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95|回复: 8

能量不灭是否能解释空性(找人吵架,不喜勿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TABLE width=616 align=center><TBODY><TR><TD align=middle><TABLE width=500><TBODY><TR><TD><P align=center><B><FONT size=4>论空性不能译成ENERGY(能量)之理</FONT></B> <P align=right>&nbsp;黄明德 <P style="LINE-HEIGHT: 150%">学佛的人,不论是修小乘、大乘或密乘,其入门与否,总是以能悟证空性为依据,也可以说是先印证空性为其解脱的关键;其重要性就自不待言了。然而空性是属于证量的东西,本来就不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知见来理会,因此很难透过直接口授的方式去领受,也无法经由思考、讨论等方式来理解或阐明。故而虽然要体悟空性是佛门中的一件根本大事,但这个空性到底是个什么回事?却又是很难解说清楚的。近年佛教界人士多拟议空性即是Energy(能量),陈健民先生独不以为然。他因我略涉科学,嘱我写出对它的看法,于是不揣浅陋,分析空性与能量的异同,来就教于方家。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center> <B><FONT size=3>一、什么是能量</FONT></B> <P style="LINE-HEIGHT: 150%">在讨论本问题之前,自然要先给“能量”下个定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能量好像就是光、热、电等可以亲自感受到的实体;但是“能量”一词,原本是科学用语,因此势必有其确定的意义,可是却至为抽象。 <P style="LINE-HEIGHT: 150%"> “能量”一词,是起源于物理学上的能量不灭定律(conservation of Energy),在该定律的说明上,是就大自然的诸种变迁中,认为有一个被我们称作“能量”的量(quantity)是始终不变的。物理学上,这个量可以以许多型态显现,例如重力位能、动能、热能、弹性储能、电能、化学能、辐射能、核子能、质量能等等;在不同型态下,各有不同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也有人就把这些公式,视为不同型态量的定义)。能量不灭定律中所讲的,就是说不管自然现象如何变迁,其变迁前后的动能、重力位能、热能等等的能量总和是不变的。 <P style="LINE-HEIGHT: 150%">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个定律本身纯然是个数学的关系式,它并没说明能量本质究竟是什么?也没有说能量究竟是什么样子。事实上,在物理学的领域中,对于“能量”的本质并没有下定义,也不必用心去了解。至于“能量”一词所以被使用,是因它牵涉到能量不灭定律,它对描述及了解物理现象时是有其帮助的。其实能量也仅是个抽象的概念而已。 <P style="LINE-HEIGHT: 150%">虽然如此,一旦我们认定某一种现象中的某一个型式的量时,就是能量。我们可以根据能量不灭定律,而找出其他现象中的其他型式的量也是能量。事实上,对于上述各种不同的能量型态,即是因此而确定的。比如用竹棍搅动缸中的水,令水产生了动能,但是稍后缸中的水便又停止了,这是动能消失之故;但能量是不灭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能量必能以其他的型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时若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必会发现水温升高了;因此根据能量不灭定律,水静止时,动能转化为热能,因而确认动能与热能其实都是“能量”。