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46|回复: 6

《隆莲法师侍者——果平比丘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8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果平法师简介
    1991年在成都铁像寺依止具有中国第一比丘尼之称的隆莲法师出家,同年在成都昭觉寺依清定法师受具足戒。1993年就读四川尼众佛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四川大学进修。20002年发心闭关阅藏,出关后应邀到空林佛学院女众部任教。2 006年应崇州白塔寺邀请出任该寺住持。现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崇州市政协委员,多次应新加坡居士林邀请前往讲经。
    果平法师擅长散文,曾以秋池、巴山等笔名在国内佛教杂志发表文章,出版《(普贤行愿讲记)》。

《木屋里的启示》果平法师
    登上小岛已近黄昏,湖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闪闪的银光,微风吹过湖面掠起的片片鳞纹漫延於四周无边无际,湖面此时显得很宽很宽,心也一下子荡然。
  沿着那条小径向树林深处的木屋走去,这是我第二次走在遣条路上。没有第一次对将要初见师父的猜测和好奇,也没有同伴无休止的喋喋杂语,就我一个走在逭条应该是陌生,然而又像是早已熟悉的小径上。
  在这里,看不到城里的高楼大厦,也没有眼花撩乱的景物在眼前闪动,偶尔有几声鸟鸣透露出山林气息。空气异样的清新,灌进我全身冲刷从城裹带来的一切浊尘。
  穿遇杉树林, 一间不大的木屋便出现在眼前,此时我仿佛有一种置身於童话世界的感觉:森林裹的木屋,木屋里的仙人。
  我驻足在门前,轻叩三下,无人回应,四周静静的,虚掩的门内透着供灯闪动的光。轻轻推门进去,这间不大的木屋被隔成了两间,本来不大的空间显得更加狭促。外间搭着一方木板算是供桌, 一个蒲团已退到了近门边,墙上仅有一张唐卡的四臂观音像,里间唯有一席用几张木板搭起的床。
  也许师父采野菜去了,一边想着一边立正了站在观音菩萨像前。那张像已略显得陈旧,静穆圆满的脸揭示着菩萨的安详与慈悲。她天衣璎珞,两手合掌当胸,右手执优昙花,跏趺坐於莲台上。在佛教中,观音菩萨是三世诸佛慈悲的象徵,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象徵,佛法修学不能离开慈悲舆智慧,有智慧才能彻见诸法实相以达涅盘境界,有慈悲才能性上起用不舍众生安住生死,这种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正是大乘菩萨的境界。眼前四臂观音的四只手代表了大乘学人要修学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就是能给予众生安乐,悲是能拔济众生诸苦,喜是能随众生的功德胜事,舍是於怨舍嗔,於亲舍喜,亦即要用於一切有情无有亲疏、爱憎、平等而住的舍心来统摄前面慈、悲、喜三种心的生起。在藏传佛教中,将修四无量心作为大乘根本发菩提心的引导。
  正思维着,身後似有脚步响起,当我回头时,师父已走进了门,我忙向师父礼拜,师父微笑着口里念着咒语加持我。礼毕站定这才看清了师父,师父精神矍铄,身上穿着的还是第一次看见她时穿着的中长罗汉衫,脸上浮着微笑,眼睛充满慈悲。那样子仿佛与我们第一次见面没有半点改变,只是时间却是一年後的今天。
  走进师父的寮房,稍事寒喧,师父盘腿坐在了床上,我将外面的蒲团抱进来跪在师父前。望着师父充满爱意的眼睛,一种归家感在心中油然生起。
  我告诉师父,这次来是带了很多问题来请教师父的,一面说一面从袋子里拿出记问题的本子,师父点头微笑着等待我的发问。
  “师父,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僧人素质不高,比如信仰淡化,道心不坚。有的僧人生活准则还不如在家人,对自己修学缺乏信心,对修毕标准要求很低,仅满足於两堂功课,应酬佛事。僧团也不是依六和共住的原则,而是吃住在僧团,言行却背离僧团……”
  师父抬眼看着我,凝重地说:“末法现象本该令人担忧,有责任心固然可贵,但是个人修学应着重在自身行持上,如果我们平日的修学内容仅停留在评说僧团种种陋习,谈论僧人种种过失,则自身行持又建立在哪里呢?忧患固不可少,但重要的是从自身建设开始,离开了自身的行持,论点再高、再完美,也仅是空谈而已,於实际并无多大用处。”
  简短的几句话打住了我所有的话头,本来要兴致勃勃地将准备的十几个问题和盘托出请师父解决的,不想师父几句话就解决了所有问题。望着师父略带笑意的脸,我点点头说:“师父,我知道了。”夜晚我就住在了木屋,然而怎麽也睡不着,师父的话回荡在耳边。是啊,常常以为自己有责任心、有洞察力、有忧患感,然而常常又将那一切发现的、担忧的问题只留在了脑际,只放在了口头。自己除了对一切看不顺,不习惯以外,那一切问题并未给自己带来多少启示,於是指责别人成为自我防卫的最佳武器,也就在这种指责中自己除了自找更多烦恼和麻烦以外一无所获,从而失去了古德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脚踏实地切实用功精神。
