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11|回复: 4

转载 能海上师关于往生极乐净土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1 1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海上师关于净土的开示
      我们来看一下资料,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因为我们汉地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主的这个法门,本来是万人修万人去。可是印光大师在《印光大师文钞》中却说:“万修没有几人去”。那这个道理何在?这个是必须要探讨的,真的是很有必要探讨的,要不然很勤苦的修一生却去不了。所以我们引这个资料来探讨看看,来做进一步的解释。
        我们来看第一个。在《阿弥陀经》中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善根”或“福德”进行解释,我们举一个世间法来讲,如果说你种一个种子希望它能长果,这个根一种下去一定要得果,这才有用。这个叫亲因,你种了一个亲因、善根,希望长苹果,结果如果没有长出苹果,那它就不叫根,不是你所希望的根。所以那个善根就是亲因,亲因缘的,成佛的亲因是什么?菩提心嘛,解脱的亲因,断障的亲因是什么?空性。所以这个善根不是指到寺院去扫个地,不是这个叫种善根。在《法华经》佛又讲:乃至一句南无佛,乃至你在沙里聚沙成塔,将来都会成佛。但这是未知数,虽然它也是善根,但它不是亲因,不是亲因的善根。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善根做进一步的解释,譬如讲你要修大乘法,你要有大乘法主要的因,这个叫亲因嘛,那这个亲因是什么?是菩提心。如果你没有菩提心的话,你修大乘法也得不到大乘的功德。这个我们当然要取经论上来说明,我们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法,那既然是大乘法,你一定要有菩提心,要不然那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大乘法。这个地方我们看《菩提道次弟广论》207页倒数第四行中间:“若无此心(假若你没有这个菩提心)纵将珍宝充三千界而为布施,亦不能入菩萨行。如是持守净戒(大乘的戒律)乃至智慧或密法中修诸气脉明点,如果你没有菩提心,也不能入菩萨行。“同样的道理,我们翻开《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下册859页,第四行“道次第有个总语,大乘法很重要,但大乘人更重要”所以印光大师说:法要由人弘。如果没有人弘这个法,慢慢就没有了。所以“如修法人无大乘心不得大乘功德”你怎么修大乘法都得不到大乘的功德。“今人徒知大乘法的殊胜”特别是学了密法,尤其是金刚乘殊胜,“所修诸法最高峰,而能修人最低下”。不可能,得不到的。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一步来解释什么叫善根,我们看资料,我们依着《菩萨地》里面所说的“诸菩萨种性”我们后面把它说成善根。“略有两种,即自性住种性及习所成性种性”,那什么是自性住种性呢?“谓诸菩萨任六处差别”在这个六处差别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差别上“许名众生上的空性”这个从无始由一而一辗转而来,但是这个还没有经过道次第之因缘所滋润,可是它随时听闻,便能增长,这个由法性所得,这个就称为自性住种性。所以我们本自具有无漏种子,本自具有的,但是你还要熏习它,下面说“习所成性种性,谓由(前面的)自性住种性串习,然后依道次第之因缘所滋润,这个无漏种子,这个善根所得称为习所成性种性。又以《瑜伽师地论》里面声闻地所说的,由彼种子(这个种子是无漏种子)谓能串习、生果(还没有串习生果)谓习道次第成果,故名为细分。”它是细分,这个细分又名自性住种性。假如这个种性已串习增长生果,“若已习成果(已经增长了)。尔时(这个种性)若种若果(把它合为一,这个是一样的)俱说为粗(粗就是习所成性种性)”那这两个种性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引《宝性论》来说明:“依二种种性,许得佛三身,由初(自性住种性)而得佛初身(佛的法身),由后(习所成性种性)而得后二(报身和化身)”那我们知道法身的亲因是空性,报化二身的亲因是菩提心所摄的六度万行,所以这个地方说,“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种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根,阿弥陀佛这个法是大乘法,那你要种下什么因?一定要是菩提心!
