行道。”这一问一答,两个境界顿见分晓。儒家主张子女是父母身上的肉,认为不毁伤肉体,不堕落人格,才是孝顺父母,即行为不辱身,后果不羞亲。剃发染衣,不仅毁伤父母所生的肉体,而且使父母“绍继门风,供承祭祀”的指望落空,实是天下不孝之至。后者借用儒家现成语言,其境界却非问者所能比。因为儒家也认为不辱亲、不毁伤身体是孝之下乘;立身行道,扬名显亲,才是孝亲之上乘。更何况禅师此处的“立身行道”比其“严父配天,扬名显亲”的内涵丰富得多,它包含勤修三学,普度众生等甚深义理,自然比问者高出多倍。又以佛法观点而言,身体如行厕,爱护资养,徒增身执;扬名显亲,无异于昙花一现。惟有修学佛道,才是至善至上孝行。


四、僧伽对孝亲的躬行
  民间盛传目连救母的故事,然其取材于佛经则鲜为人知,致使许多人以为僧人出家是想推卸对父母生事死葬的责任,这是不小的误会。诚然,愉色婉容侍亲,如《高士传》中楚人老莱子,年七十三,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哭取悦双亲,亦属难能可贵,但与引导父母出三途,越生死相比,则差之甚远。故《盂兰盆经》佛为目连尊者说孝母救母之法,也是后世弟子应行之事,即“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因此,弟子们奉行无违,盂兰会供僧救亲乃成为僧伽孝亲的直接体现。由此观之,佛家之孝亲是超越于世间孝的,出家并非人们所说的“不认家”,只不过是为修学佛道,将来度脱亲人,作一些必要的牺牲,是舍小取大之举。
  成都有个近慈寺,慈者,家慈,即母亲。此寺有一寺规,若僧人无兄弟姐妹,可将老母接在寺中奉养,这更是孝亲的体现。
  综上所论,佛家孝亲观是广大、无上、出世的,非世间小孝可比。沙门若能依之奉行,则天下父母之大幸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般若净土123 于 2020-6-2 17:35 编辑

8、《印光大师及其佛学思想初探》自然比丘尼
     ——《佛学研究》期刊1996年第5期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净土法门的根本经典。而三经中,由佛无问自说之《阿弥陀经》所示持名念佛一法,更是妙契三根之阿伽陀药。自佛法东传后,庐山慧远等历代净土教祖师无不以弘扬净土法门为己任。他们或结社念佛、或般舟行道,虽各具特色,而其本愿无非教人一生成办,高登九品。印光大师者,乃弘扬净土法门之近代高僧也。弘一大师称中兴净土,300年来,唯其一人而已。

  一、大师之生平
  大师讳圣量(1861—1940),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继庐行者。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咸丰十一年12月13日生于陕西合阳赤城东?赵陈村。父秉纲先生,举三子,师排行第三。降生六月,惨遭目疾,几至失明。幼承庭训,入塾攻读儒书,曾效程、朱、韩、欧,撰文辟佛。15岁后,病困数载,如同废人。幸遇佛经,初尝法味便悟前非,为更谤佛之罪,乃于1881年毅然发出世之心,投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寺,依苦行僧道纯和尚祝发出家。尔后曾?搭湖北竹溪莲华寺任照客,于晒经时,得宋王日休所集之《龙舒净土文》残本而了知净土法门之殊胜。次年,赴兴安县双溪寺海印律师座下受具。于戒堂中,目疾复发,乃依《龙舒净土文》所示之念佛法门,恳切修持,目疾因之而愈,遂有“净土道大,决志遵行”之弘愿,时年师22岁。
  对于这段出家因缘,师曾慨叹:“光宿业深重,受生佛法断灭之乡。出世半年,又遭六月闭目之痛。入塾读书,屡受盗匪兵戈之扰。稍开知识,复中程朱辟佛之毒。”(《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悔恨之心,溢于言表。
  1886年,师26岁,为专修净业,乃辞师往北京怀柔红螺山彻悟大师创立的净宗道场资福寺任苦役,号继庐行者以明志,一住3年,勤念佛外,兼研诵大乘经典,净业大进,为以后毕生弘扬净土法门打下了基础。
  1891年,师31岁,住北京圆广寺。越二年,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入京请藏,因缺乏检阅料理助手,乃邀师南下,请任法雨寺首座,主理藏经。1897年,因寺众殷勤求为说法,师坚辞不获,乃为众讲《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一座以结法缘。之后便于珠宝殿侧掩关,二期六载。
  师自33岁至法雨寺主理大藏经,念佛阅藏,20余年不结交权贵,不作经忏功德,韬光养晦,专志净业。尝言:“拟作粥饭自了僧,不做弘法利生梦。”
  时至1917年,有人刊师信稿一小册,印几千份赠人。明年,刊印《印光法师文钞》一册,后来又有增益。1924年,商务印书馆排增订本,作4册,印2万部流通。1925年,中华书局排增广版,题名《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仍作4册,此后任何文稿,概不留存。
  然而,师之厚德流光,如钟鼓于宫,不复可掩。德音所播之处,靡不从化。一代宗师,化缘成熟,度生无量,岂无由哉?
  1930年,师不耐人事纷繁,移锡苏州报国寺掩关十载,关中佛课之暇,重刊了《净土十要》,修辑了四大名山志,并用大量时间函复海内外弟子请益,同时接受众信皈依。此10年,乃师一生中弘法最盛之阶段。
  1940年,师世缘已近,化缘已毕,安然示寂。百日后荼毗,得异色舍利无数,净宗学人咸尊为十三代祖师。