  我们这一代,口头修行似乎成了通病。知识的增加和外界信息的冲击给我们提供了评说一切的理由。几年佛学院的熏习,更壮大了要大刀阔斧整顿陋习的决心。然而, 一旦面对实际,由於缺乏从平常实践中去运用自己所修所学的理念,往往构想很多宏图,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甚至在生活中染上奢华丽不再甘於淡泊,以为只有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才足以使人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从此更是烦恼滋生,揽权获利,市侩气,势利态也相随而至。由於轻举妄动,攀逐外缘而荒废了自己的修学。
  如果自己尚未找到真正的立足点,就汲汲忙於渡生事业,几年以後也许你会发现,其实外表热闹的你却是贫穷的。造就好像一个充满了气的漂亮气球,外表是拿给人看的,真正在它里面并没有填充什麽实在的东西。 一旦被刺破了外表,它马上会乾瘪下来,失去昔日的光彩。
  这个年代,我们太容易把自己构筑在知识上。本来好像我们也比自己的师父辈多了某些知识。然而佛教毕竟不仅仅属於知识,更重要的它是拿来实践而非拿来戏论。正如印顺法师所说“学佛以修证为本,学问原是第二门头”。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因为获取了一些知识,就狂妄地遇於急躁地去振救他人,却没有发现我们的工具是如此简陋和不可靠,它有时连自己都运载不了。我们常常扮演的仅仅是知识的代言人,却不是真理的持有者。当一位不负责的舵手是多麽危险,要知道他担负着他人以及他自己的慧命,没有足以抵岸的船,没有娴熟的驾驶本领,没有丰富的导航经验,却匆匆让自己投人到红尘烟波里从事救渡他人的工作,这本身是多麽危险和富於挑战的事,也许我们还未来得及看清方向就已被俗世大潮袭卷,或因碰触到由无始习气所垒积的暗礁而沉没。
  曾经有一位弟子请问上师阿底峡尊者:“上师圆寂後,我应当修行观想法吗?”尊者回答:“观修虽是善法,但是不如修一法善妙。”弟子觉得上师的回答未能令他悦心满意,於是又请问尊者:“那麽我应当讲经说法吗?”不想尊者所答如前。弟子越加迷惑,再请问尊者:“那麽上师,我到底应当修行什麽善法最好?”尊者平静地回答:“你应当依止仲登巴善知识而修行舍弃世俗法。”
  如果修学不从本位、自身做起,行持又未以舍弃世间八法,和具备起码的出离心为基础。那麽我们的修行就如同很多大德开示的是於冰地上造高楼,冰一旦融化楼房即刻倒塌,或於沙地上建房屋,终会因基础不牢而倾颓。出离心不具足,修学佛法也不过是只为现象界徒增虚妄罢了,而於了生脱死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所以西藏佛法一再强调修习四加行的重要,即思维:一、人生难得。二、人命无常。三、轮迥诸苦。四、业力因果。以此作为共大小乘、显密教一切教法的基础,来激发出离心。
  文殊菩萨曾对宗喀巴大师说:“若不努力去思维和比较生死输回的种种过患,解脱的种种利益,也不平心静气打开心眼观察不圆满的人生,解脱的功德及生命的意义,那就永远也无法对出离心生起胜解。这时,即使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亦无法得到解脱。真为生死求解脱者,得先放下高妙的口诀,而专心致力於内省思择(思维修),以培养出离心。”若无出离心作基础,纵出家也与佛无缘,我们终究仍会随顺自己的习气,流转生死。那麽弘法利生也不过是形式的热闹而已,於佛法实无多大裨益。正如《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言“若未由多异门,观察生死遇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余诸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

  佛堂里的灯还闪亮着,向外扩散着它的光辉。灯,并不在乎它的质料是什麽做的,也不在乎要给它添加多少装饰,只要它能发光,多少都能驱除一点黑暗的。如同木屋里的师父,虽然住在这间简陋的屋子,却不知已接待了多少来访者和问路人。一间木屋,如此简陋的木屋,然而它却隐藏着多麽深的慈悲和智慧啊!透过佛堂裹的灯,和墙上四臂观音的眼睛,向世人揭示着它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讲记》果平法师
    这几天居士林很热闹,很多寺庙这几天都会很热闹,因为是中元节,信徒都到庙里来超度亡灵。说到超度,一般人以为只是做做道场啊,立个牌位啊,或者是做一些法事,可能对自己的祖先有用。但是在佛经上有讲,要报无始劫以来父母的恩,什么样的功德是最大的呢?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利益不可思议,一旦发起菩提心,我们已经过世的先人都能领受得到,我们如果把发心的功德回向给他们,比我们给他们烧房子、烧纸钱更有意义,更能受用,更加殊胜。