        好,接下来我们又来解释福德,“不可以少善根福德”福德又怎么来解释呢?那我们翻开《广论》208页第一行《入行论》,为什么要用《入行论》来说明呢?我们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在障碍我们往生?是不是我们的业障?如果我们要把我们的业障尽除掉,尤其是把我们的根本重罪尽除掉,是菩提心最强。我们自己扪心自问,我们没有学佛以前实际上我们无意间造了很多恶业,最简单的我们喜欢杀蚂蚁,是不是一时顿杀多生,这个在业果是重业,而且我们在杀蟑螂时还咬牙切齿。这种恶业都是蛮强的,以嗔心造杀业,以业果来说这些都很强,这个如果不忏悔临终一现的话什么都来不及了。所以《俱舍论》讲“重近”因为是重业,所以先感果,下面讲这些恶业以《入行论》说:“大力及重恶(这些恶都会让我们堕恶趣的),非大菩提心(除了世俗菩提心)余善皆不能(其它的没办法,你修无常、修苦谛,这个都没办法,不能压伏。)此菩提心如劫末火(又同劫末火一刹那可以把山河大地烧得连微尘都没有,同样道理菩提心可以把我们堕恶趣的恶业烧得不留痕迹)”以上是以忏除恶业来说明,那么再以累积福德来说明。我们翻到《广论》134页第八行,依《宝蕴经》说:“比较三千一切有情(他们不是指菩萨)而每位有情都建佛塔,高如须弥山(我们穷其一生,不吃饭把赚的钱都用来盖佛寺也盖不到象须弥山那么高。是不是这样?)于此诸塔又经微尘沙数劫以一切种类可以承事供养的。(你看他微尘沙数劫都这样做,我们这一生最多活一百岁)若一位菩萨不离一切智心(菩提心),仅散一华,其福极多。”这是经上所说的。所以你累积福德来说的话,你看菩提心是不是很殊胜?接下来看《略论释》下册987页第五行“《般若经》云,无论通达空性及为人说一句空性,或听人说空性,其功德远胜於以等同大海水滴之七宝,持供十方如来诸佛。”你看我们终其一生再怎么赚也赚不了这么多。对不对?但是呢,我们还有机会学习空性,以累积福德来看,从菩提心来看,从空性来看,是哪个累积最殊胜,这个都是用经典来证明的。
        谈到这里我们来看净土法门,它有两部经典。讲这个道理之前,我们说宣扬佛法,有了义与不了义之讲。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语就是佛陀说的法,他所说的语言,我们要看它的内涵。还有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在这个了义跟不了义当中呢,以不了义中还可以分,可以分佛陀所说的可以以语言直接来承许的,比如他说有为法无常,这一定可以承许的。
        还有一种是语言不可以直接承许的,在《未生怨王经》里,未生怨王杀了父母亲,他去见佛,佛就跟他说“父母应杀”,这个字可不能以字面承许的。因此佛陀讲法有四种意趣,我们要了解,待会我们会从《现观庄庄严论》中引出来看。往生极乐的净土法门有净土三经,我们拿两部来说明,第一个《阿弥陀经》我们看《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你看执持名号,一天两天乃至最后一句都可以往生,再引另一部经《佛说无量寿经》它怎么说的:“其上辈者。(上辈者就是上品,上品又分上中下)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出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这是一段经文”,另外一段“佛告阿难,其中辈者,(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虽然你不能出家]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第三段是下品的,“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包括边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你上面都没办法做了]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心专念,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那我们就来讲,以阿弥陀经和佛说无量寿经,这二部经不是相违背吗?可是佛陀讲法不会违背,所以我们就不能依文解义。我们来看现观庄严论对于佛陀所说的经有进一步的说明,现观庄严论上说,佛讲经有了义不了义,不了义经又可区分堪能任许如实语之境,比如说无常,一切有为法皆无常,或者说种如是因感得如是果。还有一类不堪任许唯如实语之经,就引弥勒菩萨所著的庄严经论说,第一个平等性意趣,佛陀讲经有平等性,佛讲说有些人对于有一类的国土产生仰往,对其它国土就会产生排斥。佛讲一切诸佛国土平等。第二种别义,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父母应杀,这个有另外的意趣,不能依字面上的意思来讲。