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1|回复: 1

宗薩欽哲仁波切台灣大學講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0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個筆記
「無明的人造惡業下地獄,無明的人造善業上天堂,有智慧的人超越善惡,臻於涅槃」--《入中論》
Nov 28, 2016
夜問:宗薩欽哲仁波切臺
宗薩仁波切台大講座(台大晨曦社講座資訊:http://ntusunrise.org/wp/?p=784)
時間:2016.11.28 19:00~20:30
即時口譯:姚仁喜
壹、社會現象 (About Social Issues)
1. 從20世紀至21世紀的現在,世界上經常發生文明間或宗教間的衝突,例如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間的衝突,以及緬甸、孟加拉地區佛教與穆斯林的衝突,政治學者Samuel P. Huntington更指出「文明衝突將是現今衝突的主導模式」,請問佛法在促進世界安定與和平上能發揮什麼功能?
A: 這是個大問題,不確定是否有世界和平的一天,但我相信個人內心是能達到和平和諧的。但宗教也可能造成內在衝突,作為佛教徒我譴責緬甸佛教的衝突。人活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人們企圖盡可能活在現在,但被過去追逐,而未來又恐懼而未知。所有宗教最不暴力的應該是佛教,不論從經典教法或歷史記載都是,沒有任何一個教我們以宗教之名行暴力之實。但也有不好的佛教徒,你眼前的這位就是,若惹惱我我也會生氣給你點顏色看,我不是那麼祥和的一個人。但是以佛教之名,用暴力的話,幾乎完全沒有。像阿富汗、印尼、巴基斯坦都是以前佛法很興盛的國家,但是看看現在,甚至有人會這樣子說,說佛教徒完全都不拿起武器保衛自己,才會像今天這樣的狀態。甚至在印度本身,很多重要的大學建築、寺院、僧侶所住的地方,被伊斯蘭教完全摧毀。所以當知識份子在看孟加拉、緬甸的衝突,也要看過去和未來發生什麼事情,不是只是看現在在CNN上有什麼事情。我是個佛教徒,躲不掉逃不過這個事實,但相信佛教可以對世界和平、社會和平、個人和平有貢獻。每次來台灣經過三四天,我會驚覺到沒有什麼地方會突然發生警匪警鈴大作的情形,這是佛教的貢獻之一,儒家的貢獻也很多,佛教一定也不少,因為佛教教導慈悲、替他人著想、還有因緣等等。佛教裡面最重要的寶之一是僧團,接近民主的制度,佛陀告訴弟子說要親自檢視他說的話不要輕信,兩千五百年前就這樣說。佛陀也發現時間是相對的真理,比愛因斯坦早不知道多少年,佛陀說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像國王一樣統治著我們。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系統向佛教一樣地去研究心,而且這研究不像寫書,加表格等等,而是有技巧的去研究這個心,是活的知識。總結來講,佛教在世界和平是有貢獻的,但世界和平對我來說還是個抽象的名詞。
2. 在這個互聯網、智能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發展出諸多技術與軟體,例如Pokemon Go、社群軟體、穿戴型裝置、虛擬實境等等,有人進而主張機器在未來即將取代人類。請問佛法如何看待科技創新?有沒有可能發展出與仁波切有相同證悟的機器人?