又如以煤气烧开水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以电炉烧开水则是电能变为热能,因而得知动能、化学能、电能、热能等,其实都是能量。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center> <B><FONT size=3>二、能量的特性</FONT></B> <P style="LINE-HEIGHT: 150%">为了比较上的方便,现在把能量的一些特性列举如下: <P style="LINE-HEIGHT: 150%"> (1)能量是一个抽象观念,也没有最小单位。能量的本质是什么?目前我们尚不能了解。 <P style="LINE-HEIGHT: 150%"> (2)能量是不灭的,在量子力学上,这与“没有绝对的时间”(时间的平等性)有关。但能量并非自然界中唯一不灭的量,其他诸如线动量、角动量,乃至电量等,都是不灭的。 <P style="LINE-HEIGHT: 150%"> (3)能量可以许多型态的方式显现,但并非所有的能量型态都被发现了。依照物理学的发展史,每当人类发现能量不灭定律似乎已违背时,即是新的能量型态发现之时。 <P style="LINE-HEIGHT: 150%"> (4)各种能量型态都具有不同的能量计算公式:能量公式是靠实验配合能量不灭定律而推究出来的;其内容不能预测,并非所有能量公式都是已知的。譬如核子能就是一个例子,目前对原子核的强交互作用与弱交互作用并不十分了解。 <P style="LINE-HEIGHT: 150%"> (5)能量与可用的能量是两回事;能量是不灭的,但自然界中可用的能量则日渐减少,例如在缸中转动的水静止后,动能可以变为热能,但是要把热能再转化为动能,而将缸中的水再转动,那是不可能的事。 <P style="LINE-HEIGHT: 150%"> (6)能量在物理上的意义,与在感官上的感受不尽相同:在感官上或许觉得有光、有热、有气,才觉得有能量;但是在物理学上,静止的东西也有能量(即质量能)。事实上原子弹即是利用质量消失后,再转化为光、热及辐射能而发展成功的。 <P style="LINE-HEIGHT: 150%"> (7)能量必藉物体(或光)才产生,真空的地方并无能量。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center> <B><FONT size=3>三、空性与能量相通的特性</FONT></B> <P style="LINE-HEIGHT: 150%">由以上有关能量特性的介绍,便可得知能量与空性是有若干相通的地方,但却也有不尽相同之处。以下先谈其相通的特性: <P style="LINE-HEIGHT: 150%"> (1)周遍性:任何物体不论动静都有能量,与诸法皆含空性相通。 <P style="LINE-HEIGHT: 150%"> (2)抽象性:能量本体是个抽象概念,不可知;与空性是一切法的真实本体,也可言其相通。此外,能量并没有最小单位,不可数;与空性不可测相通。 <P style="LINE-HEIGHT: 150%"> (3)多元显现性:能量可藉光、声、热、形、气等表现,型态虽不同,其能量本质却是一致。这与空性含有诸法,让空性可以藉着诸法显露,但诸法虽变化,并不异空性的这个观点是相通的。 <P style="LINE-HEIGHT: 150%"> (4)不灭性:能量不灭与时间的平等(亦即没有绝对的时间)有关,这与空性合古今是相通的。 <P style="LINE-HEIGHT: 150%">此外,在实修上,悟入空性时,常有光、热、气、震动等感受,似乎空性与能量又多几分相似,但空性与能量仍有其似是而非之处,留待下面再解说。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center> <B><FONT size=3>四、空性与能量似是而非的特性</FONT></B> <P style="LINE-HEIGHT: 150%"> (1)主客合一与对待的不同:在空性中,能所合一,心物一体、主客为一。但能量毕竟是身外之物,在察觉能量的存在时能所为二,主客不为一体。 <P style="LINE-HEIGHT: 150%"> (2)周遍与拘限的不同:时时处处莫非空性显露,感受光明热力时自然是有空性存在,平常无事时,空性也不少,空性并没有时空的界限。反观能量,则必须因物而显现,故拘限于物,真空中没有能量。 <P style="LINE-HEIGHT: 150%"> (3)不可度量与可度量的不同:空性不是六根中事,在主客一体、能所为一时,才能印证,其实它是不可度量。可是当我们要加以印证时,却不必假借外物。反观能量,则是偏于物,虽不可数,但仔细考究的话,它还是可以测知,比如每天吃的食物所讲究的热量卡洛里数即是,又比如用电量若干“千瓦小时”的电能,火药在爆炸时有若干吨黄色炸药的威力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当其测量时,必须假藉外物,不能只由心证,这是和空性不同的。 <P style="LINE-HEIGHT: 150%"> (4)可逆与不可逆的不同:空性没有时空的界限,妙用无穷。能量虽然总数不灭,但是可以使用的能量却日益减少:已辐射出去的光不能收回,已消失的质量不能再生,这是可想而知的,也可以看出两者显明的不同处。 <P style="LINE-HEIGHT: 150%"> (5)本质一元与多元的不同:空中含有诸法,诸法也各本于空性,其空性并没有不同,我们无从加以取舍。反观能量,则有许多的不同型态,在不同型态的能量上,却又不尽相同。比如火有化学能,物体有质量能,两者虽同为能量,但火可烧掉物体而成火烬,火与物体及灰烬如果说它是“相同无二”,这是很难令人接受的。另外,又有一种型态的能量可以破坏另一种型态的能量,这在空性中是没有的。像电能可以百分之百化为热能,可是热能却无法百分之百的转为电能;就能量的本体上看虽是相同,但是若说电能与热能无二,却又不尽然。所以在能量的不同型态下,其间是略有其差异的,这一点与空性的一元无二大不相同。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center> <B><FONT size=3>五、结论</FONT></B> <P style="LINE-HEIGHT: 150%">综合以上的比较,将可得知,能量与空性确有许多的相通特性,但是两者却也有不容混淆的不同点。换句话说,就能量与空性的相通点上来看,并不是能量所独有的,所以不能把空性当作是能量来论断。比如就周遍性而言,万有事物不论其动静,皆由原子、电子、中子所构成的,岂可说原子、电子、中子即是空性?就抽象的本体而言,生命、时间都是抽象的东西,难道我们能说生命或时间就是空性吗?就多元显现的立场而言,生命是以各种不同的型态显现,犹如百花也有各其不同的形态显现一样,我们能说生命或百花就是空性吗?就其不灭的观点来说,时间、线动量、角动量、电量等皆为不灭,但我们不能说它们就是空性。如果就感受上的同时发生而言,那么,雷声闪电原本是同时发生的,但雷声并不就是闪电。 <P style="LINE-HEIGHT: 150%">古德道膺法师曾说过:“第一莫将来,将来都不似。”若想要把一个超离言语与形相见解的空性,用可以了解的实物或概念来解释,那毕竟是不可能的。如果勉强要以能量作为空性,让学人存有一种可以把持的见解,而认为有光、有气、有热才是空性,这未免存有取舍的关系,失之尊贵,当非空性本意。因此能量不是“空性”,空性不可译成“能量”。但空性并不舍弃能量,如果我们能以能量与空性的相通特点来看空性时,将可破除一些妄执了。 <P style="LINE-HEIGHT: 150%"> </P></TD></TR></TBODY></TABLE></TD></TR><TR><TD align=middle></TD></TR></TBODY></TABLE>&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logo.js">&lt;/SCRIPT></P>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P>网站<A href="http://wisdom.net9.org/fxkx/fxkx07.htm">http://wisdom.net9.org/fxkx/fxkx07.htm</A></P><P>呵呵,这种帖子可以贴吗??