还有一种是别时意趣。第四个彼有情意乐。下面作进一步的解释。第二种别义意趣,如经云,父母应杀,这个经是未生怨王经,他说父母应杀,若诛王净二随行及眷属,彼人得清净。这个父是代表爱支,母是代表十二因缘里的有支。但是爱有包括爱取,爱支和有支。这个国王是染污的识体,是第三支。净二是见取见,跟戒禁取见,这个都可以把它清净掉,随行是轮回所摄的有漏的眼等内六处,眷属是轮回所摄的外六处。不论是内六处外六处,种子是由业烦恼所生的这些,都要把它遮除掉,对治以后彼能得清净,它有这样的意趣,所以不能如言直译。第三种别时意趣。像意指当来之时当得往生净土,而说:若求愿往生即得立生净土之经。不仅仅发愿而已,只有说愿往只有念佛而已,别时是另外当以将来生起善根,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嘛。当你去累积的时候,你发愿往生是别时意趣。[意思是说。所谓「即得立生净土」,并不是指当生,而是指未来世,即指当来之时得往生净土。
        因此由现观庄严论来说明,阿弥陀经和佛说无量寿经来说,佛说无量寿经才可以如言而取,因为你要发菩提心,你取佛说无量寿经来修的话,一定是万修万人去。如果你只拿阿弥陀经来说一念就往生的话,万修没几人去,如果我们引这些经典作比较,以现观庄严论来比较,你还是执着念那么一句的话,你就万修少人去。你发了菩提心念佛,一百人念有没有一个不会往生?不会的。经上是这样讲的。但是你不发菩提心念的话,一百人会全部去吗?不一定。假如你是那个不一定里面的,情何以堪呢?这二种你要选择哪一种?所以这里我们额外的把这个拿出来作个解释。我们了解之后更应当宣扬印光大师所说应该万修万人去,而去宣扬佛说无量寿经,发菩提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我从头到尾有没有说不要念佛?没有啊,我也没有诽谤净土法门啊。即使你是学了菩提道次第,你要求生极乐世界,也可以,而且一定去。而不是说学了菩提道次第,就贬斥了净土法门,你一定不会去,甚至会堕落三恶道。这法门是佛讲的,哪里有好贬低的呢?有些人学了菩提道次第,我菩提道次第很殊胜就贬斥了净土法门。事实上你连菩提道次第的内涵都没有学到。因为无量寿经说了发菩提心一定去的。法尊法师说修行不要讨便宜。我不要生菩提心总有边地吧?这个思想就很奇怪了,谈到这里的话,又说你修的菩提心和我的菩提心不一样。你的菩提心比较严格,我的菩提心比较松散。所以成佛也有严格的佛松散的佛,这都是很奇怪的想法。
        再者印光大师和广钦老和尚都一直告诫要老实念佛,什么叫老实呢?这个要进一步的解释了,我们刚才讲阿弥陀经念佛往生,观无量寿经说发菩提心念佛往生。由此可以说。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不仅仅是念佛,不仅仅念佛的话,那什么障碍你往生?我们的恶业,我们的恶业从烦恼来。你能老实念佛是你有没有调伏烦恼,那个叫老实,而不是一句嘴巴念叫老实。有人说一边念佛一边煮饭。他是一心不乱,他这个叫老实。这个叫现而不悟。比如讲我们二个人讲话,我们也听到旁边有声音。可是你的心没有趣入,这叫现而不悟。以量学来讲,这个叫非量,如果你非量都可以往生的话,就有问题了,边炒菜边念阿弥陀佛,这个叫现而不悟。真念佛一心不乱的话,菜绝对没有办法炒。,真的专注的话,不可能一心二用。如果一心可以二用的话,初地菩萨就可以一个心识缘胜义谛和世俗谛了。他就跟佛一样了。所以一心不乱的话,你对于佛号专注在那里,不会再起第二个念头。不会是炒什么青菜,加盐巴,除非你是佛了。这个是对心所法不了解,用自己意思解释。其实这个叫不老实。然后还说自己一心不乱,这个是乱心。在解深密经里说何为定,一心不乱叫定,于其所缘境不乱。不乱的话你的心只能专注在一个境里,哪有可能缘第二个。除了佛以外,十地菩萨都没有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一下:应该是台湾的能海上师
发表于 2016-12-2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提示一下:网络上公开已知的资料,请不要重复发表。浪费网络资源。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本网站好像没看到此文章哦
发表于 2019-6-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登巴格西能海法师,对汉传净土法门并不了达,有很多错见会误人的,还是别看这本净土新视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6:34 , Processed in 0.03162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