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33|回复: 1

南传中关于善知识的描述,分享学习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班迪达尊者《解脱道上》第四十三章 善知识

[401]

什么是善知识

「善知识」(kalyāṇamitta)是教导禅修业处的人,禅修者亲近他,能够从他学得四十个业处中适合自己性情的业处。[257]

七种特质

诸比丘!纵使被拒绝,亦应亲近、结交、恭敬那具备七种特质的比丘!

katamehi sattahi? Piyo ca hoti manāpo ca garu ca bhāvanīyo ca vattā ca vacanakkhamo ca gambhīrāñca kathaṃ kattā hoti, no ca aṭṭhāne niyojeti.[258]

哪七种特质呢?可爱、受尊重、可佩、

会说、堪忍〔他〕说、

能作甚深论、不作无理要求。 [402]

可爱

善知识因为持守戒律——在家众持五戒,出家众持「别解脱戒」(pātimokkha)——所以和蔼、可爱。[259]如以下偈颂所述,「戒」带来种种利益,赋与持戒者「可爱」等的种种特质:

盛饰珠宝的国王虽散发光芒,

不如为戒所严饰的行者之光辉。

〔戒能摧毁自责等危险,

具戒者常得名望与笑颜。〕[260]

可敬

善知识受人们所敬爱、敬重(garu)。[261]

可佩(值得对他散发慈心)

善知识的第三个特质是「可佩」(bhāvanīyo),值得禅修者以他为所缘,遍满慈心。[262]

会说

善知识见到禅修者的过失,只要他认为指出过失(对禅修者)有利益,便会出于慈悲与怜悯,不迟疑、坦率且毫无保留地将它说出来(vattar)。[263]

堪忍他人说

善知识谦逊、柔软,乐于接受他人的指责(vacana- kkhama),无论说话者的地位多么低微。[264]有些人认为,被指责是一种侮辱。对此,我们应该效法舍利弗尊者。有一次,舍利弗尊者的僧衣穿得长了一点,因此,被一个七岁的小沙弥指责。于是,尊者调整他的僧衣,并称呼小沙弥为「老师」,诚恳地问小沙弥说,那样调整是否合宜。这显示[403],舍利弗尊者并未因沙弥的指责而不高兴。

大约三十年前,一位西方比丘来此禅修。我们(透过翻译)仔细地教导他修行方法后,他却生气地说:那些指导太幼稚,且没有必要。他说,对他而言提示一下就够了;那样教他,简直是侮辱他的智慧。

在这里,我想稍作评论,这〔念处的〕修行方法,看似浅显,实际上却很深奥。就以腹部起伏与行禅为例。这方法听似简单,实际上,要正念地行走,即使一分钟乃至十步,都是很困难的事,更别说照见三共相。当禅修者被问到,他们是在观腹部的上升还是下降,或是在观照左脚还是右脚的时候,有些人会漫不经心地回答说,他们只是平平地观照而已。这样的人将需要很长的修行时间。

有一些人具备了一些教理的常识,说他们了解名色、因果关系、三共相、观智等等。但是,当他们在小参中被问到实际禅修情况时,会显得不高兴,说他们不是犯人。其他的行者会坦承自己虽观照腹部移动或脚部移动,但仍然很难专注。这些愿意坦承事实的人,只要依照禅师的指示——填补空缺之处、修补不足处、矫正偏离的方向——勤加练习,一定很快便能有所进步。

在此,我们应效法罗候罗(Rāhula)。当他的老师劝他在修行上要填补空缺之处、修补不足之处,矫正偏离的方向的时候,罗候罗捉了一把沙在手上,祈愿[404]那会出于慈悲与怜悯,毫无保留地指出弟子过失的老师们,能够像他手上的细沙那么多。古代的佛弟子,总是如此地谦逊。

谦逊的人,其智慧的口袋永远有空间,可以接收、储存更多的智慧。宣称自己无所不知的人,则已没有任何的空间,因为他认为袋子已经装满了。

作甚深论

善知识能够开示如四圣谛、缘起、四念处、三十七菩提分等深奥的佛法(gambhīrañca kathaṃ kattā),且在说法时,会结合理论与实践。人们总是可以从说法者的言谈中听出,说者是否真的了解自己所说的内容。[265]

不作无理要求

善知识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对学生提出无理的或不当的要求。

若结交具有上述七种特质的善知识,便是达到「人合宜」(puggala-sappāya)的要求,或说结交了「希愿他人获得利益、总是增进他人幸福的善知识」(ekantena hitesiṃ vuddhipakkhe ṭhitaṃ kalyāṇamittaṃ)。因此,偈颂说:

具备这〔七种〕特质的人,

便是追求真正利益而想要朋友的人,[405]

即使被驱赶也应该亲近的那种朋友。[266]

《增支部》在下列的偈颂中,提到「善知识」的另外七种特质:

他给与难与之物,行难行之事,

他忍耐恶言,述说自己的秘密,

但保守他人的秘密。

危难时不舍弃你,失败时不谴责你。

身上具备这些特质的人,

便是想要朋友的人应该亲近的那一种朋友。[267]

八种特质

佛典尚提到善知识所具备的另外八个特质:

具信 (saddhā-sampanna)

具戒 (sīla-sampanna)

具多闻 (suta-sampanna)

具舍 (cāga-sampanna)

具精进 (viriya-sampanna)

具念 (sati-sampanna)

具定 (samādhi-sampanna)

具慧 (paññā-sampanna)[268]