</P><P>不行就请删了吧!!</P><P><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3.gif"></P><br>[此帖子已被 月之辉 在 2004-8-9 19:10:11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8-9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宋体>何谓五蕴皆空?</FONT> <P><FONT face="隶书,宋体,verdana, arial, helvetica">‘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它们包括了所有无常的现像,即所有物质与心灵世界所有事物与观像。 <BR><BR>  ‘色蕴’包括了我们之以眼见到的、以耳听到的、以鼻嗅到的、以舌尝到的及以身触到的事物。山、河、你、我等,包括这些事物的频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及质感,全都属于‘色蕴’的一部分。‘色蕴’也可以说是物质世界的万物。 <BR><BR>  ‘受蕴’是指心识中的领纳感受;当心识接触上一件事物时,‘受蕴’便会运作而对这件事物生起乐受、苦受或不乐不苦受三种反应之一。 <BR><BR>  ‘行蕴’是指心识中除了‘受’与‘想’这两种功能以外,所有其他的功能。如感情及心理活动等等,例如:专注、信心、嗔恨、妒忌等感情或心理活动,也包括了其他即非‘色’,也不属于心识的现像,如:时间、生命等等。 <BR><BR>  ‘识蕴’是五官之识与心识,即眼的知觉、耳之知觉、鼻之知觉、舌之知觉、身之知觉及心之知觉。 <BR><BR>  ‘色蕴’统指物质,其余四蕴统摄了精神世界。加起来,它们包括了宇宙中一切万事万物在内。要知道甚么是‘自性皆空’,必须对‘自性’的定义有所了解。如因一件物品是有‘自性’的,也就是说它的本质是‘真正存在’的,而且是单独地存在的。‘真正地存在’是指弋的本质与它的面目表相是一样的,而且经透观察是可以的确肯定它的存在的情况。‘单独地存在’是指客观地存在而并不依赖主观因素而存在。这几点开始时并不容易明白,必须细心推敲思维。 <BR><BR>体悟欲修证般若空性的大乘行者,应该去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并非真正而单独地存在的。 <BR><BR><BR> 首先是从‘色蕴’说起,因为只要能参透‘色’序‘空性’,其他四蕴之空性本质也是同样的道理了。 <BR><BR>  有些人以为‘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这是一种邪见。他们认为善恶、因果也都是不存在的,什么都是不存在的,这个见解把‘空性’误解作‘无’,这并非‘空性’的意义,同时也是不符合佛法的。而一般人的凡俗观点则视一切事物的真正体性为实有,这也是错误的。‘空性’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并无自性,并非以个别地与客观地存在的方式而存在。这一点比较难说明,必须在听了以后反复思维推论方可明白。有关‘空性’之教理,若要研学,必须小心要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可出错,否则去到经文中后面部分时,会生出极大的错误见解! <BR><BR>  我们以‘色蕴’的‘空性’作为例子:比如我面前的这个茶杯子,它是一个实物,所以属于‘色’的范围之内,一般的俗见视它为有自性地存在的茶杯,也就是说它的体性向来就是茶杯,如果我们推前去想一想,它本来是什么呢?它本来是陶泥,加上水份,加上人手加工与烧制过程,最后我们见到成品时就叫它为一只茶杯,这茶杯到底是什么呢?这茶杯节体性与身份到底在哪里?茶杯是陶泥吗?是水吗?是加工的过程吗?都不是!陶泥并非茶杯,只是原料!水也不是茶杯,加工的过程也不是茶杯。