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99|回复: 2

掌中解脱有没有看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有这样一段,说现在是教期,证期已过。不知有没有记错?
发表于 2008-5-2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 师兄没有记错,《掌中解脱》第九天,关于暇满的内容有此说。是呀!为什么说已进入教期了?难道已距佛涅盘3000多年了?
发表于 2008-5-3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能海法师讲解《宗义宝髻》中有关于闻思修说:
  1、为什么要提闻思修呢?
因为一般我们都误以为闻思不是修。事实上,所谓闻思修的第3个「修」是指修所成慧,是以禅定为主,即以禅定修成的称为修所成慧。虽然闻思不是修所成慧,但是它可以转化我们的烦恼,故说闻思为修,也没有过失。这样就可以避免“修定是修而闻思不是修”偏执一面的认知。
参考《广论》P53-1——
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所成,然许是修,有何相违。若相违者,则诸异生未得初禅未到定时,应全无修。以欲地中,除说已得入大地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
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就是透过听闻教理,所生起的觉受,而这个觉受即是以建立正确的见解调伏烦恼为主,虽非修所成慧,然许是修,有何相违?假设说闻思不是修,修所成慧才是修,即成相违。因为,在「初禅未到地定」时,才称修所成慧,而我们却狭隘的把修所成慧定义为「修」,那未得初禅未到地定的诸异生,应全无修。这样会造成一种错误的观念--闻思与修没有相关。以欲地中,包括欲界六天,除说已得入大地时,(“大地”是指上二界,即除了已经证得上二界),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其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在《广论》P53-6有提到: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因此,若认为闻思不是修而修所成慧才是修,则会产生很大的疑问,故引《广论》特别加以说明。
2、为什么一定要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呢?
以小乘来说,一定要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才能进入资粮位。所谓『无虚伪的出离心』是指依教依理思惟,乃至任运生起的出离三界之心。虽然说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是进入资粮位的标准,但是出离心还要透过能取能舍的智慧去严守戒律才能生起。这里为什么要提到无虚伪的出离心呢?
参考世亲菩萨《俱舍论》的注释:
戒律以发心的不同而分为三:怖畏戒;正愿戒;出离戒。
① 怖畏戒:即为担心缺乏衣食、活命资具,或失去他人的恭敬,或怖畏天敌的逼害或怖畏堕恶趣及受难忍苦处等,而去求戒。
以修学佛法来讲,真正怕堕三恶道才能得到怖畏戒,如果没有修学念死无常与业果,根本不可能生起怕堕三恶道的心,此心没有生起来而去受别解脱戒,说实在的也得不到怖畏戒。
② 正愿戒:以希求人天福报和世间善趣的安乐,而发心求戒。
同样道理,如果没有修念死无常和业果,没有依希求人天福报和世间善趣的安乐而守十善业之发心去受别解脱戒,也得不到正愿戒。
③ 出离戒:以深信因果的心,对轮回痛苦生起如量的厌离心,渴望真正解脱的殊胜安乐发心,而如理所求之戒。
欲得到出离戒,不仅要有念死无常与业果的基础,还要生起厌恶六道轮回,想要脱离的出离心。如果没有这个出离心,要得到别解脱戒的律仪戒--出离戒,是不可能的。
前二种戒并非由希望从六道轮回中解脱之出离心所摄受,所以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只有第三种的出离戒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
虽然别解脱戒分在家与出家,但是如果没有无虚伪的出离心所摄持,要得到别解脱戒都是很困难的。
在末法时代,有很多人是否因为生不起如量的出离心,而无法得到别解脱的戒体呢?智贤论师以其无垢智慧观察后回答说:「虽然想求别解脱戒,但因为生起的不是出离心,而是愄惧恶趣痛苦或者是需求人天福报而发心,故在持戒清净的僧众进行如理如法的传戒,清净的羯磨师至始至终传羯磨仪轨后,仍只得怖畏戒或正愿戒。但如果以后在自力或者他人帮助下而生起出离心(“自力”是指透过自己的思惟力而生起;“他人帮助”是指教导他人生起出离心的教授或者教诫等。),以前所受的怖畏戒或者正愿戒立即转变为别解脱戒。所以若无出离心而真正的比丘、比丘尼或者沙弥、沙弥尼等七众弟子都难以存在,受戒、结夏安居等都徒存形式,最多仅能得到人天福报而已。」
参考《俱舍学》P251-1——
学佛的行者,渐次经过这些位次,而向证悟。而修行的方便加行,最初应做之事就是住于清净之戒,而勤修三慧。
参考《俱舍学》P251-2——
行者当就实践之道时,首先得把身心清净,所谓身器清净是也。因此而有身心远离、喜足少欲,以及四圣种之三,为之三净因。
5-T01
资粮位最初应该要做的事是住于清净之戒,实践三净因:即身心远离;喜足少欲;四圣种。
① 身心远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修念死无常、三恶趣苦,尤其要透过皈依与业果的修学,来断除对现世的贪着。因为身心远离,首先要远离一些障碍我们修行佛法的往来恶缘,这个我们称为『身远离』;尤其最重要的是要断掉非理作恶即不如法的思惟,因为我们所产生的这些不如法思惟,完全来自于对现世的贪着及未解六道轮回的可怕。也正由于我们对现世的贪着,才会作一些障碍修学佛法的事情。因此,修念死无常等等,不仅可以遮挡我们贪着现世的思惟力,而且还可以让我们思惟六道轮回的可怕生起出离心。
② 喜足少欲:有修念死无常等基础,就可以生起喜足少欲之心。因为『喜足少欲』是对现世的快乐渐渐厌恶与远离。进一步来讲,我们即便转生为非常享受的天人,当福报享尽而堕到三恶道轮回生死时,也会因恐惧而产生远离之心,这样就一定会少欲知足。