  二、大师之盛德景行
  俗云:常人不见己过,圣人不见己德。师之一生,戒德庄严,行解相应,四众钦仰。弘一大师因谒仰师德,三次致书,愿厕弟子之列。其与友人书中有“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唯光法师。”可见师之道德高卓、实德堪钦。今当略述师之盛德梗概:
  1.师爱国情笃,卫教心切 1936年,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圆瑛法师在沪主持护国息灾法会,请师出关说法。师为福国利民,乃欣赴法筵。圆满日千余人皈依,所得香仪2900余元尽数捐出救灾。1935年,有人提议全国寺产作教育基金,改寺为校,至令全国缁素惊慌失措。圆瑛法师等叩关请教,蒙师以卫教相免并示解救之办法。
  2.弘法利生,不求闻达 师开导学人,不涉虚文,言言本诸经论,字字流自肺腑,得沐法泽之僧俗,不可胜数,以至声名远播,而师甘守淡泊,平生谨守三大宗旨:不当住持、不蓄徒众、不登大座。有信众请某大总统题“彻悟圆明”巨匾,赍送普陀,以显师之景行威德,大众欣羡,盛极一时,而师置若罔闻。
  3.习劳惜福,为众楷模 师一生身无长物,布衣素食,而习劳惜福,躬行不懈。日常生活中,凡扫地、拭几、擦灯、洗衣等,一概自作,决不劳人,至80高龄,尤不改初衷。在普陀30余年,晨唯喝白粥,午一饭一菜,乐在其中。在上海因见客饭后遗饭粒碗中,便大声呵斥:“汝有多大福气,竟如此糟蹋。”某居士半杯开水倒痰盂中,亦受到严厉批评。
  4.化导有缘,折摄并举 师常告诫学人:“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凡来函受益或求授皈依者,礼仪若不如法,辄便呵斥,决不肯把佛法送人情,唯恐增人轻僧慢法之罪。云:“住持佛法,非严立礼仪则无由令人生景仰而力修持。”故《传》曰:“应折伏者,禅宿儒魁,或遭呵斥,即达官显宦,绝无假借;应摄受者,后生未学,未尝拒却,纵农夫仆妇,亦与优容。”可见师施折摄方便,无不从慈悲心中流出。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师之佛学思想及对净宗之贡献
  师由儒入佛,言为世训,行为道范。既熟识儒圣治世之道,又通达三藏出世之微。虽宗教俱通,却从不谈玄说妙,劝人唯依念佛法门。至于儒门五伦八德经世之道,亦必发挥作往生之助行。师之佛学思想,特点鲜明,且颇具与众不同之处。
  1.以教人植根伦常、存心立品为学道之根本 一般弘扬净宗的大德,多以教行人放下万缘、制诸杂念,至诚念佛为重心,而师常用“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数语为普劝之词,云:“净土法门,一切世间事物均无所碍。但须各尽其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而已。”直倡不废俗务,但发恳心念佛,亦可往生。其弘化比远祖之结社念佛、善导之般舟行道等,摄化面更广。师为使佛法运用于生活中,故在开导示人存心立品、主敬存诚、忠贯万行等方面是横说竖说,屡说无厌。主张恪守旧道德,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为做人之规矩准绳,谓人若不在此八字上用功,就是亡八字,八字既亡,便是衣冠禽兽。大师以此为学道根本,确实启发了不少人佛法就在身边、居尘学道之信心。我们说这是大师度生之一大发明,亦不为过。
  2.以提倡因果、戒杀放生为入道之初门 大师为令众生现前当来毕竟离苦,一生都在提倡以因果挽颓风、正人心。在在处处均告诫:必须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为培养家国之要务。因果乃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而施之权巧方便。若依实而论,则一切世、出世法,皆不离因果二字。《易经》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阐述因果不昧之理。至于经中谈因果报应之事,则数不胜数,只要大家看着《地藏经》,便一目了然。大师一贯认为,佛陀施教,法门无量,无非是为了应机。而芸芸众生中只有少数机利者能本着不背伦常之原则,于境界现前时,正确抉择事之可为与不可为。至于中下之人,若不为其揭示因果之理,则将无以警其操行、束其身心。因此一再强调因果为入道之初门。