A: (觀眾笑) 如果有這樣的機器,機器如果不想要痛苦的話我會很開心,在我們跟機器之間只是型態(form)而已。有不同的界,是超越我們的想像,只要機器人是個有情,會感覺會嫉妒、會生氣、會感覺到被忽略,那這個機器即使看起來像盒子也沒關係,我們都相信只要有有情眾生的地方,就有菩薩,有菩薩的地方就有佛,所以相信會有像機器人一樣的菩薩、像機器一樣的佛。我知道這問題背後的嚴肅性,但我本人不太擔心這問題。我第一次來台灣時我還沒有手機,現在我們已經是4G的年代,也許幾年後就10G了。我的重點是,第一次來台灣到現在,台灣還是在受苦,還是有偏好,還是喜歡牛肉麵,那不管科技進步與否,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沈思、思維,要look in而不是老是look out,而且你自己要學會能夠設計你自己的程式,大家都是年輕人很會設計app,如果你能設計個app讓我不要分心散亂,而能專注,某種像鬧鐘一樣的東西,我一分心就發出一個聲音,那這科技是有貢獻的。也有科技就是設計要來讓你分心的,例如pokemon,你該不該去追逐pokemon,他在你手上是你自己決定要不要去的。pokemon是2016的分心散亂招數,但從無始以來就有很多,以前的分心是侵略別的國家、把別的種族殺掉,所以也許pokemon比那些好多了。你要不要掉進去pokemon,其實是掌握在你手中,不只這個,時尚風潮也是一樣。
3. 臺灣近年來有一些社會改革的呼聲,首先是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第二是希望改善貧富差距的問題。請問仁波切怎麼看同性戀與貧富差距?佛法能否針對這些社會議題提供一些洞見?
A: 根據PEW的調查,佛教已經衰退許多。其實很多學者之前在想為什麼佛教和耆那教,會跟社會的總總好像常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佛教是要尋找真諦,他跟要去建造一個更好的社會沒有關係,諸位年輕人應該都很重視這件事情,佛教是佛陀教導的,佛陀有一切的東西,有家庭宮殿等等,以相對世界的角度,悉達多是個快樂的人,擁有一切。但故事是這樣,佛陀看到有人死掉了,這引導他去追尋,所以真理、真諦是對佛教來講最重要的事情。佛教裡面連結婚儀式都沒有,我們怎麼用佛教的原理來舉辦一個婚禮,佛教不能在婚禮上說,你知道事情是無常的,你們不會永遠在一起,不能這樣講。佛教裡面真理是最重要的,所以你有多少的性、跟什麼樣的人什麼性別的人有性關係,對佛教來講不是什麼議題。雖然這麼說,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地,西藏中國韓國等等,多少也影響到佛教,這是有可能的。從一個非常大的佛教的觀點來說,異性婚姻並不能保證能比同性婚姻來得長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同性婚姻貢獻了對於沈思或禪定的道路有更大的道路,那我們還比較喜歡這個同性婚姻勝於異性婚姻。基本上我們在談的是偏見,最近我去了尼泊爾,在過關的時候有很棒的事情發生,過海關時要填一個表格,名字、護照號碼等等,M是男性要打勾,F是女性要打勾,還有一個O, for other,台灣還沒有那麼進步,諸位還為了同性婚姻在受苦,這是過氣的問題了,如果是雙性人怎麼辦呢,他們要不一樣的廁所,台大有嗎?我們在談的是偏見,偏見就永遠不是好事,偏見是人類最糟糕的一種個性,但偏見不容易去除,因為在不同文化對偏見都是很保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貳、個人心靈 (About Personal Spiritual Cultivation)
1. 我覺得很快樂,沒有什麼痛苦,那還需要學習佛法嗎?佛法對大學生有甚麼幫助嗎?
A: 我很喜歡這個問題,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因為這指出對佛法的誤解。常我們教佛法都教四聖諦,第一個就是苦,一般人會說佛教徒喜歡談苦,那些喜歡談苦的人,一屁股坐在墊子上的人,不吃肉的人。但佛陀其實從來沒有說,要拋棄苦,而是要瞭知苦,佛陀是說要放掉苦之因。我想問這個提問的同學,你是不是受時間的限制,但很抱歉你一定是受時間所控制,因為我們都是如此,如果你被時間控制,你就是被不確定性所控制,但我要告訴你,時間是不可確定的因素,我願你快樂,你如果知道你的快樂是受限於時間,那你的快樂會更加開展,如果你快樂,這就是你成為佛教徒最好的原因,希望你永遠繼續快樂下去,同時讓別人也快樂,這是更大的快樂,我們現今很多的快樂都是讓人快樂所感受到的。我們給乞丐一個銅板,給的人可能得到比一個銅板更多的快樂。
2. 如何面對失落感,被討厭、背叛,或失去信任等負面情緒?人與人之間互動難免會發生爭執或不愉快,如何接納、原諒與祝福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或是敵人?
