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63|回复: 7

學習佛法的次第 (图滇悲桑格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strol 于 2017-8-17 16:08 编辑

摘自:图滇悲桑格西 《四聖諦第一回05》2007.12.11 以及《佛法請益》2008.8.6

學習佛法的次第
13, Mar 2013 18:14

學習佛法的次第


一、以「道次第」為核心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道次第」是最重要的。學佛若離開道次第,則你所學將很難與實修結合,也不容易運用;學佛若不離開道次第,則無論學習什麼,都可以成為道次第的補充。理由是:「道次第」整理出前後順序,這正是我們必須知道的關鍵。知道之後,才有能力確定自己的程度到哪裡;若要實修,才有能力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實修之時,才有依據去判斷自己目前的狀態是否已到位。


二、步驟
(一)先廣大多聞
關於學習佛法的步驟,我個人的想法是:先聽聞。在聽聞的階段,量要大,種類要多樣,這可以使你的眼界變得比較寬廣。所需聽聞的內容又分為三大項:佛法介紹、道次第、五部大論。


A. 首先建立對佛法的概略認識
達賴喇嘛尊者常說:「雖然學佛的主體是實修道次第,但在進入主體之前,必須先建立對佛法整體的認識。」傳統上,西藏師長們在講授「道次實修次第」時,都直接從「依師軌理」開始。但現在達賴喇嘛尊者無論講什麼法,都會在最開始時先概略介紹什麼是佛法。
對這個時代的人而言,在聞思道次第之前,似乎還要再多加一個「認識佛法」的學習次第才行。因為發生在現代社會的許多事情,已經先影響了我們的心,使得我們無法完全信賴師長們所說的話。在這種情況下,要馬上從「依師軌理」開始實修,而後在內心生起證量,變得非常困難。所以在學佛之初,先不論精純度,必須先對「佛法」有整體的認識才行。


B.完整聽聞整部道次第
從整個道次第的架構來看,雖然「依師軌理」、「暇滿難得」只是最開始的兩個科目,但要實修這兩科,其實並不容易。
以「依師軌理」為例,對於一位沒有聽過四聖諦與道次第內容的人而言,在實修這個科目時,只能單憑信心要求自己一股腦地皈依上師,很難運用理路去思惟。「依師軌理」的實修項目中,有一項是要修「念師長恩」,若你要運用的理由是「師長對我有恩,因為他對我開示空性的道理。」這個理由到底能不能真正說服你,就要看你對於空性的價值有多少體會。

如果你對空性一點感覺都沒有,對你而言,開示空性之理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還不如直接給你幾十萬元你會更感激。反之,若對於「空性很重要」有些許體會,想到「上師對我開示空性」之時,你內心的歡喜就會很不同,也很自然會對師長生起恭敬心。

同樣地,若你對空性的重要性有些許體會,在思惟「暇滿義大」這個科目時,想到「獲得人身確實意義重大,因為能夠聞思空性」,就會感到非常歡喜;若對於空性與菩提心的重要性毫無體會,則對於「暇滿人身可以用來聞思空性、實修菩提心」這些話,你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值得高興之處。在這種情況下,「暇滿義大」這個科目無論再怎麼修,內心也不會有改變。
所以在實修之前,必須完整聽聞整部道次第。

聽聞的次第
1.佛法概論-認識佛法的整體全貌。
2.完整地聽聞整部道次第。
3.(開始實修後)如果時間、智力等等學習條件都夠,繼續學習大論典。


(二)統整所聞
過了一陣子之後,如果你是一個很精進並且注重實修的人,也許就不會有下述問題;但如果你不是這樣的人,在廣聞一段時間之後,下述情況就有可能發生。廣聞到一定程度之時,無論參加什麼課程或法會,你會覺得都聽過,而且都聽得懂。然而,雖然都聽懂但卻無法複述,或雖聽懂卻不知如何思惟。此時你該做的是:把聽過聽懂的內容做統整,並且在內心確認、牢記。