若果同样的陶泥、水、制作对等造出一个略矮身、略宽的形状,它就不是一只茶杯,而是一只碗了,但大家去想想:既然似乎这形状决定了它是茶杯这是碗的话,茶杯是否就是指这个形状呢?如果以同样形状的物品放酒进去,大家就叫它为酒杯了,那茶杯去了哪里呢?在装茶的时候它是茶杯,装酒的时候它是酒杯,那么节话,它的身份又不是取决于形状了,那它是否取决于所装东西呢?明显地,茶杯与茶并不相同,茶杯并不存在于茶液之中,我们到现在,还没找到茶杯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把这茶杯打砰来研究,还是找不到茶杯到底在哪里,是在这个碎开了的杯柄中吗?是在这块碎片中吗?是在这个杯盖中吗?都不是!茶杯并非指某一个部分,所以茶杯并不存在于某一块碎片中,也就是说:茶杯并非我们称为茶杯的这件物品的组成部分、茶杯节体性并不存在于它的任何组成单元之中。你没法拿着一块碎片而说‘这就是茶杯!’碎片只是茶杯的部分,并非茶杯!我们把所有的碎片放在一起,它们的总和与原来的茶杯并无分别,如果我们去研究碎分节重量总和、质料成分等等,都是与原来的茶杯是一样的,这是否就是说:组成节部分之总和等于茶杯呢?如果我们把碎片黏起来成为一只碗的模样,它们的总和并无不同,但也就不是茶杯了。从另一方面去惟论,假设我们有十头牛,它像的总和也就是一群牛,不可能是一群羊!刚才我们已说过:茶杯的一块碎片都不是茶杯,一堆‘不是茶杯’的总和不可能等于一只茶杯,我们只能说它们是一堆茶杯的组成部分,但不能说它们就是茶杯的本身!我们可以用上一生寻找,都不能找到茶杯节个别存在的体性! <BR><BR>  换一个对像来研究:衲叫做罗笙登杜,这个罗笙登杜的自性身份到底在哪里呢?如果罗笙登杜是真正如我们的想法这样地存在的话,他只可能是以回种情况之一而存在: <BR><BR>  (1)罗笙登杜是这个身体; <BR>  (2)罗笙登杜是我的思想知觉 <BR>  (3)罗笙登杜是我的身体与心的总和;或 <BR>  (4)罗笙登杜是这我的身体与心的总和以外的东西。 <BR><BR>  除此以外,逻辑上并无第五个可能性。如果罗笙登杜真的存在,他只可能以以上四种方式之一而存在。我们逐一去查究: <BR><BR>  如果罗笙登杜就是我的身体,他是这身体的某一部分呢,还是所有部分的总和呢?如果说他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的话,你可以指出那一部分是他吗?罗登杜是我的头吗?是我的脚吗?是我的肺吗?透过一步一步的筛证,可以看出罗笙登杜并非身的某一部分。既然身体的一部分都不是罗笙登杜,它们的总和也没可能会是罗笙登杜,因为一组非罗笙登杜的东西总和逻辑上不可能成为罗笙登杜,正如十头牛加起来绝不可能会是牛以外的一种东西的结论一样。 <BR><BR>  如果罗笙登杜是我的思想知觉的话,在提到我的思想的时候为何我们要说 ‘罗笙登杜的思想呢’?如果我就是这个思想知觉,那就无需以‘我的思想’来标志它了。思想知觉还分为眼识、耳识等六识,如果罗笙登杜就是知觉的话,由于知觉有很多种,那就等于说有很多个罗笙登杜了,这也明显地是不合理的。 <BR><BR>  如果罗生登杜不是这身体,也不是知觉,那身体与心(注:知觉)这两种 ‘非罗笙登杜’的成分加起来之总和断不可能是罗笙登杜,所以罗笙登杜也不是身体与知觉之总和。 <BR><BR>  既然罗笙登杜并不存在于身体中,也不存在于心识知觉中,也非此二者之总和,那他是否存在于此二者以外呢?假设没有了我的身体与知觉,那还有甚么罗笙登杜可言呢?可见他也非存于身体与知觉以外! <BR><BR>  我们刚才用了茶杯及罗笙登杜这个人作为参思‘空性’的对像,但其他的万事万物之‘无自性’的存在方式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透过同样的方法去禅思它们的‘空性’本质。 <BR><BR>  前面已经说过,物质(‘色’)并非不存在,而是无自性的,它们并非我们所想的不依条件因缘,独立自存的实在个体,说‘即色是空’并不否定依各种因缘而形成的物质之存在性。既然说‘色’是并非自性有的,并非独立自存的实在个体,那他们是以何形式存在的呢?他们的存在依赖于心念中假定为能安立的相及立名。