  当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那里发起菩提心,这种菩提心被称为世俗菩提心,因为善财童子当时还没有证悟。什么又叫胜义菩提心呢?就是依照这样的初发心,修种种的菩萨行,最后开悟了证悟到空性,见到诸实相,这个时候的菩提心就称为胜义菩提心。
  文殊菩萨教授善财童子时就给他讲,你从我这儿发心以后,还要修种种的菩萨行,你要去参访一些善知识。这就是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这个参访过程中,善财童子参访的这些善知识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甚至还有外道以及童男童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以后,在参学过程中凡是对修学有帮助的,他都愿意拜他做老师。
  前面讲了一些关于善财童子的背景。在善财童子参访了弥勒菩萨之后,他进入到一个很甚深的境界里面,这时他就非常思念引发他初发心的老师——文殊菩萨。当他有这样的意念之后,文殊菩萨知道了,然后就从一百一十由旬以外,伸出右手去摸善财童子的头顶,加持善财童子后,就告诉他说:“你应该到普贤菩萨那里,去参访普贤菩萨。”
  善财童子很听老师的话,到了普贤菩萨那里。普贤菩萨就告诉善财童子,我修道成就是用什么办法呢?就是依照普贤行愿。我们在华严三圣里,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两边就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在佛教里代表大智,普贤菩萨代表大行。两大菩萨所代表的意义是:若要最终成就,不但要有智慧,还要有行动。在经文里也有提到,善财童子最初发心,是在文殊菩萨那里,通过种种的参访,最后是回到普贤菩萨那里。这也就是说一个人除了有发心以外,还要把自己的发心落实到实际当中,这样才能圆满自己的成佛之道。
  发愿是很重要的,在《大智度论》里就说到:“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我们在座可能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能成佛,这是我们的愿力。只有在愿力的引导下做种种的功德,才能把功德最后归入到圆满的菩提之道上。
  在各种愿力里,最殊胜、最圆满的就是普贤行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愿力,都可以通过普贤愿力臻于圆满。如果说作为凡夫不会发愿的话,我们可以模仿或者是跟随普贤菩萨去发愿,渐渐地由普贤行愿来做引导,让我们趣入佛的知见,趣入诸佛菩萨行。
  普贤行愿特别对我们初发心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多大德盛赞《普贤行愿品》,说它是往生净土的捷径,积聚资粮的最胜方便,入于圣者境界的要门。
  在成佛的道路上,有两件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个是忏悔自己的罪障,另外一个就是要积聚各种福报资粮。普贤行愿恰恰具备了这些内容,修学普贤行愿能让我们在净罪的同时积聚各种菩提资粮。
  因为以上种种殊胜,我希望大家在听闻普贤行愿,以及在修学普贤行愿的时候,都应该带着非常恭敬的、虔诚的心。之前我们也有讲到,能够听闻如此殊胜的经典,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若能够依教修学,更是往昔生中有大福报,其中果报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尼众佛学院果平法师:隆莲法师的僧才教育思想
    四川尼众佛学院是隆莲法师创办的国内第一所高级比丘尼学院。早在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隆莲法师鉴于当时中国没有一所培养比丘尼的正规学校,郑重提出创办尼众佛学院的构想。隆莲法师的提议得到中国佛教协会和佛教界许多老法师的支持,特别是赵朴老更是积极呼吁。由于各方面的重视,1983年中国佛协批准了创办尼众佛学院的申请,并将院址设在由赵朴初会长实地考察过的、由能海上师在汉地创办的唯一女众金刚道场四川成都铁像寺内。1984年秋,尼众佛学院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学僧。下面略述隆莲法师僧才教育的一些重要思想。
    办学宗旨
    佛法之弘扬,历来以人间三宝,尤其是僧宝为主体、核心、骨干。佛教自身建设,佛教徒素质的提高,确为弘扬佛法的关键。为此,隆莲法师从佛教事业的实际出发,提出三个层次的办学宗旨:一是培养寺庙管理人才,二是培养佛教教学人才,三是培养佛教研究人才。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最起码也要成为寺庙的管理人才。