(三)開始實修道次第
在確認並牢記這些佛法內容後,你開始有能力講給別人聽,要你去思惟辯證也做得到,但你的心卻沒有改變,或是心變得愈來愈油條。在剛開始聽法的時候覺得很感動,但後來卻愈聽愈麻木,覺得這些法對內心沒有幫助,甚至聽到後來,還會覺得達賴喇嘛尊者講的都是一樣的東西,了無新意。此時你該做的是:開始在實修上努力。


無論廣略,從頭開始實修道次第,每天實修一小時,如果做不到那就每天半小時,再做不到就每天十五分鐘。如果無法每天完整地修,那就修其中一個科目;如果無法每天修一個科目,那就修某個科目的其中一個子項,比如依師軌理中的「依止勝利」。針對這個子項,你可以花一星期或十五天去實修,之後再移到下一個項目「不依過患」實修十五天…。總之,即使你沒有很多時間,但每天固定花一點時間,依著順序把每一個項目都花十五天去修,如此不間斷地把它整個修完。一旦你在這個過程中嚐到了法味,再去聽法時,你會覺得那些內容都饒富深義。
透過實修,你提出的問題也會與以往不同。實修之時,你會覺得某些內容你真的懂了,而有些內容你的確不懂,於是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都是提問,但這些問題與以往不同,它們都是來自你內心深處的提問,而那些你懂得的也與以往不同,它們都是來自內心真切的感受。當這樣的情況發生多次之後,再去聽達賴喇嘛尊者的開示,你會得到全新的感受,覺得他講的內容值得深思,對內心很有幫助。以前那種「法王講經了無新意」的感覺,你會知道原來那是自己內心的過失造成的,讀經論也是如此。


透過這種方式而嚐到滋味的人,他這一生應該都無法放下經論了。無論讀多少經論,他的心都會得到滋潤而持續進步,即便那些經論是他早就讀過、沒有一個字是他沒學過的,他還是會孜孜不倦地想要繼續。就好比美食當前,即使肚子已經飽了,再吃就會肚子痛了,你還是很想吃。
在純粹聽聞的學習階段,獲得新知、運用理路的成就感會引發你對學習的高度興趣,但那時,你應該還沒有真正嚐到佛法的美味。除非你前世曾做過實修,才能在今生並未實修的狀況下,就真正嚐到佛法的法味。總之,除非真正去實修,否則根本不可能嚐到法味,百分之百不可能。


(四)如果學習條件夠,繼續學習大論典
曾經有同學問:「要不要像三大寺那樣學習大論典?」我覺得這問題很難有定論。若你問:「要不要學大論典?」一般的回答是:「要學。」但每個人在時間、智力…等等條件不同的情況下,要如何學習大論典呢?所以,或許這問題可以換個方式問:「大論典應該要學,但如果我的時間、智力等條件不夠,該怎麼做?」面對這問題,就會依照學生不同的情況,而有相對不同層次的作法。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噶當派有分為「教典派」、「教授派」、「道次第派」三種不同作法的原因。三種作法哪一種好?三種都好。得到修行成果者,有三種不同的作法,因此才會有噶當三派的產生。


當然,不學大論典,依照正確方法實修道次第,也會產生具量的覺受。但如果照著「噶當教典派」的方法修,不只學習道次第,而且也學習大論典,就好像一個既會開車又會修車的人,無論何時車子壞了,都不用在路邊等人救援,他自己就有能力去檢查到底壞在哪裡,然後把車修好繼續上路。


如果你無論何時都有一位有學識、有修行、有慈愛心、又有時間的師長在身邊,則你沒有經論的基礎就沒有關係,這就好像你身邊隨時帶著一個會修車的人開車一樣。但如果你身邊沒有這種人,而你自己又完全不懂車,萬一車壞了,你就只能在路邊等了。


也有同學問:「要學的很多,萬一沒學完就死了,覺得很不安心。」我的看法是,在完整聽聞道次第之後,就要開始去實修道次第,即使修得不好也沒關係,反正就是要開始去做。在時間的分配上,你可以在一年裡特別挪出一個月的時間,把精力全投注在道次第的實修上;或是每天早上實修一座道次第,並研閱相關經論,若有疑問就提出來向師長請益、與法友討論,這樣至少要進行到下士道的段落。如此一來,萬一這輩子還沒學完就死了的話,至少對來生是有所準備的。