天上的彩虹似竹米十分实在,有着自已的形相,色彩,距离等等,但若去寻找彩虹,会发现它是寻不得的,文只是依赖阳光,水分及观者之距离等因素方可存在的;同样地,我们的身体依赖着身体的各部分之组合现相而存在,它只是在我们意念中的一种现相,并非自性有的实体,所以是不能寻得的。 <BR><BR>  ‘色’同时依赖立名方可存在,例如大家把我称为寺院的方丈,在安立了 ‘方丈’这个职衍后,我就成为了‘方丈’,在未立这个名之前,‘方丈’并不存在,在立了‘方丈’这个名后,‘方丈’就存在了,这个‘方丈’的存在依附于大家立名的过程,没有立名,‘方丈’并不存在,我的肉体并非‘方丈’,我的思想也不是‘方丈’,这个‘方丈’是不可寻得的,只赖于立名,在立名后,这个‘方丈’才存在,大家见到他时会说:‘呀!方丈来了!’所以,万事万物是以立名之形式而存在的。 <BR><BR>  以刚才的茶杯作例:我们已经反复说明了,不论如何寻找,茶杯的个体性并不能寻得,茶杯只是陶泥配合水份及烧制与造形等过程之组合,再加上我们的命名为‘茶杯’,它只是如此地存在。没有堪能安名的基础——陶泥,水份及制造各种因缘,茶杯便不存在;即使有了这个因缘而起之物,没有了命名‘茶杯便不存在;即使有了这个因缘而起之物,没有了命名‘茶杯’这概念,‘茶杯’还是不存在的。 <BR><BR>  我们在六道轮回中经历无教生生死死,是因为因果与业力的牵引之下,在过去造了业因,就必定会受生而感苦,同时又做了新的因,将来还必定会继继受生;综合这些业因,不外乎由身体,语言及意念所造作的,而这些身,语,意作业不外乎由贪贪嗔嗔痴所引发,这三毒(即贪贪嗔嗔痴)归根究底乃由我执而生的。在渐渐体悟我们所最为珍爱的身体之本质为‘空性’的过程中,我们对它的执恋也会自然退灭,种种烦恼也故此会消退,渐渐地,我们所有的痛苦的根源——我执与无明——会被拔起,从而体验到自在之境。 <BR><BR>  我们的痛苦,轮回生死等都源出于我们执取‘我’与其他事物与现像为有自性及实在地存在的这种错误的看法,要由轮回中解脱,必须看透体悟到万事万物的真实谛——它们的真正体性只是依附缘起及名相而存在的。如果不能生起甚深妙之‘空性’正见,即使具备了菩提心等方便,亦不能成就解脱或佛果位, 故此,此‘般若空性’智慧是我们用作对治我执的方法,斩断轮回的慧剑。我们的痛苦与轮回源出于竹找们对事物的一贯错误观念,以为它们为实有,由这个‘我执,执取一个本无自性的‘我’为实有的生出了贪念,嗔恨,甚至继而作出或说出种种业因,最后受到业果之报而体验痛苦与不停的生死轮回,不能超脱。一旦能体悟了‘我’的‘空性’本质,我执即得以断除,轮回生死这个循环之枷锁也被斩断了。 <BR><BR>  大家单单听衲所说的并没有用,必须自已细心参思观察:这个‘我’到底是在那里?必须列出所有的可能性,然后逐一推敲,到最后会发现这个我们一生以来,或者应该说是从无始生死轮回以来,我们执恋的‘我’,并不能真正寻得。这个‘我’,以及一切万事万物,只不过是很多元素的组合,加上我们给他们的名相标志而存在的,并非个别地,客观地,有自性地存生。我们一直执取‘我’ 为实有,其实这个‘我’只是依附着因缘组合及我们之赋予名相才得以存在的; ‘我’并非不存在,只是说‘我’并非以我们一贯所以为的实在方式而存在, ‘我’是无自性,依缘起及名相而存在的。这个才是‘空’的意思,‘空性’是 ‘无自性’的意思,不是‘无’或‘不存在’的意思!执取‘我’或其他事物为自性有地存在的,是错误的见解;但若以为它们实际上并不存在,也是一种错的见解!万事万物只是因缘之组合加上我们给予它们的名相概念,并非客观存在的个体。我们刚才说过的茶杯为例:一般的见解视它为自性有——一个客观地存在的个体,若我们去参思观察会发现它的自性并不能寻得,它只是依损着陶泥,水,人工及烧制过制这些缘的组合,加上我们的概念‘这是一个茶杯!’才得以存在的;没有了缘起(即上述因缘之组起),它便不存在;没有了安立名相(给予一个名相概念)它也不存在。又如我们刚才以罗笙登杜这个人作为例子,细心参思以后,我们发现了罗笙登杜既非这肉身,也非思想知觉,也非二者之总和,我们找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罗笙登杜,他必须依附这身体及思想的组合及大家安立各相:‘这位是罗竹生登杜!’这过程才得以存在,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空性’,即‘无自性’的意思。