③ 四圣种:所谓『圣种』是指因少欲知足而令行者生起求圣道的欲望。也就是说少欲知足的同时,而能住于四圣种。有关『四圣种』参考《俱舍学》P252-5——
四圣种为:衣服喜足圣种、饮食喜足圣种、卧具喜足圣种、及乐断修圣种。
由于修学了念死无常、六道轮回的痛苦,令我们对衣服、饮食、卧具等产生餍足,欲追求圣道,断除贪着现世、轮回生死的恶因,所以我们定会『乐断修圣种』。
翻回《俱舍学》P251+2——
三慧为闻慧、思慧、修慧。闻慧为由于见闻经教(于诸法缘起的差别相)而成之慧。思慧为由于思惟道理而成之慧。修慧即由于修习禅定而成之慧。
(释):
三慧为:闻与闻所成慧;思与思所成慧;修与修所成慧。
①闻慧:由于见闻经教(这里要加一句『于诸法缘起的差别相』)而成之慧。诸法的缘起有分有为法与无为法,以《俱舍学》来讲,就是指「五事」,即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见闻缘起诸法的差别相,譬如在资粮位特别要修学「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学习身为何是不净?受为何是苦?心为何是无常?法为何是无我?透过对这些教理的听闻而生起决定的智慧,称为『闻所成慧』。因此在这个阶段,就要确立正见。何谓「确立正见」?即了知我们以前所思惟、所追求的都是痛苦的因、都是轮回的因。确立此正见后,再透过思慧去思惟它,坚固我们的见解。
②思慧:我们要透过见闻诸法缘起的差别相,审察思择「四念处」等教理而生起决定的智慧,称为『思所成慧』。在这个阶段,透过思惟所确立的正见会逐渐成为一种惯性,从而使我们的见解更加坚固。
③修慧:我们透过闻思以及依闻思所抉择之理,修止或者修观,证得诸法缘起差别相。在这个阶段是依得止而证四念住的,所以称为『修所成慧』。从修慧到修所成慧有分得止、得观,一直到止观双运。
为什么我们要把闻慧、思慧和修慧配合起来讲呢?因为有些大德在字面的表达上是把闻慧、思慧与修慧分开了。
参考《俱舍学》P251-5——
将此三慧,就行者之位次而分别,即五停心为闻慧,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为思慧,暖以上为修慧,无漏的正智也属于修慧。
由此可知,他将五停心定为闻慧,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定为思慧,暖到世第一法定为修慧,依这样的文字表达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再探讨的。我们要知道何谓修?
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P45+6——
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
(释):
世间所言之「修」,以资粮位来讲,透过对四念住等教理的学习以后,如法思惟,了知身念住是以修不净观来对治贪的。为什么要以修不净观来对治贪呢?因为不净观或无常等是对治「常、乐、我、净」,而我们却执身体为净,对它产生了贪着,所以修身体的腐败相即三十六种不净物,而让我们对它产生厌恶之心,依此对治贪着。然而仅修不净观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要解脱成佛,还必须依靠这个身体,所以当我们修不净观而排斥这个身体时,就要进一步推寻理解,身体的不净来自于哪里?——我们所造的恶因,而恶因又来自于哪里?——我们的烦恼与业。如果让我们对身体不再产生贪着,就要对治烦恼,依这个不净身继续修行,成就清净之身。
因此『于善所缘』即以所学的教理为所缘来对治我们的烦恼,依闻所成慧思惟观察,了知以前的那种贪着是错误的,如此于见闻经教有所理解后,我们才会逐渐转化以前的习气与思惟力,而能『令心安住』,安住在哪里?安住在我们所学的教理上,令心不随过去的烦恼而转,不随过去的非理作意而转,这样才能保护『修习所缘行相』。修习身等四念住的目的是要对治烦恼,所以保护这些所缘行相,是名为『修』。由此可知,闻与闻慧是修,思与思所成慧能坚固我们的见解,当然也是修,所以不能把「修」执得太狭隘。
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P54-3——                                                                                   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此意是说:我们不要把「修」执得太狭隘,好像只有修所成慧才是修。修所成慧是修确实没有错,但那是在修止、修观基础上的所成之慧。因为学习闻与闻所成慧、思与思所成慧之义理是让我们将来能够得到这个义理所说的正见。闻慧能够让我们得到正见,思慧能令我们的正见坚固。因此从修所成慧到正见不退一定要透过止、透过观。此处引用《解深密经》来说明:
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P336-6——
如《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释)
此意是说:我们依闻思所得之果一定要透过止观,才能称之为修所成慧。再引用《俱舍论》来说明:
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P13-4——
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除其教证二圣教外,别无圣教。教正法者,谓是抉择受持道理修行正轨。证正法者,谓是如其前决择时,所决择已而起修行。
(释)
教之正法是要透过对闻思所决择义的反复串习而得到正见;证之正法是令我们所抉择的正见不退。因此,把闻与闻慧、思与思慧列为修是合理的,而把修局限在止观的说法,显然过于狭隘。如果说修止观才算是修,那么只有色界以上得定的有情才能堪称为修,而欲界的一切有情则无法修行。这种讲法就会与佛陀到人间宣扬佛法有所相违。所以,不应把「修」作片面狭隘的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08:43 , Processed in 0.03098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