在有這樣的基礎之後,才去擴大你的學習,依次第學習大論典。話雖這麼說,但聽得進去的人很少。因為要去實修就必須花時間,但一般人會覺得花時間實修道次第,會讓自己在學習上吃虧。


在想著「要學習」時,我們心裡除了考慮來生,也多少摻雜了為今生的動機。我在強調「實修道次第」時,並不太考慮對今生有何好處,而真正願意這樣做的人,在一般人的眼裡,可能像是傻子吧。


總之在學習時,先用三、四年時間去廣聞是很重要的。而後,如果你真的想要學得好,就要開始實修道次第。以此為基礎,再加上其他的學習。


三、遇到瓶頸時
(一)何時該把重點放在淨罪集資
對一個初學者而言,有時修了有體會、有時修了卻沒有體會、有時修得不錯、有時修得很糟…,在剛開始時,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若你再怎麼修,還是感覺內心一點都沒有進步,此時,你要把重點放在「淨罪集資」上。
一般而言,如果完全不去淨罪集資,則你所希望的事情不容易順利成辦,所以,在平時就要順帶地累積一些福德資糧。不過,到了上述這樣的修學階段之時,你就必須刻意地把重點放在淨罪集資上。而且在這個時候,你也可以用親身的經驗見證集資淨罪的功效。本來修不起來的,經年累月地努力但內心依舊紋風不動的,一旦開始淨罪集資,經過幾個月後,對於某一個主題,雖然你沒有運用新的理由與譬喻,就用你原有的方式去思惟,內心竟然被搖動了。有過親身經驗後,無論別人再怎麼持反對意見,你都會深信「淨罪集資有效,千真萬確!」


(二)何時該用「特效葯」-對上師祈求
同樣地,到了這個階段,與「依師軌理」有關的「對上師祈求」確實很有用。在無論如何努力卻都無法進步之時,一旦用了就馬上可以進步的那種方法,從藏文直接音譯為「博敦」(譯註:其意思為「很明顯地發揮了效用」,類似中文「立竿見影」之意)。帝洛巴尊者曾對那洛巴尊者說:「所有『博敦』中最殊勝的,就是上師啊!那洛巴。」有親身經驗的人都會說:無論實修什麼,共同的「博敦」是「對上師祈求」。
對那些與自己有直接法緣的上師祈求,是共同的博敦;至於不共的博敦,就與個別不同的實修主題有關,包括特別能夠幫助大悲心生起的思惟方式與方法,或是特別可以幫助出離心生起的方法等等。以「念死無常」為例,當你再怎麼修都修不起來時,到尸林去,或是到有人往生的地方去看一看,這些都屬於修念死無常時「不共的博敦」。
而無論你實修的主題是什麼,共同的博敦都是「對上師祈求」。這個方法不僅在實修時遇到瓶頸時可以運用,當你學習經論時記不住文句,或雖記住文句但不明白其意義時都可以用。正如《廣論》所說的:「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在這個時候若去淨罪集資、在依師軌理上下功夫,將會很有幫助。因此,不僅實修,在學習經論、聞思之時,淨罪集資與依師軌理都很重要。

學習佛法的次第
1.以「道次第」為核心
2.步驟:①先廣大多聞(次第如上述)
②統整所聞
③開始實修道次第
④若學習條件夠則繼續學習大論典。
3.遇到瓶頸時:在淨罪集資上特別努力、祈求上師。


发表于 2017-8-18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借鉴意义,写的非常好。

虽然对最后的两个特效药,感觉有点猛,但是总体非常有价值。

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把主要的力气花在多听多看多想上面,比如直接把整本广论念上个三五遍的,不是有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脑子里有了些许整体的概念,后面学起来事半功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7 2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非常有参考意义
发表于 2017-8-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西的说法很能对治我的问题
发表于 2017-10-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非浅,感谢分享,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10-26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会修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07:13 , Processed in 0.03344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