    关于寺庙管理人才,隆莲法师认为,最重要的是应有佛教道德观。佛在世时,僧团执事起码是证果圣人。现在虽然没有证果罗汉,但最起码也应是明因识果的持戒僧人。如果不重视强调这一点,僧团执事难免以权谋私,甚至违法乱纪。
    管理寺庙,还应将僧团当成一个神圣不可犯的组织。尊重僧团,维护僧团的一切有机部分,“爱护常住如护眼珠”。统众应有悲心和智慧,让僧团每位成员都成为合格僧人,成为真正佛弟子,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纯净的僧团。如果执事“自执所知,不与众合”,难免引起破僧、落入五无间罪。破僧罪大是“因为它破坏了释迦牟尼为了实施和传播他所发现的真理而缔造起来的组织(僧团)”。(见隆莲法师《佛教道德观》)
     有了如法如律的僧团,还应有人传法布道。一方面要将佛法的火炬传与后学,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讲经说法摄化社会。佛陀教法皆应机施设,后世诸宗随之应运而兴。所以不论大小乘、显密宗,在根本教理上是相通的,只是具体修持方法有所不同。为此隆莲法师提倡广学多闻,在各宗各派上不可存有偏见。
    立志于佛教教学的僧人,更应遍览三藏,对各派思想有所了解。倘若执此废彼,难免因自己的错误见解而随便歪曲佛经原意,或断章取义盲修瞎炼。佛教讲教、理、行、果,若理不通则事不立。理本无碍,学人如果凭己好恶赞己毁他,难免有谤法之罪。对于教学人才,明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释迦一代时教,历代的列宗诸祖对它进行阐扬演衍,以适应当时众生根机。如何让佛教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跟世界文化接轨,更好的发扬它摄持教化的能力,让它既能保持了生脱死的专业化特点,又能发挥改造社会、净化人心的实用性特长,如何将二者很好地统一结合起来,是佛教能向前发展的保证。
    为此,进一步明达佛陀本怀,了解各宗派思想,从中发展出适应今天的修学指南事在必行。隆莲法师因而提出要培养佛教研究人才。佛教研究人才不能停留于经、律、论的文字表面,作无谓的名言戏论,而应抓住根本、把握宗旨以开发出适应于今天的、有用的修学理论指导,制定能够完善佛教自身建设、保证佛教正常运行的可行方案。
    对于以上三个层次人才的培养,虽然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一条是为了更好地利益僧团,为了更好地发扬佛教。学僧本人应“解行相应、三学相资”,依言教而引入行证,从行证而施于言教。只有本此宗旨才能保证佛法的纯正,即所谓“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如果脱离这个总的思想,则培养人才的实际意义和收获是不会很大的。僧人只有依众修持、传法,才能增加自身的凝聚力。续佛慧命应是一个团体、一个组织、而不只是一个人。
    教学体系
    今日之修学风气,有的舍弃多闻妄执专修,有的停于教理落入名言。如何指导当今修行人走上正常的修行道路?《大乘庄严经论》云:“要先求多闻,方能如理作意,依如理作意乃生修所成慧,断除烦恼,证解脱果。”
    佛在世时,弟子有疑皆往问佛,依佛教诫而行。作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曾对佛说:“我不闻佛说法,像瞎子一样。”此所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离罪,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对此,隆莲法师主张修学佛法的人要多闻深思,树立正见,对于大小乘、显密教法提倡从闻、思入手,长期修习以达究竟。
    如来正法以戒、定、慧为总纲,各派教法皆未越此纲要。所以佛学院之教程在内明方面设戒、定、慧三学,三学并进不可偏废。法师常喻三学如鼎有三足,不可偏缺。三学教法三藏十二部何其之多,或小或大,或有或空,如何依其次第、明了理路便是考虑具体教材的宗旨。为此,隆莲法师依据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教法重教理、重次第、总摄一切佛法之特点,略开五大体系,即戒学、俱舍、唯识、中观、如来藏。
    这种重“论”的学风在那烂陀寺成为印度佛教中心的时代就已建立,直到超岩寺为印度佛教中心还是如此。因为佛说三藏,“契经”是适应一类众生,阐明某部分法义,而“论”才是究尽性相的实义。这被一般看作是甚深哲理的部分,其实也是抉择佛陀四十九年说法的了义与不了义,即所谓“阿毗达磨性相所显。”
    戒为众学之基,要断烦恼、了生死乃至成佛,全凭清净戒行。所以世尊教诫要以戒为师,“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在佛学院,从入学开始便要依次学习沙弥戒、沙弥尼戒、正学女戒、比丘尼戒、瑜伽菩萨戒、梵网菩萨戒,中间还要间以羯摩法、布萨法、剃度仪规、受戒仪规,特别是受二部僧戒仪规的学习。使学僧明了止持、作持,为以后统众管理打下基础,为自身修持提供准则。