A: 我可以在這裡一直說一大堆,但不會有幫助的。都會聽起來很好聽,但不會有用啦。就像我剛說的,沈思內省是非常有用的,你多常去星巴克,你點過多少次的冰咖啡,拿鐵等等任何一種咖啡,你很仔細的去選你要的東西,多少次你到櫃台加糖等等,多少次你坐在一個位子上安住就坐在那,多少次喝下去噢摩卡,慢慢進入你的喉嚨等等,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次那個在喝咖啡的那個人,這一個人有一個舌頭、嘴巴,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事情,有嘴巴舌頭,還會思考,有多少次你這麼做,這是我們要做的,當然還有更多。大部份時間我們點了咖啡根本忘了我們點了什麼。我自己的經驗是,有時候我點了卡布奇諾,別人給我拿鐵我也沒發現,因為忙著簡訊等等。我在談的就是沈思自己這件事。去美術館、故宮看美麗的字畫等等,但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想一下正在觀看的那個人,如果你可以開始這麼做,你就能漸漸能控制剛剛說的那些負面的情緒。這是個大問題,所以只能說到這。
3. 仁波切總是非常忙碌地修法、傳法、演講,甚至拍電影,請問您會感到疲累嗎?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安頓自己的心?
A: 我在懷疑問這個問題的人覺得我的心相當安定。我應該得到奧斯卡獎:最會演有安頓的心的人。我的心一點都不安頓。是的我已經活超過半個世紀了,累了,我可以告訴大家為什麼累了,因為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這有道理嗎?一般我們都會想完成這件事情、那件事情,所以可以輕鬆一點。一樣的問題又回到剛剛的答案,要自己沈思內省,諸位應該要沈思禪定,contemplation,諸位應該要覺知到自己有十隻手指頭,你要不要看一下,說不定多了一隻,也許掉了一隻你都不曉得。所以對自己的身體、感覺、心、情緒要觀察省思是非常重要的。
參、法的抉擇 (About choosing the path of practicing dharma)
1. 什麼是宗派與傳承?現今在台灣與世界各地有相當多出家人或在家居士主張自己具有某宗派傳承,各式各樣的宣稱令人眼花撩亂,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哪些是真正能夠依止的善知識?
A: 這是個很不幸的狀態,也很難避免。很不幸地,人類到最後總會跑出來這種傳承、習俗、派別啦,而且我們常常很珍視這些文化傳承,對我們來說認同感非常重要,所以在佛教裡面也一樣,有各種派別傳承等等。它也不是沒有目的,各種儀式儀軌都有它的目的。舉例來說你去緬甸,那裡的出家僧侶,乞討被認為是高貴的生活方式,只要他拿到食物他就走了,被認為是最高貴的生活方式。因為你不去傷害任何人,你只用乞食的,不會去偷竊。但你在倫敦就無法這樣做,乞食在倫敦就有完全不一樣的意義。佛法到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就會對佛法有不同影響。這裏主要的問題是說,我們應該要如何或依賴怎麼樣的老師。如果你是初學者,不要匆匆忙忙去找到老師,佛陀自己說:依法不依人。
2. 修學靜坐、禪定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如何判斷是否真實?
