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听闻九兄如是说:大乘种性行者必是菩提心与出离心同时生起,如若出离心先行生起,必堕为小乘行人.大意如此,九兄没有异议吧?
恕在下寡闻,如此说法竟未曾听说,此方为头遭.顿时提出疑问.后经过长达一月的断断续续的争论和思索,得出如下结论,还请九兄指教.
一.出离心的释义:希求了脱生死的心.此中分二——A.唯求自利解脱的心,即小乘出离心;B.一切众生(包含自己)皆须出离的心,即大悲心.
二.生起真实无伪的小乘出离心,昼夜唯求自己得解脱,即入小乘资粮道.如生起一切众生皆须出离的大悲心,则是修菩提心的支分,此时尚未入大乘道,但可视为趣向大乘道的行人,非小乘行者.
三.出离心和菩提心同时生起的行者有没有?可能有,但是此为极其特殊的情况,非上乘利根种性之人不能为.
四.所以,一般来说,普通人都要遵循三士道的修行次第,从共下士、共中士直至上士,而修共中士道时的出离心,与小乘唯求自利解脱之出离心,有很大区别.缘已身之苦推及他人,或观他人之苦推及自己,视三界轮回如火宅,唯愿一切众生皆能出离轮回,非仅为自已一人之解脱,而发此出离心,此为大悲心.
依据一:《甘露法洋》227页《破除有关共中士道之常见误解》
“有些人说:求解脱是小乘发心,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这是不正确的见解。正下士、小乘者固然必须修出离心及解脱道,但上士、大乘者亦需修此。我们在这里所修的是共中士道,而并非正中士道,也即是说,这是上士亦需经过的道路。上士、大乘行者希求成佛,成佛依赖于菩提心,但什么是菩提心呢?此乃基于不忍见众生在生死轮回中受苦,而发愿成佛度生的心.不修出离心的人,连自己的苦都未曾见到,对自己都尚未能生出悲心,如何能推己及人地生出悲心呢?如果没有悲心,就不能培养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又怎能成佛呢?换句话说,成佛乃依赖菩提心,菩提心基于悲心,而悲心则建于出离心之上.没有出离心,则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绝不可能成佛!如果硬要说修出离心则必为小乘,一切菩萨均曾修出离心,难道一切菩萨皆成为小乘者了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讲法.”
依据二:《掌中解脱》第十七天 辛六 《悲心》
“大悲心是力量强大的成佛不共亲因。宗大师在广论中特别提出: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菩提心力量的强弱,视此大悲心而定。
大悲心在相续中生起的标准是:像慈母一心系念身患重病的爱子一样,下至饮食亦都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痛苦。单是希望远离痛苦的悲心,是与声闻、独觉共同的悲心;欲救拔痛苦的悲心,才是大乘的不共悲心;我们要生起的是后者。
(按:由此可见,欲修大乘道,出离心、悲心,都是与小乘共有的,但与小乘所不同的是:小乘人的出离心,悲心仅为自己而修,自己要永远远离痛苦,出离轮回。而欲修大乘者,必须缘一切众生的痛苦而修共同出离心、大悲心,是为区别于小乘之殊胜发心。)”
依据三:《掌中解脱》第二十四天 《发心仪轨(正行)》
“为了菩提心的生起,我们先要有对一切有情受苦心生不忍的悲心;生起悲心的基础,是自己先要对轮回的总、别痛苦发起无法忍受的出离心……(按: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为了……先要”“基础……先要”,此处已经明显给出了出离心与菩提心的修习次第,出离心为先,菩提心为后。)”
依据四:《三主要道讲记》244页
“……愿众生得乐及乐因就是慈心,愿众生远离苦及苦因就是悲心,如果我们对自己离苦得乐都不关心,关心他人的苦乐当然是一句空话。我们的慈心、悲心生不起,真正大慈大悲之心生不起,又怎么能生起菩提心呢?
……有强有力的出离心,你才能推己及人,没有强有力的出离心,怎么会为别人下大气力?那是办不到的。虽然我们认为自己学的是大乘道,是成佛的道,我们要有那种“心意无上真菩提心”,如没有强有力的出离心,也仅仅是嘴上说一下,仅是知道大乘道这个名字而已,不能生起实际的生效,最大的原因是不能够使自己的心念产生变动。
为了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你必须先生起悲心,无法忍受有情遭受痛苦的折磨;为了生起悲心,你必须先配合自身生起出离心,否则无从对他人生起悲心。……我们要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就一定要先生起悲心,看到有情有一点点的痛苦、受任何一点折磨都不能忍受,这种要能自然生起。如果我们自己感觉很舒服,没有一点痛苦,又怎么能看到别人的痛苦呢?我们不想拔自己的苦,又怎么能想到为众生拔苦呢?”
总结:九兄的观点似乎认为出离心必是一心只求自己尽快解脱的心,如若生起出离心,必定同时堕入小乘资粮道;共中士道所修的出离心是造作的菩提心.
但是我认为,出离心不一定是只求自己解脱的心,一切众生包括自己都要解脱的心,即为大悲心,而这种大悲心,则含摄了与小乘所共有的出离轮回和痛苦之心.
另外,从深处来说,出离心仅是愿心,生起出离心后未必马上能得到解脱,也就是说未必马上取得小乘圣人果位.假如有某一种人,先由观轮回苦和无常等而生起自己要马上出离之心,然后籍由师长教授菩提心妙宝和修心方法,立即转为发心修大乘道,那他仍然属小乘资粮道么?这种先修自己出离,再修菩提心的情况应该也算回向小大吧.不一定是已成小乘道圣人再来修大乘才算唯一的回小向大之方式吧?
因此,出离心并不是区分大小乘的标准,大乘人必定要经由修习出离心来获得无伪菩提心。
不知以上答案,九兄可否满意?我想三士道的修行次序,肯定是有其道理的,不大可能说共中士道只是假装修一修出离心,到了上士道才能同时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说共中士道所修只是“造作出离心”,我从上面的几本书里没看到有这样的字眼。如果别的书上有,还请九兄给出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