    《俱舍论》在印度被称为“聪明论”(意为读了此论可以聪明)。它是由世亲菩萨造的一部组织严密,彻观迷悟因果真理,而达涅槃的佛学思想要典。该论将小乘说有的有部和说空的经部两派思想融于一处,从此入手研究大乘,容易理出全部教理的头绪,把握住信、解、行、证的程序和入门方法。
    唯识属大乘有宗,是无著、世亲等论师根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宗旨造的《摄大乘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等唯识体系,主张外无内有,所谓“识有非空,境无非有”,成立唯识无境,即一切现象不离众生心识,以八识尽摄一切法,用以破除离心识有独立实体的法执。
     在佛学院学习唯识不但要学《八识规矩颂》、《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还要学唯识学派用以推理辩论的因明。因明包括量论(认识论)和逻辑学,在西藏格鲁派将其列为僧人必学的重要课程。学习因明,能明了正确的推理规则和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中观属大乘空宗,开创于龙树、提婆师徒。主要分两派,有清辨一系的“自续派”和月称一系的“应成派”。在西藏,“应成派”见解被称作最彻底的中观正见。主张有为、无为一切法由缘起故,无自性而空。性空为真谛,缘起为假谛,两者结合为中谛。由缘起而建立因果关系以离断见,由性空而显般若智慧以离常见。性空与缘起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又是统一的、相承的。故宗喀巴大师《缘起赞》有云:“缘起故空,空故缘起。”在行持上唯有具备中观正见才能通达究竟佛位,即“欲成无上菩提者,须学中观正见论。”
    佛学院以教授《中论》和应成派的《入中论》来树立中观正见。正见是最重要的,破见比破戒更严重。在西藏学显教学到最后就是以得到中观正见为究竟,即所谓清净见。
    以上的中观、唯识、因明还代表了大乘佛教的三个重要阶段,能真正通达这三系思想,则对大乘各派思想就有全面的了解了。
    如来藏,是在空性基础上建立的众生身心中所潜藏的佛性。《佛性论》云:“一切凡圣众生,皆以空为其体,所以凡圣众生,皆以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则大涅槃。”《涅槃经》也有“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即是涅槃。”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要成佛证涅槃。佛说如来藏是为了教化众生了知自身究竟定当成佛为要旨,使学人树立修行信心和目的,以成佛为自身追求的究竟归趣。
    为引导学僧了达自心,认识自己本来面目,学院开设《大乘起信论》课程。学人若能如理作意思维修习则定证无上佛果。正如《大乘起信论》云:“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在以上教学的基本体系之外,还辅以研究佛教南传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清净道论》。它是综述上座部佛教思想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该论依照戒、定、慧三大主题次第叙述,既有理论,又有修持方法。所以斯里兰卡《大史》称它为“三藏和义疏的精要”。
    为了指导修定,学院还讲授《定道资粮颂》、《童蒙止观》、《三皈依观初修略法》。《定道资粮颂》是能海法师编集的修定前必须的准备课程,以此作基础才能趣入正定以达正慧,为修定之津梁。《童蒙止观》是天台智者大师所著,分十门概述坐禅修习止观的法要。《三皈依观》是能海法师受学于康定跑马山降巴仁波卿,有自释迦如来不断之传承。其内容包含禅法基础,是融上、中、下三士修习,“法”、“报”、“化”三身修法于一体的密宗修持法本。
    隆莲法师还对每届新生传授《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该仪轨属密宗瑜伽部,是能海法师在五台山编集的一部修行仪轨。仪轨从加行开始进入正修,内容从皈依、发心、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菩提道次第以至十地、二十空等,是一个具足戒、定、慧三学修习次第的法本。
    以上是佛教专科内明的学习,在学院整个学时中占70%。另外30%的时间是学习能帮助自学佛典的学科,如古代汉语、英语、藏语、佛教文学、佛教史等课程。
    隆莲法师一再强调,佛学院是佛教专业学院,授课应以佛法专业为主,树立学僧正确知见,为具体行持提供方向和依据。如果佛学院为迎合世俗法,不考虑佛法的次第而随意授课,难免使佛法从通俗走向庸俗。