  提倡因果,目的在免诸恶行而不受恶报。而诸恶当中,杀业最重。由杀生故,导致战祸频繁,生灵涂炭。古德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知而故作,实人世一大憾事。故大师一生宣传戒杀放生颇费心力,曾撰写《慈悲镜发隐》,令流布里巷,以挽回劫运,共享太平。其文曰:“食肉为杀劫之因,杀劫乃食肉之果。而果复造因,因复感果,展转互杀互食,了无已时,可不哀哉?然杀劫之惨,人所共戚,而杀生食肉之惨,人所共乐。实则不异于自杀自食及自杀食其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也。…,现在不造杀业,将来不受杀报, 虽曰爱惜物命,实为预护自身。若大家同抱此志,何难感召天和。倘放者自放,食者自食,则所放有限,所食无穷,消放者个人之杀业则可,消众同分之杀业则未也…。”大师将杀生及其感果详加剖析,实悲心切切无可以喻者。
  3.以偏赞净土法门殊胜,他力可依为启信之关键 净土法门,乃如来兴无缘慈,运同体悲而设万不漏一之特别法门。故十方诸佛共赞,千经万论齐宣。如来在《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由此可知念佛法门乃凡圣共修之道,智愚通行之法。师于《印施极乐图序》中赞曰:“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为启发卑劣种性,数数为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顿全收,纵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但得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即得带业往生。此皆是仗弥陀愿力得度生死。
  4.以树立正见,具足信愿行为修道之宗旨 纵观大师一生之弘法生涯,处处指归净土。因如来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唯念佛一法,全仗弥陀慈悲誓愿摄受之力,及与行人信愿诚恳忆念之力,得感应道交,一生成办。行者当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道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大师在《净土法门说要》一文中,详释此法门之宗要如下:
  “信者,当笃信佛力,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者因缘果满,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次信佛力慈悲,摄受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定蒙接引;次信净土法门,如永明禅师四料简所言,较诸余法,其间大小难易得失,迥然不同,虽有余师,称赞余法,不为所动,乃至诸佛现前劝慰,令修余法,亦不退转,此乃真所谓信也。
  愿者,愿以此生誓往西方,不取多生修习于秽土中,头出头没,从迷入迷;复愿既生西方,回至娑婆,度脱一切众生。
  行者,真实依教起行。《大势至念佛三昧章》云:都摄六根,净业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5.以念佛正行,财法二施助行为往生之津梁 大师青年时代在红螺山资福寺念佛三年,并研大乘经典,中年至普陀掩关二期六载,阅藏念佛,晚年报国寺掩关十载,除自精进念佛外,普劝学人以念佛为本命元辰,决不可片时放,并将平时诵经礼忏、持咒拜佛以及救灾济贫种种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师一生广行财、法二施,为众生树立了一个典范。
  大师对净土宗的贡献,还有一是创办了弘化社,大量流通净宗典籍及明示因果之书,在海内外掀起了自明代莲池大师以后规模最大的念佛热潮,各地居士林、净业社、念佛会及莲社纷纷成立,以响应大师念佛之号召。二是改灵岩山寺为十方净土宗道场,树立净土宗风。三是完成了数百万字的文钞,于净宗要义颇多发明,后人依之修持必趋解脱。
  历代弘扬净土法门之宗师,代不乏人,而如师之至诚专一化导者,实为鲜见。让我们缅怀大师遗德,祈祷:愿将本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大师于常寂光中,庶可慰矣。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9、《入中论微义》自然比丘尼
     ——《法音》期刊1992年第9期
    通过学习《入中论》,对大乘中观宗有点滴认识,兹将几个中心问题,试述如下。