善知识对于佛陀的证悟、业果的法则,深具信心,相信引生佛陀的「阿罗汉道」(arahattamagga)与「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的根本原因——亦即,「大慈」和「大悲」。菩萨具备大慈与大悲,自成为须弥陀那一世起,便开始累积资粮,历经长时轮回,忍受无数的苦,终于圆满成佛的波罗密。[406]

我们可以从一般母亲对婴孩的慈悲,推想佛陀的慈悲。对婴孩的慈悲,使母亲能够忍受婴儿带给她的种种艰辛、痛苦与欺辱。然而,佛陀的慈悲比母亲的慈悲又更加伟大。

善知识具足「信」,所以受人敬爱与尊重。善知识会指责不善(pāpagarahī)。见到别人的过失时,为了响应人们的敬爱,他会坦率地给与建设性的指责(codako),即便当事人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举例来说,小孩吞入有刺的东西时,父母会立刻设法将刺从喉咙取出,不管小孩是否会痛,毕竟痛比死好得多。这个特质和上述的「会说」(vattar)相同。

在此,也可以再提舍利弗长老的谦逊态度。总之,善知识见到他人的过失时,会适时地将它指出。

至于「多闻」,善知识应同时具有「教理之闻」(āgamasuta)与「证悟之闻」(adhigamasuta)。

善知识自然会是「能舍」之人(cāga),他会常常布施、分享,满足于于已拥有的事物。因为他不喜爱感官欲乐,所以他住于「远离」(viveka)——身离、心离、所依离——不爱与人交际(asaṃsaṭṭho)。

「具精进」意谓,善知识会为自利与他利而努力不懈。「具念」使善知识能依「稳固的念」(upaṭṭhita-ssati)正念而活,正念甚至已成为他的第二天性。「具定」使善知识的心免于散乱。因为「具慧」,善知识没有颠倒的邪见。善知识具备这些特质,所以能够防护众生,使其远离无利益之事,并催促众生行有利益之事。[407]

人们应该寻求具备这些特质的善知识,让自己不再受轮回之苦。请小心那些自命不凡而有吸引力的领导者,在关键的时刻,他们会情绪爆发,犯下诸如集体自杀、邪淫的可怕行为,或者为了个人的利益,极力拉拢信众。

佛典建议我们,在寻求善知识之时应该依循所谓“jarudapāna”的方法(“jara”是「古、老」;“udapāna”是「井」)。它的意思是「古井」。口渴的人,见到古井时,会试着取水饮用。这么做时,应该小心,只取所需要的水,不要摔落到井里。 file:///C:/Users/X240/AppData/Local/Temp/%25W@GJ$ACOF(TYDYECOKVDYB.pnghttp://www.nanchuanfofa.com/jietuodaoshang/#i-47

发表于 2017-1-1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恰好看到另一段南传法师的开示,描述师生关系,顺手贴上来~

----------------------------
阿姜强达果:我们传承的导师们特别强调寺院清规以及服侍师长,请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好处?

阿姜:这些全都是佛陀亲自教导的:十四种义务职责,师长怎样对待弟子——这是老师的职责;弟子怎样对待老师——这是弟子的职责。有些规矩是针对资深比丘如何对待新进比丘的,有些则是新进比丘如何对待资深比丘的。

规矩包含所有的人,不单是新剃度的僧人要怎么样对待他们的导师。老师也有自己的规矩要遵守,他得看顾弟子的方方面面,从他们的食物、资具到言行举止的教导。他得照顾弟子的利益,免得他们为食物、住宿和资具奔波,没有时间一心一意地专精用功。

弟子则履行各种义务以回报老师。在报恩同时他们也因此熟悉老师的个性,继承佛陀以及祖师们的传统,以便住持传承不堕。他们同时从中学习师资相待之道。所以,每个人都有他个人所应遵守的清规。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弟子有充分时间修行,继承导师们的智慧,并且使老一辈导师们的生活稍微舒适些。当这些弟子资历渐深时,他们将精通佛教的戒律以及各种威仪行持,能把传承延续下去。另一个好处是如果照顾师长,当你自己成为长老时,其他人也会关怀你。又万一你还俗或是投胎转世,曾经服务过师长的话,将来会一直有人助你一把。你挑水担柴、帮头帮尾,别人也会同样地照顾你。

当中最大的利益是:你有机会亲近导师,密切地了解他们的习惯、处事风格,熟悉他们得以克服烦恼、成为导师的品格。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最殊胜、最大的利益……

阿姜强达果:那么跟导师共处必须小心,因为对他产生疑惑或批评的想法可能是造业。对么,阿姜?

阿姜万猜:我不想称之为恶业,因为心自然会这样,还未证悟的心难免会如此。我宁可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这是求法的其中一种心态——我们想知道。我们要知道真相。所以,这不纯粹是我们在批评导师,当中还有其他因素。我们要知道真相,那么如果当中有造恶的成分,也只是部分的恶,另一部分是善业。不像一般人那样,纯粹造业。

有一次隆浦佳看到有个破瓶子在树下,他问是谁丢的。是某个僧人。于是隆浦要人把他唤过去,那个僧人一到面前,隆浦二话不说一拳就挥向他嘴巴……我们这些什么也不知道的人看到了会说:“瞧,烦恼哪!”然后就大惊小怪起来。如果我们有烦恼,一定会对这类的情况有意见,因为烦恼不让我们明白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23:22 , Processed in 0.03243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