    在实践中,隆莲法师着重培养学僧的自学能力,认为要培养一个僧才,单靠佛学院几年学习是不够的,应教会学僧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提高独立行持、独立参悟的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修并进
    佛说教法,应机施设,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合于学人根器的就是妙法,不能于法上起分别而轻视任何法门。所以隆莲法师一向反对以宗派闹矛盾,主张宗宗相通,各宗在见地上无根本分歧,唯修持方法不同而已,不得厚此薄彼。
    首先,学院学僧必须严持净戒。因一切功德之根本是戒律,无论是显是密,何宗何派,凡是正信佛弟子都应守护佛戒,否则盲目修法皆成魔眷。佛陀制戒有十种利益:“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伏,七惭愧者令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令正法久住。”戒律之重要,关系着个人的修持,僧团的和乐,世人的教化,正法的兴衰。并常引用能海法师所言“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者之中,尤其要戒德成就。欲于五浊恶世,施设定、慧,必先具戒甲,否则如袒露而入荆棘之中,不求出离固痛苦,求出离更痛苦。”隆莲法师讲戒,按汉字“戒”(《说文》:双手持戈,以戒不虞。)的意义为持戈防卫,比喻修行人应依戒防心,久习纯熟,方能止恶修善。
    戒律虽有大小、显密之分,但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具足戒。因具足戒是佛法的纲准,由戒而摄受僧,由僧而使佛法永住于世,这是佛陀制戒的根本意趣。正如佛经说,什么时候有佛的圆满比丘戒,那时就有佛法,在戒德没有的时候,佛法也就没有了。故“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所以学僧在校,除必须背诵所学各种戒条以外,还必须参加半月的诵戒仪式,每天诵持能海法师集的《比丘尼日用》,每年行安居、自恣两次佛事。安居期间,要求学僧着重戒律方面的修持,三个月不得外出。
    学院的学僧,一律在毕业前受二部僧戒。至今已传授四届。对于持戒,隆莲法师提倡以不杂不冗不过不及正处中道为准绳,主张持戒不能过杂,持戒首先是为了行持,应重实际。力倡僧众和合,认为集体行持才能共同策励,互起加持,以增进僧团凝聚力。学院学僧除上课外,每天必须参加早晚上殿,过堂,下午的修定。
    佛法第一讲完整(能辨了义、不了义),第二讲次第。一般人虽有心修学佛法,却苦无先后次第可循,往往轻视出离心、菩提心之基本修证精神,而妄趣谈空说有,虽名上士实少资粮。对此隆莲法师提倡修行人应遵循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为修行次第。为指导学僧行持还讲授《菩提道次第略论》,以及能海法师依菩提道次第集的《菩提道次第科颂》。并强调《瑜伽师地论》所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中亲近善知识为趣入佛法的基础,是入道的方便。学人只有以证言经验作导引才知修行道路曲直,从而得有形无形之摄持不堕邪险。正如能海法师在《皈依三宝摄要颂》中所言“若不依善知识教授,惟自钻研书籍,读诵极多,修戒仍不得下手方便,修定亦不别邪正。”
    趣入佛法后应常常思维“人身难得、人命无常、轮回诸苦、业力因果”。以此作为共大小乘、显密教一切教法的基础,来激发出离心。此即文殊菩萨对宗喀巴大师所言“真为生死求解脱者,得先放下高妙的口诀,而专心致力于内省思择,以培养出离心。”在学院的学僧,每天早殿要诵能海法师集的《无常颂》,以人生的无常来自策自己精进修学。
    在菩提道次第中,下士道由怖畏三恶趣苦,希求人天快乐而止恶修善;中士道由惧怕生死,希求涅 槃而修戒、定、慧三学;上士道是为救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而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学习六度成熟自身,修学四摄成熟有情。在修持上隆莲法师除提倡遵循次第外,还依据《菩提道次第论》以三要道(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为纲的原则,强调修行人应具备出离心,即厌离三有,希求涅槃的求解脱心,以及为度一切众生苦厄志求佛道的菩提心。根据《菩提道次第》的心要,凡为出离心所摄持的,就是解脱的因;凡为菩提心所摄持的,就是一切智的因;凡为正见所摄持的就是轮回的对治法。并谓没有出离心,无法使心趋向佛法,纵出家也与佛无缘;没有菩提心,佛法不会成为大乘道,虽习大乘也不过徒增狂妄;没有正见就无法断尽二障,就是搬弄机锋也不过空疏立狂实为靠不住者。
    没有出离心为基础的菩提心,不算真正菩提心,因没有厌离现世法故。修菩提心为成佛之始,且菩提心是不可思议解脱最妙最上法门。