概说
  印度之佛教,略分为四部(我国藏地承之):小乘之有部与经部、大乘之中观与唯识。唯识是弥勒菩萨教派,着重般若广行;中观是文殊菩萨教派,着重弘扬般若深见,基本著作是《中论》、《人中论》,藏地称之为二大车。龙树菩萨作《中论》二十七品,决择二无我,然文字非简即繁,后人不堪领会。时月称论师,乃上方世界补处菩萨,由大悲故,发愿来此世界弘扬龙树之中观正见,作《显句论》随文注释《中论》,并依其义理及宝积、华严、法华圣教并师长之教授,造《人中论》为进入《中论》之门径,明十地菩萨功德及修行次第,义诠大悲心、无二慧乃至十力佛果等,实为末法众生黑暗中明灯!

十地菩萨成就正因及十地次序意义
  菩萨成就果位之因,是说不完的。研其正因,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十波罗密也。(此即开六波罗密之第六而为后之四波罗密也。)每圆满一波罗密,就证一地,于是十度圆满,则证十地果位。故此十度称为菩萨大行,谓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波罗密”之意义,《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法名波罗密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达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十度之前六度,虽为菩萨之行,实则是对治妨碍自身善法之六法,至使自己人格不断升华。即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恶业、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十度之后四,重在利生,菩萨以殊胜之方便救拔众生,发无量大愿摄受众生,运用十力观察众生,并以所证之增上智说法度生。由此十波罗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菩萨自他两利的精神。
  十地菩萨果位之次序,我认为有特殊的意义,与戒定慧三学暗合。如初地布施圆满,若不持戒,则可能于恶趣受多财之报,故于布施之后,即修持戒;又因百劫施戒之福,可毁于一念瞋心,就以忍辱摄持不失,在此之上精进不退,便获甚深禅定,继而引发般若正见,于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深契佛意。

十地菩萨因位与果位之大悲心
  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中心。《大日经》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涅槃经》则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那么,菩萨因位与果位之大悲心是怎样的呢?
  大悲心有三个阶段:初谓菩萨初发心时,以大悲故,不唯求自了,亦发愿成佛度生;中谓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虽长时苦行,以大悲故,终不退失菩提心。此二为菩萨因位之大悲心。后谓菩萨登八地后,于第二刹那即能入无馀涅槃,成佛后,具足三身四智,成就断智之德,见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性,然由五浊之所染污,谤法造罪,堕落颠倒,故不能信解悟人甚深真义佛所行境,以大悲故,不舍众生,应机说法;又见众生由无明覆,啖五欲毒,以大悲不忍入涅槃;又观众生,本无实体,由不达空性,于缘生法执为实有,于因果等,拨为断无,由堕二边,流转生死。佛由大悲心故,不入涅槃,任运度生,永不知倦,此是菩萨果位之大悲心。

十地菩萨之无二慧
  无二慧者,谓观诸法性空,无有实体,不执为有;而是因缘和合所生,亦非断无。菩萨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佛陀所示至高无上妙理,悉能通达,非如小乘见缘起不达性空,亦非如证偏空圣人达性空而不知缘起。菩萨是如何证无二慧的呢?谓断除人、法二执,故证无二慧。菩萨之所以能断法执,是以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之四句推检有为法皆无自性,唯有因缘所生之假法而已,四种生因如下:
  一、自生,数论外道执诸法自生,且无一法可令不生。菩萨彻见诸法空性,察见其非:若法有自性(本来就有,不从他生),已有复生,如头上安头,又有能生所生、能作所作、能烧所烧是一的过失。故知诸法没有自生之可能。
  二、他生,执此观点的有小乘、大乘唯识乃至中观宗的清辩派等。他们以四缘生诸法为依据,谓缘与所生之果,各有自性,是诸法从他生。其中色法之果一定要二缘才生,即因缘与增上缘,如谷种是谷芽的因缘,阳光、水土是增上缘。而心法之果一定要具四缘才生,即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如一个念头之生起,以前熏成习气种子为因缘;心起时所对之境为所缘缘;同类心要前念灭,后念始生,是等无间缘;眼识之生起时要以眼根、空、明等为增上缘;果从他生,故名他生。十地菩萨知其说有弊:若非果性之因能生果(彼谓因果各有自性),则有一切因生一切果,一因应生一切果的过失,如石头应能生人,树能生牛马等,因非果性故,是故诸法不应从他生。
  唯识家所说“三界唯心”,也是执诸法从他生之意。彼执心(阿赖耶识)实有,能生万法,谓无离心外境(即唯识所变),把唯心的“唯”字理解为遮无外境,是不对的。《楞伽经》云:“馀说数取趣、蕴、相续、缘、尘、自性、自在等(是造世间的作者),我说唯是心。”可见佛说“唯心”是遮外道所说的世间作者,非外境。又云:“如对诸病者,医生给众药,如是对有情,佛亦说唯心。”亦表明唯识是佛应众生根机而说的方便法门,因众生无始执我,佛说“心”代我,再说心外无境,意在断众生人法二执,应机设教,即非了义,故知诸法不从他生。
  三、共生,尼乾子等外道,执诸法共生。彼谓命根是有情本体,常住相续,通三世,有情从命根生为自生,又要善恶业及父母等因方生,故亦是他生,并调和二者,谓一切法从自他共生,这种说法既犯自生之过失,又犯他生之过失。自不能生,他不能生,二者岂能共生?如一个石头不开花,一堆石头焉能开花?
  四、无因生,印度顺世外道主张一切法无因生,谓无前世、后世,非见故。彼以世间尖叶、红花、白雪非由剪、染、洗而自成为由,说诸法是无因而生。此见解之肤浅是显而易见的,凡夫之见本是虚妄,如梦境虽见而非有,人之祖先未见却不无。彼因见自生、他生、共生皆有过失,以为无因生能远离诸过,实则招过更重,违世间故,人见一切瓜果、谷麦,哪样是无因生的呢?
  由此可见,一切法皆无自性,正如中论颂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此偈将四种生因全盘否定,法若有自性,四种生中必居其一。当然说一切法空是从胜义谛角度而言,若依俗谛,诸法虽无自性,但因缘和合时亦有作用产生。如琴弦与人指,皆无妙音,二者和合即能弹出美音,故知无性中有作用产生。
  众生所执法我,以四句推检,知其非有。那么,五蕴和合之体是否如凡夫所执一样,具有自性呢?《毗婆尸佛经》作了否定的回答:“五蕴幻身,四相迁变。”既然人是五蕴和合的假体,且在生、住、异、灭四相中刹那不住,迁流变化,其自性从何而有呢?《最胜王经》说得更明白:“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佛明白告诉我们,要求证菩提真实处,就必须通达五蕴皆空!菩萨是如何断除我执的呢?菩萨观众生因有我执,故而流转生死,而我执之起因,是认为我执有一个实在的所缘境,《入中论》中列举了七种虚妄的所缘境,归纳起来,即离蕴与即蕴二种:
  一、执即蕴是我,小乘引《阿含经》云:“若诸沙门,若婆罗门,所起我见,皆唯见五取蕴。”因而执五蕴即我。其实佛说我执缘五蕴起,是为破外道执离蕴我而设立之方便,非说五蕴是我,在其它经典中佛说色非我、受非我故。且蕴有五,我岂有五?
  二、执离蕴是我的乃数论外道,彼见人之色身,身死即灭,受等四蕴依境方生,都不通三世,故执五蕴之外,一定有个神我,寄居身内,能受三世业果。此以车喻神我,以车之零件喻五蕴,零件是无,车岂实有?菩萨审知我不可得,但随顺世间,依五蕴和合之假体,亦说有“我”。

