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政治关系稍形疏离,而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却很频繁,既有九世班禅(1883-1937年)、诺那呼图克图(1865-1936年)、多杰觉拔格西(1874-?年)、喜饶嘉措(1884-1968年)等藏地高僧在内地弘法;又有法尊法师(1902-1980年)、能海法师(1887-1967年)①、欧阳无畏(欧阳鸷、君庇亟美,1914-1991年)、邢肃芝(碧松法师、洛桑珍珠,1916-)等汉僧游学西藏;而且,这一时期内地还兴建了诸多与藏传佛教相关的机构,如重庆汉藏教理院、上海菩提学会、北京佛教藏文学院等。可以说,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与此相关的研究论著发表较多②,如《民初游学西藏的汉僧及其贡献》[1]等论文以当事人的回忆录等汉文资料为基础,围绕汉僧游学西藏这一主题展开。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利用藏文《康萨喇嘛传》③、汉文《能海上师传》《吴忠信入藏日记》《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等史料、档案,记述能海法师两次入藏依止拉萨哲蚌寺高僧康萨仁波切学法,以及1941年四川各界人士邀请康萨仁波切赴内地弘法等史事,探讨民国时期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能海法师首次入藏途程及康区学法 民国初年,以太虚法师(1890-1947年)为代表的内地汉传佛教徒及居士,为推动汉传佛教僧伽制度改革,改良佛教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开始向日本、西藏地方的佛教传统学习。太虚法师的弟子大勇法师④即于1921和1922年两次东渡日本专修密法。但大勇法师在比较分析了东密的历史本源与藏密的脉络体系后认为,藏密在教派传承与经典保存上较东密更为严整,决定赴藏学法,组织“留藏学法团”[2]。 能海法师与大勇法师有相似的经历。青年时投军报国,毕业于陆军学校,曾在四川、云南等地任军职。1915年东渡日本半年,考察政治、实业,以图救国富民。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聆听张克诚(1865-1922年)先生讲授哲学、佛经,深为折服。因救国之志未遂,萌生出家之念,1924年在重庆天宝寺礼佛源法师为剃度师,出家为僧,法名能海。不久后,能海法师在北京雍和宫阅览藏经目录后,了解到密乘经论甚多,遂发学密之心。初拟再赴日本学习密法,继而从报上读到大勇法师由日本归国,为探求藏密之奥,拟赴藏学法的报道,能海遂亦决心赴藏学法。 1926年正月,能海由雅安起程,经大相岭,到达康定(打箭炉)跑马山⑤,依止降巴格格⑥,取藏名云登嘉措( )。因地方官不准其久留,月余即起程。3月抵达理塘,值巴塘西南盐井地方民众抗税路阻,能海依止理塘杂哇格西学习因明等。1926年10月,大勇法师率领北京佛教藏文学院学生,组成“留藏学法团”南下入藏,抵达康定。能海听到剃度师佛源法师圆寂,拟返重庆,为大勇法师劝阻。能海又与大勇法师等依止降巴格格学藏文,以及《比丘戒》《菩萨戒》《菩提道次第论》《俱舍论》等,并经灌顶,受度母等密法。同年秋,大勇、大刚、能海、法尊、永光、观空等17人,重组“留藏学法团”,共发誓愿:“赴藏求法乃吾侪之志愿,境愈困难,志愈坚定,纵令碎骨粉身,尚期来生满愿,何况其他乎!”[3]17 1927年,能海与永光到达理塘那摩寺。在这里,能海遇到了一位促使他下决心速往拉萨学经的关键人物——降阳清丕仁波切。这是一位以“精进第一”著称的老格西,曾用十余年时间从拉萨磕长头到达五台山。在五台山驻留多年,返回康区后,他已高龄,不久圆寂于理塘那摩寺。在那摩寺期间,能海依止降阳清丕仁波切学习《六加行》《朵马仪轨》等。降阳清丕仁波切还劝告能海,拉萨的佛法极为殊胜,若能海前往拉萨学经,“于汉地宏布法流必能起大作用”。他还特意致函拉萨哲蚌寺的康萨仁波切,为能海引荐。能海遂决定赴拉萨学法。同年冬,能海为筹备资粮返回成都,翌年春,前往重庆等地讲经,四五月再次回到康定。此时,降阳清丕仁波切已圆寂,留赠能海法语及法物[3]17-18。 1928年6月20日,能海法师与永光、永轮、永严四人起程赴藏。康藏边界一带有藏军把守,严阻汉族人通过,只能绕过官守之处或趁半夜早起而行。途上山高路险,气候恶劣,“昼热夜冷,若更转寒,势必下雪……雪积七八寸,一片茫茫,不辨道路与沟壑,沟中布满荆刺,因靴前后底早穿,仅留中间片段,雪地践行,荆刺入足心,冻僵无感觉,午后转暖,方知有刺”,“河水结冰,须赤足涉冰而渡,虽牛马亦畏寒不敢行……因赤足行久,脚底皮增厚,趾长肉甲,衣成膏油,虱满全身”[3]18,历经艰辛,终于当年9月27日抵达拉萨。 二、能海法师与康萨仁波切首结师徒缘(1928-1932年) 到拉萨后,能海先赴大昭寺朝佛,后入住哲蚌寺洛赛林扎仓( )之甲绒康村( )。这是汉僧在西藏学法的常住之处。能海先随一位格西学法,但他对能海“多所求索,并限制求法”。随后,能海转入郭芒扎仓( )哈尔东康村( )之瓦秀弥村( )⑦,这正是康萨仁波切的常驻地。 (一)康萨仁波切生平略述 康萨仁波切全名阿旺土登曲吉旺秋( ),法名曲增贝桑布( )[4]13,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格鲁派高僧,曾“被奉为‘西藏之月轮’,或‘大皈依处’”⑧[3]47。据《康萨喇嘛传》记载,藏历第十五饶迥土鼠年(1888年),他出生于拉萨的居囊( )家族。幼年时,被认定为哲蚌寺郭芒堪布洛桑南杰( )的转世。7岁时,被迎入哲蚌寺,进入郭芒扎仓,学习五部大论等经典。于木龙年(1904年)拉萨祈愿大法会获得格西学位。因常驻瓦秀康萨( ),故得名康萨仁波切⑨。之后,入下密院学习大密金刚乘一切法要[4]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