    修习菩提心,有弥勒菩萨所传由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大悲、增上意乐为次第修利他心,发起增上意乐,进而是求无上菩提的菩提心。此七重修习,被能海法师集入《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里,成为学僧每天的必修功课。菩提心的另一种修法是文殊菩萨传的“自他相换法”,就是把贪着自利,不顾利他的心对换过来,自他易地而居,爱他如自,牺牲自利,成就利他。为传授具体修持方法,隆莲法师讲授了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学僧每天早殿诵的《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里面就是这种菩提心修法。
    修行人除了必具出离心、菩提心以外,还必须具备远离空有二边的清净见,亦即缘起性空的中道见。此为佛学思想的究竟指向,是佛法的特质,为佛法最究竟者。依此中道见破除无始以来的无明实执,断除烦恼,出离生死。《般若经》云“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上最妙……,是般若波罗蜜取一切善法到萨婆若(一切智)中。”故清净见实为大小乘一切道的根本,是佛教般若智慧的最高体现。
    对于般若的修学,隆莲法师遵循宗喀巴大师一系般若传承之正见,主张学习般若应注重行持事相,所谓融理于事,于事上显般若。所记《慧行练习刻意成念记讲录》中记有“慧者何?般若也,般若无相寓于六度万行,故曰悲慧智,若废行而谈慧,则慧亦无用。”谈般若,意在行持修证,与空谈般若玄理者迥然不同,而是内证般若,外照诸法,最后达到理事无碍,法法圆融的境地。
    关于行持,隆莲法师还一贯提倡修行就是用佛法来修正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指出此为修行的宗旨。如果我们的行为违背了这一宗旨,就不叫修行。在她的《佛教道德观》中指出“佛教道德观,彻始彻终,着重在内心思想上加功。……此是佛学专业,舍此便无佛教特点可言。”常常教导学僧将所学佛学理论落实在行住坐卧上,并指出修持不能为我,不能以我为出发点,不然会越修我执越重。佛法归根到底就是断我、法二执。
    后世学人,如果能舍末究本,一门深入,从现实生活中直接体认本具的无住心态,去除妄想系缚,定能获得解脱自在。这种心地上直接下功夫的修持方法,有助于纠正当前修行人普遍存在的务外、著相、求有所得以及空谈、轻德、学不落实的流弊。
    以上仅就隆莲法师在僧才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重要思想作一简略介绍。仅供参阅,并请指教。(文:果平法师)

发表于 2019-7-2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9-7-28 11:24 编辑

也很能说和写。几年前的作品啦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刚关注的,就是新作品,我以前没关注过果平法师,从文章起码可观察善说德相。果平比丘尼的传承很殊胜,2014年峨眉大佛寺比丘戒比丘尼戒传戒法会,与演法上师、永寿法师等同为传授戒律的法师,具戒德相这里也顺便自他二力观察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慈寺住持悟通法师、白塔寺住持果平比丘尼、铁像寺住持果芳比丘尼

5、《隆莲法师办学作风》果平比丘尼
    隆莲法师认为,办佛学院最重要的是要让学僧能够真正学有所得。法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个不会化缘的人,我也不想让我的学生出去化缘。学生应当以学修为主,不能分散她们的心思。我历来认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是挣钱的地方,它赚的是人才,不是钱财。”如何培养一批学修有成的佛教人才是法师最大的愿望。
    为了让学僧在学院里安心读书,隆莲法师坚决主张学僧不应酬经忏佛事,认为“学校就要有学校的样子”。能到学院就学对学僧来说本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几年时间的深造,除了学僧自己的努力,还需要院方的支持与配合,如果学院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担搁了学僧的学修机会,对一个想真正学有所成的人来说无疑等于延误其一辈子,本着对学僧负责的态度,本着切实利益下一代接班人的态度,隆莲法师从来主张学僧应以学为主,学院不能因资金的缺乏而影响学僧的正常学修,而一个真心想学法的人也不可能因学院条件简陋而受影响。
    在隆莲法师眼里,真正的法不是金钱能买到的,只要有真心想传播佛法的人,哪怕是一间简陋茅蓬,她也愿意传授;而真心学法者,也不会因为学法条件艰苦而放弃求法的机会。既是这样,为什么还要为那些与正法无关的事而大动脑筋,劳神费力呢?