十地菩萨之功德
  《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日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菩萨三大阿僧祇劫,广修六度万行,业尽情空,所集功德,无量无边,然于一刹那能任运成就者,初地菩萨之功德,略有十二种:①于一刹那,见百世界佛。②能同时亲近承事百佛,得佛加持,亦自知我得加持。③以自福德力,能任运住寿经百劫,若以法力加持尚不止此也。④以宿命通,能知过去百劫之事,以天眼通,能知未来百劫之事。⑤一刹那中,能出入百三摩地。⑥百亿日月为世界,菩萨同时能震动百世界。⑦同时能放光照百世界。⑧以神通力,能同时教化百有情,各为应机说法。⑨能一时游百佛土。⑩能同时思择百种法门,自能通达,亦能开示令他通达。(11)自能现身到百世界。(12)一一身有百菩萨眷属围绕。
  二地至九地,亦同初地,有十二类功德,而数量广狭不同。如初地一时见百佛,二地一时见千佛,皆以数为差别。十地功德,超过言说境,故不可说。
  以上功德,十地菩萨一一毛孔皆具足,不唯自现无量身,亦现诸佛菩萨身,且刹那刹那,各现人胎出世出家成道说法度生无量不同之相,亦现天人修罗、六趣之相,随众生机,而为示现。又十地菩萨,经三大阿僧祇劫,福智二资粮圆满,为成佛之亲因,得名生十力地,十力即佛果。

结束语
  中观宗主张一切法无自性,只破不立,也可以说是以破为立,破一切有自性之实法,立一切法无自性为宗。此是观待胜义而言。若依俗谛,无自性之因果、涅槃、心境,彼皆随顺世间而说是有。故知中观见解,既达胜义谛,又不坏俗谛,乃畅佛本怀之了义教。末法众生,遇此殊胜法门,宜自庆幸,依教行持,则不负月称论师之悲心切愿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浅释六波罗蜜多》自然比丘尼


浅释六波罗蜜名义
  修学佛法,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六波罗蜜多属于第三阶段——行,是大小乘共修之法门。“波罗蜜”华言度或到彼岸。二者名异义同,果能超越生死之海,则已证涅?;果达于涅?之彼岸,则不复沉溺于生死苦海无疑。六法者:一名布施,梵语檀波罗蜜,檀是檀那之略,译为布施度;二名持戒,梵语尸波罗蜜,尸即尸罗之略,译为持戒度;三名忍辱,梵语羼提波罗蜜,译为忍度;四名精进,梵语毗梨耶波罗蜜,译为精进度;五名禅,梵语禅波罗蜜,禅是禅那之略,译为禅定或思维修;六名智慧,梵语般若波罗蜜,译为智慧度。《摄大乘论》第四章入所知相曰:“能破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又能灭尽贪怒怨雠、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又能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这段文不但通释六度得名之因,还体现了由前引后的次第,并说明六度都有一离一得二种意义。如布施度,在离的一面,是破悭吝,即贫穷之因;在得的一面,能引广大财位的福德资粮。离是应对治的恶不善法,即所对治,六度为能对治;得是所修善法之果,其它五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六度的前五度属福德资粮,末度属慧资粮,虽说六度都是以般若为体,但福德资粮是最基础的。经云: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纵然修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也不可忽视广集福德。《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此意,因此,以菩提心修习六度,就是实践福慧双修的广大菩萨行。