依中观应成派的正见,万事万物皆非个体,皆无自性,它们都是依缘起及安立名相而存在的,但却并非说它们并不存在。 <BR><BR>  大家或许会觉得不太明白,这是很正常的。‘般若’是佛法中究竟之教义,并不容易略听即悟,必须反复思惟中,分析与辩论才能得以明白文字上之意义,还要再禅修方能真正地通达它的心义,所以大家不必太介怀暂时未听得明白,必须假以时日,深入参想。 <BR><BR>  大家若去修思‘般若空性’,必须依止明师而修学,在生起矛盾或疑惑时,向老师提问以释疑,直至对所教的内容真正消化了为止,否则不易生起正见,甚至会以为万事万物根本不存在这种断见。 <BR><BR>  大家真的要去修参‘空性’慧的话,单靠听经是不够的,必须参思‘我’与 ‘法’(一切现像)的本质,以智慧分析寻找这个‘我’到底是否能寻得,是在身中?在身外?在思想知觉中?在思想知觉以外?依此观察禅修,我们会得知这个‘我’实际上不能寻得,逐渐地这个实实在在的‘我’的概念会消退,然后我们把心念止住于这种体验之中,一旦这种体验开始消灭时,又重复之前所作之观察,这种以观察及专注交替的修持就是‘止观双运’,观察分析的禅修称为 ‘观’,专注于所得体验中而不另起他念叫作‘止’,所有的佛法章题,例如生死无常,因果业报等,我们都必须以此止观双运的方法来达致体悟,但起初修持的时候,我们并无能力去修‘止’,故此只可尽力而为而已。要修‘止’,就必须成就禅定,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单单教授修禅定的方法,恐怕也需几日几夜,要去修成禅定,更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闭关专修,所以我们不可能在这里马上教授,大家可以找机会去研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论著中有关修定的章节。 <BR><BR>  观自在所说的‘即色是空’正是说所有物质皆非自性有空,而是依附缘起与立名方有的。 <BR><BR>选自大藏寺法台祈竹仁宝哲:甚深微妙--《般若心经》释义开示</FONT></P><P><P><FONT face="隶书,宋体,verdana, arial, helvetica">__________________<BR></FONT></P>
发表于 2004-8-10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04-8-1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能量怎么能解释自性无生,有生就有灭嘛,怎么能解释非来非不来,
发表于 2004-8-1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能量和空性,实在是差别极大的,居然能混起来说,也真能见到说者的佛学基础了。</P><P>依现有物理学的诸种(如)“(能量)不灭”的理论,顶多说到佛教里的“色蕴”,于“有为法”上尚缺“受、想、行、识”,更无论“无为法真如”了。</P><P>至于色蕴(甚至心法)的无常,普通人也能在生活中窥见一二,那种“不灭”的理论,又哪里超过了凡夫的庸常之见呢?!</P>
发表于 2010-2-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圆满的能量中无所不有。
发表于 2010-2-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宁玛巴 于 2010-2-9 16:52 发表
大圆满的能量中无所不有。

太深奥了,请举例说明。
发表于 2010-2-1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什么可吵的。看标题就不看内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4:25 , Processed in 0.03390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