A: 這是個重要的問題,我需要集中在目的這個問題上。在佛教裡面,禪定的目的是什麼。打坐和禪定已經變成一種風潮,甚至是在spa度假酒店都在教meditation。在SPA或休閒旅館裡面的目的,是為了讓執行長在三天的休息出來之後變得更狠毒更壞。但在佛教,又回到真理,禪定真正的目的是要看見真理。佛教的基本的「觀」。觀的意義是超越看見的東西,內觀,看到裡面的東西。如果你到緬甸出家人去學禪修,他們這種修持非常好。最近才去緬甸閉關做這種禪定的修行,感受到了一個從來沒感受過的東西,就是每一剎那我們如何改變,像沙堆,每一剎那都在動。或像海平面上,一艘船對你開過來,看起來沒在動,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存在的狀態,就像這樣,永遠在轉化之中,永遠在變形當中。只了解到這一點就是非常不得了的洞見,對自己生命的洞見。為了要這樣做,我們還有其他的技巧,像止,讓你的心非常柔軟。
3. 藏傳佛教的特色是什麼?什麼是雙身法?什麼樣的人適合學習藏傳佛教?
A: 再度的,這是不幸的事,把佛教標籤為印度佛教、藏傳佛教等等。我想要再強調一點,佛教的重點是真理。一切合和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這是一個真理(truth)。沒有一個西藏式的無常、印度式的無常、日本式的無常,或日本式的無常比較有規律等等,有五個人同時跟你鞠躬、有五個人同時跟你道歉。不能把佛教國族化,但佛教在傳播的過程被貼上標籤,西藏讀的金剛經跟我們讀的金剛經是一樣的,中國人跟日本人唸的是一樣的心經,我們說無什麼、無什麼,日本人並沒有多一個五官去無。但我也對被標籤為藏傳佛教有一種同情心,因為差不多在七世紀尾端的時候,西藏把所有國力投入佛教,百分之九十的預算投入佛法,沒有國法、沒有教育、沒有經濟,所以東西全部放入佛法裡面,你可以說西藏文字的發明是為了翻譯佛經。所有最好的西藏小孩都被強迫送到印度去學佛,就像把小孩送到耶魯、普林斯頓啦,還有台灣大學一樣。七世紀以後的幾百年,西藏投下了很多在心力在佛教裡面,所以從這個觀點可以說藏傳佛教、很多西藏人貢獻出來。可是很不幸的是,當我們談到密乘,大家都把密乘跟藏傳連在一起,但事實上這不是正確的,因為日本也有所謂的密乘佛教,東密。其中一個問題是什麼是雙身法,所謂的雙身法,是的,他是一種密乘修持的方法,它是牽涉到非常高層次、高標準的哲學在裡面。事實上他也造成密乘佛教很多麻煩很多問題,像聲聞乘的佛教徒、大乘的佛教徒都會說,哎呀這個性怎麼會混到了佛教裡面來,造成了很多麻煩。以下開玩笑的說為了好玩,大乘裡面,我們讀維摩詰經,說蓮花不會從清淨的地方生出來,只會從這個很髒的污泥長出來。事實上佛教徒常驕傲地說這麼漂亮的蓮花,從這麼髒的污泥長出來,但這時候佛說,智慧只能在煩惱或情緒裡面找到,事實上我們在談的是最高層次的哲學。密乘佛教有一些技術來應運這個最高的哲學,所以是的,有一些修持是像像雙身法的修持。因為密乘認為沒有任何一種東西不能拿來運用在法道上。
4. 如何判斷自己是走在正確的覺悟道路上抑或是迷信?求生淨土與信耶穌得永生死後生天國有何差異?
A: 不只淨土,像是悲心等等在很多宗教都有類似的地方,但基本上最大的不同是見地的不同。所以佛陀在講的淨土,跟其他宗教在講的天國是完全不同的。大概沒有其他的宗教說此地就是佛土吧。佛教會說一切都是你的心,這個是地獄,可是這也可以是淨土,這就是阿彌陀佛淨土。至於你是覺得自己有一點成就證悟,或是迷信,目前這是很難區分的。我唯一可以分享的是,你在證悟道上的話,你會更謙卑。如果你變得更迷信,你會變得更自我強大的樣子,你會讓每一個人受不了。今天說到這裡,謝謝諸位晚上的參與,願大家快樂,願大家很過癮開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9:48 , Processed in 0.05139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