六度次第之含义
  为什么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这样的次第呢?《摄大乘论》曰:“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这是说有了布施之心,就能守持净戒。布施之人,于财能舍,恬静淡泊,何况盗他?于贫生悲,施物令安,岂忍心杀彼?为护净戒,能打不报打,瞋不报瞋,弄不报弄,忍辱柔和;既能安忍众苦,必引发精进,不懈修定,于是由定产生出世智慧。由此可见,六度贯穿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修习过程,蕴含戒定慧三学;次第井然。

六度品位差别
  六度各有三品差别: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就是以清净心、慈悲心而行布施,令寒者得衣,饥者得食,贫者富足,以此满足有情的身根;法施是宣说佛法,令人依教行持,发菩提心,将来得人天乐果或出世圣果;无畏施从浅的一面说,就是用柔软语或勇敢的行为安慰和帮助有情脱离恐惧;从深的一面说,就是给予有情足够的勇气,修学佛法,对于三大阿僧祇劫的长时苦行,毫不畏惧,菩提道上勇往直前。如经云:“假如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持戒也有三品,一是摄律仪戒,又名别解脱戒,谓佛的七众弟子,各各奉持自己所受的戒,都能得到解脱,此主要是止息恶行,故止即持戒。二是摄善法戒,在止恶的基础上,众善奉行,不作就犯戒,故以作为持戒。作持与止持戒,着重止恶行善,自利为主,利他为辅。三是饶益有情戒,不仅自己要止恶行善,还要以善法、资财、神通等利益一切有情,这是以利他为主的,以上三种合称三聚净戒。忍辱三品是:耐怨害忍,菩萨在利益有情时,要忍受他们因不理解或误会而采取的以怨报德行为;安受苦忍,是对于无情的器世间本有的种种苦事,如严寒酷暑、洪涝干旱等痛苦,悉能忍受;谛察法忍,是审察谛观甚深法义,悟入诸法空无自性之理,并深信忍可。精进分被甲、加行、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三品,这是以比喻说明菩萨从发心、修行到圆满的过程,就好比士兵披甲上阵,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正如《易·系辞》所说:“器藏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然后出发,临敌则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即使获得胜利也毫不骄傲,更不会沾沾自喜。静虑有安住、引发、成所作事三品。心住一境,不为外境所转,如禅宗所教咬住话头不放,就是安住静虑;心一境性,则引发神通妙用,就是引发静虑;再运用通力,成办利益众生之事,即成所作事精进。般若也有三品,一是缘世俗谛慧,即通达五明的智慧。《摄论》中无分别加行慧即此,是由于往昔生中熏习了种子,此生或有因缘或无因缘现起了这种智慧;二是缘胜义谛慧,通达诸法皆无自性之智,见诸法现象宛然,但不执为实有,离一切相,不起长短方圆、美丑等分别心,故《摄论》中名无分别慧;三是饶益有情慧,了知诸法是真空假有,空有圆融,还能为人演说,使他亦通达,这是它与前不共的作用,《摄论》名其为无分别后得慧。


大小乘六度之异同
  六度又译为度无极,谓菩萨六度之行法无穷极,即显示了大乘利他的精神,以区别于小乘的唯求自利。小乘等虽修布施、持戒等六度但只能叫布施或持戒,不能称为波罗蜜多。原因有二:一是修习态度不同,小乘修习六法,仍存我执,谓我行布施,是能施人;彼受我施,是受施者;此是施物,即中间物。大乘菩萨则不然,常行六度,而三轮体空,不见能施人、受施者及所施物,通达一切法皆自性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并且有六种意乐超越二乘,一者广大意乐,以布施为例,菩萨经无数大劫,于一一刹那中“假使顿舍一切身命,以?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不仅有如此广大施心,纵临逆境、违缘也不退失此心,“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于四威仪常乏一切众生资具,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见《摄大乘论》)显示了菩萨在恶劣环境中,能调伏内心,不为外境所扰的坚强意志和崇高追求,其它五度亦复如是。二者长时意乐,在以上所说的长时间内,无间息地修下去。三者欢喜意乐,菩萨以六法利益众生,使之欢喜,而自己的欢喜心还胜过获益的众生。四者荷恩意乐,虽利益他人,但从不认为自己有恩于人,常作众生是我恩人的思维,谓众生甘作泥土,培养菩萨之因花,使成熟无上佛果。离开了众生,我就不能修习六度,增长善法,故众生是我福田,有恩于我。五者大志意乐,菩萨以修习善法之善根,回向一切有情得人天可爱果。六者纯善意乐,不仅回向众生得世间乐果,同时还回向他们证无上菩提,离超三界,永出四流。以上六种意乐,是小乘所不及的。二是修习目的不同,大小乘都是为了达于彼岸,但“彼岸”的含义有别。小乘修习六度,善重自利,对治悭贪等习气,增长善法,功德圆满后,即达到小乘的最高境界——无馀依涅?,这就是他们的“彼岸”。但其视三界如牢狱、火宅,不复来救度众生。大乘菩萨则不同,不但自己要断尽烦恼,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烦恼束缚,以此功德,回向有情同证菩提,达到究竟彼岸——无住涅?。以大智故,远离贪爱,不染生死;以大悲故,不舍生死,如是悲智双运,游戏神通,于三界六道自利利他,度生无尽,处生死而不离涅?,住涅?而不舍有情。