    为此,隆莲法师常常向学僧讲起她自己求学的经历,那时她居住在成都市内爱道堂,为了能到郊区近慈寺能海法师处听经,她必须积蓄下爱道堂偶尔作佛事发的每一枚铜板作为车费。后来为了方便听经,她便寄宿在离近慈寺不远的一尼庵中,由于尼庵贫穷,无法供给生活,法师不得不自出伙食,但那不多的铜板除了能吃饭以外甚至连泡萝卜都吃不起,为了听法,法师便以野菜下饭。对她来说,听法是最重要的事,能以法乐为食,就算生活艰苦也能甘之如饴。
    今天的学子,比起法师当年的求法条件已好了很多,学院不但免费提供食宿、服装,每月还发给零用,如此优越的条件是没有理由为了钱而左右学法的心,也没有理由为了钱而影响学院的一贯作风。
    隆莲法师强调艰苦办学,并非无视基本的办学物质条件。学院办学伊始,资金缺乏,法师拿出政府补发给自己的在文革中扣发的工资,作为建设学院的第一笔钱;办学之中,由于任课老师报酬不高,法师也不时拿出自己的钱作为老师的补贴;对于房屋的修修补补,法师也不愿动用学院的钱,常常拿出自己的钱修补房舍。尽管法师在各地都有高足弟子,尽管她们在当地佛教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法师从来没有向她的弟子们说起过学院的经济情况,更没有希望她的弟子能化一笔钱作为对学院的回报,更不愿意利用自己的声望向社会化缘。
    佛学院在隆莲法师主持院务期间,学院应设课程,从来没有因经费问题而停课。不但如此,为了学僧需要,学院也不惜请大学的专业教授来学院任文化课老师,尽量给莘莘学子创造最好的学修条件。
    为了保证学僧有一个清静的学修环境,从隆莲法师主持院务起,学院所在地铁像寺只是在佛教节日向附近信众开放,其他时间都谢拒观光游览,这成为了学院的一个传统。
    隆莲法师办学,最重视的是对学僧的僧格的培养。“人能弘道”。就续佛慧命来说,传法的应该是人。正如太虚大师所说:“僧宝清高,佛法兴盛;僧宝卑污,佛法衰替。”佛学院作为绍隆佛种之地,最根本的使命是培养合格的佛教人才。僧格不仅仅是一个合格僧人的标志,它还关系着续佛慧命的使命,关系着佛教生命的根源。在法师看来,要树立僧人的僧格,必赖传统修学方式。在这里,僧人得放下高妙的口诀,踏踏实实地把自己投入到修行者的行列,以戒行护持自己的身口,以定慧调柔自己的三业,以忏罪积资来圆满自己的行持。在学院学习,虽然是学生,但更是僧人,那僧人所要作的一切本份事,都不得避免。
    隆莲法师还对每届新生传授《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是能海法师在五台山编集的一部修行仪轨。仪轨从加行开始进入正修,内容从皈依、发心、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菩提道次第以至十地、二十空等,是一个具足戒、定、慧三学修习次第的法本。
    隆莲法师一再强调,佛学院是佛教专业学院,授课应以佛法专业为主,树立学僧正确知见,为具体行持提供方向和依据。如果佛学院为迎合世俗法,不考虑佛法的次第而随意授课,难免使佛法从通俗走向庸俗。
    佛法第一讲完整(能辨了义、不了义),第二讲次第。一般人虽有心修学佛法,却苦无先后次第可循,往往轻视出离心、菩提心之基本修证精神,而妄趣谈空说有,虽名上士实少资粮。
    对此隆莲法师提倡修行人应遵循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为修行次第。为指导学僧行持还讲授《菩提道次第略论》,以及能海法师依菩提道次第集的《菩提道次第科颂》。并强调《瑜伽师地论》所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中亲近善知识为趣入佛法的基础,是入道的方便。学人只有以证言经验作导引才知修行道路曲直,从而得有形无形之摄持不堕邪险。正如能海法师在《皈依三宝摄要颂》中所言“若不依善知识教授,惟自钻研书籍,读诵极多,修戒仍不得下手方便,修定亦不别邪正。”
    趣入佛法后应常常思维“人身难得、人命无常、轮回诸苦、业力因果”。以此作为共大小乘、显密教一切教法的基础,来激发出离心。此即文殊菩萨对宗喀巴大师所言“真为生死求解脱者,得先放下高妙的口诀,而专心致力于内省思择,以培养出离心。”在学院的学僧,每天早殿要诵能海法师集的《无常颂》,以人生的无常来自策自己精进修学。
厚福受享,德行降落;
养生优厚,病难更多;
名誉光荣,我慢加等;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这是能海法师的座右铭,也是隆莲法师办学的宗旨。法师经常以恩师的座右铭来教导和要求学僧,希望她们能安贫乐道,将心思集中在学修上,学院不但提供她们摈弃一切影响修学因素的条件,也要求学僧应以道业为主,珍惜学法受教的机会,让自己能在学院安排的次第学修中如法修习,最终步入解脱正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2-12 21:25 , Processed in 0.0374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