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92|回复: 10

[建议]说说“承许”这个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不知道词源如何,反正最近颇为流行了。</P><P>承字,无认同许可之义。字形从手举物,本意托举,引申出承担、蒙受、接续三义。</P><P>承和认搭配,仅有一个词,承认,这个是并列合成,承指承担、承当。无认可、许可义。</P><P>法尊法师译文,多说唯识师“许”或“不许”、中观师“许”或“不许”,是文言的词法,如果要用现代汉语模式,采用双字词,建议采用现有词汇,实在不能表达,才造词,造词也宜比较深刻理解字义,以免形成约定俗成而又不太通顺的准现代法相,后人就辛苦了。</P><P>许,其实就是许可、认可。不必另外造一个词。</P><P>“承许”一词,用来表述认可之义,懂古文的,会觉得十分别扭。构词是比较不合理的。</P><P>希望大家能多重视汉语的纯净。</P><P>&nbsp;</P><P>&nbsp;</P>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最近见到,不少藏文颂文当代的专业或业余译者翻译,译经功德其大无比,但就世俗文字说,为了凑字数的缘故,文白混杂,也很难历久不衰,因文不顺,令义难行,这个不是小问题。<br>[此帖子已被 有名无实 在 2004-8-8 11:14:56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8-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其实我觉得对于翻译,古文或者现代白话文都可以,关键是翻译准确、符合原意就行。现在很多人认为只有翻译成文言体才会真正流传下去,我不这么觉得。文字就是符号,如果能帮助我们理解文义就好。但如果半文半白可能会不太好。个人想法而已。</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P>同意。</P><P>语体文和白话文都好。杂起来不好。看上去好像“I服了You”,历史上有这种教训的(大概是元朝时候?很多硬译,很难流传下去)。</P><P>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比较容易掌握,其实,除非真的吃透古文、采用白话,否则很难写出比文言更准确的现代汉语,更不要说把浩瀚法相,加以“现代化”了。</P><P>佛法靠语言代代相传,这是个命脉,马虎不得。</P>
发表于 2004-8-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P>也说『承许』</P><P>『承许』这个词和尊法师所用的『许』的含义基本一致,并非古已有之,但也不见得是今人捏造的,清代的小说口语中这个词就十分流行,如《雪月梅》第五十回『佛菩提慈灵普救度 雪月梅封赠大团圆』中所云:【老夫人道:“这是我不叫声张。我们<A name=0></A><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0000ff>承许</FONT></B>亲家送到你哥哥衙门,只住了五六日……】,大概就和应允、承认、许可的意思差不多。近代格鲁诸师也多采用——或者说诸师的译者也多采用。</P><P>隆莲法师的《入菩萨行论广解》中说:“心如狂象醉傲难调,自所<A name=0></A><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0033ff>承许</FONT></B>专修之法,心所缘境犹如大柱,云何能系心所缘令不从逸,即应勉力为之,常应如是练修也。”</P><P>昂旺堪布文集的《缘起赞》中说:“若见内外诸法实有,则<STRONG><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0000ff>承许</FONT></STRONG>太过”</P><P>二世达赖喇嘛所作《印度宗派之舟》中说:“大乘宗派的定义是持佛教宗派而又不<FONT color=#0909f7><STRONG>承许</STRONG></FONT>外境真实有。这个定义非常明确,因为大乘宗派都不承认外境真实有。唯识以及中观顺瑜伽行派都不<STRONG><FONT color=#0000ff>承许</FONT></STRONG>(在世俗谛上)外法离心而有,唯识宗认为外法是不真实有,非离心有外境。中观应成派与中观自续部虽说外法是有,并非讲外法在胜义中是真实有。早先印度各大乘师分成两派:唯识宗和中观宗。”</P><P>至尊上师夏坝仁波切的《兜率天上师瑜伽法》说:“因此,念诵宗喀巴大师祈祷文的加持力,是比任何一个深奥、灵验的咒加持力大十倍、百倍,这是许多上师所共同<FONT color=#0033ff><STRONG>承许</STRONG></FONT>的。”</P><P>当然,这个词于今渐有泛滥之意,喇容五明诸堪布的著作中更是大量采用,我觉得这个词对比“许”来说要更容易明白,音韵字节上看起来也舒服一些,在不违愿意的基础上应该可以风行,至于汉语的纯洁性——汉语其实早就已经参杂了大量的外来词,这个任务还是留给语言文字专家来作吧……</P><br>[此帖子已被 喜饶让波 在 2004-8-8 12:50:58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P>所举《雪月梅》里面的承许,不是认可的意思啊。是答应的意思。这是顺的,许字在这里不表示认可,表示承诺。其实是近代小说、杂剧等多见的两个字,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P><P>表达认可和许可,还是不要用“承许”为佳。因有现成的词可用。</P><P>隆莲法师的承许,个人理解是含有传承之义的,自所承受的传承中许可以此法专修。</P><P>下面的引文中所见承许,个人理解是本文所讨论范围内的事情,宜以许可或认可代之。</P>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P>另外,要对喜饶师兄的博学和严谨表示一下敬意!</P><P>但外来词和不合理遣字造词不同的。呵呵。;)</P>
发表于 2004-8-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有名无实</B> 发表于 <I>2004-8-8 11:51:32</I> :<BR><P>另外,要对喜饶师兄的博学和严谨表示一下敬意!</P><P>但外来词和不合理遣字造词不同的。呵呵。;)</P><HR></BLOCKQUOTE>谢谢有名无实兄的提醒,隆莲法师的《入菩萨行论广解》中字句是解释入行论原文颂子的,不是传承的意思,另,愚以为,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在于大众对他的认可和使用程度,所谓“约定俗成”,如果不违原意且大家乐于认同、使用,何妨就用此词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只能建议一下,效果如何,只有佛菩萨知道了;)
发表于 2004-8-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个人觉得这个词的译解不算生硬,也有必要这样造词,因为白话文中的词语太贫乏了,根本不够表达很多深层的意思。新译的文白夹杂算是一种尝试吧,目前看来效果可能尚待改进,我想,“承许”(承认、许可)这类的名词可能就是可以借鉴的方式。词语的单音节向多音节“进化”,好像也是汉语的大体的趋势吧。</P><P>说说外行话:)</P>
 楼主| 发表于 2004-8-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P>双音词的造作,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了。后来的双音词的增加,跟佛教译经关系也很大。这是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P><P>赵朴初老会长曾经说,离开佛教,现代中国人没有办法讲话。如果认真找,可能找出四成词语源自佛典和佛教。只是因为沧海桑田,现在人们已经忘却了它们的佛教本义,连学佛的人看到他们,也反而觉得不及英语好理解。(真不是滋味啊,里面有很多人为因素。)</P><P>其他的双音词来源好像有,变文、小说、杂剧、演义、民间曲艺、方言。</P><P>另外有一部分是从日本传回来(反哺)的。这部分是由近代赴日本留学的一大批人,其中有些象鲁迅先生,提倡白话,他们的著作里面有不少取材于日文汉字的词语。</P><P>再有一些就是近代科技生活用语的外来语了。瓦斯、盘利西林、梵阿林、西门汀等,但是渐渐都由更纯的汉语词语取代了,比如煤气、青霉素、小提琴、水泥等。</P><P>我也是外行,只是可能从小养成了习惯,对于语言和词汇,特变过敏。有语言洁癖。(自己的文字就经不住推敲。)</P><P>呵呵。:)</P><br>[此帖子已被 有名无实 在 2004-8-8 13:02:59 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5:26 , Processed in 0.0349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