六度圆满相
  六度圆满之相,我们可从经论中窥其端倪。天台《四教仪》中是这样说的:“如尸毗王代鸽,檀满;善明王舍国,尸满;羼提仙人为歌利王割截无恨,忍满;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翘足赞弗沙佛,进满;尚阇黎鹊巢顶上,禅满;劬嫔大臣分阎浮提七分息诤,智满。”的确,布施心到了为救一鸽,宁舍身肉之大,身临被戮,首先想到不犯妄语戒,忍受节节肢解而毫无瞋心,为获如意珠敢挑海水令干,单足立七日不知疲倦,鹊巢筑顶而心不散动,分阎浮提七分令人人满意之举动,可谓是大智大悲,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到了极点,非大乘菩萨不能如此圆满无缺。《俱舍颂》卷十八,则把六度满相分四位。颂曰:
  “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
  赞叹底沙弗,次无上菩提。”
  首句谓菩萨由悲心普施,于眼珠脑髓悉无吝惜,是布施圆满,此第一施位;次句谓被折断肢体不报复,是持戒圆满,心无忿恨,是忍辱圆满;此第二无忿位;三句见佛入火界定,威光普照,专诚瞻仰,忘下一足,是精进圆满,此第三精进位;四句谓入金刚喻定,定慧圆满,于下一刹那即登佛位,仅次如佛,故名次无上位。
  修习六度,须经无数大劫,但离此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欲期佛果,普利人天,当从六波罗蜜下手,舍此他求,徒劳无益。身为佛子,当尽力行之,高山仰止,则终有圆满之日,普愿有情,六度齐修,同登觉岸!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11、《试论听闻正法的重要性》自然比丘尼
     ——《法音》期刊1993年第1期

 佛门中流传着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指有住持三宝的区域)、佛法难闻(即听闻正法)的说法,这并非无病呻吟,更非无知妄说,而是佛陀金口亲宣。最早译成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解说颇详。
  关于人身难得,佛有过生动的开示,他曾指着身边的一只蚂蚁对弟子们说:这只蚂蚁在迦叶佛时就堕在蚁类,直到我今出世,仍未脱此蚁身。可见“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诚不虚也。佛还告诫弟子: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但我们是否知道,人身难得的后面,隐藏着比这更可怕的暗流呢?人身的确难能可贵,因为三世诸佛都是在人间示现成道的。但地球上毕竟有五十多亿人获得了人身,若把地球当成一个整体看,这些人都是生逢“中国”。然不闻佛法,生“中国”无异边地;既在边地,得人身无异恶道;因为不知佛法,就没有因果观念,作恶多端,命终必堕恶趣。当今世界,虽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宗教,而真正信仰佛法的人却很少;纵得幸入佛门,但末法时代,相似佛法出现,邪师邪教很多,就象《楞严经》所说:“佛灭度后,末法之时,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如“青海无上师”之流,就是依附佛教,以凡滥圣,欺世盗名,扰乱正法,贻害众生。可怜一些初入佛门之人,不辨邪正,随波逐流,自入邪途而不知,深为可痛;纵得明辨是非,正信三宝,不逢邪师,亦多难遇胜缘得善知识开示入道方便,盲修瞎炼者不乏其人;至于堕在三途的无量众生,更是无由闻法。因此,听闻正法为难中之难,众难之首。
  信仰佛教就是要归投三宝,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而法宝又是众宝之所依,三世诸佛无不是依法修行、依法开悟、依法解脱的。若善根深厚者,则由宿世因缘,值佛出世,为说四谛正法,即得断除我执,成大阿罗汉,如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或虽无佛出世,宿因所萌,或观十二因缘,或观飞花落叶之外缘,体悟世间无常,断惑证真,成辟支佛,如拂迦沙等。至于既无宿因,又逢末世,且根机陋劣之凡夫俗子,就非要依仗明师说法,方能生起信心,依法行持,逐步走向解脱,否则沉溺三界,不知出离。因此,“听闻正法”被列入归依后的第一四正行中。四正行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法随法行。
  第一亲近善士。善士就是通达佛法的善知识,他们既可是高僧大德,又可是正信居士。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呢?《华严经》云:“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此经中普贤菩萨勉励善财童子言:“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慧,应当寻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悔,当念随顺,不应违逆。”如此殷殷嘱咐,可见亲近善士,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善知识、值得我们亲近呢?《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具此八种功德,就是圆满的大善知识。但我们处在末世,不但无缘聆听佛陀的一音说法,就是圆满的善知识也难得难遇。值得庆幸的是,佛虽灭度,教法犹存!三藏十二部典籍,适应各类根机,我们还可依此得度。《佛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更为欣慰的是,当今仍有许多大德,悲心切愿,或讲经说法,或创办佛学院,普施法雨,接引有缘。当代比丘尼大德隆莲法师说:“我今年八十四岁,今晚、明天死也未可知,但还要在讲堂上为你们讲些佛法,一辈子为释迦佛当宣传员,至死方休!”正因为有这样一代高僧,为法不惜一切,才使得法筵常开,慧灯常明。他们就是我们应当依止的大善知识!故有志于修学佛法者,特别是青年僧伽,当作希有难遇想,当发难学能学、尽一切学的心,日后方能承担如来家业,切莫任烦恼滋漫,错过了亲近善知识的机会。至于有些贪图寺庙轻松,害怕为学法而吃苦受穷的佛子,犹当反省。岂不闻: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乎?
  第二听闻正法。初入佛门,难免摸不着门路,甚至终身徘徊于法海之外,不知为什么要学佛?学习佛陀的什么?学了有何用?如此种种迷惑,都有赖于听闻正法才能解决。简单说,学佛就是为了成佛,达到诸佛惑尽德圆的境界,并以种种方便,教化、度脱众生,同成佛道;我们要学的就是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勇。在自他两利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正如太虚大师言:“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听闻正法有何益处呢?《大宝积经》云:“如人入暗室,复蔽绝光明,虽有众色像,非明眼所见。如是虽有人,内具诸明解,不闻于正法,善恶何能晓。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八大人觉经》则说:“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由此可知,不闻正法,则善恶尚且难分,其行纵然精进,也是无益苦行,或得少分利益,如是修行,事倍功半,诚为可惜,故闻法是自利利他,直至成佛之通途,这一步是万万省不得的。这使我想到我们僧青年中,有一部分人不欲学习佛法,却急于求得解脱,非禅宗顿悟门不入,非念佛捷径而不行。殊不知,“欲速则不达”。学佛者,首先应把那捡便宜的念头抛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依信、解、行、证之次第修学,方获实益。不可信心一发,便急欲行之,否则难免盲行、邪行之咎。
  第三如理作意。即合理思维的意思,这必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之后才能产生。佛法中蕴含着最真实、彻底的宇宙人生观,《八大人觉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就如实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现实,这一真理不因圣人的出现而增加,也不因圣人的灭度而减少,它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绝对真理!佛陀作为出世之圣人,也只是真理的发现者,而不是发明者。他老人家把这一发现告诉我们,是希望我们作如理的思维,而不是盲目的信奉。“佛曾说:弟子们,你不要以为他是你的老师,就对他所说的道理,采取信任的态度,你要通过你的智慧辨别、理性思考,知道它是真实、善良、美好的才信仰,这就是智慧的信仰。”(摘自慧律法师所讲的《人生哲学》)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间确实是无常的,充满了生老病死等众苦,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无有独立不变之实体。于是渐渐减少我执,明了五欲过患,发起厌娑婆苦、欣极乐乐的出离心与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同出苦海的菩提心。
  第四是法随法行。法指涅槃;随法就是道谛,它是解脱烦恼束缚,获得永恒自在的良药。但有了良药,病者(众生)不服,也是枉然。故从善知识所听闻正法后,就要如理思维,思维认可后,就应当认真受持,为证涅槃而精进地修习道谛,这便叫法随法行。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进一步体会真理。道谛的内容广说有三十七道品,总括说就是戒定慧三学;大乘还有六度四摄等无量法门,依之修行,皆可证得涅槃。
  以上四正行,实际上就是闻思修三慧,前二正行属于闻慧,由闻而产生的如理作意就是思慧,由如理作意而产生慕灭修道的心即修慧。经云:诸佛菩萨以方便为父,智慧为母。而三慧中闻慧是最基本的,能引生一切善法与无漏功德。龙猛菩萨云:“诸佛辟支佛,并诸声闻人,解脱唯依慧,决定无有余。”由此可见,听闻正法是何等重要!已闻佛法之人,当发大悲心,愍念不可数之众生尚沉沦生死,难闻佛法,或闻而不信,更生诽谤,造无量罪,当堕三途苦趣。故当发菩提心,广学多闻,令法音流布,让佛法之光照耀众生的心灵,驱破无明黑暗,迷途早返,共修佛道,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7、《佛家孝亲观》自然比丘尼
8、《印光大师及其佛学思想初探》自然比丘尼
9、《入中论微义》自然比丘尼
10、《浅释六波罗蜜多》自然比丘尼
11、《试论听闻正法的重要性》自然比丘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2-5 03:05 , Processed in 0.0408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